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活着就要有个性
内容
编辑推荐

喻然编著的这本《活着就要有个性》首先从行为表现来辨别顺从型人格的存在。之后,从顺从型人格的角度出发,对有着这类人格的人群心中怀着的错误信念进行分类解析。最后,对这类人格的心理形成趋势和可能的后果进行探讨。结构上,本书以案例引导、心理分析和指导相结合的形式来对顺从型人格进行深度剖析,使我们对顺从型人格有一个深度的认识,从心理上做好准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方式,摆脱困扰,成就一个更加幸福快乐的人生。

内容推荐

喻然编著的这本《活着就要有个性》以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例为例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心理倾向,选择相应的调节策略,帮助读者进入到一个更好的人生状态中。

本书从以下几个部分来阐述分析顺从型人格:

第一部分,阐述顺从型人格的个性特点,包括完美、善良、无私、慷慨、谦卑、圣洁、高贵、同情。

第二部分,阐述顺从型人格奉承的各种错误信念和不理性的处世方式带来的最坏后果,分析其背后的动机,探索其心理黑洞,纠正其错误信念。

第三部分,从自我的角度来分析顺从型人格形成的原因。

第四部分,阐述怎样理性拒绝盲从,学会选择,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让人生更加充满智慧,更加自信,不在别人的支配下生活,不屈从于任何压力,活出简单轻松的生活姿态。

