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彼此相互需要(劳伦斯散文选)/世界大师散文坊
内容
试读章节

性爱与可爱

真遗憾,性爱是如此丑陋的一个词。不但丑陋,而且微不足道,几乎完全不能让人理解。那么,究竟何为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越是思考就越是不得其解。

科学上认为,性是一种本能,但是何又为本能呢?很显然,本能就是一种非常非常古老的习惯,这种习惯根深蒂固。然而,无论是多古老的习惯总会有个开始,而性却没有开始。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性。因此,性不是已经形成的“习惯”。

人们还认为,性爱与饥饿一样,都是一种欲望。可是,性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欲望呢?繁衍的欲望?这太荒谬了。人们以为,雄孔雀开屏,向雌孔雀炫耀其五彩缤纷的羽毛,是为了吸引雌孔雀来满足自己繁殖后代的欲望。但是,转念一想,又觉不妥。为什么雌孔雀不主动这么做呢,她产卵孵雏的欲望可是与雄孔雀一样强烈的啊。看来,我们无法相信她是性欲冷淡才需要那些光彩炫目的蓝色尾羽来撩拨起自己的欲望的,根本不是这回事。

就我来说,我从未见过雌孔雀如此在意过她那绚丽夺目的青铜色和蓝色尾屏。我甚至不认为她曾经注意过,我更是一点也不相信她能够区别出青铜色、蓝色、棕色或绿色。

如果我确实看到过一只雌孔雀痴迷于其光彩艳丽的外表,我也许会相信雄孔雀披上那些漂亮的羽毛只是为了“吸引”雌孔雀。问题是,雌孔雀从来都没有正视过他。只有当雄孔雀朝她剧烈地抖动尾屏,扫起一阵风,就像树林里刮起了小风暴时,她才会看起来稍微活泼一点。然而,就算在那种场合,她也只是漫不经心地觉察到他的存在。

这些性爱理论真是令人诧异!雄孔雀穿上漂亮的外衣只是为了吸引患外斜视而从不瞧他一眼的雌孔雀?没想到科学家竟会天真地认为雌孔雀对雄孔雀的颜色和花纹有着高深的鉴赏力。哦,具有高度审美天赋的雌孔雀啊!  夜莺歌唱为求吸引异性。而当交配完毕,蜜月结束,雏鸟诞生成为其心之所系,异性伴侣已不再是他所牵挂,但他依然唱着最动听的歌谣。这不是非常令人好奇吗?如果他歌唱不是为了吸引异性,那他就一定是想在她孵卵的时候扰其心神,借以消遣啦。

这些理论是多么可笑,多么天真啊!不过,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全都有一个隐藏的意愿。所有性爱理论的背后都有一个隐藏的意愿,这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是一种意欲否定、抹除美的神秘性的意愿。

美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既不能当作美食来享,也不能用作绒布来穿。科学上认为,美只是用来吸引雌性生物,引诱其繁殖后代的伎俩。真是天真可笑至极。那些雌性生物的确需要引诱,可她在黑暗中也可以繁殖,那种时候,美的伎俩用处何在?

科学对美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恨,因为美并不符合因果链的逻辑;社会对性也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恨,因为性总是妨碍社会人实现升官发财的良好图谋。这两种恨交织在一起,于是性和美就只不过是繁殖的欲望。

现在,性之于美,就像火焰之于火一样,是同一种东西。如果你讨厌性,你就讨厌美;如果你喜欢活生生的美,你也会对性怀有尊崇之情。当然,你也可以喜欢古老的已消逝的美而讨厌性。但是,要喜欢活生生的美,你必须要对性怀有尊崇之情。

性与美,就像生命与意识一样,不可分离。智慧就是直觉,它产生于性与美,而且和性与美始终联系在一起。而我们现代文明的一大不幸就是对性的病态的仇恨。比如,什么还能比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所表现出的对爱的仇恨更具毒害性呢?这种理论对美,对“活生生的”美,怀有一种病态的恐惧,它使我们的感官和自我出现萎缩。  现代男女感官的本能处于一种萎缩的病态,这就是他们根深蒂固的心理疾病。本来,我们靠直觉,仅仅凭直觉,就可以理解并且享受一个生命力勃发的世界。可是现在,我们却将这个世界拒之门外。我们拒绝了直觉率性而为的生活,拒绝了无拘无束的源泉——性与美,而性与美对那些无拘无束的动物和植物来说却是可爱且愉悦的。

