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他们站在历史的拐点(今古传奇人物精华选)
内容
编辑推荐

上个世纪的中国,是动荡不安的百年,历史的车轮多次转弯,同时涌现了很多著名历史人物,如:毛泽东、孙中山、蒋介石、宋氏三姐妹、汪精卫、周恩来、吴国桢、陈毅、张学良、施剑翘、郑苹如,等等。杨如风主编的《他们站在历史的拐点(今古传奇人物精华选)》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人生细节的描写,折射出历史的轨迹和历史拐点上人物的命运。这些人物的人生经历,有的波澜壮阔,有的起伏跌宕,有的造化弄人,有的令人啼笑皆非,阅读这些人的人生,令人唏嘘不已。

内容推荐

杨如风主编的《他们站在历史的拐点(今古传奇人物精华选)》主要内容均出自《今古传奇·人物》。希望这一本书的出版,于国家而言是一次回望,于杂志而言是一次检视,于读者而言是一次战栗,这战栗来源于阅读与收藏。

凡三十余年来,今古传奇向以故事见长。我们深知,无论时政题材还是历史题材,读者兴趣不会局限在故事本身。我们更热切的希求是:深在的热血、理性、包容等正能量人性要素,能够更好地渗透在叙述中。

今事解析与旧事解密的史家态度,沉实中不乏鲜活有趣的语风,这些都是杂志的风格,也是这本书的风格。

目录

代序

壹 28个中国少年的1911风云

 毛泽东:提前半年“任命”孙中山为总统

 朱德:假冒身份考学,活捉云贵总督

 蒋介石:扮女人搞暗杀遭全国通缉

 宋氏三姐妹:都想嫁给孙中山

 王亚樵:自任司令查抄李鸿章府

 续范亭:“最有血性的爱国将军”

 杨虎城:效仿水浒“智取生辰纲”

 溥仪:在“胖老头”的哭声中退位

 汪精卫:妻子过门,情人上吊

 1911年“生”与“死”的时代象征

 辛亥对头大聚首

 杨衢云:中国第一位大总统

 十大“山沟皇帝”复辟闹剧

贰 21对国共兄弟的1949命运

 毛泽东与文强:开国领袖为何不赦免表弟

 廖氏三兄弟:“黄埔三鹰”气疯蒋介石

 周恩来与吴国桢:为何至死不相见

 陈毅三兄弟:各为其主,殊途同归

 张学良与张学思:密谋“中国社会主义前途”

 马识途与马士弘:不“让子弹飞”

 罗广斌与罗广文:《红岩》背后秘事

 度尽劫波兄弟在

 毛泽东与蒋介石:联手反美抵制“台独”

 王明宗:“国共餐厅”老板独创“毛泽东奶茶”

叁 21对中共著名英烈兄弟大结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的两个弟弟牺牲真相

 林氏兄弟:各有所长,结局迥异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站着死,绝不跪下

 瞿氏兄弟:不做出卖灵魂的“识时务”者

 夏明翰一门走出四英烈

 英烈兄弟,浩气长存

肆 29位省委书记的1976抉择

 吴德:天安门事件中,没死一个人

 毛泽东说:吴德有德

 张春桥:“狗头军师”三次被“炮打”

 张春桥交代:拱倒邓小平、周恩来后,我当总理

 彭冲:紧急接管上海。坚决顶住怪风

 彭冲为何不写回忆录

 张根生:千万不能让江青任总书记

 江渭清:坚决不签字批邓

 谭启龙:曾任4个省的省委书记

 毛泽东与谭启龙谈《红楼梦》

 刘子厚:领导唐山大地震救灾工作

 1976·省委书记大抉择

 10个人的

伍 31位中国父亲的抗战死

 张自忠:阵地就是坟地,退者死

 左权:为抗日准备献出女儿

 杨靖宇:杀害他的日军刽子手羞愧自尽

 郝梦龄: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戴安澜:临死前再望祖国一眼

 赵尚志:日军悬赏“一两骨头一两金”

 佟麟阁:“挖眼割耳”,誓死抗日

 彭雪枫:牺牲后,毛泽东痛哭失声

 23个荡气回肠的抗战细节

 在中国抗战的“日本八路”

