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假如巴黎相信爱情
内容
编辑推荐

欧阳海燕编著的《假如巴黎相信爱情》描写在叶子考取大学的那一年,母亲刘春为了叶子的前途,以旅游名义来法国淘金。临走前,母女约定:叶子大学毕业后,赴法留学。母女两人在巴黎相会。为了这个约定,母亲刘春滞留巴黎,四处打工挣钱。女儿叶子刻苦学习,两人都无时无刻不期待着约定之日。母亲从巴黎寄回的信件是叶子惟一的快乐。两年后,春节前夕,叶子收到母亲寄回的钱和信,母亲在信中与她相约,大年三十除夕那天,要在网上与她见面。叶子欣喜若狂,一直等候在网上。但是母亲却没有出现。并且从此后,母亲音讯全无。叶子来到巴黎,按母亲写给她的信件上的地址,去寻找。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她认识了许多没有身份黑在巴黎的中国人。叶子从他们身上窥见到母亲在巴黎的真实生活,内心十分痛苦。寻母之路中使她渐渐明白,巴黎这个城市有着惊人美丽的同时,也有着惊人的冷酷。

内容推荐

欧阳海燕编著的《假如巴黎相信爱情》讲述了:单亲母亲刘春为了女儿的前途,不惜滞留法国淘金,数年未归。为了寻找母亲,女儿叶子千里走单骑奔赴巴黎。

艰难的寻母之路让叶子渐渐看清,巴黎并不像它的外表这般美丽。叶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巴黎六大,通过偶然的机会遇见小男孩伊凡,并和伊凡的单身父亲安德烈一见钟情。安德烈是一名俄罗斯逃亡教授,和很多人一样在巴黎过着东躲西藏的没有合法“身份”的生活,这让他不敢接纳叶子的爱情。叶子想通过努力改变自己与安德烈的命运,却随后陷入一些列风波之中。

风波的最后,叶子终于找到了母亲的线索,弄明白了母亲发生的一切。可这时她却不得不为了留在法国而和安德烈的好朋友、法国公民雨果“假结婚”。在打扫新房时,叶子通过旧报纸得知了母亲已经意外死去的残忍事实。心如死灰的叶子下决心跟安德烈一起离开法国。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警察抓捕行动神速。在抓捕安德烈的过程中,惊吓过度的伊凡坠下楼去……悲愤中,安德烈夺下了警察的枪……

目录

第一章 美丽城

第二章 凝望你

第三章 红风衣

第四章 诞生日

第五章 穿越痛

第六章 相信爱

第七章 女间谍

第八章 法国梦

第九章 植物人

第十章 叶坠落

试读章节

钻出地面,风呼呼地刮来细雨。叶子从背后竖起外套上的帽子戴在头上。心想,母亲的话一点不错,巴黎十一月的天说风就是雨。她四处瞧了瞧,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就是Belleville美丽城啊!更惊异的是,美丽城竞连一点法国影子都没有。

按惯例,星期天巴黎各大商场超市都关门休息,大街上往往比平时冷清。而美丽城却是行人如鲫,车水马龙,一派喧嚣繁华、拥挤嘈杂的景象。大道两旁鳞次栉比、挂着中文招牌的店铺餐馆,都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照常营业,热火朝天地迎来送往,堪比国内的集贸市场。

一股浓郁的玉米香气扑面而来,叶子深深地吸了一口。这好闻的香味是从地铁口旁一个烤玉米摊飘来的。一个脸色黝黑的印度男人,刚才还双手举着玉米,冲着来往的行人不停地吆喝着“Pas cher pas cher,un euro!(不贵不贵,一欧元)”。这时却手忙脚乱地抢救雨中的玉米,显然这突来雨打乱了他的阵脚,也搅黄了他的生意。他不时看看天,耸着肩不满地嘟哝着。

看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即便是一场不大的雨,人类也总是手足无措,如此无奈。

叶子匆匆地走着,突然一只酒瓶滚过来,一脚踩上去,差点摔倒。急忙收住脚,却见路旁栏杆下倚躺着一个流浪汉,正把一个个空酒瓶滚向人行道。

他裹着一身看不出什么颜色,脏兮兮的厚衣服,脸却是出奇的红,稀疏的白发被雨水打湿,乱糟糟地贴在头皮上。空酒瓶四散向路中央滚去,不时引起路人的惊呼。可他完全无视于周遭的这一切,红脸似笑非笑,一只手抱着酒瓶,另一只手忙不迭地滚着空酒瓶。雨无声地打在他的身上,他好像没有感觉似的,仍旧专注着自己的游戏。直到身旁的空酒瓶滚完了,他才慢腾腾举起那只老得不能再老的手,擦了一把脸,然后一仰脖子,抱酒瓶猛灌……

叶子有些恍惚,感觉自己落入了一个什么都不真实存在的世界。

这是美丽城,巴黎的美丽城,母亲住过的地方!?

