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的弟子。其学说主张以法治国、富国强兵,建立一个君主集中制的中央政权,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反对因循守旧,主张锐意改革。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封建君主制国家秦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蔡唯远编写的《韩非子法家智慧一本通(插图注释眉批版)》辑录了《韩非子》的精彩篇章,全书通过点题、阅读提示、原文、注释、译文、眉批几部分,以及精美的手绘插图,经典再现了《韩非子》的精神风貌和思想精华,对于读者了解先秦法家学说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蔡唯远编写的《韩非子法家智慧一本通(插图注释眉批版)》通过点题、阅读提示、原文、注释、翻译和眉批,以及精美的手绘插图,对《韩非子》进行了深入解读,为读者展示了先秦伟大思想家韩非子的思想精华。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变勿更,以参合阅焉。官有一人,勿令通言,则万物皆尽。函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谨执其柄而固握之。绝其望。破其意·毋使人欲之。不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贼乃将生。弑其主。代其所,人莫不与,故谓之虎。。处其主之侧,为奸臣,闻其主之忒,故谓之贼。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是故人主有五壅。:臣闭其主日壅。臣制财利日壅,臣擅行令日壅,臣得行义日壅,臣得树人日壅。臣闭其主。则主失位;臣制财利。则主失德;臣擅行令,则主失制;臣得行义。则主失明;臣得树人,则主失党。。此人主之所以独擅。也,非人臣之所以得操也。
君主治国之术在于使臣子不可见,他治国方法的运用在于使臣子无法知晓。君主保持虚静无为的态度,用隐蔽的方法察看群臣的过失。看见了又好像没有看见,听到了又好像没有听到,知道了又好像不知道。知道臣子的言论以后,不加变更,用验证的方法来观察他们是否言行一致。每个官职只用一人担任,不要使他们彼此通气,那么一切事物的真情就会完全显露出来。君王要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行踪,隐藏起自己的念头,让臣子无法探测;不把自己的智慧表现出来,不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让臣子没有办法揣测。隐藏君王自己的意图而考核臣子是否和自己一致,谨慎地握住自己的权柄而牢固地掌握它。断绝臣子对权力的向往,破除臣子对权力的企图,不要让人产生夺位的幻想。不谨慎地杜绝欲念,不坚固道义的大门,那些像虎一样篡权的奸臣就会出现,如果不慎重地办事,不掩盖真情,叛贼就会产生。奸臣叛贼杀害自己的君王,取代君主的位置,人们没有不顺从的,所以把他们称为猛虎。处于君王身边当奸臣,窥测君主的过失,所以称他们为叛贼。只有驱散他们的党羽,收捕他们的余孽,封闭他们的家门,夺走他们的帮凶,国家才会没有“猛虎”。君王的权术大得无法估量,深得无法探测,考察形与名是否一致,审查验证法度,而惩办擅自行动的人,国家才没有叛贼。因此君主有五种被蒙蔽的情况:臣子封闭了君王的消息叫蒙蔽,臣子控制了财产叫蒙蔽,臣子擅自发号施令叫蒙蔽,臣子能私自施人恩德叫蒙蔽,臣子能培植私党叫蒙蔽。臣子封闭君主的消息,君王就丧失了权位;臣子控制了国家的财富,君王就丧失了奖赏的权力,臣子擅自发号施令,君王就失去了控制臣民的权力,臣子能私自施人恩德,君王就丧失了英明;臣子能培植私党,君王就丧失了亲信。这就是君王要独自专权,不能让臣子掌握权柄的道理。
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
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言已应,则执其契;事已增,则操其符。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以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明君之道.臣不得陈言而不当。是故明君之行赏也,暧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无偷赏,无赦罚。赏偷,则功臣堕。其业;赦罚。,则奸臣易为非。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疏贱必赏,近爱必诛,则疏贱者不怠,而近爱者不骄也。
君主的治国之道,以宁静退让最为宝贵。不亲自处理事务而知道臣子办事的笨拙与巧妙,不亲自谋划思虑但知道臣子计谋的吉凶福祸。
所以君主虽然不发表意见,臣子却能提出好的政见。不规定办事的要求,臣子却能做出更多的功绩。臣子提出主张,君主握之以契,事情做了以后,君主握之以符,像用契符一样对臣子加以验证,考核言行是否相符,以此作为赏罚的根据。所以群臣向君主陈述主张,君王根据陈述而交给适当任务,根据交给的任务责求应有的功效。达到的功效与交给的任务相符,完成的任务与陈述的主张相合,就给予奖赏;功效与任务不合,任务与主张相违,就加以惩罚。贤明君主的原则,不允许臣子陈述的主张与事实不符。所以贤明的君主施行奖赏的时候,温润得就像及时雨一样,百姓都蒙受他的恩泽;君主施行惩罚的时候,威猛得就像雷霆一样,即使是神仙圣人也不能逃脱。贤明的君主不随便给予奖赏,也不任意免除刑罚。随便赏赐,功臣就会懈怠;免除刑罚,奸臣就会胡作非为。因此,如果真有功劳,即便是疏远卑贱之人也一定要给予赏赐;如果真有过错,即使是亲近喜爱之人也要严惩。这样一来,疏远卑贱之人就不会懈怠,亲近喜爱之人就不敢骄横。P4-6
韩非子师从于荀子,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法治、术治、势治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