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寨
内容
试读章节

那天,和平日没什么两样。喜月听到阿妈秋柳起床的声响,伸手去床头摸外衣。

秋柳淘好米,刚起火,喜月就下床了。喜月用手背揉着眼皮,坐到灶前,接过阿妈手里的草点起火。灶膛里燃起来,喜月的脸面光亮了一层。

渐渐地,天井的晨光也有了亮色,喜字起床了。喜宇的事是打开鸡笼,放鸡喂食。

饭熟了,喜月放下搅粥的饭勺,趴在猪食桶边拌猪食。喜宇坐在门槛上喂好了鸡,秋柳也捞好了咸菜和乌榄。

喜云还睡着,喜云从不这样的。烧饭期间,喜月已摸到帐里喊了几次,她只是嗯嗯着,含含糊糊地,没有起身的意思。这时,喜宇扔了鸡槽,爬上床捏她的鼻头,挠她的脚心,她只朝里翻了个身,再摇她,又睡死了。喜月望着阿妈,眉头带了惊恐,喜云病了?秋柳说,可能昨天太累,让她再睡一会儿。

阿爸也未醒。喜宇满脸茫然。

这就真怪了。这几年,阿爸一直睡得很少。阿爸说整日不是半靠就是躺,身子没怎么动,不渴睡。他总是家里最晚睡,又最早醒来的一个。今天,喜月他们忙了这么长时间,碰出这么大声响,也没吵醒阿爸。喜月几次走近床边,伸长脖去看阿爸。阿爸头稍向里偏着,睡得很沉。喜月便悄悄走开,踮了脚尖,阿爸难得睡这样香,她不忍心喊醒他。

饭上桌了。秋柳就说,喜字,喊你阿爸醒来,洗脸吃饭了,吃完后再睡也好。喜宇应了一声蹦过去,摇晃阿爸的胳膊,阿爸,阿爸,日头进屋了,晒屁股了。

树春身子不动,被喜宇一阵摇晃,头晃过来,紧闭着眼睛,紧闭着唇,睡得沉沉的。“啪”的一声,秋柳立在灶前,勺子掉回锅里,她看见了树春那张脸。她扑过去,摸树春的脸,脸上一层冰凉猛地把她弹开。秋柳灰了脸,抖着脚往床前拖身子,抖着手,在那脸上又摸一下。这一摸,她整个人就像一摊泥,软在床前……

树春走了。没有死在高高的脚手架下,也没有死在外乡的医院。他死在自家暖暖的床铺上,可以堂堂正正地进祠堂。寨里人说,这算不幸中的大幸了。树春的死,寨人都说.那是睡死过去的,一个人那样连着躺几年,动也不动,身上的东西能不坏?好好的人,平日有个感冒发烧的,床上躺一两天人也乏软。就连铁做的锄头,试试看,闲放它几年不用,柄子烂了,铁也锈了。

树春死了,秋柳没哭。

秋柳的头发乱着,衣裤皱着,眼白网着红丝,料理树春的后事,奔进奔出地不出一点声。当然,她自己没法安排。一切由顺老伯安排指挥,秋柳只干人家要她干的活。手脚没有一刻停下来,忙得都不知道她在忙些什么。阿婶阿姆们“唉唉”地叹气,说秋柳,你别乱忙了,跪到棺前去,好好号一番,泪好好地流出来,身子就通了。秋柳不哭,还是忙,团团转地找事做,抹桌子、烧火、劈柴、扫地、择菜……赶命一样的。

看秋柳疯疯地忙,她这几年过的日子突然被提起来了。下余晖的背影。夕阳的背影又柔和又安然,它并不知道今天的不如常。不如常是因为一个消息,不如常地在寨里传着,公开地隐秘着。不知哪张嘴是消息的源头,反正是传开了,一个人一个人地传过去,如一缕奇异的气味,无声无息又无处不到。

荷锄归来的男人未及摘下汗湿的草帽,便喊住另一个挑柴草的汉子,神情严肃,两顶草帽凑到一起了,嘀咕声在草帽下沉闷地压抑着;凑在井沿的女人,一头发凌乱着整天的忙碌,边洗洗刷刷边咬耳朵;囡仔(注:孩子)在巷里乱闯,端着饭碗,莫名地兴奋,莫名地恐惧,传播着大人遗漏下来的只言碎语,又迷惑又骄傲。言语零零碎碎的,碰碰撞撞,飘来飘去,搅成一股风,隐蔽而强劲。众多言语的互补,串起一个成形的有细节的事实:林树春出事了,摔下来了,从脚手架上,城里的脚手架。据大人说,那架子了不得的高,如果能保住命也是了不得的。

于是,都点头又摇头,摇得坚信而沉重,坚信的是林树春的命保不住了,沉重的是林树春的命保不得了。更沉重的是,这是凶死的,人不得寨门。祠堂里的白帐布虽也能挂上,但人躺不到白帐布后。不入寨门就算不得归了家,灵魂难安。

