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星期天》共收有九篇中短篇小说,题材宽泛,文字恣肆汪洋,情节纠结痛苦,感情色彩浓烈,揭示人性毫不留情,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王宏图毫不犹豫地把笔触伸向人性的幽暗角落,对金钱、权势、情欲的攥取、贪婪放纵等形相作了深入甚至冷酷的刻画,同时小说中又始终贯穿着一种悲悯的眼光,从未完全放弃过对人世间微弱而易灭的真情的寻觅渴求。
图书 | 忧郁的星期天 |
内容 | 编辑推荐 《忧郁的星期天》共收有九篇中短篇小说,题材宽泛,文字恣肆汪洋,情节纠结痛苦,感情色彩浓烈,揭示人性毫不留情,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王宏图毫不犹豫地把笔触伸向人性的幽暗角落,对金钱、权势、情欲的攥取、贪婪放纵等形相作了深入甚至冷酷的刻画,同时小说中又始终贯穿着一种悲悯的眼光,从未完全放弃过对人世间微弱而易灭的真情的寻觅渴求。 内容推荐 李敬泽、李洱、周嘉宁等众多文化名人联合推荐复旦大学王宏图教授10年探究都市人心灵秘境的精神之旅《忧郁的星期天》。 该书为复旦大学王宏图教授中短篇小说集,共收九篇文稿,均为已经公开在各知名文艺创作期刊上发表的作品,题材宽泛,文字恣肆汪洋,情节往复盘旋,感情浓烈挥洒。这些小说,以诗情飞溅的意象、绮丽多姿的现代风光、绵密幽婉而不乏奇崛的语言特色,对潜藏在都市人群内心秘处的情感与经验,作了大胆、锐利、深刻的叙写,使人在欣赏优异文笔之余也获得深思。尽管小说中主要表现并批判了现代都市人在人性的软弱与偏执、精神的无力与亢奋、内心的枯萎与滋润等摇摆不定与反复无常,但同时,作者却也以他带着一丝同情之理解的古典君子风范,在结尾处创造一种善意与爱的光辉。 目录 永恒的女性,领我们飞升(代序) 合家欢 忧郁的星期天 血水,慢慢地流 千年等一回 一一风荷举 赤潮 衣锦还乡 黄金周 似花还似非花 试读章节 廖辉早就料到这一天会格外漫长。 这次全家出游酝酿了好久,它先是像一团浮漾在幽暗水面上的滚烫的泡沫,随后慢慢冷凝下来,细密的枝芽一夜间唰唰唰从土壤深处蹦蹿而出,并经过了母亲一番细心的呵护修剪,最后由父亲那辆雪白色帕萨特车定格在科技馆敞亮剔透的玻璃幕墙前。 透过车身右侧半开的磨砂玻璃窗,下沉式广场上孩童们明媚的笑脸和轻快敏捷的步伐使廖辉蹙皱着的心顿时松弛了下来。铜绿色的浑天仪模型雍容自若,虬曲盘绕的龙身昼夜不息地探测着日月星辰的奥秘。从西郊的别墅区一上延安路高架,这种紧张感便一直悬压在他的心头。父亲的脸色照例是严肃的,近日更是增添了几分难以察觉的忧愁。从东到西一路驶来,看不尽的密密匝匝的高楼,林林总总的广告牌,它们矗立着,堆叠着,挤撞着,威压着,将你的视界搅得局促狭逼,呼吸变得飘忽急促。喔,前方又是一个小小的弯折,粗硕的方向盘一阵抽搐,父亲的嘴角浮上了一丝嘲讽,乖戾,尖刻。最近他老是这样。 母亲将他攥得紧紧的。他手心上满是细密的汗珠。廖辉不时想将手抽回来,躲避一下那母兽般扑面而来的浓郁的气息,它渴望从幼崽那儿汲取更多的温热,更多的支撑。她动乳腺癌手术已经一年半了。至少要过五年,才算万事大吉。漫长的缓刑期,每一个咬啮神经的时刻。 廖辉和母亲下了车,父亲去后方的停车场。母亲习惯性地将手搁在右眼上方,遮挡一下五月里灼热的阳光。她的目光年轻时曾经狂放无比,充盈着神经质的颤动。后来,先是强悍富足的丈夫将它降服了,接踵而至的癌肿则将她调教得奄奄一息,廖辉偶尔还感受得到那火山灰的余热,它们在若有若无的声息中悲叹着春天的逝去。 这只不过是前些日子笼罩着全家的争执的延续。谁都不愿让步,也无法让步。父亲庄严的脸又一次浮现在廖辉热烘烘的脑海中:客厅的澄黄色壁灯映照在他肥厚的下巴上,右腮鼓涨起来,像烂熟的苹果。