目录

第1章 消失在人群中的那个人

 1.他人眼中的完美人格002

案例:天才少女的遗言002

 2.盲从的人,失去了个性005

案例:我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兴趣005

 3.顺从他人,就会迷失自我008

案例:别人说好,我就说好008

 4.轻视自己,就会被别人轻视01

案例:他的辱骂,是教导我做得更好011

 5.所有的目标,只是为了迎合他人014

案例:我为悦己者容014

 6.常常忘记自己的需要016

案例:我知道所有人想要什么,除了我之外017

 7.付出一百分的爱020

案例:我的爱,与别人无关020

第2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1.自贱的人,是得不到他人尊重的026

案例:女人就应该遵守三从四德026

 2.赶上时代的潮流,不等于拥有潮流的东西029

案例:高中生卖肾只为买“苹果”029

 3.群体是抹杀个性的无形利器032

案例:找到组织,就找到了依靠032

 4.驱之不去的顽固习惯035

案例:被习惯绑住的大象036

 5.可怜就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同情吗039

案例:惶惶不可终日的女人039

 6.失去原则,就得不到他人的认可042

案例:被人左右的思维042

 7.无限度地付出,就会得到他人的感激吗045

案例:只有奉献自己,才能得到朋友的重视45

 8.错误是你的责任吗049

案例:摆脱不掉的负罪感049

第3章 活出自己的精彩

 1.完美是一种难以到达的境界054

案例:我总是顾此失彼054

 2.不要陷入他人给你贴的标签中057

案例:他们说我很优秀057

 3.寻找生命的意义060

案例:被儿子送上精神病院的老人060

 4.不要任何事情都扛下来064

案例:女心理医生的困惑064

 5.敢于表现自己067

案例:得奖的从来不是我067

 6.忠于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选择069

案例:面对选择,我焦虑不安069

 7.有目标才不会瞎忙073

案例:一名程序员的自我诊断书073

 8.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吗076

案例:不断跳槽的先生076

第4章 是什么阻碍了个性的发挥

 1.走不出的伤痛082

案例:严格遵守时间的工程师082

 2.害怕被人拒绝084

案例:逃避竞争084

 3.束缚在规则的牢笼中087

案例:爸妈的意愿是我无形的枷锁088

 4.神圣的权威力量090

案例:一道解不开的数学题090

 5.依赖心理093

案例:害怕一个人独处093

 6.被爱情蒙蔽的双眼096

案例:只要他爱我,做什么都行096

 7.错误需要绝对避免100

案例:习惯强迫检查100

 8.陷入到他人的言论中103

案例:我不想成为那个可怜的小丑103

第5章 紧握人生的线,不要被他人左右

 1.尊重他人不是对他人言听计从108

案例:离婚只为尊重父母的意见108

 2.自尊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11

案例:疯狂追女孩的男人11

 3.走进去,还要知道跳出来114

案例:困扰的父母115

 4.奉献自己,要把握一个度118

案例:我只能伤害自己118

 5.依附他人的人,难以自立122

案例:离开他,我会死122

 6.寻找你身上独特的闪光点125

案例:我有优点吗125

 7.不要被既定的生活束缚了前进的脚步129

案例:找不到工作的女博士129

 8.跟上乐彩队,要知道彩车去哪儿132

案例:别人都在学,你也不能落下132

第6章 过度压抑容易导致自我毁灭

 1.不要强迫压抑自己138

案例:为了成功,我可以放弃一切138

 2.过度压抑的人,很容易走向跷跷板的两端141

案例:总是过度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141

 3.避免走入极端,对身体产生敌意145

案例:将针埋在身体里的女人145

 4.警惕“温柔的陷阱”149

案例:所有的这一切,只是因为我爱你149

 5.回避痛苦只会越来越痛苦153

案例:被酒精麻醉的人153

 6.不要当沉默的羔羊156

案例:死于肥胖的男人156

 7.谁杀死了这群羊159

案例:土耳其1500只羊集体跳下悬崖自杀159

第7章 这一切都源于自我中心

 1.你对你了解多少164

案例:好矛盾,一点都不了解自己164

 2.你真的快乐吗167

案例:别人开心,我就高兴167

 3.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170

案例:如果提出不同意见,就会遭受他人的非议170

 4.为行为寻找一个理由173

案例:大家都这么做,所以我也这么做173

 5.你的理由合理吗176

案例:如果我是优秀的,我就会得到爱176

 6.不要被骄傲冲昏了头180

案例:能帮助别人,是我的荣耀180

 7.防止答应后后悔183

案例:我只是不想拒绝别人183

 8.未来的你在哪里186

案例:最害怕选择186

第8章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1.做自己的主人192

案例: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192

 2.搬开心中的顽石196

案例:心中的顽石196

 3.你愿意做那条改变的毛毛虫吗199

案例: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毛毛虫”实验199

 4.勇敢地抬起你的头202

案例:毛毛虫的抱怨203

 5.拒绝他人并没有错206

案例:不好意思拒绝惹来的麻烦206

 6.直视自己的欲望210

案例:谁偷走了我的青春210

 7.工作是另一种生活方式213

案例:家庭主妇的悲哀213

 8.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217

案例:海滩的钓鱼者217

试读章节

1.他人眼中的完美人格

1.1 案例:天才少女的遗言

2008年3月,湖北枝江一中一名高二的学生在教室课桌上留下一封遗书后失踪了。两天后,在校园里一处三米多深的池塘中发现了她的尸体,她已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此时,距离她14岁的生日只有26天。

这位14岁天才女孩覃瑶,两岁开始进入学前班,四岁上一年级,仅用四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级的课程,12岁的时候又以其就读的初中第二名的成绩被保送到当地最好的高中。

据她初中的校长描述:“覃瑶是一名既注重发展又极富个性的孩子,她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外,还能歌善舞、会弹琴,爱好体育和电脑。因此,该校对她的综合素质评定为5A,完全符合保送重点高中的条件。”

为何如此优秀的人会选择自杀这条道路呢?看看她写给父母的遗言:“我现在真的觉得很累、很累,我要好好地休息一下了。”“我在学校里其实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老师特别是李开松(班主任)一直都将我看得很紧。他说不能看课外书籍,但你们都知道,我不看书是不可能的。于是,在第三次被他看到之后,我做出了这个决定。因为,我不知道要怎么面对你们。”

从她的遗书中可以看出,这位天才少女,表面上看来非常优秀,是别人眼中的羡慕对象,其内心却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父母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当老师说要告诉家长她上课看课外书时,她自认为已经毁了父母心中的那个好女儿的形象,无颜面对父母,不能继续承受压力,只有选择自杀,以逃避这一切。

1.2 累死自己,只为取悦他人

顺从型人格的人有着一套独属的行为价值词汇:善良、无私、慷慨、谦卑、圣洁、高贵、富有同情心。为了取得他人的认可,他们可以放弃自我,放弃自尊,放弃独立。

顺从的人相信只要慷慨大方、充满爱心,就会得到命运的青睐和他人的善待,即使所有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真正的理想,但是只要能获得别人的认可,那么做什么都行。任何完美的行为,都是他们交易的资本。

