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行主编的《信息时代的艺术(当代文艺评论)》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艺术”,探讨了如何认识信息时代的“非物质化”对艺术研究、创作生产、艺术表达带来的影响;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创造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和全新的表现语言;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在艺术传达中起到作用;如何使艺术的表现更具有时代性等。
| 图书 | 信息时代的艺术(当代文艺评论)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吴天行主编的《信息时代的艺术(当代文艺评论)》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艺术”,探讨了如何认识信息时代的“非物质化”对艺术研究、创作生产、艺术表达带来的影响;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创造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和全新的表现语言;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在艺术传达中起到作用;如何使艺术的表现更具有时代性等。 目录 关注 世界图景和视觉文化/田本相 多媒体对戏剧艺术乃是一把双刃之剑/宫宝荣 数码时代的戏剧研究与戏剧生产/李扬 论坛 好声音应与好音乐琴瑟相和——有关《中国好声音》的几点思考/杨九华 后娱乐时代的综艺节目神话——《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启示/范志忠 《中国好声音》的产业和传播力/张子帆国产电视剧类型化发展和主流价值建构/张利 把观众放“心中”,还是把观众放“中心”——对“观众中心论”的质疑/熊妹 名家 色彩触感的智性——论全山石的油画风景/曹意强 艺海 当代中国舞蹈发展中的文化价值取向——当前舞蹈创作现象引发的思考/李炽强 易卜生与斯特林堡戏剧的跨文化研究——论孙惠柱、费春放改编的《心比天高》、《海上夫人》、《朱丽小姐》/胡志毅 南宋戏文的当代传承/徐宏图 都市文学的裂变/洪治纲 阳光灿烂的艺术世界——浙江农民画活动纵览/池沙鸿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信息时代的艺术(当代文艺评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天行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306221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20 |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1 |
| CIP核字 | 2014180026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