他这样对儿子宣布了他的决定,就像在生物医药公司会议室面对那些衣冠楚楚的董事:为了他中考取得好成绩,下学期廖辉将转到浦东一家寄宿制的民办中学,一年学费六万他已经预付。他要好好努力,不辜负父亲的这片苦心。 我不去!廖辉对自己如此简洁的回答也吃了一惊。 看你犟!你敢不去?! 我就不去!!! 咬啮着粗厚的下唇,廖辉烦躁地凝望着眼前这座朝两翼张开伸展的银灰色弧形建筑。汹涌的光波在玻璃幕墙间流转,跳宕。 手机嘟嘟作响,是丽云的短消息:玩得还开心吗? 真烦!廖辉以前从没想到女孩会有这么缠人。但随即一股迷蒙的香气从脚底部弥漫上来,它羼合了体香、乳香、发香,他被牢牢地环匝住,悄然托举起来,袅袅升到灿烂的高空。 他吞咽着唾液,当即回了一个:挺逗的。好想你。 父亲终于过来了。即便是今天他还身着白色衬衣,暗咖啡色的领结在胸前晃荡,以此彰显与众不同。他就是要与众不同,在任何时候。他下午还要赶到公司去开会。 步入大门,散缀在大厅四周熙攘的人流酿造出了一种特有的氛围,一下将他们感染了。那种从内心深处流溢出来的兴高采烈,对高科技成就纯真的膜拜,还有不无骄矜意味的自豪,潮水一般涌来,将他们裹卷起来,携往另一个高妙的境界,在五色斑斓的仿真游艺中,你会忘却平日里的一切烦恼,什么转校中考什么效益癌肿等等。来吧,现在是敞开胸怀,纵情拥抱这美丽的新天地的时候了。 前方是数十米长的旋光通道。两侧的拱形面壁上无数炫目的光束上下左右奔蹿,回环往复,一场持久不断的流星雨。廖辉挽住母亲的手,妈你别怕,不要紧盯着两边。一阵阵高低不一的呼叫喧哗震荡着他们的耳鼓。但他们还是目不斜视,走了过去。此时,父亲的脸上露出了笑意:我还不算老。如果心脏不管用,肯定会站不稳。 然而,廖辉的心中并没增添多少安全感。的确,父亲现在没提下周六要他去那家中学面试的事。只不过是过过场,又有谁会将那六万元拒之门外呢?但没说并不等于他忘了。不,不会,父亲什么也不会忘记。他像一头蹲伏在暗处的猛兽,伺候着时机。 有时候廖辉也会问自己,他为什么如此固执?仅仅是为了不离开丽云?她肉体的诱惑会让他一时间里心醉神迷,但还远没到那种不顾一切的程度。他自己明白。那么是出于癌肿般日长夜大的自尊心? 但廖辉受不了,实在是受不了,受不了父亲那张令多少人羡慕的方正圆阔的脸。在父亲的眼里,儿子已成了一块心病,不断在添乱,总有一天会成为他的耻辱。 但这凭什么?我又不是他的财产,不是他的装饰品。我14岁了,也是个人。我有我的活法。廖辉恨恨地咬紧了牙关。 已经是五月了,廖辉衷心盼望不久能过上一个无忧无虑的暑假,一个完全由他自由支配的假期,不要五花八门的活动来填塞,更别提没完没了的补习班培训班。就让它变成一片空白,让大海般的蔚蓝色跌宕翻涌,自己一头扎进融入这无边无际的蓝色之中。 P3-5 序言 永恒的女性,领我们飞升(代序) 校读完第二部中短篇小说集《忧郁的星期天》的清样,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歌德《浮土德》全篇开首“献诗”中的诗句: 你们又走近了,缥缈无定的姿影, 当初曾在我朦胧的眼前浮现。 在你们四周荡漾的魅惑的气息, 在我胸中震撼着青春的活力。 这部小说集中收录的九篇作品,最早写于1997年,最晚的脱稿于2012年,前后跨度达15年之久。最初在我的头脑中,它们就是歌德诗句中所言的那些缥缈游荡的影子,随后在时间的长河中受孕、萌蘖、抽技,最后寄身于繁花似锦的语词,缀合为清晰鲜亮的形象。时隔多年,小说里面的情节大都淡忘,读来恍如出自他人之手,但这次与文本中的老朋友相遇,再一次让我回想起久逝的青春岁月。 我一直蛰居于校园之内,以教书为业。有时,我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耗费那么多精力写小说?是虚荣的自负,还是情感倾诉的渴求,或者是纯粹的自娱自乐? 我的确有情感倾诉的渴求,想将生活中无法用学术文字表现的体悟借小说的形式传达出来。