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用行动来证明
家长可以试着回答以下的问题:“有好吃的食物时,孩子会和你一起分享吗?”“亲戚来访时,孩子会主动让座给长辈吗?”如果孩子没有分享和礼让的观念,旁观者难免会觉得“真是没礼貌”,这代表孩子还不懂社交礼仪,不习惯为他人着想。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楷模角色,多数孩子都是从模仿家长的行为来学习待人接物的。因此,对孩子的教育而言,身教比言教的影响更显著。
父母若仔细观察孩子,就会发现在孩子的身上经常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作为父母,如果对自己的长辈说话比较大声,情绪控制不当的话,孩子会像一面镜子,当他不开心的时候,也会把怒气出在自己父母身上。他们依循爸妈的个性来学习待人处世,所以家长应正视以身作则的教育,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如主动跟人打招呼、尊敬长辈、谦虚有礼等,都是父母平常在孩子面前应该展现的行为。
常听一些父母表示,当孩子行为不当时,他们一定会出言制止:“不行”“不准”“不可以”,但口头警告总是得不到孩子正面的回应。
其实,经常用“不”来拒绝孩子,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孩子听久了也渐感麻痹,而且只是口头教训,也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做才对。
具体的指引才是孩子学习文明举止的依据,教导孩子“懂礼貌”更是父母的首要课题,下列三种教育方式可供父母参考。
1。在生活中模拟演练
父母可在家中进行“处处有礼貌”的示范。例如,当我们想请孩子协助时,可以开口询问“能请你帮个忙吗?”孩子起床后,可以主动道声“早安!”若孩子帮忙买东西,也要开心说“谢谢!”如果父母误会孩子根本没做的事,或是一时乱发脾气,也应该主动向孩子说声“对不起!”
即使是到餐厅吃饭,服务生端上餐点,或是为顾客清洁桌面,父母也可以向服务生表达感谢;带孩子去商场买东西或是到游乐园玩乐遇到人较多时,父母应示范并带着孩子守规矩地排队,如此孩子就能亲自实践“礼貌”行为。
另外,父母也应让孩子在有安全感的环境里,学习礼貌。当父母以身作则地展现礼貌时,也要让孩子模仿并确实实行,而家中成员、熟悉的亲朋好友或邻居都可以作为练习对象。
当孩子勇敢向人问好,父母可给予孩子小小的奖励,如小贴纸、一个拥抱等,对年纪较小的孩童来说,自我行为得到父母认同是一种肯定,亦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2。鼓励孩子表达感谢
当孩子拿了糖果却没向对方道谢时,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如果你开口说谢谢,某某会很开心哦!”如果孩子的声音很小,父母可适度称赞:“你表现得很有礼貌!”一旦孩子渐渐习惯表达礼貌后,就不会如此胆怯了。假使孩子下次向人道谢或打招呼时有进步,父母可以再度给予鼓励,但不需用实际物品,诸如一个温暖的微笑、温柔的抚摸,或是一句称赞的话语都是赋予孩子继续努力的动力。
如果孩子当下不愿表明谢意,或是孩子看到父母向对方道谢却依旧没有任何反应,不宜以强硬的态度勉强孩子,因为他可能只是太害羞,并不是没礼貌;也不要语带威胁地说:“要说‘谢谢’才可以拿哦!”以免孩子心生畏惧。父母不妨让孩子在家里多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渐渐了解如何表达礼貌最为妥当!
3。让孩子明白负面言语的伤害
学龄期的孩子与外界接触一段时间后,对新的人事物已经不再陌生,模仿的对象除了父母之外,也包括老师和同学,有时候孩子会脱口说出粗俗的话语,如讨厌鬼、王八蛋等。虽然父母会担心孩子变得没礼貌,但此时先别急着责备,试着理解孩子说的这些话背后的含义,并让他们明白,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其实是在伤害对方。
父母不妨也让孩子体会一下负面言语所带来的不悦。例如,孩子骂朋友笨蛋时,父母可以反问他若听到同样的话会有什么感受,内心是否会不舒服?尽量以平和但认真的态度与孩子对谈,不要直接责骂,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可能不懂话中意义,只是单纯模仿或觉得好玩;另一方面是倘若未了解原因就一味责备,孩子很可能会负气而变本加厉。要耐心和孩子沟通,使其明白言语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好习惯至少要二十一天,但破坏却无须那么久。因此,期望孩子拥有面面俱到的社交礼仪,应从小培养他们“主动打招呼”“处处有礼貌”的习惯,使孩子能发自内心地展现礼仪,真诚地与他人相处。
P10-13
【作者序】 陪孩子走过每一段EQ(情商)练习001
第一章 慢养,让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
孩子没礼貌,先别急着责骂
——练习让孩子具备社交礼仪
别让孩子变得饭来张口,茶来伸手
——练习让孩子帮忙做家务
别让孩子只记住你生气的模样
——练习宽容地对待孩子
假的沟通方式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
——练习与孩子成为彼此的伯乐
不要将悲观的想法带到教养里
——练习乐观地面对生活
特殊儿的缺陷美
——练习接纳亚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孩子
教养EQ检测 您是孩子喜欢的快乐父母吗?
教养EQ检测 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如何?
