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远征中国日记(下)/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圆明园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汇集了1860年侵华英法联军的回忆录、日记和通信集,涉及圆明园被抢劫、焚毁以及清廷与英法联军交涉的诸多具体过程和丰富生动的细节。这些文献对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的过程及文物的流向有着较为详尽的描述,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史料是我国相关档案中所缺失的。如果能对文字记录和目击者们记忆中的史料进行深入的梳理、分析、研究和发掘,将有利于我们厘清圆明园文物流散的过程,为进一步追寻圆明园流散文物提供宝贵线索,为促进圆明园海外流散文物的深入研究,以及提高公众对圆明园文物的认知提供不可多得的参考价值。

查理·德·穆特雷西所著的《远征中国日记(下)》为其中之一,收录了当年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亲历者的回忆录15种。

内容推荐

《远征中国日记(下)》收录了当年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亲历者的回忆录15种,这是英法两国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尤其是圆明园劫难历史资料大规模、成系列地在我国翻译出版,披露了当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大量历史细节和第一手原始资料。

《远征中国日记(下)》由查理·德·穆特雷西所著。

目录

出版前言

序一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

序二 伯纳·布立赛

序三 王道成

序四 陈名杰

序五 曹宇明

前言

序言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附录

试读章节

很遗憾没能向你们宣告战争结束的消息。与整体期待相反,中国人似乎很想阻止我们进入北京。

远征军队于9月9日从天津出发,10日和11日来到埠高村扎营,12日在杨村,13日在周庄,14日、15日和16日在河西务村,17口在马头村,一直沿着白河扎营。按照约定,法国军队和英国军队轮流排在特遣队头阵。

我们只能朝北京方向行进一小天,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且,这个地区没有可走之路,也很难找到足够的新鲜食物,所以根本无法进行长途跋涉。

我们常常不得不沿着左凸右陷的道路前进,路两旁种着高粱,高粱秸高6—8米,空气根本无法流通,更使得酷热令人难以忍受。

好几次,军队正在前进时,中国官员来到司令部,请求我们的大使们不要让军队再前进了,并补充说中国政府十分希望重新进行谈判。自我们行军第一天起,几乎还没到埠高村时,我们的大使们就收到了皇室成员怡亲王载垣和兵部尚书穆荫的快件,声称皇帝授权他们全权根据在天津确定的基本原则处理事务,他们还去迎接联军,想要缔结永久和约。今天,中国钦差又寄来了新邮件,告知他们到达通州,去北京之前应该在那里举行最后几次协商会议。

收到了最后这几封内容为新议和保证的快件后,联军将军们才最终决定派遣一个法国和英国谈判委员会到通州,负责确定扎营地点并集中军队在通州城驻扎期间所必需的粮食储备。谈判委员会高举谈判休战旗,与之同行的还有15名左右印度士兵,成员包括助理军需官杜必特①,上校格兰德香浦,上尉沙努安、埃斯凯拉克得劳屠耳,传教士杜吕克以及行政军官阿代尔和加热加热;此外,上海总领事额尔金勋爵、布拉巴宗上尉及格兰特将军指派的为完成同一使命的德·诺曼、罗亨利、安德森及鲍尔比(《泰晤士》报记者)等人的翻译巴夏礼也被委派加入委员会一同前往。

我们谨慎行事,特意带去了两个4发排炮,以对付清军可能发动的侵犯和进攻。据我们密探报告,清军应该驻扎在王古庄附近。你们会看到,未来局势将验证我们的将军不信任的原因,中国人虚伪欺骗的花招如此臭名昭著,才会令将军们极度不相信他们。

派往北京的军队由2 000名法国士兵和2 000名英国士兵组成。

英法委员会去往通州后,发现联军所选择的扎营地块被中国骑兵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这时候,他们准备折回到联军总部所在地。沙努安上尉、阿代尔和加热决定立刻将中国军队的敌对部署情况通知德·蒙托邦将军,而此时,巴夏礼和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则回到通州汇报中国军队的举动。可是他们被俘虏了,这倒更好。

沙努安上尉和加热很幸运,他们穿过了敌人的防线,到了德·蒙托邦将军身边,向将军汇报了清军背叛诺言的行径。

收容处处长阿代尔好像是9月18日埋伏的第一个牺牲者。军需处处长加热和英国沃克上校写了好几封信,披露了这次不幸事件的详细情况。

下面是其中一封信件的节选:

阿代尔从通州出发15—20分钟后,就与陪同他的3名士兵一起遭到了一群清军的突然袭击。晚上,清军又涌向通州城和联军营地之间的地盘。于是,阿代尔遭到袭击,他立刻用武器予以反击。他的武器是一支两发枪、几把匕首和一把剑;随行的3名士兵中,他的传令兵已经无法战斗,士兵布朗凯和轻步兵奥祖夫犹如雄狮般英勇搏斗,保护他们英勇坚强的长官;但是,他们寡不敌众,中了好几枪后,不得不在众多敌人面前屈服了。英国沃克上校与两位传令兵在阿代尔前面几步远处,很想回去帮助他,但阿代尔看到英国上校已经骑上了马,高喊着告诉他火速将这一可耻的背叛告诉将军们。

P21-23

序言

远征中国的将士

远征中国,无论是因其克服了重重困难,还是因其取得了丰硕战绩,都不应是拥有不胜枚数丰功伟绩的拿破仑三世的最小荣光。所有参与了这次重大远征行动的人,都不畏漫长航行的艰难险阻,直面卫生条件欠佳地区的恶劣气候,或者血染天朝帝国战场,为法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虽无需为远征部队的辛劳付出高唱赞歌,但也应对他们深表谢意。

我们为这场传播文明的战争鼓掌欢呼,因为它为直至彼时依然互不相识的强大人民开辟了广阔视野;我们循着勇敢队伍的光荣历程追溯,因为队伍每走一步,都骄傲地将法兰西的旗帜插在敌国领土上,并谱写了新的胜利篇章。而就在这欢呼与回顾的同时,我想到用数页篇幅记录远征中国的光辉历程。

翻印版本收纳了我在远征期间在巴黎数家报纸上发表的多篇文章的摘录,取得了些许成功。随之,我欲将诸多散乱的文章合并到一起,并使其形成一个尽可能完备的整体,同时保留其原始的信函形式。曾经几次,我都想应该按照年代顺序进行记录,以便能够无拘无束地叙述主要战斗的统一性,但每次又都难以割舍公正客观叙述事实的情怀;这是我敢于要求为自己记下的唯一功劳。

如果这次出版的作品能够得到公众的好评,我应将其归功于那些帮助我撩起未知世界厚重面纱的所有人,也归功于愿意为我做文学赞助商的朋友。

我起草了这部《远征中国日记》,旨在向我们英勇无畏的陆军和海军军队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天,我只能将我的作品奉献给远征部队的官兵们,除此而外,没有更佳选择。

查理·德·穆特雷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远征中国日记(下)/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圆明园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查理·德·穆特雷西
译者 魏清巍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505052
开本 32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2013056249
中图分类号 K255.06
丛书名 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8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4: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