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再见了可鲁(一只狗的一生)(精)
内容
试读章节

可鲁诞生

十五年前,也就是1986年6月25日清晨,在东京杉并区的水户莲太太家的一个房间里,六岁的拉布拉多猎犬生下了五只小狗。狗妈妈的名字叫“月馆”。

月馆开始有阵痛已经深夜一点了。特约的动物医院离得很远,又是深更半夜的,没有办法送到医院去,水户太太只好自己为小狗接生。可是月馆的阵痛很弱,看样子是很棘手的难产。到了两点,才生下第一只小狗。第二只小狗生下来时,已经三点了。之后差不多每隔一小时生下一只,到凌晨六点时,第五只小狗才终于生了出来。

刚刚出生的小狗,每只身上都沾满了湿乎乎的羊水。水户太太用自己的双手迎来了每一个小生命。它们的脐带与母亲紧紧相连着,于是,她用从医生那里听来的方法,切断脐带,扎好,然后用柔软的毛巾将它们的全身擦干净。这时,水户太太看见一只小狗的左腹部,有一块黑色的东西。开始她还以为是沾着胎盘之类的脏物。但是,无论怎么擦也擦不掉。原来那不是污迹,而是一块黑色的毛,真是不可思议。拉布拉多猎犬的毛一般是纯黑或黄的单一色,几乎不会生出有混杂色的下一代,然而这只小公狗的身上却有着一块黑色的印记。那个印记有点像海鸥飞翔时张开的羽毛,于是她马上给这只小狗起名为“乔纳森”。这是因为曾有一部畅销小说叫《天地一沙鸥》,书中的主人公就叫乔纳森。它就是后来的可鲁。

第五只小狗生出来之后,水户太太本以为所有的小狗都生完了,但月馆看上去还是有点怪怪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一到宠物医院开门的时间,水户太太马上和儿子开车将月馆带到了医院。月馆接受了手术,从腹中取出了刚刚怀孕不久就已经死去的两只小狗。

一口气有了五只小狗的家,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水户太太的生活也开始以小狗为中心了。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也帮了不少忙。这群小狗出生后两个星期就要断奶,开始吃一些食物。为了它们,水户太太几乎忙得晕头转向。

水户太太就睡在客厅里,与这些小狗们同枕同眠。每天早上一到五点,她就会被肚子饿了的小狗们吵醒。吃完早饭后,小狗们就开始在房间里追来追去、打打闹闹了。到了下午,这五只小狗各自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蒙头开始睡觉。两个小时后,就像上了闹钟一样,它们又醒来你追我、我咬你了。

“这段时间它们主要以吃牛肉为主,所以我们每天都会到肉店去。回家后,把买回来的牛后腿肉切碎,做成小拇指那么大的丸子,然后放在手指上喂给它们吃。虽然挺麻烦,但却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这些小狗太可爱了,我根本感觉不到累。”

只要一说到“小狗”两个字,一种追忆似的神情就会在水户太太的脸上浮现。

每当水户太太从外边回来,五只小狗都会争先恐后地跑到她的脚边。当她蹲下去抱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吧唧吧唧地舔她的脸,好像它们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表达它们对于水户太太回家来的喜悦,于是只好一边摆动着身子,一边晃动着尾巴,围着水户太太的前后左右蹦来跳去。

“啊——好了!好了!”

“行了!行了!”

水户太太经常用这种充满欢爱的语气回应这五只小狗对自己的一片热爱。每次从外边回来,都会重复着这样的画面。但是,即便这样,它们依然对这种举动乐此不疲。这些小狗们总会让她觉得可爱至极。

小狗们这时已经开始有各自明显的个性了。个头最大也最调皮的是“昂”。肥肥胖胖、不太爱动,却有点粗暴的是“北斗”。唯一一只小母狗矫小姐“潘多拉”,有。一身漂亮、整齐的像小小图案似的毛。接下来就是最内向的“乔纳森”了,这个乔纳森,即使在给它东西吃的时候,都会比别人慢上半拍。五只小狗当中,最后生下来的那只叫“安得”,一看就知道它的性格跟乔纳森很相像,非常沉稳。

特别是乔纳森,一点点稍显鲁莽的性格都没有,一次也没见它与兄弟们争来抢去或摔摔咬咬的,总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它最爱待的地方是沙发底下,就喜欢在狭小的空间香香地、沉沉地睡觉。

