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五四”以来,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学的一个核心精神就是抒情,而抒情传统恰是对中国文学传统的一个很好的概括。近年来,在一批海外重要学者的推动下,抒情传统理论焕发生机,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台港等海外华文研究等许多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具有引导意义的理论话题。有鉴于此,两位海外知名学者王德威和陈国球通力合作,编成此书《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精)》,意在对抒情传统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深刻的反思。

内容推荐

陈国球、王德威编著的《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精)》旨在展现“抒情传统”在过去数十年中的发展流变,也包括对它的反思。在纲领性的论文陈世骧《论中国抒情传统》之后,书中依次登场的学者有闻一多、朱自清、方东美、宗白华、朱光潜、鲁迅、沈从文,也有活跃于北美、港台、新加坡的当代学人叶嘉莹、宇文所安、蔡英俊、吕正惠、张淑香、萧驰、龚鹏程、郑毓瑜、柯庆明、黄锦树等,作为“抒情传统”观念的奠基人,陈世骧、高友工和普实克三人则处于承先启后的中心位置。本书是中文知识界关于“抒情传统”论述的第一部论文合集,呈现出全面深入、具有历史感的面貌。

目录

引言/王德威

导论 “抒情”的传统/陈国球

第一辑 抒情中国

 导读

 论中国抒情传统/陈世骧

 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陈世骧

第二辑 内向美典

 导读

 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高友工

第三辑 歌诗言志

 导读

 诗言志说/朱自清

 歌与诗/闻一多

第四辑 大道多歧

 导读

 说“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答夏丏尊先生/朱光潜

 题未定草(七)/鲁 迅

 抽象的抒情/沈从文

第五辑 宇宙诗心

 导读

 生命情调与美感/方东美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宗白华

第六辑 远方声音

 导读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与个人主义/普实克

 断片:圆缺之间的中国文学/宇文所安

第七辑 仿佛有光

 导读

 抒情精神与抒情传统/蔡英俊

 中国文学形式与抒情传统/吕正惠

第八辑 境界再生

 导读

 《人间词话》境界说与中国传统诗说之关系/叶嘉莹

 从“现实反应”到“抒情表现”——略论《古诗十九首》与中国诗歌的发展/柯庆明

第九辑 理论演出

 导读

 抒情传统的本体意识——从理论的“演出”解读《兰亭集序》/张淑香

 从“才子佳人”到《石头记》——文人小说与抒情传统的一段情结/萧 驰

第十辑 颠覆传统

 导读

 从《吕氏春秋》到《文心雕龙》——自然气感与抒情自我/龚鹏程

 《诗大序》的诠释界域:“抒情传统”与类应世界观/郑毓瑜

第十一辑 今之视昔

 导读

 抒情传统与现代性:传统之发明或创造性之转化/黄锦树

 “抒情传统论”以前:陈世骧早期文学论初探/.陈国球

总结 “有情”的历史:抒情传统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王德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国球//王德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0397
开本 16开
页数 81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43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242
CIP核字 2014121286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5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56
4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