美丽城大道是一条依着地势而建的大道,越往上走越吃力。叶子怕自己走错路,一路仔细搜寻。第三个路口,左边是一条高低不平的青石路。一幢面目有些狰狞的旧楼,墙上有五颜六色张牙舞爪的图案。那也许就是老外有名的涂鸦艺术,叶子看不懂。旧楼墙壁上有个白色指示牌,指示牌上写着:“Ruemarguerite”,这就是她要找的玛格日特路。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青石板被雨水冲刷后,干净冷幽。

玛格日特路远离了美丽城大道,也远离了美丽城大道的热闹。长长的一条路,只有零星两三家店面,显得破败不堪。一家无人光顾的中餐外卖店旁就是她要找的21号。黄色木门半掩着,叶子迟疑了一下,推门进去。一推开门,一个尖尖的女人的声音便冲进耳里。

“……华姐你命真好,这么快就可以离开这鬼地方!”

“羡慕吧!羡慕你就加把劲,赶紧找个法国男人嫁了呀……”另一个女人咯咯地笑着。

“我是想找呀,可两眼一黑,啥法国男人也不认识。”

“那就在大街上,闭着眼睛撞,撞上谁就是谁!”

也许是在异国他乡,耳朵对中国话更敏感。楼上女人们的调笑声一字不漏地冲进叶子耳朵里。既然这里住着中国人,那就说明她没有找错地方。她有一种莫名的狂喜。

“喂,华姐,你那法国老公怎么还不来啊?你看看你,东西堆得到处都是,我的脚都没地方站了……”

楼道里黑乎乎的,那些声音近在耳畔,叶子却寻不到人。她在昏暗的走道里摸索了半天,才找到上楼的门。但门推不开。正着急,猛然发现右手边墙脚有个小按钮,她伸手迟疑地按了’一下,只听轻轻地一声“嚓”,门就开了,楼梯蓦然出现。

母亲住在二楼二号房。

法国人计算楼层的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他们把一楼称为零层。二楼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三楼了。叶子脱掉帽子,像探密似的,心跳如撞鹿,上了楼,那些说话声也更加清晰。

“……华姐,嫁了法国人,那你就有身份了?”

“没有,听说现在法国政策又变了,要三年以后才能换到十年居留,现在我只能拿到临时身份。”

P2-3

序言

2014年的春天又见巴黎,尽管时空的变动总让我觉着世事无常,就算生起泛泛感慨,但也还是老调子,懒得重弹。

巴黎的天空还是一如既往的晴艳,听着法国著名影星伊夫·蒙当(YvesMontand)的《在巴黎的晴空下》(Sous le Ciel de Paris),在左岸一间不起眼的咖啡馆里约见老友与新友。老友是二十多年前的南京“作女”、旅居巴黎十六载的作家、媒体人兼策展人何宇红;通过她结识新友——女作家欧阳海燕。

欧阳原是国内某杂志资深编辑,从武汉移居法国十余载后已出版过三本关于法国的中国移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及诸多短篇小说和杂文。听欧阳聊起她的新书《假如巴黎相信爱情》,突然隐约地有一种感觉,这是否可算是这次巴黎之行的一个意外收获?因为一个职业出版人的本能,就是不断地寻求好的书!更何况此时此刻我们同在巴黎。

这就是巴黎的奇特。在这里,你总会不经意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特别的人;他们怪腔怪调或弹或唱,或装扮成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造型,比如法老铜人,站在街头一角,一动不动地深沉凝视远方……

尽管他们可能只是一位乞者,但在这里,这些人也似乎已与巴黎那清澈碧蓝的晴空,香榭丽舍的梧桐树,风中飘飞的金黄树叶,露天咖啡馆闲散的眼神以及巴黎女人褐色的长发一样而成为了巴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一种强烈的浪漫感觉震撼着你毫无准备的心灵。

如此这般的旋律由于巴黎而踩出了韵味。正因此如此,在巴黎邂逅一场爱情真是一件最正常不过的事。我体会着欧阳笔下那些人物起伏跌宕的情绪,忧伤着她或他的各等无法言语的忧伤。