细究之下,更深的动力还是源于内心深处潜伏的认知的激情。认知原本源于人们对周围大干世界的好奇,它是一切科学、艺术创造的源泉。在公众的眼里,艺术家常常和情感密不可分地联系地一起,俗称的“文艺腔”便充溢着半真诚半矫情的色彩。但作家不仅仅是传达感情,他还用作品来认识周围的世界。而这一认知的激情不是用公式或概念表达出来,而是寄寓在鲜明的形象之中。它不是人们的常规感知,也不是林林总总公共声音的回声,而是个体独特经验的折射。用昆德拉的话来说,小说是“对被遗忘了的存在进行探究”——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创作者的潜力,进入自由的创造境地,获得精神上的解放。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常常自以为无所不知,但在艺术家的眼中,人们常常生活在盲区中,有时对自己真实的生存境遇一无所知,生活只是不断地重复。因而,写作的要旨在于让人们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而不是习惯性地挪用别人的框架和目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育出个体化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将世界幽暗处的真相展示出来。 由于没有乡村生活背景,我的这些小说大多以上海都市生活为背景。我笔下的上海,除了其具体的物理外观外,还具有欲念载体的象征意味。某种程度上,上海像个欲念助燃器,不停地引爆人们内心深藏蛰伏的各种欲念。而我正聚焦于人们曲折深微的内心世界,展示他们跌宕起伏的喜怒哀乐。他们大都是生活中的边缘人物,一些人甚至不乏极端性的行为,但他们内心充斥着欲念与伦理道德的冲突,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不乏对未来的强烈憧憬与向住。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失意与挫折才如此吸引眼球,让人嘘唏不已,但我从不回避他们内心中向上向善的种子。尽管世界充满种种不如意之事,但我相信有朝一日,阳光会降临到他们身上,使他们扪心反省,寻觅到更有意义的生活,恰如歌德在《浮土德》全篇结局所咏叹的:永恒的女性,,领我们飞升。 在此要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我这本中短篇小说集,尤其是责任编辑舒光浩、时润民先生对此花费了大量心血,没有他们的努力,它不可能顺利地与读者见面。 王宏图 2015年7月14日于上海长宁路寓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忧郁的星期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宏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3207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7 |
出版时间 | 2015-08-01 |
首版时间 | 2015-08-01 |
印刷时间 | 201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6 |
CIP核字 | 2015172006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1 |
宽 | 147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