性是根,直觉是叶,美是花。为什么说女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最甜美可人?因为那时候性之美已温柔地爬上她娇美的脸庞,就像是玫瑰花悄悄地爬到花茎的顶端,含苞待放,娇艳欲滴。

魅力就是美之魅力。然而,我们却处处否定美,并且竭尽所能把美变成肤浅的不中用的废物。我们对性的吸引力首先就是对美的魅力这一事实视而不见。美是一种我们极其无知以致无从谈起的事物。于是,我们极力假装美就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组合:高鼻梁、大眼睛等等。我们认为漂亮的女人要长得像莉莲·基什①,英俊的男士应该长得像鲁道尔夫·瓦伦丁②。这就是我们的想法。

而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当我们说“她很美丽,但是我并不喜欢她”时,我们完全用错了“美丽”这个词。我们应该说:“她具备美的典型特征,但在我眼中,她并不美。”

美是一种体验,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美,既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系列特征的固有安排,而是一种能够被感知的光辉,一种可传达的美感。让我们苦恼的是,我们的美感因为频频受挫而变得迟钝,常常错过了最美好的风景。单就电影界来说,查理·卓别林那张古怪的脸要比瓦伦丁的俊美容颜所蕴含的本质美要多得多,因为卓别林的眉目中蕴含一种实实在在的美,闪烁着纯洁的光芒。由于我们对于美的感觉因频频受挫而变得愚笨,所以我们看不到美,甚至就算是看到美,也根本不知道那就是美。我们只能看到那些外显的、所谓的鲁道尔夫·瓦伦丁的显性之美,因为这种美满足了旧有的美之标准,它使人愉悦。

即便是那些最平庸的人,也可以看起来很漂亮,也可以是美丽的。这只需要性爱之火温柔地升腾,将那张丑陋的脸庞变成俏丽的容颜,而这才是真正的性之魅力,才是真正的美感传递。反过来说,没有什么会比一个漂亮的尤物更加令人厌恶。如果美只是个人的体验,没有什么具体的形态,那么,这样的美就算不上真正的美,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漂亮的尤物也会变得丑陋起来。一旦性之热情从她身上消失,一旦她冷淡得令人讨厌,那她看起来就会非常可憎,她美丽的外表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糟糕。

P1-4

目录

性爱与可爱

自信外露的女人和温顺谦卑的男人

没有谁爱我

鸟啼

闲情逸致

我为什么不喜欢住在伦敦

我们彼此相互需要

论装饰画

恐惧状态

男人须工作,女人亦如此

与音乐做爱

自我意识与原始本性

还乡

墨西哥清晨

真实的自我

为文明所奴役

托斯卡纳花事

英国还是男人的国家吗?

内容推荐

《我们彼此相互需要(劳伦斯散文选)》收录了数篇劳伦斯散文创作中的精品,主要分为对文明的反思、讨论文学和艺术、对两性关系的分析和对自己的评述几大部分。他对文明、生活、爱情、性、小说与书画艺术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力求探索人的灵魂深处,表现出了浓重的哲学意味。

编辑推荐

劳伦斯的散文随笔散见于各个时期,时而在讽喻鞭挞的芒刺之下,袒露一颗拳拳爱心,爱英国,爱同胞,其爱之深,其言也苛,如荆棘中盛开的玫瑰一样宝贵;时而移情共鸣,出神入化,发鸟之鸣啭、绽花之奇艳,倜傥不羁,刚柔并济,如泼墨,似写意,一派东方气韵跃然纸上。《我们彼此相互需要(劳伦斯散文选)》收录了劳伦斯经典散文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彼此相互需要(劳伦斯散文选)/世界大师散文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劳伦斯
译者 王玉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73852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4088284
中图分类号 I561.6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