第二章 决断,限制满足孩子的多余需求
结实饱满的稻穗总是低着头
——练习让孩子谦和待人
终结言语和肢体暴力
——练习化解同侪纷争
拒绝拜金主义
——练习让孩子的内在很富有
对食物弃如敝屣
——练习珍惜食材不浪费
本是同根生却不友爱
——练习同在屋檐下的相亲相爱
别一心想搞定孩子
——练习搞懂不同孩子的需求
教养EQ检测 您的教育方式,孩子埋单吗?
教养EQ检测 孩子的浪费指数有多高?
第三章 离开,提供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
从容的时间教养
——练习从速度切换成态度
家长老师不同调
——练习听听孩子怎么说
胡乱称赞让孩子不辨对错
——练习做人处事有原则
孩子的受挫力不足
——练习让孩子具有抗压性
说谎成性怎么行
——练习真诚地对待每个人
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
——练习在虚拟世界亲密相处
教养EQ检测 您是怪兽家长吗?
教养EQ检测 孩子的个性属于哪一类?
第四章 放手,让孩子独立走出自己的路
亲子间不用讨价还价
——练习遵守当初的约定
克服写功课症候群
——练习养成自动自发的基本习惯
白脸黑脸都是为孩子好
——练习解开隔代教养的心结
千错万错都是别人错
——练习反省自我不卸责
失去亦是获得
——练习带领孩子认识生命教育
认识穿裙子的男生
——练习建立性别平等的观念
教养EQ检测 您对孩子的溺爱指数是多少?
教养EQ检测 您是诚信父母吗?
多年来,通过接触到的各种亲子案例,我发现孩子任性、依赖、无理取闹的情形有逐年攀升的趋势。分析总结不同父母的各种教养方式后,我得出了“慢”“决”“离”“放”四大提升孩子EQ的教养原则:慢养,让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决断,限制满足孩子的多余需求;离开,提供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放手,让孩子独立走出自己的路。
在一次演讲中,我向台下的爸爸妈妈们讲述了一则故事,让他们以此检视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得当。试想若您是故事中的妈妈,又会怎么做呢?
有一天,我在地铁站看到一位约四岁的小孩躺在地上哭闹,凄厉的哭声再加上竭力嘶吼,引来众多路人侧目。小孩的手脚不停捶打地面,还哭喊着:“你带我去啦!我不管啦……呜……你好坏……好坏啦……”
故事讲到这儿,我便问现场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结果约有一半的父母表示会破口大骂并责打孩子,目的是希望借由打骂来喝止其哭闹。这时,我反问:“那你们是不是也认为孩子的行为让你们有失颜面?”这些父母都点头了。
然而,另外一半父母则会向孩子妥协,满足他们的需求,期望孩子别再任性、无理取闹!当然,他们除了不忍心看孩子哭闹外,也希望能够“保住自己的面子”!
其实,以上两种类型的回应都有不妥。孩子在面对问题与失败时,父母应该冷静处理并积极看待,避免以情绪化的方式来解决。孩子出现情绪化的行为时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让我们看一看孩子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她没有因孩子哭闹而妥协,甚至在现场等待孩子自己平复情绪。她对地上的儿子说:“我们之前已经说好不去动物园了,你现在躺在地上哭闹,我也不会答应你。我现在要走了,你自己站起来。”说完,那个小孩依旧在地上哭喊,而且变本加厉,妈妈站在原地不为所动,等着孩子自己起身。大概过了一两分钟,哭声渐渐变小,只剩抽噎声,最后我看到他擦掉眼泪站起来,跟着妈妈离开了。
这个故事使我认识到,孩子的EQ与父母的教养态度息息相关,这也就是“慢”的呈现。这位妈妈若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其实会抑制孩子圆融处事的EQ能力。我相信在这位妈妈的理智教导下,她的儿子在面对难题时,一定能拥有正向乐观的心态与解决力!
在现实生活中,若我们给予孩子的关爱和物质太多,可能使孩子变成只懂接受不懂付出的“无感人”。事实上,EQ除了指对各种状况的情绪反应及心理承受力外,也包含做人处事的态度:面对挑战,孩子是积极面对还是消极无奈;面对挫败,孩子是乐观检讨还是沉溺忧伤……
而积极应对的态度,有赖于父母从小的教导与培养。父母的教养态度、方法、言传身教无疑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莫大的影响,让孩子借由爸妈的言行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淡定EQ力!
素质教养专家王擎天
别让你的“爱”,成为孩子EQ萎缩的毒药!陪伴孩子走过每一段情商练习,触动孩子心中的淡定。“慢”——慢养,让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决”——决断,限制满足孩子多余需求。“离”——离开,提供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放”——放手,让孩子独立走出自己的路。给孩子最好的高EQ教养!王擎天编著的《让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教养四字经慢决离放)》观点明确,内容详实,说理与实例结合,“EQ教养检测”和“亲子练习题”让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还具有“实操手册”的功能,是一本极具针对性且非常实用的亲子家教书。
在当下的家庭教育中,针对孩子情商(EQ)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王擎天编著的《让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教养四字经慢决离放)》则专门讲解了如何“给孩子最有效的高EQ教养”,从而让“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作者通过长期的教养实践,总结出“慢、决、离、放”的EQ教养四字真言,针对孩子及父母等各自的问题,提出了明确且行之有效的教养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