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屏编写的《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14辑2011年春)》收录了《叶芝、庞德、亚洲与身体音乐》、《儒家伦理、庞德的现代主义和中国新儒学》、《庞德、孔子与费诺罗萨手稿——“现代主义的真正原则》、《纳撒尼尔·霍桑与美国浪漫传奇的文化逻辑》、《朱迪斯·巴特勒及其性别操演理论——记巴特勒理论思想专题研讨会》等文章。
图书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14辑2011年春)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维屏编写的《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14辑2011年春)》收录了《叶芝、庞德、亚洲与身体音乐》、《儒家伦理、庞德的现代主义和中国新儒学》、《庞德、孔子与费诺罗萨手稿——“现代主义的真正原则》、《纳撒尼尔·霍桑与美国浪漫传奇的文化逻辑》、《朱迪斯·巴特勒及其性别操演理论——记巴特勒理论思想专题研讨会》等文章。 目录 学者访谈 对学术要有一种爱——张隆溪教授访谈 学者笔谈 叶芝、庞德、亚洲与身体音乐 儒家伦理、庞德的现代主义和中国新儒学 陈昴与耶稣会:《诗章》59至61章中的冲突与儒学 “我们的传承之路”——庞德的孔子与斯奈德的《斧柄》 寻回神州失落的印记 庞德、孔子与费诺罗萨手稿——“现代主义的真正原则 英国文学 从认识论看《哈姆雷特》 “畅销书情节”的背后——解读默多克的小说《砍断的头》 童真下的“帝国号手”:评吉卜林的《本来如此的故事》 近80年来英美奥登研究综述 文字缘、文本的同质性及原型——乔伊斯与斯维沃比较研究 解读《乌有乡消息》中的河流意象 论罗塞蒂抒情诗中“上帝”的存在 小说中的“叙述化”:一种不可靠叙述形式——以麦克尤恩的《爱无可忍》为例 美国文学 “Who Wiu Speak 0f Our Night?”:The Meditation 0f Wallace Stevenson Nothing 纳撒尼尔·霍桑与美国浪漫传奇的文化逻辑 流散与反思——兼谈哈金的写作策略 辛格《庄园》中的斯宾诺莎 远行的冲动:道家美学在勃莱诗学中的吸收与利用 硬汉自传的威力——《约翰·巴雷康》与性别权力话语 前台、后台与真诚——从社会表演学看《萨勒姆的女巫》的悲剧情由 伊迪丝·华顿与时尚——服饰书写下的老纽约文化 温德尔·贝里《回忆》的群体主义伦理观 神话中的神话:《黑暗的左手》子神话研究 文学理论 朱迪斯·巴特勒及其性别操演理论——记巴特勒理论思想专题研讨会 博士论坛 弗兰纳瑞·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宗教危机 当代美国编史性元小说中的政治介入 薇拉·凯瑟的生态视野 从“间离效果”看品特戏剧中非现实的现实性 文化变迁与自我型塑——德莱塞小说中女工形象的文化再现 等待不在场的他者——三部“等待”主题戏剧比较研究 征稿启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14辑2011年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维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62161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3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10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2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