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历史--万事万物趣味由来
内容
编辑推荐

张立辉编著的《微历史--万事万物趣味由来》是一本百科全书,内容包罗万象,全面解读了世界万事万物的来龙去脉和逸闻趣事,涉及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政治、军事、经济、文学、哲学、文化生活等各学科和领域。大到宇宙的形成、地球的“身世”,小到迷你裙的发明、一根针的来历,无所不包,生动而真实。全面囊括与人们生活有关的万事万物的精彩微历史。让你一册在手,尽知万事万物的来龙去脉。

内容推荐

张立辉编著的这本《微历史--万事万物趣味由来》以“普及趣味知识,娱乐劳苦大众”为宗旨,精选出趣味十足的事物由来,汇编成一本万事万物趣味微历史。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微历史,营造出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引导读者跨越时空,触摸妙趣横生的世界。相信通过阅读本书,每一个读者都能成为知识广博、富有涵养、幽默风趣而且广受欢迎的人。

目录

第一篇 漫话生活篇:说穿道用,谈住论行

 迷死你的“迷你裙”

 防老婆出轨的“高跟鞋”

 比基尼,威力堪比原子弹

 汗!袖扣是防止擦汗的

 穿着“牛仔裤”去淘金

 不慎把床尿,赶紧上“床罩”

 犯人也爱“洗刷刷”

 餐巾变“胸罩”,说来真奇妙

 避孕套:“愉快的发明”

 戒指:月经来临的信号

 “斑马线”:古罗马“跳石”

 马桶曾经叫“马子”

 “红绿灯”受衣服启发

 汽车牌照:忠贞爱情的表白

 原来“密码”情书由来已久

 靴子做“邮箱”,一点不荒唐

 “菜单”原本是“备忘录”

 “肥皂”已出现5000多年了

 “风扇”原本很环保

 “注射器”的“恶心史”

 “地铁”:老鼠洞的启发

 “幼儿园”最初源自《理想国》

第二篇 天下饮食篇:吃出真相,喝出本源

 饺子原本是治病良药

 自助餐:海盗就餐的习惯

 “东坡肉”非苏东坡的肉

 “四菜一汤”:朱元璋做榜样

 “咖啡”:山羊中招难入眠

 “可口”与“可乐”

 一赌气就做出了“薯片”

 名不副实的“黄瓜”

 此“玉米”并非粉丝

 “油条”就是“油炸秦桧”

 孙膑藏食巧创“豆腐干”

 “鱼香肉丝”是“下脚料”

 “麻辣烫”:野菜大杂烩

 中国古代就有“冰淇淋”

 “饼干”:救命的食物

 “冰糖葫芦”也是治病的

 “巧克力”原本是饮料

 帮拿破仑解难的“罐头”

 不平凡的“大蒜”

 忽必烈临阵起急“涮羊肉”

 “方便面”:华裔的发明

 杜康造酒儿造“醋”

第三篇 说词解句篇:词出有源,言出有因

 生活中的“胡”语言

 “我”的前世是一种兵器

 “世界”来源于佛法

 “感冒”:官员请假的托辞

 “三长两短”与棺材有关

 如厕如何变成“解手”

 “下”厨房,“上”厕所

 “炒鱿鱼”还真是一道菜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三句话不离本行”

 那些被讹变的“名句”

 “鸡毛”和“蒜皮”扯到一起

 “结婚”就是在黄昏成亲

 “座右铭”本是一件物品

 杨贵妃的“石榴裙”

 “乱七八糟”源自两场叛乱

 “压轴”并非最后一个

 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

 大写“壹贰叁”的来历

 “二百五”还真是多

 “傻”的是“瓜”不是“豆”

 “丑八怪”并不丑

 男人最怕的“绿帽子”

 再娶为何叫“续弦”

 “烂醉如泥”的“泥”是虫子

 “肮脏”本来不是“脏”

第四篇 节日纪念篇:特别日子,特别对待

 “春节”并非仅指除夕、初一

 “中秋节”:和月亮的“约会”

 中国的“狂欢节”——元宵节

 从“重阳节”到“老人节”

 “寒食节”不许生火做饭

 “儿童节”源于惨痛历史

 “父亲节”:单亲爸爸的艰辛

 “母亲节”:母亲们的节日

 “愚人节”是法国旧历新年

 “行刑日”变成了“情人节”

 “逃难”的那些日子叫“蜜月”

 2月29日:女性表白日

 “万圣节”原来就是“鬼节”

 “光棍”们自己的节日

 “圣诞节”:搞不清的出生日

 飘忽不定的节日——“复活节”

 “感恩节”:感谢印第安人

 “嘉年华”就是狂欢节

第五篇 风俗礼仪篇:礼俗趣解,顿释疑惑

 此人已死,有事“烧纸”

