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汀说--16岁到澳洲
内容
编辑推荐

丁绿汀,16岁那年,离开父母独自来到墨尔本读高中,为了不忘记这段时光,也为了让家乡的亲人放心,几乎每周都在QQ空间里写日志,讲述生活,讲述的心路历程。现在,这成了个好习惯。时间会渐渐消逝,即使是刻骨铭心的经历,即使是欢呼雀跃的收获,即使是寂寞无助的惆怅……若干年以后,一切都会成为过眼烟云,淡出记忆。所以,出来这本《汀说——16岁到澳洲》,就是要留住在East Doncaster学习的过程,留住BBQ时的欢笑声,留住homestay家人的善良,留住打工、求职的艰辛,留住所有关心、帮助的亲人朋友的笑颜,留住那长长的思乡之情……

内容推荐

打开这本《汀说——16岁到澳洲》,一幅幅场景就如昨日般浮现眼前,如同趴在妈妈的膝上,或急不可待,或娓娓道来,讲述一个游子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和思绪。

丁绿汀,16岁那年,离开父母独自来到墨尔本读高中,为了不忘记这段时光,也为了让家乡的亲人放心,几乎每周都在QQ空间里写日志,讲述生活,讲述的心路历程。现在,这成了个好习惯。时间会渐渐消逝,即使是刻骨铭心的经历,即使是欢呼雀跃的收获,即使是寂寞无助的惆怅……若干年以后,一切都会成为过眼烟云,淡出记忆。所以,出来这本《汀说——16岁到澳洲》,就是要留住在East Doncaster学习的过程,留住BBQ时的欢笑声,留住homestay家人的善良,留住打工、求职的艰辛,留住所有关心、帮助的亲人朋友的笑颜,留住那长长的思乡之情……

今天,有了这本书,让它成为相牵岁月里的回忆,同样也希望能给予那些离家的游子和即将外出留学的朋友们一点建议和帮助,或许你可以从中看见在外学习与生活的轨迹:寂寞、茫然、快乐、辛苦、困惑、无助、坚持……其实,这也正是一个走出国门外出留学者最真实的生活。

目录

★引子

1.给独自在外的你们——我们的“在路上”

