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石雕王国的风韵(津巴布韦2010-2011版津巴布韦旅游指南)/外交官带你看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津巴布韦是“旅游者天堂”,有许多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从维多利亚大暴布到卡里巴湖,从大津巴布韦遗址到马托波斯国家公园,从万基野生动物园到东部高地,从首都哈拉雷到第二大城市布拉瓦约,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值导观赏、玩味、研究和享受的大花园。

这本书是对津巴布韦的第一手的报告,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导游手册。

内容推荐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这套丛书的作者们,是一批刚从岗位上退下来的外交官。他们不仅了解中国人的需求,同时也熟知曾经工作时所在国的情况。他们在岗位上时,是中国人民与所在国之间的友谊使者,今天他们把自己多年的积累,浓缩在一本10万字不到的书本中,又架起了一座国与国之间的友好桥梁,以此满足富起来的中国人,盼望着到地球别处去看看的愿望。

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津巴布韦国风光。

目录

出版说明

致辞

序言

慨况

1 走近津巴布韦

世界上唯一一个以文物古迹命名的国家

津巴布韦的历史进程

中南部非洲高原的一部分

津巴布韦的白人自何而来?

 津巴布韦的人文风俗

2 津巴布韦的人文风俗

罗得斯何许人也?

津巴布韦人无忧无虑助人为乐

津巴布韦“国宝”考文垂

获学位最多的非洲领导人之一

我要“管好四个老婆和五个成年儿子”

防控艾滋病成绩显著

关爱艾滋病患者“开先河”

3 首都哈拉雷

首都哈拉雷意为“不睡觉的人”

“非洲花都”哈拉雷

科佩山是俯瞰全市的制高点

游园、逛街、参观……

地质奇观:平衡石现象

到英雄墓去纪念英雄节

高级酒店和具有乡土气息的旅馆

4 诱人的奇特景观

诱人的奇特景观

非洲的第四大河赞比西河

在赞比西河上贴近大自然

维多利亚大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利文斯顿“发现”维多利亚瀑布

雄伟壮观的维多利亚大瀑布

乘飞机和下谷底观看大瀑布

站在维多利亚瀑布大铁桥上

到瀑布寻求刺激之一:在“魔鬼池”里游泳

到瀑布寻求刺激之二:从世界第三高蹦极点纵身跃下

到瀑布寻求刺激之三:

在瀑布下的赞比西河上漂流

在维多利亚瀑布城吃烧烤

到卡里巴湖休闲度假

5 津巴布韦的有趣动物植物

又矮又胖的“猴面包树”

走进万基野生动物园

控制大象数量是个难题

野生狮子与黑斑羚

“远征狩猎”和“徒步探险”旅游

6 神秘的旅游胜地

美丽而迷人的第二大城市布拉瓦约

马托波斯的四大奇特景观

林波波河流域独特的人文景观

保存最为完好的石构建筑群体

从大津巴布韦看古代班图文化

“津巴布韦鸟”和“圆锥塔”

卡米遗址急需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古人类穴居遗址奇诺伊岩洞

绵延378公里的旅游胜地东部高地

7 津巴布韦的艺术珍品

石雕艺术驰名世界

一个活生生的石雕艺术

“博物馆”(上)

一个活生生的石雕艺术

“博物馆”(下)

石雕艺术领域的国际交流

能随手把任何一件东西变成艺术品

8 津巴布韦的旅游发展

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态旅游

重点开发六个新旅游区

积极开展对外旅游合作

参与津巴布韦国际旅游展

世界上打高尔夫球最理想的地方之一

津巴布韦的经济贸易

期待重新成为“南部非洲的粮仓”

津巴布韦的白人农场

烟草是最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

观看烟草拍卖的全过程

烟草是我国从津巴布韦进口额

最大的产品

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已产黄金6公斤

奎奎:津巴布韦的“钢都”