 日本裕仁天皇:投降前的最后10个日夜

 中国老百姓三戏日本投降使

陆 26位百岁开国将军长寿之谜

 吕正操:最后一位辞世的开国上将

 吕正操长寿秘诀:读书、玩桥牌、打网球

 魏天禄:我只是一名幸存者

 萧克:自称“三次站错队”

 萧克长寿秘诀:心胸开阔,抛弃恩怨

 孙毅:毛主席眼中的“孙行者”

 孙毅长寿秘诀:每天快走10公里

 曾思玉:历险50余次,未挨一颗子弹

 曾思玉长寿秘诀:不吸烟不喝酒,勤于劳作

 曹广化:曾参与起草“林彪案”起诉书

 曹广化长寿秘诀:练太极拳和太极剑

 陈锐霆:从国民党团长到共和国少将

 共和国百岁将军长寿榜

 国民党百岁要人大盘点

柒 49位共和国女将军的神秘传奇

 李贞:从童养媳到开国第一女将军

 聂力:组建全球最高军衔家庭

 邵华:11岁享受江青都没有的“特权”

 张文秋与毛泽东的“双重亲家”之谜门

 岳喜翠:“飞将军”护送邓小平最后一程

 王晓棠:相貌太美,惹火江青门

 吴晓恒:将军县第一女将军救活“死人”

 钟玉征:肃亲王孙媳勇夺世界第一

 英姿飒爽女将军

 中国到底有多少“花木兰”

 宋祖英是不是“文职将军”

捌 喋血刀锋:民国十大刺客生死档案

 王亚樵:死后惨遭剥皮

 施剑翘:小脚“侠女”的十年刺杀

 郑苹如:《色戒》原型,极品女杀手之死

 郑毓秀:晚年落寞,客死美国

 华克之:被蒋介石连下5道通缉令

 魏桂龙:91岁老杀手自述

 朱升:义仆刀劈汉奸市长

 詹森:独行侠死于女人虚荣心

 刘全德:蒋介石亲自指定的金牌杀手

 段云鹏:“燕子李三”唯一传人落网记

 遇刺身亡的民国十大要人

 中国古代刺客十宗“最”

玖 巅峰对决:黄埔十大恩怨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毛泽东与蒋介石:蒋在黄埔军校恭听毛讲话

 周恩来与张治中:20年对手,50年兄弟

 林彪和陈明仁:抬着棺材决战

 徐向前和李默庵:黄埔精英大搏杀

 聂荣臻与陈诚:同为教官,陈诚屡败

 粟裕与张灵甫:“黄埔游击队”打败正规军

 陈赓与胡宗南:天生敌手,从黄埔一直打到解放

 许光达与廖昂:攻心为上,生俘廖昂

 郭汝瑰与杜聿明:“间谍王”险被杜聿明识破

 许继慎与曾扩情:一封“策反信”引发惨案

 黄埔出身的104位中共名将

 国民党黄埔名将谱

 两岸黄埔一样情:黄埔后人大聚会

拾 极距绝杀:中国狙击手档案

 中国枪王何祥美:用子弹说话

 中国狙击手打败“拉登杀手”

 抗日·十大“狙击”瞬间

 八路军没有真正的狙击手

 “狙神”张桃芳:创冷枪杀敌最高纪录

 狙击兵岭:“老炊”也上阵打冷枪

 向小平:老山第一“杀手”

 光影神话:世界十大狙击手

试读章节

张灵甫变得冷峻剽悍

1925年,22岁的张灵甫经陕西同乡、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推荐,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张灵甫在校期间的表现既不活跃,也算不得出类拔萃,蒋介石并未对他特别眷顾。

张灵甫对他的党国和蒋介石的效忠之心,应该说得之于黄埔军校时期蒋介石所灌输的信条。蒋介石很注意在学生中树立校长的权威。他提出,革命军的第一个根本条件是信仰“三民主义”,第二个根本条件则是信仰领袖,这个领袖当然是指他自己了。他向学生们强调“革命的人生观”、军人的忠诚和武德,要他们意志坚定地跟着校长去成就事业,并强调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死是军人的本分。