2.朋友,你好

3.刻录这些快乐,以后放给自己看

4.我的高中

3.奥运开幕式,牛

★澳洲16岁

6.再见,我亲爱的16班

7.你们在,我不孤单

8.一路走过,让思念留下

9.Hello Melboume

10.郁闷ing

11.送给去了西安的源

12.这几天心情超级差

13.来自妈妈的道歉信

14.假期随想

15.雨雾私语

16.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还剩下什么

17.看俺72变

18.母亲节特篇

19.宝贝,天堂没有害怕了

20.什么时候才可以108

21.六一特篇

22.虚伪的真实

★澳洲17岁

23.来自老妈的祝福信

24.异国的17生日

25.老爸,生日快乐撒

26.6月27日,从语言学校毕业

27.搬家心得:开心

28.初来乍到,嫁身英语

29.那小孩儿:太……帅……了

30.我的homestay妈妈

31.本应高二,我很落寞

32.警局作证,值得纪念的一天

33.南半球,暖了

34.又是一年中秋节

35.我们家的狗呀猫的真的很可爱

36.Work,I love myjob,I love my workmates

37.尊敬的老人,他们来自印度

38.曾经的越南室友

39.念念不忘的日子里,忘记了

40.难忘Billy Elliot

41.圣香·琉璃眸之千岁风流

42.City逛街,年轻真好

43.感:打工小记

44.我的鱼薯店老板

45.生活

46.一定要pass exam

47.No.倒计时回家

48.回乡……飞跃沧海

49.回校偶感

50.理解的理解

51.09年,我希望

52.大年三十,我不得不飞

53.老妈生日快乐

54.时间给予的忽起忽落

55.记忆是一种传说,平衡是无效的

56.祭文——在别人眼里,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是一段传奇

57.妈妈的清明祭文:《爸爸,天国那边,您还好吗?》

58.表哥的《信阳赋》

59.送给晓源17岁生日——怀念当年烟雨时

60.俗称:考前焦躁候群症

61.Exam finished

62.总想有个人

63.细数未来的现在的繁星

64.永远镌刻在心中的爱——妈妈与我在网上的对话

65.这段时光,这个地方,体验一下12年级的formal

★澳洲18岁

66.18岁生命感言

67.送给18岁的女儿

68.感谢我的18岁,有你们

69.一波三折的归国之旅

70.法庭作证

71.爱到深处总似水

72.关于university open day

73.旅游杂记

74.平静下的暴虐

75.又是一年烟雨时节,心开始放晴

76.缄默是在某一秒的感触

77.小感于十月未央

78.12年级的Muck-up Day

79.我们比不上“精神病世界的高不可攀”

80.夜游记

81.永夜无休止地弹奏

82.悠然于今

83.匆匆留下的年轻

84.2010.01.01

85.墨城,你好

86.“杯具”之本周杂记

87.我的中文老师

88.又是一周的充实

89.法庭作证之尾声

90.论

后记

试读章节

觉得墨尔本是一座乡村似的城市,没有太多的高楼和大厦,没有拥挤的街道和嘈杂的人群……

这个城市是静谧的,纯洁的,甚至有点一尘不染的……它更像是一个被世俗遗忘的地方,或许我所接触的它已经被洗涤了,或许我刻意忽略了它的世俗。

考试用了整整两周时间……没有考试的时候就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时间,所以连续放了五天的假期。如果按照以前的我,可能又要通宵好几个晚上,等着QQ上的头像一个个亮起再看着它们一个个暗下去,然后才能安心入睡直到天黑才起……

现在的我,或者说是一年后的我,好像只在意自己有没有开心,人本来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而活,我没有理由剥夺这种生存的意义。所以要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开心,至少让自己知道没有伤心环绕的日子是这么美好。

第一天假期,去朋友家BBQ,好多人围着桌子吃烤肉,看着朋友们忙碌然后将烤肉送到自己手里的感觉忽然很满足。之后是小提琴独奏,一直很爱古典乐,觉得这种古老的气质在现代奔流的快节奏社会里实在是太需要了,它可以让人平静。

接下来,我们几个从小在中国长大现在呆在澳洲的人就开始唱歌,从儿歌、国歌唱到队歌,然后是动画片主题曲,哦,对了,还有革命歌曲和军歌。几个人你一嗓子我一嗓子地唱,曾经腻烦的领歌忽然变成了值得回味的事情。

那一瞬间特想掉泪,虽然每个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可我还是察觉到了每个人心里的酸楚,多久没听过这些歌曲了,多久没唱过它们了。好像昨天还是一起在五星红旗下唱歌的红领巾少年,今天已经一个人在异地他乡了……

思念,是一种不可言状的伤害……它比寂寞更加侵蚀人心。

第二天假期,和Yuki去图书馆坐了一下午。本来想赶2个小时的车回家,可是很不幸没有赶上,又不舍得就这样浪费车票,于是两个人面对面傻傻地坐了好几个小时。看,人有时候其实就是这样傻傻的,明明没有什么事情做,却宁愿浪费宝贵的时间也不愿自己一个人孤单地回家。

像我们这种住在homestay的异国学子,好像从来都没有家……内心深处,家永远不在这里……

这里的家,有时候还没有跟朋友在一起温暖。

人孤单久了就会很自私,而人自私以后就会变得很难以接近,然后只会更孤单……因为很孤单,所以我们其实都很自私……我们是在用别人温暖自己的孤单,而且自私得想要霸占更多,更多……自私并不一定真地会伤害到别人,我一直相信,自私伤害最深的是自己……因为,它可能会让你永世孤单……

第三天假期,本来和阿晶约好去逛街、游泳,很不幸,突发事件,她很抱歉地不小心放了我鸽子……那一刻,忽然想仰天长叹,怎么我又被人放了鸽子呢?

