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国突围(历史上大国突破困境的战略及其现实借鉴)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上的每一个大国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国,是因为在经年累月的崛起道路上,它们越过了一道又一道历史难关。综观所有处于崛起过程中的大国,他们都曾面临着困境。他们当时所处的国际背景如何?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他们又是如何作出选择?带着这着问题,窦国庆编著的《大国突围(历史上大国突破困境的战略及其现实借鉴)》首先回顾了世界主要强国的崛起历史,如普鲁士王国、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立国之初的苏联、独自抗击纳粹时的英国和尼克松、里根时代的美国。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安全威胁、竞争压力、国家战略、地缘政治等角度对其历史梳理,分析大国突破战略困境的战略选择。这些历史的经验相信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突破困境具有重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内容推荐

每国之崛起,必遇困境,无论其历史成就多么辉煌和现实机遇多么逢时。历史上所有的大国在突破困境时,都无法指望暴风骤雨般的摧枯拉朽,而都“被迫”专注于经年累月的磨炼。大海中的滔天巨浪固然令人激情澎湃,而蕴藏于平静海面的本质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历史上的每一个大国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国,是因为在经年累月的崛起道路上,它们越过了一道又一道历史难关。其间既有刻骨铭心的屈辱,又有意义重大的胜利。如果不对它们艰辛、曲折的历史进程中所蕴藏的精神和智慧财富进行总结,并做出有益的现实借鉴,不仅意味着对历史的背叛,也必将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迷失方向。《大国突围(历史上大国突破困境的战略及其现实借鉴)》作者窦国庆以史为鉴,精准分析,探讨中国在地缘政治中的未来走向。

目录

上篇 从历史中获得智慧

 第一章 普鲁士的扩张崛起:不甘包围的强者之路

开历史先例

利用“机遇”的“应许”

大胆而理智的君王

化劣势为优势的战略战术

纵横捭阖的艺术

被成功冒险掩盖的输招

 第二章 拿破仑时期法国的功败垂成:大陆封锁政策背后的雄心与无奈

虚幻的霸权与真正的危险

触犯众怒的大陆封锁政策

战争之中的制度构建

先进的思想和落后的政权模式

陷入“怪圈”的必然

 第三章 日本的历史起伏:盲动与忍耐的反复,

与邻为壑后的孤立

和平至上后的重新崛起

历史的反复:没有消失的天然短板

 第四章 苏联的生存之道:蜕变之后的不变

以妥协求生存

以攻代守的失败:输出革命

挫折后的理智:寻求和平共处

斯大林在险恶环境中的灵活和残酷

 第五章 英国在危机中的不屈:孤立者推动超越历史的大同盟

团结中的妥协:克服同盟分歧

弱者的同盟技巧:增强对盟国的影响力

成就真正的联军:统一指挥

现实主义的典范:与苏联结盟

 第六章 美国维护霸权的转折:从尼克松以退为进到里根重振国威,

挣脱越南战争枷锁的“组合拳”

对遏制战略的超越:缓和战略

衡量和利用地缘政治力量的最高境界——美、苏、中大三角

美国的反攻和里根的反攻

为苏联制造“越南”:谨慎强硬的“低烈度战争理论”

釜底抽薪的经济战

 第七章 对困境与超越的历史总结

安全威胁

竞争压力

国家愿望

决定能否在困境中实现超越的地缘政治

领导人与战略决策

下篇 从现实中探求未来

 第八章 全球化时代大国的新困境与新的超越对传统困境与战略的

颠覆

全球化进程中大国的困境新表现

全球化时代对传统战略思维的否定:再论均势、同盟、制衡

全球化战略格局中的霸权与均势

霸权国家的战略选项

均势国家如何突破困境

 第九章 新背景下的新困境与新憧憬——合作困境与全球集体安全,

复杂的新背景

合作困境的出现

时代的难题:合作困境使越强大者越“无能为力”

全球性集体安全的憧憬

 第十章 新中国超越困境的历史与现实审视

新中国应对困境与实现超越的历史审视

中国现实困境的审视

审视后的启示:应当具备的全新视野

 第十一章 巨变中的中国超越困境的探索

地缘政治和国际战略格局的必然结果——东西兼顾和海陆并举234.

东部的合作与跟随战略

西部的主动制衡战略

试读章节

纵横捭阖的艺术

战略大师通常都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思考大师。大国面临的风险通常来自于其他大国。菲特烈大王决定夺取西里西亚是基于普鲁士崛起的强烈需求。他在筹划如何夺取西里西亚时,考虑的不是道德戒律,而是欧洲其他强国的反应。强国之间的矛盾是普鲁士得以利用的外部条件,如果有大国反对,必会有大国支持。德国的四分五裂,其外部原因就是强国争斗不断。在一个大国意志决定一切的时代里,大国的支持是最有利的外部条件,大国的反对当然也是最不利的外部条件。大国的支持是因为它不认为或者没有警觉到普鲁士获取西里西亚可能威胁它的利益与战略地位,而且还可能威胁到与它有矛盾的其他大国,牵扯它们的资源与精力,使之难以全力与该大国对抗。当时欧洲四大强国处于基本均势,普鲁士为了获取西里西亚,就必须将奥地利作为敌人,而将其作为敌人,首先须孤立之,而孤立之又需要离间它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极力减少其他大国对它可能的支持。所以,菲特烈大王一直向欧洲宣扬一种论调:奥地利是对欧洲均势最大的威胁。很明显,菲特烈大王是利用均势的口号来破坏均势。