此时,水户太太开始考虑:能不能让这五只小狗中的一只成为导盲犬呢?让自己养的这种拉布拉多猎犬成为导盲犬的供给源(让它生育出导盲犬),是她多年来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委托住在京都的导盲犬训练师多和田悟先生,同意让导盲犬的繁殖犬——马克与自己家的狗交配。也就是说,乔纳森五兄弟身上流着作为导盲犬的父亲——马克的血。

让一只狗成为导盲犬并非易事。原则上需要“其父母一方具有导盲犬血统,并经过有计划的繁殖”。水户太太家的小狗们,因为父亲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是合格的。但是,它们的妈妈月馆只是一只非常普通的家养犬,与父母都是导盲犬、具有纯正血统的那些小狗相比,能够将其培养成优秀导盲犬的概率要低一些。

P5-17

书评(媒体评论)

狗是我们与天堂的联结。它们不懂何为邪恶、嫉妒、不满。在美丽的黄昏,和狗并肩坐在河边,有如重回伊甸园。即使什么事也不做也不觉得无聊——只有幸福平和。

——米兰·昆德拉

后记

小时候和我一起玩耍的杂种狗——琼,是一只身体有缺陷的狗。因为患了犬瘟热这种重病,它的右后腿几乎一动不能动,瘸着的那条腿总是弯曲着。但琼却凭着剩下的三条腿,依然活泼地跑来跑去。看到它那勇敢的样子,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即使到了现在,那种感觉仍旧留在我的内心深处。

第一次接触到秋元良平先生的摄影集((成为导盲犬的可鲁》,是1994年初。书中可鲁与盲人渡边先生的身影让我感动不已。幼时的我与狗在一起的各种记忆,似乎都在可鲁身上得以重新寻回。

也许是书中提到导盲犬有“生父母、养父母和教育之父”的关系,总觉得就连这个也与曾有过三位母亲的自己的遭遇很相似。

四年后,也就是1998年的春天,我第一次见到秋元先生,听说可鲁还健在,但身体已经越来越虚弱的消息。从可鲁出生那一刻起,便追踪着它的成长的秋元先生,希望一直拍摄到它离世为止,并想以某种方式完整地记录下导盲犬可鲁这一生。我听到他的这种想法,心中油然生起的想帮助他的念头就更加强烈了。但当我正想到京都仁井先生家去探望可鲁时,没想到可鲁已经先走一步了。

在可鲁去世后的那个夏天,秋元先生打了个电话给我。电话里短短的“可鲁已经走了”这样一句话,让我感到了那种失去了爱犬的人的深沉的悲痛,自己过去数次失去爱犬的记忆再次浮现在脑海里。

我一生中遇到的第一只狗是一条名叫“玛丽”的杂种犬。玛丽因为生儿子“琼”难产而死。四岁时,我的父母就离异了,那时我根本无法接受母亲突然在眼前消失的事实。对当时我所残留的记忆就是,我每天都在和后腿有点瘸的琼在一起玩耍。不久,父亲再婚,我有了新的母亲,可是她和我在一起只生活了两年,我们就分开了。她因为肺结核一直住在医院里,四年后便撒手人寰了。随后不久,琼也去世了。琼离开之后来到我们家的“小不点儿”,后来寄养在亲戚家时,也被车轧死了。这一切对当时还十分年幼的我的打击非常大,悲伤似乎一直伴随着我的幼年。

后来,我开始和父亲两个人一起生活。那时每天傍晚等着我放学回家的是只铁利亚血统的杂种犬——洛克。每天父亲深夜归来之前,就是我和洛克独处的时问。我们一起吃饭,几乎无所不“谈”,连看电视和睡觉的时候都形影不离。

父母不在身边,狗对我来说,是安抚寂寞的我的最好伙伴。当我看到秋元先生摄影作品中的可鲁时,就在想,如果能出成一本书,多少可以回报一点我从狗身上得到的巨大的安慰和鼓励。结果虽然我一次也未曾与可鲁谋过面,还是写就了这本书,这也许是因为我与可鲁之间有着某种宿命相连吧。

目前,花费在培育导盲犬上的巨额资金,都来自政府的补助或者是一些慈善机构。虽然金额并不充裕,但我相信只要凝聚着许多人的心愿,就能够培育出高素质的导盲犬。当然,如果能像欧美一样,得到企业的巨额捐助,那就再好不过了。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似乎还遥遥无期。另外,去打通一些募捐的渠道也是必要的。还有就是与金钱一样重要的人才。“生父母”、“养父母”这些义务工作者,以及训练师等致力于培育导盲犬的人才也非常重要。无论再怎么优秀的训练师,一个人能培育的导盲犬的数量毕竟有限,所以培养训练师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另外,我认为不光是导盲犬,包括能弓J领有听力障碍者的听导犬、能给有肢体障碍的人以帮助的助帮犬、能给心理有障碍的人以安慰的解忧犬等,对于所有这些可以帮助人类的“功劳犬”的培育,都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