来这里以后,“不幸”的我总是遭遇“突发事件”,结果大部分时间都成了一个人逛街——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我总是一个人去逛街的原因。游泳的时候,碰见学校的两个小学妹,她们叽叽喳喳地反而使我心情大好,看来,我是果然比原来要乐观的。后来,一个人去center逛街,因为快回国了嘛,需要买礼物送给爸妈,早就看中这里的厨房用具,小小的很可爱……挑了一部分,非常满意,不过,最近花销实在太大了……有点不想买礼物了,可,爸妈的礼物还是需要准备的……至于指望带礼物回国的同学们,很抱歉,我尽力而为吧!

第四天假期,同Yuki和二姐去看电影、吃饭,这两位是从来没放过我鸽子的,记忆深刻,铭感五内……

二姐向来最破费,这次也不例外,饭仍是二姐请的,二姐打工时间多,挣的自然也多。不过,其实还是挺不好意思的,打工真的很辛苦,就咱这海外生好几个小时也挣不了多少,虽然换成人民币看起来不少,可这花销是在澳洲,一顿饭至少也要吃掉好几个小时的……可是,吃,永远是我们最诚挚的精神体力储蓄仓,所以在吃上,还是不要客气了……

电影Angles and Demons,被鄙视了,好难懂,如果没有Yuki翻译估计完全搞不懂他们在讲什么。看来咱的英语水平看这种宗教片是有相当大的障碍的,小Y的英语水平已经强大到令我漠视她的国籍了……开心的时光,总会很快,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更快。

第五天假期,去了传说中的Greensboro,看了电影Star Trek,美国强大的背景制作和震撼力绝对冲破万点……不过,还是无法逃脱俗套的英雄拯救地球。看来任何时候,英雄都是这个世界最需要的,英雄的才智和牺牲,其实突显了大部分人类的懦弱、胆怯和无能。人们寄希望于这么一个全能英雄可以在任何时候保护脆弱的人类不受伤害,人类的这种潜在的劣根性被电影用反照的手法给掩盖了,因此这样的大片才会一个又一个地蹦出摄影棚,跳到屏幕上去。影片里不管科技多发达,关键的主人公总会用自己的道德机智超越科技,直至完成拯救人类和地球的使命……

这就是美其名日的英雄情结,其实就是一种懦弱表现而已……

今天上了一天课,下午大雨滂沱,陪着阿晶等妈妈。看到她的校服湿透了就拿衣服给她换上,然后和她闹腾腾的弟弟一直挨到天黑。我觉得自己现在变得比以前会体贴人了,至少是很愿意去帮别人的。突然又觉得,这或许是我在尝试让自己摆脱孤单和自救的一种方式……看来,我真的需要朋友,特别是在这么冷的冬天里。

我要刻录下这些快乐的每一天,让自己不要忘记每天陪我在澳洲走过的朋友。他们的出现,我姑且已经将其当成了生命里的奇迹……P7-13

序言

不知道什么是序言,也不知道怎么去写一本书的序言,我这人马虎大意,看书一般是谈笑着跳过序言直奔主题的,总觉得序言可能都是一些比较无聊的话,没有什么太实在的意义。

但是,当真的面对这本书的时候,我知道这篇文章是一定要有的,因为需要给所有人一个介绍,这是一种责任,虽然平时忽视了很多个序言,但是这次是无法忽视自个儿的序言了。

我在意生日,甚至觉得,生日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我喜欢礼物,至今认为,礼物可以给我的一年带来好运;我不在乎礼物大小,甚至多年以来都留着当时朋友用纸做得粗糙的生日卡片,礼物在我眼里,意义比价值重要得多。

这几年远走他乡,脱离了往日在父母怀里的任性胡为,也在迈出的每一步里丢失了作为女儿应付的亲情账目。每次回家,看得见昔日送给爸爸的八音盒在他的床边崭新依旧,听得见它清脆的音符环绕空荡的屋子,而昔日送给父母的情侣杯还立在橱柜里显眼地炫耀着自己的地位……不管是时间还是地域,现在,父母的礼物对于我来说成为一种奢侈,再也没能在那幸运的日子当面送出子女的祝福。

