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蔚所著的《带领孩子走向何方--中国文化下的教育》从当代教育中人们容易忽略的现实问题入手,去分析孩子在成长中不知不觉迷失方向的原因所在,并结合中国哲学思维和中国式的民族性教育特色,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诠释新一代父母日常教育中的误区,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图书 | 带领孩子走向何方--中国文化下的教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徐嘉蔚所著的《带领孩子走向何方--中国文化下的教育》从当代教育中人们容易忽略的现实问题入手,去分析孩子在成长中不知不觉迷失方向的原因所在,并结合中国哲学思维和中国式的民族性教育特色,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诠释新一代父母日常教育中的误区,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内容推荐 将中国哲学放到系统论的当代思维体系中去诠释,使当代人理解中国哲学,并觉察社会人文发展轨迹,这是徐嘉蔚所著的《带领孩子走向何方--中国文化下的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孩子的要旨。 本书结合中国古哲人的深意、传统家族教育方式等提出一些有别于当代流行趋势的观点供大家思考、讨论。 目录 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 观海的角度 中国孩子 料与雕琢 苦 快乐与愉悦 心结、孩子的角色与行为动力 教育观念的心理预备 各就各位,预备! 个体与总体 个体与总体的阴阳五行 万物负阴而抱阳 阴阳鱼的时空演绎 人之初的善恶与收放的教育 五行与文化发展 宫商角徵羽,仁义礼智信 孩子的成长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吗? 多子与孝悌之道 大智慧 器 虚与实 开放的眼界,务实的感知 中国文化下整体框架的教育成长观 认识世界,调整方向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什么?智慧又是什么? 夫妻相生 沃土渐成 妈妈是什么? 坤母之慧 孩童之智 容易 坦荡荡与长戚戚 二八定律 频率和调频 势 抱负属于谁? 坐标 教育的本位 乾坤之道与男生女生 中国的严父慈母特色 观察、考量与成长 思维的限定和打开思路 由眼光向内训练为眼光向外 约束的成长和松懈的生活 教育是什么? 与谁共舞? 公平 成功的模样 炫 比 比较与比合 常态行为对认知的影响 爸爸妈妈们的需要 家长语言的信息容量 家长的心理承受力 知、情、意、行还有现实意义吗? “温故而知新”的道理 感知与教育的合理深度 感知的个体 理解力与阅读深度 判断力与层层递进的安全系 控制力 接受能力 归属感与志向 汉语的学习效力 思考的升腾 正与邪的孩子 失败与出错 “想怎样就怎样”吗? 孩子们的情绪时代 爱与溺爱 中外文化,我们的教育倚重何方? 教育关键期的坤童之慧 让我们再一次认识汉字的概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带领孩子走向何方--中国文化下的教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嘉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3479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5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2 |
CIP核字 | 2015013879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6.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