当时的欧洲,主要矛盾是英法争霸,双方几乎在所有问题上对立。当英法开展全球性的殖民地争夺时,英国不仅希望欧洲大陆上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反对法国,当普鲁士与法国缔结防御同盟而针对奥地利时,英国自然会支持奥地利。当普鲁士背叛法国时,英国也自然会支持普鲁士。在菲特烈大王看来,英国和法国对立而互相牵制,奥地利处于军力弱势地位,只有处于欧洲边缘的俄国才是普鲁士的心腹大患。奥地利与俄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和英法矛盾交织在一起,这就使普鲁士可以加以利用。这种有利的情况还导致了另一个有利的情况,那就是只要一个大国被普鲁士打败,或者出现军事逆境,那么就会使其他反对普鲁士的大国处于单独支撑的情况,使普鲁士可以集中力量以应对之。

然而,利用大国矛盾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地缘政治力量使有矛盾的大国之间走近时,它们可能结盟以牺牲小国利益。法国和奥地利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怨,然而当菲特烈大王利用与法国的防御同盟夺取西里西亚又背叛法国后,法国便立即与奥地利共同来对付普鲁士。普鲁士在法国和奥地利之间总共“背叛”三次,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七年战争,使与法国、奥地利均有矛盾的俄国也加入了反普鲁士的阵营当中。

被成功冒险掩盖的输招

菲特烈大王的战略失误之处是过于重视武力制胜,使得普鲁士的每一场战役成为必须倾全国之力的“冒险之举”。这势必导致身处四战之地的普鲁士由于夺取西里西亚而与其他大陆强国产生敌意,最终身陷包围。在获取西里西亚前,菲特烈大王认为:“假如你喜欢别人的领土,那就拿过来,替掠夺辩护的律师总是可以找到的。赤裸裸的现实主义造成了战略的短视。他一获取西里西亚,便背叛法国,单独与奥地利达成和平,而且与奥地利达成和平并没有消除奥地利因为丧失西里西亚而产生的耻辱与仇恨,从而为普鲁士后来多次陷入战略被动埋下伏笔。对于俄国,普鲁士始终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消除来自俄国的敌意。英国出于大陆均势的考虑,会利用普鲁士来牵制其他大国,但它毕竟不能直接出兵或者大规模出兵来维护普鲁士。

菲特烈大王的重要失误还在于,虽然普鲁士努力避免两线作战,但总是导致普鲁士在东西两线之间“左右摇摆”,只能与一线“和”而与另一线“斗”,最终难免两线作战。普鲁士在奥地利和法国之间反复背叛盟约,使普鲁士最终难以避免两线作战,甚至是多线作战,这也为统一后的德国开了不好的历史先例。使得德国丧失了外交的灵活性和操作空间而陷入战略思维的僵化,而不能所谓“灵活”地亲近一线而与另一线斗争。所以,在对外策略中,菲特烈大王只重视短期效应的战术安排,其结果迟早是两线皆无和平局面。

强邻环伺的普鲁士至少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和至少一个大陆强国保持可靠的和平,或者消除它的敌意,或者使其难以发起实质性的敌对行动。但是菲特烈大王却没有采取主动措施,在获取西里西亚后主动和某一个大陆强国示好,以至于对明显的包围敌意反应乏力。它的后辈——俾斯麦在这点远胜于他。俾斯麦构建出互相制衡,看起来没有亲疏远近的大陆体系,并正是利用这些看起来没有亲疏远近的关系网来达到德国的战略目的。菲特烈大王是具有对外应急之策的有为帝王,但不是国际体系和制度的“建筑大师”,称不上战略“巨匠”。真正的巨匠不仅仅是应对十万火急的危机事态的天才,而且还是体系、制度、全球或者国际事务的塑造者。当然,以当时普鲁士的国力,即使菲特烈大王具备那样的才能,也不可能实践。因为它从来也没有强大到可以有足够的实力和意志来单独打败一个强国,只能是在一定时期内达到具体而有限的目标,而且还必须避免强国的强劲反弹。

P11-13

序言

 本人非历史和政治专业出身,撰此拙著,面对当今藏龙卧虎的学术界和信息开放的社会,几乎是在班门弄斧!然则,社会的发展进步给予了所有希望利用社会信息日益开放来分享思考的人以机会。社会的进步最根本的标志就是促进最广泛的思考。

没有亲临山之低谷,就不可能感受身处山巅时的豪迈。任何一个令世界震撼的强国都曾经殁身于“山之低谷”。中华民族能否最终屹立于世界之巅,取决于对现实的认知。我们正在由山谷向山巅前行中:目标远大但清晰明确,历程艰危但百折不挠。日益自信,也在日益清醒!

强大的民族一定是理性思考非常深厚的民族。整个西方强大,是先有文艺复兴才有工业革命。德国强大源自康德、尼采;美国强大源自潘恩、汉密尔顿;日本强大源自于福泽谕吉。中华民族在新的征程中,需要我们每个普通人进行理性思考,更需要与大众分享思考。

每个人的思考都是社会洪流中的一滴水,正是一滴滴微不足道的水滴构成了民族前进的洪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国突围(历史上大国突破困境的战略及其现实借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窦国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438437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7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2015003065
中图分类号 D5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