以张灵甫早年所受的教育和所读的经文史籍来看,儒家的伦理对他影响至深。君臣之道、“君可不仁,臣不可不忠”等儒家的伦理与蒋介石的说教是如此合拍,他很快为校长的威仪所折服。黄埔军校,把张灵甫一个儒雅书生训练成了一个冷峻剽悍的军人。从这里,张灵甫迈向了战场,开始了他是非功过20余年的戎马生涯。粟、张二人的致命对决

粟裕和张灵甫这两位抗日将领,虽然有着不同的人生,各自坚持自己的信仰,但作为军人,履行军人的使命,他们都做到了极致。

张灵甫在8年抗战中,南征北战,痛打日军,打出了“抗日铁军”和“头号王牌”的威名。张灵甫一直跟随74军(抗战胜利后,74军改编为整编74师)战上海、守南京、保武汉、数战长沙、扬威赣北、喋血鄂西、厮杀常德、驰援衡阳、威震湘西,写下了军旅生涯中为国家为民族而战的最辉煌的一页,自己也瘸了一条腿。日军咬牙切齿地称其部队为“支那第一恐怖军”,战场上最怕见这位“跛腿将军”。

粟裕则率部开辟和建立了苏中、浙东、苏浙皖、苏南四块抗日根据地,粉碎了日军多次的“扫荡”、“清乡”和“蚕食”。

历史弄人。张灵甫充当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急先锋,率部追着粟裕屁股后面打,从江苏一直追到山东,又围着沂蒙山区乱转。终于,两位天才战将在孟良崮相遇。

1947年5月11日,张灵甫率整编74师从垛庄出发,经由孟良崮西麓,向华野指挥部驻地坦埠以南华野第9纵队进攻。沂蒙山区的山峰形状古怪,四周陡峭,形似圆柱,顶部平坦,当地人称之为崮。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据守在芦山、孟良崮、大崮顶几个山头和几个谷地里。

粟裕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必须抓住。他立即提出了作战方案:迅速就近调集几个强有力的部队,以“猛虎掏心”的战法,以中央突破对付敌人的中央突破,从敌人战斗队形中切入,切断对我威胁最大的整编74师与其友邻的联系,将整编74师全部干净消灭之。  之后陈毅、粟裕调集华野5个主力纵队包围了整编74师。5月15日夜,华东野战军对整编74师发起总攻,以强大的炮火向孟良崮群山轰击。16日下午,74师全线崩溃。张灵甫率指挥部躲在一个山洞中,将师部团以上军官姓名报告蒋介石,说要“集体自杀,以报校长培育之恩”。

此时,解放军已冲到洞口,张灵甫和卫兵继续顽抗。解放军用冲锋枪和手榴弹予以还击,并冲进洞中击毙了张灵甫。

战后,粟裕下令厚葬张灵甫:给张灵甫穿上崭新的解放军服装(因当时没有国军服装)并以上好的棺木埋葬。他说:“战死沙场的将军,应该得到一份军人应有的荣誉,尽管那场战争的是非已经明了,但对于张灵甫及其部下血战到底的精神,我们也应当给予军人的尊重。”

张灵甫之死的消息传到南京后,给国民政府以极大的震动。5月19日,蒋介石在其举办的第二期军官训练团发表讲话,痛陈74师在孟良崮失败的教训,声称这是“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随后,国民党报刊相继报道了张灵甫等“集体成仁”的消息。29日,蒋介石发布为追念张灵甫“成仁”通告国军官兵的训词,其中称张灵甫等“最后不屈相率自戕”。后即被载入国民党军战史中。

粟裕侄儿设宴招待张灵甫遗孀

2005年,由于儿子张道宇选择在上海经商,张灵甫的遗孀、美籍华人王玉龄也随之定居上海。在这里,她意外地接到了粟裕侄子粟刚兵的邀请,前往孟良崮。王玉龄知道,当年与丈夫对垒的解放军一方的指挥官,正是粟裕。对方原本担心王玉龄不答应,但她说:“有什么关系呢,你说我能恨谁?我的先生是职业军人,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

2005年12月21日中午,粟刚兵在上海一处清静幽雅的茶楼,招待王玉龄。孟良崮战役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当年对立着的双方家属今天又坐在了同一张桌子旁边。