万基煤矿和万基火力发电厂

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为两国架起空中桥梁

津巴布韦大学开办孔子学院

中国青年志愿者赴津巴布韦

中国医疗队在奇通圭扎

中国援建的体育场正在进行改扩建

旅居津巴布韦的华侨华人

“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穆加贝

津巴布韦旅游行程参考

津巴布韦馆:“石头城”带来神秘

非洲气息

后记

试读章节

津巴布韦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南部。举世闻名的大津巴布韦遗址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构建筑群体。除埃及金字塔外,是非洲最伟大的人类建筑遗址。这座大型古代石头城在19世纪中期发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年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津巴布韦”一词在班图语中是“石头城”之意。在中世纪,这里作为重要的贸易中心闻名于世。大津巴布韦在历史上盛极一时,其巨大影响力—直延续到19世纪80年代西方入侵前。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共和国成立,以这座古城的名字为名,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古代文物遗址命名的国家。

在津巴布韦国旗和国徽上都突出了这—文物古迹。

津巴布韦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带黑边的白色等腰三角形,正中一颗红色五角星,星内有一只津巴布韦鸟,白色象征和平,五角星代表国家和民族的良好愿望,津巴布韦鸟是该国特有的标志,也是津巴布韦和非洲国家古老文明的象征;右侧为七道平行横条,黑色居中,向上下两边依次均为红、黄、绿色。黑色代表占人口多数的黑人,红色象征人民为争取独立而洒的鲜血,黄色象征矿产资源,绿色代表国家的农业。

国徽图案中间为盾徽。盾面上部是蓝白相问的波纹,象征津巴布韦广阔的水域;下部的图案为文化遗址“石头城”,这是非洲古老文明的象征。盾徽上端是五角星和津巴布韦鸟及基座,寓意同国旗。鸟的基座旁有锄头等图案,盾形下方的山坡上有玉米、棉花图案,象征该国丰富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盾徽

津巴布韦首都是哈拉雷,全国行政区原划分为8个省,下设55个区,14个市镇。8个省是:

西马绍纳兰省,省会奇诺伊

中马绍纳兰省,省会宾杜拉

东马绍纳兰省,省会马龙德拉

马尼卡兰省,省会穆塔雷

中部省,省会圭鲁

马斯温戈省,省会马斯温戈

北马塔贝莱兰省,省会布拉瓦约

南马塔贝莱兰省,省会关达

2004年2月,全国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由原来的8个省增加到10个省,即哈拉雷和布拉瓦约单独成为省。北马塔贝莱兰省省会已从布拉瓦约迁到鲁帕内。

我在津巴布韦工作期间,由于工作需要和交通方便,上述城市都去过。每个城市都很秀气。

到津巴布韦旅游,应当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个粗略的了解,旨在更好地理解现实。

津巴布韦是个南部非洲古国。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3世纪卡伦加入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15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189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895年英国以殖民主义者罗得斯名字命名为南罗得西亚。1923年英国政府接管,给予“自治领地”地位。1953年英国将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和尼亚萨兰(今马拉维)组合为“中非联邦”。1963年底“联邦”解体。1964年,南罗得西亚白人殖民者的右翼势力宣布组成以伊恩-史密斯为首的罗得西亚阵线政府,1965年11月片面宣布“独立”,1970年改名为“罗得西亚共和国”,但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承认,引发了长达15年的抵抗运动领导的游击战争。

20世纪60年代,先后成立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简称人盟)和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简称民盟),领导人民进行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武装斗争。1976年,这两个组织组成“爱国阵线”。1979年明史密斯阴谋策划协议产生的政府遭到国内外强烈反对,未获国际承认。1979年9月10日,津巴布韦各派代表由英国主持在伦敦召开兰开斯特大厦制宪会议,12月21日签署协议。1980年2月底举行议会选举,穆加贝领导的民盟获胜。4月18日宣布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穆加贝出任政府总理,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独立以来,穆加贝领导政府奉行民族团结与种族和解政策。1985年7月举行独立后第一次大选,民盟再次获胜,穆加贝连任总理。本人观察了这次选举。1987年12月,民盟同主要反对党人盟达成合并协议,修改宪法,改总理内阁制为总统内阁制,穆加贝于年底出任总统。1989年12月,民盟和人盟召开联合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两党合并进程。1990年3月大选,合并后的民盟再次获胜,穆加贝连任总统。1996年3月、2002年明大选穆加贝均获胜连任。