有位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家曾说过一句堪称经典的话:“艺术的价值在于创作,艺术的生命却在于真实。”

而真实,正是欧阳这本小说的最大特点。

《假如巴黎相信爱情》以一个聪明、关貌、纯真、善良的中国女留学生叶子到巴黎寻找母亲为主线,以她和一位流亡在法国的俄罗斯教授安德烈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为辅线,用轻灵精关、翔实细腻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巴黎上流社会及底层社会各类人等的真实生活。

巴黎,听起来多么让人浮想联翩的一个词语。其中既包括她闻名于世的文明与历史,也包括文学戏剧电影里描述的各种不可思议的奇遇,以及传说中的美妙而享乐安逸的花花世界。而谁又曾想,在那些高档华丽五彩斑斓的橱窗背后,遮掩着的却是法国底层社会非法移民、偷渡者,流浪汉、乞丐各类人等无法述说的泪水和伤痛……沿延叶子的寻母脚步和她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透过她无邪的眼睛,欧阳将几代法国移民的爱恨情仇,以及“浪漫之都”里鲜为人知的故事赤裸裸地展示在您的面前。  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留学生、大量移民和偷渡者们,既包括早期的阿拉伯和黑人移民,也包括后来的越南人,俄罗斯人,车臣人以及中国人;在号称没有种族歧视,人人平等的法国,他们一样逃脱不了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命运。在试图保住和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喜怒哀乐、自尊,甚至爱情时,他们像世界上所有的移民一样不屈不挠,尝尽人间辛酸苦辣和坎坷崎岖。

小说中所描绘的两起坠楼事件,以及小说中所描写的其他几个案件,都是近年来发生在法国的真实事件;在法国曾引起广泛而强烈的社会及舆论关注。但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将它们栩栩如生地展示给读者,尤其是展示给国内的读者,欧阳可算是开此先河之第一人。

小说除了是一个有关尊严和人格的故事,同时也是异族文化的混合、东西方理念的对立、碰撞,国家暴力及政府极端主义等等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的大汇总。

忧伤和兴奋始终撕扯着欧阳的文字。她以满满的幽哀而又不失明丽的笔调渲染着一个中国姑娘和一个逃亡者的爱情,最终致使盛装的巴黎也黯然失色。

与欧阳分手之后,我带者她(或叶子)传递的忧伤沿着塞纳河堤慢慢地毫无目的地往前走。突然,“蓬嚓嚓嚓,蓬嚓嚓蓬嚓”,一阵刚劲挺拔、潇洒豪放激昂的鼓点冲入耳帘,顿时撞击心肌,我不由自主地向它走去。

在街头拐角处,一个老式的录音机,一对黑衣男女舞者,正在跳着高难度的探戈。周围的人们早就被他们精湛的舞技所折服,不时地爆发出叫好声,不停地向地上的一个黑帽子里扔零钱。

我站在人群里,目光紧紧地跟随着两个舞者。巴黎街头流浪艺人很多,跳探戈实属罕见。他们时动时静的舞步,左顾右盼的眼神,使他们看起来有些高深莫测。他们的黑发在飘舞,棕色的脸上没有半点嬉戏,很明显他们不是巴黎人,或许也不是法国人,我想他们可能和我一样是异乡人。

但此时他们的心情显然与伤感无关,他们已与探戈溶为一体。那些标准优雅的“蟹行猫步”,互相缠绕的性感的肢体娴熟地旋转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他们享受着向观众们展示他们肢体健美的骄傲与幸福。

我的心也跟随着震颤,他们痛苦吗?快乐吗?爱吗?恨吗?也许对这两位表情严肃的舞者来说,探戈并不仅仅是舞蹈节奏,它还包含了对整个生命旅程的思考——随着岁月的消磨,昔日的故乡不再,昔日的生活不再,昔日的亲人也不再。他们,又将走向哪里?

我离开了他们,继续向前走。哼起已逝去的梅艳芳的《似火探戈》,“黑衣黑如黑寡妇,孤单美丽黑寡妇,高贵地提步,独跳tango……”

我想,音乐兴许会停止,但他们的舞蹈或许永远也不会停止。

此时此刻,我似乎突然地领会了欧阳的那种情绪,那种忧愁。

是的,巴黎不是天堂!它与世界上所有城市一样,离天堂很远,但巴黎,永远就是巴黎!

假如巴黎相信爱情,那么它就会像这滑过巴黎的流浪探戈,会如天空中飞扬的轻尘,如醇酒般在晴空下弥久而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假如巴黎相信爱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欧阳海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39592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415804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