虽是初次会面,双方没有任何拘束,更没有敌意。特别是,当知道对方是自己的湖南老乡时,彼此更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粟刚兵高度评价张灵甫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所建立起来的光辉业绩。王玉龄对解放军高级将领的后代是如此的热情、礼貌、大度,感动不已。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旧时恩怨早已成为过去。

P276-P277

序言

凡三十余年来,今古传奇向以故事见长。《今古传奇·人物》承继传统,却也深知,无论时政题材还是历史题材,读者兴趣不会局限在故事本身。我们对这一本杂志更热切的希求是:深在的热血、理性、包容等正能量人性要素,能够更好地渗透在媒体叙述中。而今事解析与旧事解密的史家态度,沉实中不乏鲜活有趣的语风,这些都可能令小小一刊于市场的喧嚣浮浅中自成高格。

《他们,站在历史拐点》主要内容均出自《今古传奇·人物》。我们希望这一本书的出版,于国家而言是一次回望,于杂志而言是一次检视,于读者而言是一次战栗——这战栗来源于阅读与收藏。

世界如此喧嚣,杂志不能浮躁。作为主编,我时常提醒自己,一定不要让这本杂志陷于肤浅、轻薄与庸俗之中。因此在坚持传奇性的同时,《今古传奇·人物》编辑团队特别重视选题方向、切人角度、叙述风格以及故事之外所应有的内核与高度。回瞻过往,窃以为这本文摘杂志有三个特质值得一说:一为原创精神;二为策划意识;三是历史态度。有此三样,文摘便不再是文摘,杂志便不止是杂志。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谨以此书致敬“中国梦”。

回顾整部世界史,“梦”更像一个修饰性语词。敢于强调梦想,意味着力量、价值观上的征服以及全球范围内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极大的荣耀。整个世界,上一次对国家梦行注目礼的荣耀,属于美利坚合众国。393年前,当102名英格兰清教徒横渡大西洋来到新大陆,美国梦便开始悄然发芽——人人生而平等,每个愿意为理想付出的人都会有所收获。

今天下多元,龙人崛起。外媒认为,“中国梦”就是要让中国恢复其在中世纪的地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此处所言“恢复”,即有“复兴”之意。在中国人看来,“中国梦”是重返辉煌的“复兴”,而不是一夜爆发的“崛起”。而“复兴”的精妙在于,既点明了中国的屈辱史,又言喻着回归的合理性,它巧妙地向世界传递尊严,消除敌意。“中国梦萦绕新世界!”昔日高擎梦想旗帜的是美国,如今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古老的东方大国——这一年春天,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追求的“中国梦”,被新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点燃。

“中国梦”是国家的,是全民族的,同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甚至不仅仅囿于中国,还关乎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世界和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样的“中国梦”是真实存在的,它离我们很近。种子有梦,所以成了参天大树;花儿有梦,所以结了丰硕果实——梦之所以为梦,因为它尚待实现,也因为它可能实现——但需要信仰和力量。论及“中国梦”,愈有民间的具体,就愈有国家的宏大;反之亦然。试想,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人人都有信仰,人人都有力量,“中国梦”岂会遥远?

国不遥远,匹夫有责。于我辈而言,善待每一个日子,做好每一期杂志,亦是爱国之心、强国之举。无论仰视国器、期许未知还是扎入野地、怀人感时,也无论碎金般闪耀的史河细节还是纵横捭阖中的黄钟大吕,未来的《今古传奇·人物》都将一如既往地力图展现所应有的繁富取向。沉溺俗靡、视域狭隘肯定是杂志的大忌。而以常人之见,寂寥地做些正经内容颇是成事不易,倒不如堕进喧嚣,寻得一时的快活。做杂志,他们这样想;做别的一些事,他们也这样想。在喧嚣与寂寥之间,我们仿若一尊露出水面的石头,静候万千的读者之手引我们上岸到寂寥更深处。那里,豁然开朗,芳草鲜美。这本书到您手上,又是春暖花开时节。天空如此辽阔,大地酝酿着硕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他们站在历史的拐点(今古传奇人物精华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如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26843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3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66
CIP核字 2014101029
中图分类号 K82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