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彩排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星期四

“我不能这么做,”她说,“我是不会招收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的。亨德森夫人,我想我的教学方式远比你想象的要特别。”

一段爵士乐响起,只有鼓和低音提琴的声音。她旋转着手中的勺子,敲了它一下。

“单簧管就是萨克斯风的小蝌蚪,你明白吗?——一颗银黑相间的精子,若你真心喜欢,它总有一天会长成萨克斯风。”

她隔着桌子将身体往前靠了靠。“亨德森夫人,你女儿现在还太小。这么说吧:她现在就是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酸涩得像裹着一层裹尸布。”

亨德森夫人低着头,于是萨克斯风教师言出刻薄:“你在听我说话吗?看看你,嘴唇薄得只剩条红色的细线了,胸部干瘪,还有你这过时的芥末色衬衣!”

亨德森夫人几乎令人察觉不到地点了点头,不再摆弄她的衣袖。

萨克斯风教师接着说道:“我要求我所有的学生身上都已经长出了绒毛,内心骚动,长着粉刺的脸上写满阴沉的不信任,愤世嫉俗、渴望激情却又为此抑郁不安、备受煎熬;我会让他们每次上课前至少要在走廊外罚站十分钟,温柔地滋养他们内心中不公正的种子,我会百般挑剔,让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前途惨淡,就像人们会温柔地爱抚已经结痂的伤疤又或是舔舐内心的伤口一样。让我来教你的女儿,这位亲爱的、无计可施的、不称职的母亲大人,你想看见她喜怒无常、困惑不解、野性难驯、焦躁不安、道德沦丧吗?只有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秘密——一个黑暗的、让她惊恐万分的秘密,并越来越为此感到羞耻时,您再来找我吧。这一点请您必须要理解,我是不会去教小孩子的。”

静默中,小军鼓沙沙沙地鸣奏着。

“但是她想学萨克斯风,”亨德森夫人最后说道,声音里充满了难为情,与此同时又有点儿生气,“她不想学单簧管。”

“你们可以去她学校的音乐系试试。”萨克斯风教师说。

亨德森夫人在那儿坐了一会儿,眉头紧皱,然后跷起另一条腿,想起还有一个问题要问:

“所有你教过的孩子的名字和模样你都能记住吗?”

萨克斯风教师似乎觉得这是一个好问题。

“我会记住一个模样,”她说,“不是某一个学生的模样,而是他们整体留给我的印象,就像是底片上的剪影,深刻得如同硫酸般在我记忆中灼出个洞来。”她伸手拿出一张名片,接着说,“我推荐你们去跟亨利·苏西尔学单簧管。他很棒,是为交响乐团演奏的。”  “那好吧。”亨德森夫人接过名片,脸色阴沉。

星期四

前面一次是在四点,五点钟又有人敲门,萨克斯风教师打开门。

“温特夫人,”她说,“为你女儿的事而来?进来吧,咱们讨论一下如何把你女儿按半小时切切片儿,供我一周周地慢慢享用。”

她将门缝开大一些好让温特夫人快步走进。还是刚才那个女人,只是换了一套装束——于是就成了温特而不是亨德森了。还有一些其他的不同之处,因为这个女人很专业,并且已经对如何演好这一角色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比如说温特夫人笑不露齿,温特夫人不住地点头,温特夫人思考时会透过齿缝轻轻吸气。

两人都礼貌地假装没有注意到实际上她就是之前来的那个女人。

萨克斯风教师递给女人一杯红茶。“首先我要声明,我不允许父母旁听这种私人课程。虽然我明白这个规矩好像有点老套,但我有我的原因:其一,有父母在场,学生们永远不能真正放开;他们变得面红耳赤,忸怩不安,很容易笑场,姿势也全都变味儿了,就像花瓣一样把自己层层叠叠地包裹起来;当然,我不公开课程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我认为享用这些小薄片儿们是我的特权,我不愿和人分享。”

“没关系,我本也没有旁听的意思。”温特夫人道。她环顾着四周,工作室设在阁楼上,满眼看到的都是麻雀和石板瓦片儿。钢琴后面的砖墙本是乳白色的,但墙砖脱落后显现出病态的苍白。

“我给你讲讲萨克斯风吧,”萨克斯风教师说,她从钢琴旁的架子上拿过一个中音萨克斯风,像火炬一样举着,“萨克斯风属于管乐器,也就是说它是靠你的呼吸控制的。而有意思的是,如今的‘灵魂’一词,正是源于拉丁语中‘呼吸’这一词根。人们曾认为呼吸与灵魂是一回事,认为活着就是指被气息充满。因此,当你向这管里吹气时,亲爱的,你不仅是在赋予它生命——你更是在赋予它你的生命。”

温特夫人用力地点着头,持续了几秒钟之久。

“我问我的学生们,”萨克斯风教师说,“你们赋予的生命有价值吗?那些平凡而乏味的生命,放学后速食的泡面,开到十点的电视,梳妆台前的蜡烛,还有水槽边上的洗面奶,这样的‘礼物’值得赋予吗?”她微笑着摇了摇头,“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还没有经历足够多的磨难,多到值得人们去聆听。”(P1-4)

书评(媒体评论)

被英国媒体誉为“年度小说黄金女孩”。——埃莉诺·卡顿

目录

正文

内容推荐

高中生维多利亚与老师的恋情曝光,这让青春期的女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秘密——一个黑暗的、让她们惊恐万分而又充满未知的秘密。蠢蠢欲动的渴望,和随之而来的落寞,让女孩们意识到青春就是一场关于成长的彩排。于是,教室成了她们的排练舞台,在那里她们练习如何吸引与操纵他人,她们的一举一动都成了表演。校方决定以这场师生恋为蓝本排演一出年终大戏,现实与舞台不可避免地彼此交错,直到公演的那一天……

《彩排》是新西兰埃莉诺·卡顿所著、田丽娟翻译的外国长篇小说作品。

编辑推荐

女孩都是天生的两面派,更狡猾、更善于把真实的自己虚伪地隐藏起来:而男孩的个性就清晰多了。他会总结说,正是女孩的这种一心多用的艺术、这种魔幻般的能力,才使得她们在同一时间保持对多件事情的注意。女孩能迅速而清楚地区分表演和真实的自我,区分形式和实质。这种双面的技巧。这种永远的两面性,意味着她既是广告,同时又是商品本身。她们总是在表演。

我从电影上、从电视中、从舞台上学到了有关爱情的事情。我学到了公式,然后我就运用它,这就是我处理事情的方式,我的全部生活。

《彩排》是新西兰埃莉诺·卡顿所著、田丽娟翻译的外国长篇小说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彩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西兰)埃莉诺·卡顿
译者 田丽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53616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2015054581
中图分类号 I612.45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5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10-2011-554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