关于林树春那个破败的家,关于这两年稍稍缓过劲的起色,从寨里人的叹息里牵扯出来,丝丝缕缕,绵绵不断,扭成团,绞成结。所有的陈述,在林树春由半空摔落的想象里戛然而断,突兀的反弹颤得胸口发疼,女人的眼眶红湿了。女人的眼泪,有男人见不得,吼了一声:“只会抹眼泪?”女人,看能帮上什么才是正经。

大家齐齐把这消息瞒住林树春的阿妈。除了农忙,寨里人第一次这样心照不宣。除了林树春的阿妈,这事谁也瞒不过去。自几年前老人的双眼失去所有亮色,老人的脚步也畏惧了巷子的石板面,再未出过门。瞎了眼的老人也算半聋了,忍忍,只要忍忍,这事就过了,老人是能不被这事弄伤的。

寨里人能给老人罩层壳,对秋柳婶却爱莫能及。眼看着她仰脸站在风口,随风去拍去推去扫。挺着吧,这是命。

叹命的人们这才想起林树春还有个家的,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想起许久没看到那站在风口里的女人。秋柳婶呢?脚步随着话一点点聚在一起,慢慢地,方向感越来越明晰:林树春家,寨子一角。议论声嘤嘤嗡嗡,沉重的,怜悯的,结成灰暗的一块块,从天上掉落,拼接粘连,成片的时候,夜就来了。灰暗里,一个汉子落在人群之后,跟了两步,然后转身,按按草帽,按得高瘦的身躯往矮里一弯,脚步惊吓般地顿了顿,大步走向寨子另一角,头勾成沮丧的半弯形。

高瘦的汉子前脚跨入门槛,一个影子冲出来,小小的,带着风,正顶在汉子的胸口处,顶得又急又重,汉子门槛外那只提起来的脚“啪”地落回去。伸手拧住影子,汉子狠狠地摇晃。

“溜子,”汉子说,“天黑了,不在家,去哪?”溜子抬头,一阵恍惚。习惯了阿爸平日的笑眉笑眼,今天猛见他这种脸色,溜子想,阿爸的脸怎么有了白天黑夜?

“阿爸……”舌头打旋,溜子在阿爸夜一样的脸色前结巴了,“我……我,去喜月家看看,去看喜月怎样了。都说她阿爸跌……跌了跤……”

“去吧,”手一软,头一垂,溜子阿爸的声音突然失了质量,飘浮起来。他朝溜子无力地挥挥手,闷闷地说,“回来再和我说说……”话的后半截,声音低成默然,只听见拖着脚进屋的声响。阿爸说话一向带着笑的,今天一会儿是打雷一会儿是下毛毛雨,怎么了?跑出门的溜子,还在阿爸忽轻忽重的音调里错愕。反正,今天的阿爸不是平日的阿爸,阿爸说话不打哈哈了,溜子不习惯。

P4-7

目录

前章 作为一个寨子,我老了

第一章 丧事

第一节 祠堂又要挂起白帐布了

第二节 那天是中秋

第三节 “啪”的一声,拦腰断了

第二章 喜事

第一节 老市席顶板那对鸳鸯

第二节 笑意忘在嘴角眉梢

第三节 闹沉下去了,浮起一层轻软的静

第三章 心事

第一节 只往前想,不往回想

第二节 黄昏,凡常而美好

第三节 绕着绕着就没了背影

尾章 人,真是说不定的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前进与发展的推动是难以估量的,中国的城市与乡村都在改革开放中发生巨变。但乡村的脚步迈出去了,有多少步子至今仍找不到真正的落脚之地,他们在城市与乡村间飘摇,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这些飘摇着的心灵将何去何从?小说《老寨》用自己的人物来思索这些问题。

《老寨》由王哲珠所著,《老寨》留下了乡村生活中独特的美,那是一种委婉的、缓慢的、柔韧的美,也是一种朴实而素净的回忆,这种美与回忆有着动人的温暖。这种温暖,小说用场景与细节去丰实,丰实出曾经的、让人动心的生活方式。本书思考了大变革中老寨的过去未来,更思考了人生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关注了乡村边缘的日子与正面的心灵。我相信,这不单是《老寨》的收获,更是作者与读者的收获。这也是我们对《老寨》的期待。

编辑推荐

《老寨》由王哲珠所著,分为丧事、喜事、心事三部分,写两代老寨人的生活和情感纠葛,正是所谓“一座村庄的变迁图,两代乡人的心灵史”。小说第一部分“丧事”,从进城务工的树春伤亡写起,在无意中展开劳资冲突、底层悲怆等主题。它写的并不是“进城”,而是“还寨”,是一个老寨之子在城市中受伤归来的一种纠结的老寨抚慰。小说里的树春是一个失败的老寨逃离者,被扔回了一种更死寂的老寨人生中。这里,他必需面对的不但有无法站起来的下半生,还有妻子秋柳和好友夏生那不可说出的秘密。也许,树春要逃离的不仅是老寨,更是老寨人际中可猜透但不可说破的背叛与耻辱。树春希望以进城成功者的胜利来洗刷这重耻辱的印记,可是他却被生活重新扔回了老寨,以更悲惨的失败者身份接受着妻子愧疚而隐忍的照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哲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317615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2013013403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8
16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