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没有自尊,没有自我和独立性,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他们变得慷慨大方、过分体贴,不会进行任何自我保护的举动,甚至会严格禁止自己有任何自私的念头和抗争性的举动。

他们压抑自己,只为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经常责备自己,抑制自我,颂扬受苦的精神。他们上演着一出出的苦肉计,折磨着自己,来保持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完美形象。

1.3 完美的代价谁来偿付

顺从型人格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念头,他们要满足所有人的期望,采取全盘接受的姿态。别人说什么是好的,他们就会按照别人所说的那个标准去做;市面上出现了什么最新的玩意儿,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将这些东西拿到手,拥有它以取得别人的认可。

可如此大的压力,谁来承受呢?

追求得越多,付出的代价就越高。每一点滴的收获都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得到的,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压抑自己,强迫自己,让自己做得最好,以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那颗最闪亮的星星,逼迫自己成为一个最完美的人。

顺从型的人看起来要比一般的人忍耐性强很多倍,在他们的字典里面似乎从来没有“不”字。要维持这一切需要他们付出很多的努力和艰辛。

终究有一天他们承受不了外界的压力,压抑了很久的东西会找一种途径释放。因为他们要维持自己的完美形象,只会独自承担所有的压力,将外界的压力自然转为内在的挣扎,将矛头指向自己,从而自责、内疚、懊恼等,最终会因此而精神崩溃,生活枯燥乏味。

1.4 高处不胜寒,低处才能纳百川

顺从型的人习惯让自己处于一个很高的位置,错误地认为只有在这个位置上他们才有安全感,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接纳。习惯活在别人眼中的人,总是用高姿态来维持自己的形象。

这样的生活似乎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犹如一个经过精心雕琢的蜡像,看起来是如此完美,可没有任何一个方面是为自己而存在。

如此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社会需求,有最基本的情绪表达。若将这一切都摒弃了,将人作为生物最基本的本性给丢弃了,那么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乐趣呢?

与其做个透明的雕像,还不如做个普通的人来得真实。生活本不应该如此艰辛,不是吗?

放低姿态,放平心态,才能以一种更好的视野去观看整个世界,接受外界的一切。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低处才能纳百川。

P2-4

序言

2011年日本核电站泄漏事件发生后,谣言称此次核辐射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辐射,因此导致民众疯狂抢购食盐,国内出现“盐荒”,引起了社会的混乱。

盲从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出去吃饭,如果看到哪儿队伍排得最长,人最多,我们就认为哪儿好吃;出去买东西,如果很多人堆积在一起挑选,我们一定会认为那就是好东西;大家都拥有的东西,不管对自已是不是有用,自己也一定要拥有……

独立性差,易受环境暗示,依赖性强,没有主见,缺乏果断性是顺从型人格的典型表现,这类性格的人甚至还有逆来顺受、极端容忍、卑躬屈膝的性格特征。盲从的人很可悲,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支配而人云亦云,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因此只有拒绝盲从,学会选择,人生之路才会更加顺畅。

本书以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例为例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心理倾向,选择相应的调节策略,帮助读者进入到一个更好的人生状态中。

本书从以下几个部分来阐述分析顺从型人格:

第一部分,阐述顺从型人格的个性特点,包括完美、善良、无私、慷慨、谦卑、圣洁、高贵、同情。

第二部分,阐述顺从型人格奉承的各种错误信念和不理性的处世方式带来的最坏后果,分析其背后的动机,探索其心理黑洞,纠正其错误信念。

第三部分,从自我的角度来分析顺从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看得太重,是这种人格形成的最基本原因。为了达到目的,获得别人的认可,他们可以放弃自我,放弃自尊,放弃独立,认为个人的独立和自我并不重要。只要能达到目的,他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表现为慷慨大方、自我牺牲、过分体贴、责备自己和压抑自己。

第四部分,阐述怎样理性拒绝盲从,学会选择,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让人生更加充满智慧,更加自信,不在别人的支配下生活,不屈从于任何压力,活出简单轻松的生活姿态。

只有理性不盲从,才会走上正确的道路,让家庭更加幸福美满,民族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带来帮助。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诚望读者朋友能够谅解,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作者

2014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活着就要有个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喻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434859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4147765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