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长江经济带的总体战略和概况
第一节 国际与国内环境
一、国际环境
二、国内环境
第二节 全国的战略构想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的空间界定及特征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范围
二、长江经济带范围的界定
三、长江经济带的自然禀赋
四、长江经济带的社会经济水平
第四节 战略价值与意义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流域经济的科学基础与应用
第一节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一、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核心内容
四、生态区域论
第二节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分工合作
一、成本学说
二、要素禀赋学说
三、新贸易理论
四、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五、劳动分工的维度
第三节 产业转移理论:转移合作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二、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三、雁行模式理论
四、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第四节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创新合作
一、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第五节 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的产生与演变
二、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原理
三、增长极理论的实践分析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发展沿革
第一节 孕育阶段(改革开放前)
第二节 准备阶段(1978~1991)
一、长江经济带土地资源利用
二、长江经济带的城市群合作
三、长江经济带的生态问题研究
第三节 启动阶段(1992~2001)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政策
二、长三角地区迅速发展,区域一体化起步
第四节 停滞阶段(2002~2005)
一、长江经济带政策搁浅
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
三、长江经济带内中心城市成长为增长极
第五节 复苏阶段(2006—2012)
一、长江经济带政策重启
二、长江经济带中城市组团式发展
第六节 腾飞阶段(2013~)
第二篇 专题篇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的交通联系
第一节 交通联系现状评价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的社会联系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合作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安全合作
第九章 上海自贸区与流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第三篇 借鉴篇
第十章 莱茵河流域开发
第十一章 密西西比河流域开发
第十二章 湄公河流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