独立后,津巴布韦政局长期稳定。1999年,反对党“争取民主变革运动”(简称“民革运”)成立。2000年民盟在议会选举中失利。2000年至2002年,津政府实施“快速土改计划”,征收白人土地,用于安置无地或少地的黑人农民,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经济下滑,陷入政、经危机,朝野尖锐对立。西方国家对津实施经济制裁,对津高官实行禁止入境等,支持反对党,逼迫穆加贝总统下台。

2008年3月29日,津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选举。在议会众议院选举中,民盟首次输给民革运茨万吉拉伊派,失去多数席位。在总统选举中,民革运茨万吉拉伊派候选人茨万吉拉伊得票47.9%,穆加贝得票43.2%。由于二人票数均未过半,2008#:6月27日举行第二轮总统选举,茨万吉拉伊选前退出,穆加贝以85.5%得票率当选,但反对党和西方国家不予承认,争议愈演愈烈。9月15日,在南非总统姆贝基调解下,津民盟、民革运茨万吉拉伊派和民革运穆坦巴拉派签署组建联合政府协议。2009年2月13日,津联合政府成立。穆加贝继续任总统,茨万吉拉伊任总理,民革运穆派总裁穆坦巴拉、茨派副总裁库佩任副总理。新政府成立以来运转基本正常,虽不时发生矛盾,两党三方保持着和解合作态势。

津巴布韦是一个内陆国家,界于林波波河和赞比西河之间。维多利亚瀑布、赞比西河、卡里巴水坝拦截河水形成卡里巴湖围成津巴布韦北部疆界,与赞比亚为邻。东边国界与莫桑比克相接,西南与博茨瓦纳毗连,南侧一部分与南非接壤,一部分以林波波河与南非为界。

津巴布韦是中南部非洲高原一部分。全境海拔300米以上,平均海拔1000余米。其中80%地区高于海拔600米,不到1/20f拘地区海拔1500米。按地形特征可分为东部高地、高草原、中草原和低草原4部分。东部边境为山地,伊尼扬加尼山海拔2592米,系全国最高点。其他分属三级阶梯状高原,海拔800至1500米。

津巴布韦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北部属赞比西河流域,南部属林波波河和萨比河流域。赞比西河流经津、赞两国间并经莫桑比克人海,支流遍及津巴布韦整个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主要有马佐威河、马尼阿梅河、桑亚泰河、加瓦伊河等;林波波河是津巴布韦同南非的自然边界;东南部有萨比河和伦迪河经莫桑比克入海。上述河流流量因降雨不均而变化很大,许多中小河流天旱时流量很小,甚至断流。这些河流不适于航行,只有赞比西河可以通航。

津巴布韦大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2℃,1明份温度最高达32℃,7月份温度最低到13至17℃。年降水量从西南向东北,由300毫米递增到1250毫米。我在哈拉雷待了4年,热时未曾赤日炎炎;凉时只见霜降,未见冰雪。

津巴布韦全境70%土壤为砂土,仅高草原有沃土,低草原多为沙石土。大部分土壤自然肥力不高,如合理施肥和良好耕作,农作物能够正常生长。依降雨量多少和气温不同,津巴布韦可分6个自然农业区:

第一类区域,年降雨量900毫米以上,一些地区达1500毫米,适宜发展集约化畜牧业、林业及经济作物,占全境面积1.6%,主要在东部山区。 第二类区域,年降雨量750至900毫米,适于发展集约化种植业,畜牧业为辅,占全境面积18.8%,主要在高草原东部。

第三类区,域,年降雨量650至800毫米,适于半集约化混合农业,占全境面积17.4%,主要是高草原西部和中草原一部分。

第四类区域,年降雨量450至650毫米,适于半粗放畜牧业,占全境面积33%,主要是中草原大部分地区。

第五类区域,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适于粗放畜牧业,占全境面积26.2%。主要是低草原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一旱二热三为萃萃蝇肆虐,难以发展种植业。

第六类区域,如无灌溉不适于农业,包括悬崖峭壁、岩石裸露的地面及沼泽等,占全境面积3.1%o

对津巴布韦的地形、地貌有个概括了解,在旅游过程中就会有所感受。P8-11

序言

一年前,我在上海遇到—对老人,他们俩一退休,就去欧洲旅游了85天。

出于好奇,我问他们:“难道你们在中国都游遍了?”