最后,在此我要感谢的人非常多。

首先是秋元良平先生,通过照片,他告诉了我很多关于可鲁生活的点滴;还有静静地诉说着已去世的丈夫和可鲁之间的细微回忆的渡边祺女士;以及在百忙之中抽空让我更加了解导盲犬的多和田悟先生;我采访时非常热切地向我表达对爱犬之深情的水户莲女士、仁井勇先生、仁井三都子太太。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石黑谦吾

2001年2月

目录

前言

可鲁诞生

养父母及寄养生活

开始训练

导盲犬的生活

新的工作

再见了,可鲁

后记

关于导盲犬

关于作者

序言

1997年3月13日,在日本三重县的名张市开展了一场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社会福利活动。这次活动的会场设在杜鹃丘小学,大约有上百个家庭参加了此次活动。在会场,父母和孩子们坐上轮椅,一同体验怎么下台阶,还观看了手语表演。但让孩子们格外感兴趣的是一只来自关西(指日本逢坂关以西的京都、大阪一带)导盲犬协会的拉布拉多猎犬。这种狗大多是全黑色或淡淡黄色的纯色犬种,但这只狗身上却有一块纯黑色如胎记般的十字形花纹图案,可以说是非常罕见。它马上就十一岁了,是一条雄性导盲犬,名叫“可鲁”。

“好厉害呀!”

“真聪明啊!”

可鲁慢慢而小心地引领着被蒙上了眼睛的活动参与者向前走着。会场四处响起孩子们的欢笑声及惊叹声。

可鲁七岁时就离开了它的导盲犬工作岗位,此后作为示范犬,经常参加一些与社会福利相关的活动。对于七岁的狗来说,其年龄只相当于人的四十四岁,理应还在继续工作着。导盲犬一般要到八岁至十二岁时才会退役,像可鲁这样年仅七岁就退役了,实属罕见。自四年前导盲犬的使用者(也就是眼睛看不见的人)离开它以后,可鲁就只好在关西导盲犬协会生活了。

当然,这其中另有原因。

内容推荐

《再见了可鲁(一只狗的一生)(精)》编著者石黑谦吾。

《再见了可鲁(一只狗的一生)(精)》2001年甫一出版,立刻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从东京到大阪、从九州到北海道,千千万万的读者无不为一只不会说话的导盲犬可鲁一生真实、诚恳的故事痴痴感动,销售迅速突破100万册,成为日本世纪之初“最感人心的书”。

一只不会说话的狗,用自己在人间的12年时光,向世界讲述忠诚、领带、永恒和爱,眨眼之间从东京传到台北,从日本传到韩国,从亚洲传到欧洲、美洲、大洋州、温柔、诚恳的可鲁感动了全球。

米兰·昆德拉说:“狗是我们与天堂的联结。它们不懂何为邪恶、嫉妒、不满。在美丽的黄昏,和狗儿并肩坐在河边,有如重回伊甸园。即使什么事也不做也不觉得无聊—只有幸福平和。”

单纯、信任、爱与关怀,可鲁带给我们的就是这种最深切的感动。

编辑推荐

《再见了可鲁(一只狗的一生)(精)》编著者石黑谦吾。

2001年,整个日本被一只名叫可鲁的导盲犬所感动。它作为一只社会服务犬的一生被摄影师秋元良平拍摄了下来,从出生到死亡,秋元先生一直用镜头跟踪可鲁的生活,最终编辑成《再见了,可鲁》,此书在日畅销200多万册。

这本书虽然措辞简单,也没有出奇的架构,却有着对互动的诚挚情感最真实的描写,一只不会说话的狗却用自己的一生向你诉说了忠诚、仁爱、信赖和永恒。看看可鲁的故事,帮你找回心中久违的感动。

在充满淡漠与疏离的世间,可鲁勾起人心中最深沉、最温柔的情感,让人情不自禁,为之悄然动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再见了可鲁(一只狗的一生)(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石黑谦吾
译者 (日)猿渡静子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266338
开本 32开
页数 153
版次 3
装订 精装
字数 65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03-01-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2013156269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23
出版地 海南
192
13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