两年来,从懵懂少女走进成人世界,从对父母不屑一顾到对他们感恩戴德,很多心理上的转变是两年前的我所无法预料的。而在这个18岁的年华里,我希望在收到来自父母的祝福的同时能够送出自己的一份长大……这,会是我们共同的礼物。

父母见不到只身远洋的我,我看不见身在故土的他们,文字,成为我们选择的交流方式,让我在寂寞的时候找到一种排解的方式,让我在诱惑的领域找到一种反省的方法。我写写停停,用手指敲打出了一个让自己回味、父母安心的五味生活。

想象得出老爸辛苦疲惫一周后,回家第一件事便是要问妈妈有没有见到我新写的文章时的神情:想象得出老妈带着老花镜用不熟练的输入法一下一下同我交流的样子。他们是在用心给我支持,他们是在用心给我理解,他们是用心给我力量,他们十分爱我。

这本书是我们彼此的一种信赖和骄傲,是老爸老妈在我第一次正式走入社会时送给我的一个展示的机会,也是我送给爸爸妈妈的一个用爱浇铸的承诺,更是父母伴我一路成长的见证。每篇文章,都是我对一段生活的心得和感悟,或许心情起伏不定,或许文笔拙劣不堪,或许词句难以描绘出当时的生活和心情,或许文字难以勾勒出那时的快乐和痛苦,可,无论如何,这都是属于我的一份答卷,结果不管怎样,过程都在这里,至少算是留给未来的自己有关那时那刻的满足。

谢谢老爸老妈给了这本书生命的权利,谢谢朋友给了这本书灵魂的填色,谢谢我自己给了这本书每一根骨每一寸肤。

后记

那天,我们在QQ闲聊。

我说:“妈妈,18岁是很重要的,你们送给我什么礼物呢?”

妈妈说:“嗯,这是个难题,还是留给你爸爸去想吧。”

于是就有了隔着大洋的共同的话题:礼物。

早就听姥姥言:“儿生母苦。”

其实,儿女在生日里是该送礼物给爸爸妈妈的。

妈妈一直说看我空间的日志是她最大的欣慰,一定要我细心的保存,我的开心、健康、安全是给她的最好的礼物。

那天,爸爸有了灵感:“18岁了,出本书吧,就作为我们共同的礼物,如何?”

有书为证,我便可以留住不在父母身边的那些岁月。

16岁那年,离开父母独自来到墨尔本读高中,为了不忘记这段时光,也为了让家乡的亲人放心,我几乎每周都在QQ空间里写日志,讲述我的生活,讲述我的心路历程。现在,这成了个好习惯。时间会渐渐消逝,即使是刻骨铭心的经历,即使是欢呼雀跃的收获,即使是寂寞无助的惆怅……若干年以后,一切都会成为过眼烟云,淡出记忆。但是,我要留住在East Doncaster学习的过程,留住BBQ时的欢笑声,留住homestay家人的善良,留住打工、求职的艰辛,留住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亲人朋友的笑颜,留住那长长的思乡之情……

为了留住这一切,在18岁的日子里我开始整理这些内容。没有虚构,没有编造,打开这本书,一幅幅场景就如昨日般浮现眼前,如同趴在妈妈的膝上,或急不可待,或娓娓道来,讲述一个游子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和思绪。

记得妈妈对我讲的一句话:“向前走,也许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扛。但是,当你累了、倦了,不妨回头,爸爸妈妈就在你的身后……”

今天,有了这本书,让它成为我们两地相牵岁月里的回忆,同样也希望能给予那些离家的游子和即将外出留学的朋友们一点建议和帮助,或许你可以从中看见我三年来学习与生活的轨迹:寂寞、茫然、快乐、辛苦、困惑、无助、坚持……其实,这也正是一个走出国门外出留学者最真实的生活。

只有面对,别无选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汀说--16岁到澳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绿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903626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16
17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