 新娘盖盖头,只为遮遮羞

 婚礼放鞭炮,赶走狐狸精

 “压岁钱”是用来压惊的

 吃年夜饭别忘关大门

 “七夕节”的“乞巧”活动

 “福”字为何倒着贴

 “剪彩”:哈巴狗闯“祸”了

 一口气吹灭所有蜡烛

 孙膑奉老母“寿桃”

 跟“13”较劲的西方人

 山盟海誓,勾勾手指

 谁规定的“男左女右”

 “寡妇年”,无稽之谈

 船长啊,我们为你“降半旗”

 “闹洞房”是为了驱邪

 “吻礼”始于妇女禁酒

 古人也取“小名”

 问斩为何在“午时三刻”

第六篇 娱乐休闲篇:劲爆真相,雷到众人

 “孙悟空”与“印度猴王”

 “跳蚤市场”:有跳蚤的市场

 诈骗伎俩“放鸽子”

 “帽子戏法”不是戏法

 “V”形手势不是“二”

 心形符号竟是“美臀”

 诺基亚:木浆纸板生产厂

 “苹果”到底是谁“咬”的

 给新娘子“穿小鞋”

 有“凡客体”,也有“歇后体”

 电视剧为何称“肥皂剧”

 “十二生肖”之猫去哪儿了

 《百家姓》里的“秘密”

 扑克四花色的由来

 “记者招待会”源自美国

 “五音不全”or“七音不全”

 可口可乐的“性感”瓶子

 《金瓶梅》是《水浒传》的“番外篇”

 “奥斯卡”是借用的名字

 “蒙娜丽莎”是一名孕妇

 “林妹妹”竟是曹雪芹亲戚

 “吃豆腐”的“咸猪手”

第七篇 神仙志怪篇:何方神圣,速速现形

 “厕神”原来是个女的

 “阎王爷”并非只有一个

 勾魂小鬼“黑白无常”

 爱打小报告的“灶王爷”

 风雨失调找“龙王”

 监狱中也有“神仙”

 “阿弥陀佛”是个佛

 财神多多谁为“正”

 “弥勒佛”不是个胖和尚

 “哼哈二将”原来是“替补”

 “观音”原本是男人

 “钟馗”原来是“棒槌”

 专管婚配的神仙——“月老”

 杀兄心虚靠“门神”

 “狐狸精”也曾风光过

 “玉兔”:可爱善良的“小萝莉”

第八篇 名称职业篇:何谓何为,亦有渊源

 “老佛爷”并非慈禧的专称

 中医老店为何多称“堂”

 中医学界为何叫“杏林”

 “两口子”本不是夫妻

 人家还是“黄花大闺女”

 “黎民”“百姓”不是一回事

 “老丈人”与“老泰山”

 女婿变“金龟”,其实不可悲

 “驸马”原是一种官职

 宋代妓女也叫“小姐”

 别说“宦官”就是“太监”

 “中关村”原来是“太监村”

 有一片土地叫“欧罗巴”

 “三姑六婆”原是女性职业

 “时装模特”本是模型

 “护士”就这么产生了

第九篇 环球猎奇篇:全景世界,妙趣无限

 五花八门的日本姓氏

 “法西斯”原本是一种刑具

 韩国用排骨当大礼

 供奉老鼠的“印度老鼠庙”

 印度孟买的“千人洗衣场”

 斯里兰卡为何称“狮子国”

 西班牙的“番茄大战”

 法国赠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别说你真懂“OK”

 美国的州界很“规矩”

 “法桐”竟是英国梧桐

 “红十字”与瑞士国旗有点像

 北欧不流行“女士优先”

 爱鼓成痴的乌干达人

 以长颈为美的“长颈人”

 嘴巴上挂着“大饼”

 “套娃”里的层层秘密

试读章节

汗!袖扣是防止擦汗的

在一些西装或风衣的袖口上通常会有袖扣。如果你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一定会对这些袖口产生疑问:好端端的袖子上干吗要钉上扣子呢?