他们说:“没有。我们是先游远的,后游近的。”

我又问:“你们俩不懂英语,没有出过国,又不靠旅行社,是什么力量支撑你们去周游世界的呢?”

老人意味深长地说:“人都怕死,但更怕没有目标。年轻时有年轻时的目标,今天有今天的目标。”

“那你们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盼望着到地球的别处去看看。”

听了这对老人的话,我才感悟到:“富起来的中国人,盼望着到地球的别处去看看。”——这就是世界旅游业普遍感到“寒气逼人”时,中国出境游市场仍处于上升通道,保持两位数增幅的原因。

这对我一个出版工作者来说,不仅是个服务的机会,更是一个发展事业的机会。

所幸的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一大批前外交官。他们不仅熟悉如今中国人的需求,同时也了解曾经工作过的国家的情况。他们在岗位上时,是中国人民与所在国人民的友谊使者,今天,他们是否可以把自己多年的积累和感受,浓缩在一本10万字不到的图书之中,通过这本书,架起一座国与国之间的友好桥梁?

于是,一套富有创意的系列图书诞生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在这套图书出版的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有关国家的驻华大使馆、旅游机构人员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提供精美的图片,有的还制作了反映该国旅游资源的光盘,力争使《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成为立体展示该国家旅游资源的全媒体图书。

我和我的同事们力争这套大书,能在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期间陆续出版。届时,至少有7000万中国和世界的朋友相聚在浦江两岸。这套书就不仅在中国人出境旅游时起到作用,即使在世博会期间,也能在参观者与参展国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第一批约40种,今后力争做到凡是中国人出境游所涉及的国家都能出版一本。同时,为了使我们的成果具有持续性,我们每年都会对这套书进行修订,提供最新的文化信息和实用信息,使中国的读者,慢慢产生一种概念:要出境旅游,就找《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届时,这套书就将成为中国图书市场上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产品。

2010年5月

后记

我1983年至1987年在中国驻津巴布韦使馆工作,这个国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1993年我在驻赞比亚使馆工作期间回国休假返馆时,与夫人途经哈拉雷,只呆了十几个小时,记忆犹新。1994年10月,我又陪同杨增业大使从卢萨卡赴哈垃雷出席为期—周的会议,又有了新的感受。我的津巴布韦情结,促使我总想能为这个国家写点什么。

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策划出版《外交官带你看世界》,我自告奋勇提出写—本《津巴布韦:石雕王国的风韵》,我的夫人也大力支持。在汤铭新大使鼓励、张兵主编支持下,我于2009年5月开始在电脑上动手,时断时续忙了大半年,年底形成初稿。

我很高兴,我的老领导’前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黄桂芳同志为本书作序,我的老领导、老同学陆苗耕总领事为本书提出不少重要的修改意见,责任编辑夏青根和程俊多次与我进行沟通、指导,建立起“忘年交”,使得这本小书得以顺利问世。丛书总策划何承伟富有远见卓识,令人敬佩。

由于个人阅历有限,时空不断变化,书中所述内容也在不断变更,本书只能起点参考作用。

津巴布韦离中国遥远,读者如去旅游,请事先深入细致地了觯隋况,精心准备以便取得良好的效果。

戴严

2010年元月2日

书评(媒体评论)

介绍世界,游览必备。

——外交部外交笔会会长、外交部前副部长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是一套与众不同的精品丛书。身为外交官的作者们,不仅熟悉绚丽多彩的祖国,而且也十分了解卓越多姿的外部世界。他们用一本本书,通过朴实的语言,流畅的文笔,打开饱览世界之窗,让旅游者和读者在尽享各国秀丽的自然景色、精彩纷呈的风土人情、色彩斑斓的名胜古迹和引人入胜的奇闻异趣的同时,也能深受良风益俗和文明亮点的启迪,内容十分丰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会长、外交部前副部长 吉佩定

出版《我们生活任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这套丛书,把我们的一批外交官动员动起来了,写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国家,帮助中国读者了解世界,这非常好,等于是把不为人知的宝藏开发了出来。

——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中国前驻法国大使 吴建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石雕王国的风韵(津巴布韦2010-2011版津巴布韦旅游指南)/外交官带你看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戴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06487
开本 32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47.5
丛书名
印张 4.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33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