其实,现在的袖扣是一种特殊装饰,可在不经意间让男人单调的礼服和西装风景无限。然而有趣的是,袖扣在最初并不是为了美观而设计的,而是为了防止人们用袖口擦汗。

话说在18世纪,普鲁士的国王腓特烈大帝非常重视军队的军容。在检阅军队时,他发现士兵们的袖口总是脏兮兮的,这让他十分不悦,于是立刻问一位军官这是怎么回事。军官说,这是因为士兵们经常用袖子擦汗、擦嘴。腓特烈大帝听后,觉得这个问题十分严重,于是苦思冥想。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在军装的袖子上钉上纽扣。腓特烈大帝的这个办法十分奏效,袖口肮脏的情况很快得到改善。

有意思的是,这种新奇的设计不光让军装变得干净,还让它们变得十分美观。一些民众看到这种装饰,十分喜欢,于是纷纷效仿。袖扣之风由此盛行起来。

据说在14—17世纪,袖扣是欧洲广为流行的男士装扮艺术之一。对于那些讲求品位的男人,除了戒指以外,最讲究的就是袖扣。它的材质多选用贵重金属,有时还会镶嵌钻石、宝石等,所以被戴上了贵族的光环,袖扣也因此成为了衡量男人品位的不二单品。

微搜索

比起袖扣的发明,拉链的发明要有意思得多。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有一位退休的足球运动员,名叫贾德森,是个大胖子。那时候流行穿绑鞋带的中长筒皮靴,他也想穿,但是他那双大脚实在太大,而且弯腰对他来说实在太困难。每天早晨,他总是费很长时间、很大力气才能穿好那样的长筒皮靴。有了困难就要想办法解决,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设计出了一种一拉就“OK”的东西。他把它称为“zip-fastener”,也就是一拉就好的纽扣。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条拉链。

穿着“牛仔裤”去淘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牛仔裤已经占领了服装界的大半个市场,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它耐穿又美观。据说牛仔裤的由来,与19世纪美国中西部的“淘金热”有关。

事实上,关于牛仔裤是谁发明的说法有很多,但人们一般都认为它的真正发明者是一个名叫利维·斯特劳斯的德裔美国人。

在19世纪中期,美国中西部出现了“淘金热”,大批的淘金者蜂拥而至。

人多就需要很多生活资源,于是做生意的人也就有利可图。头脑灵活的斯特劳斯原本是个布商,他觉得那些淘金者在野外居住,肯定需要搭帐篷,所以他就带了大量结实耐磨的帆布来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

可是,到了那里之后,斯特劳斯突然发现,对于这些“见金眼开”的淘金者来说,休息用的帐篷并不是急需的,而坚固耐磨的裤子才是真正需要的。要说商人的脑筋就是快,他立刻改变计划,参照当时美国西部牛仔所穿的一种裤子,以厚实结实的帆布为材料做出了大批裤子,结果卖得火爆。这就是最早的牛仔裤。

不久,斯特劳斯又将裤料改为靛蓝斜纹粗布,并把这种裤子命名为“牛仔裤”。从此以后,牛仔裤风靡世界,不仅一般平民百姓喜欢穿,一些地位显赫的人也爱穿。

微搜索

常见的一些牛仔裤上,有些钉了许多铜钉,其实它们不仅仅是装饰,也有它们的用处。据说在1870年时,斯特劳斯卖牛仔裤已经赚了不少,当时仍大量生产牛仔裤。有一个小裁缝听到女顾客诉说她丈夫在干活时,裤缝、袋口容易撕破,缝补很麻烦。这个“信息”使斯特劳斯从地上散落的铜钉得到启示。既然铜钉可以连接篷车,当然也可以连接裤缝。于是,有铜钉的牛仔裤便问世了。

P7-9

序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熟悉的世界,但也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我可不是想谈什么哲学,而是想告诉大家: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我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信,我就跟你念叨念叨:

例如“汽车牌照”,谁都知道它是汽车的编号,但你是否知道这牌照最初是忠贞爱情的表达方式;又如“自助餐”,谁都知道它是一种用餐形式,但你是否知道它最早是北欧海盗的用餐习惯;又如“烂醉如泥”,谁都知道它被用来形容喝得一塌糊涂的醉鬼,但你是否知道这其中的“泥”是指一种虫子;再如“狐狸精”,谁都知道它是一种口碑极差的妖精,但你是否知道它曾经也风光过……

其实,我们身边的一切都算得上是“谜题”,包括物品、饮食、词汇、习俗等等。这些事物可能已经流传了千百年,以至于如今我们已经看不清其本来面目。越看似简单的事物,一旦追溯其本源,往往越能发现许多丰富而有趣的内容。

总之,大千世界万物荟萃,且因万物而精彩,如何欣赏它的精彩,还得靠我们自己来探索。水有源,树有根,这万物个个都有一段曲折悠长的趣味史。如果你觉得实在眼花缭乱,不知如何入手,那么不妨就来看看这本别开生面的万事万物趣味杂史。

本书以“普及趣味知识,娱乐劳苦大众”为宗旨,精选出趣味十足的事物由来,汇编成一本万事万物趣味微历史。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微历史,营造出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引导读者跨越时空,触摸妙趣横生的世界。相信通过阅读本书,每一个读者都能成为知识广博、富有涵养、幽默风趣而且广受欢迎的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历史--万事万物趣味由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立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10437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4160251
中图分类号 K892-49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