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马尔的“小袋鼠”系列是德国最受欢迎、再版次数最多的故事书之一,是作者为所有喜欢和朋友一起进行发现之旅或至少偶尔梦想旅行的读者而写的,特别适合大声朗读给孩子听。
这本《小袋鼠历险记》就是“小袋鼠”系列之一,讲述了初闯世界的小袋鼠的旅行经历。旅途中充满了奇妙的际遇。
图书 | 小袋鼠历险记/欧美当代经典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保罗·马尔的“小袋鼠”系列是德国最受欢迎、再版次数最多的故事书之一,是作者为所有喜欢和朋友一起进行发现之旅或至少偶尔梦想旅行的读者而写的,特别适合大声朗读给孩子听。 这本《小袋鼠历险记》就是“小袋鼠”系列之一,讲述了初闯世界的小袋鼠的旅行经历。旅途中充满了奇妙的际遇。 内容推荐 小袋鼠拎着箱子要去闯世界了,要给妈妈带什么礼物呢?妈妈说带施特劳斯吧。可施特劳斯是什么呢?小袋鼠找到了好朋友小跳鼠一起去冒险。一路上,它们遇到很多新奇的事。经历了各种惊险刺激的冒险,最后他们找到施特劳斯了吗?它们给妈妈带回了什么礼物呢?妈妈想要的礼物到底有没有找到呢?请翻开《小袋鼠历险记》一书,跟着作者保罗·马尔在故事中慢慢寻找吧,可爱的小袋鼠和他的小伙伴带你寻找答案。 目录 初闯世界的小袋鼠 小袋鼠和胆小兔 小袋鼠身处险境 飞吧,小袋鼠 试读章节 小袋鼠这才明白过来,他哈哈大笑道:“原来你把‘浆果’听成‘熊’了!怪不得你这么紧张。我们说的是红浆果和褐浆果,而不是什么狗熊!” “原来是这样啊,这我就放心了,”小花狗说道,“这草地上没有浆果,采浆果要到林子里去,你们先去找一片树林吧!” 躲在远处的兔子耳朵很尖,一听到“树林”这个词又吓得叫起来:“树林?到林子里去?妈呀,这我可不敢!” 小跳鼠回头对胆小兔说道:“又不是你一个人进林子,我和小袋鼠就在你身边呢!”接着他又问小花狗道,“能告诉我们这附近哪儿有林子吗?” 小花狗歪着脑袋说:“别急别急,让我好好想一想。对了,昨天,昨天我还经过一片林子来着。你们要走的路可不近呢,是向左还是向右呢?不是,既不向左也不向右,而是向前笔直走。走啊走,你们会看到好多树木,那就是你们要找的林子,林子里长着许多灌木,灌木底下就可以找到你们需要的浆果了,你们就可以把它撒在蛋糕上,放到炉子里去烤了。对了,我忘记问了,你们烤蛋糕是为了谁?该不是为了我吧?”小花狗说起来就没个完。 “很遗憾,我们烤蛋糕不是为了你,”小袋鼠说道,“这是为了我妈妈,我们后天要庆祝她的盖……” “停,停!别说了,不是说好要保守秘密吗?”小跳鼠说道。 “我是想测试一下小花狗的智力。”小袋鼠道,“花狗狗,你知不知道‘盖’字当头的美好的事物,你说说看!” “‘盖’字当头,美好的东西?”小花狗思索道,“这可得好好想想了,‘盖’字当头,有了!‘盖不拉腾乌尔斯特’,烤香肠,对不对?” “什么烤香肠啊?烤香肠是用来庆祝的吗?谁听说过庆祝烤香肠?”小跳鼠反驳道。 “可是,可是它吃起来特别香啊!”小花狗说道。 “想想,再想想!‘盖’字当头的美好事物还有什么?”小袋鼠启发道。 “盖,盖,对了,‘盖科赫特兴吭’,煮火腿!对不对?”小花狗叫道。 “又错了!”小跳鼠说道,“煮火腿?谁听说过庆祝煮火腿?” 小袋鼠在一旁对小跳鼠说道:“看来你得告诉他了,你不告诉他,他不会知道的。刚才你不是猜了几下就知道答案了吗?” 小跳鼠说:“刚才我已经猜出来了嘛,我怎么忘记了呢?” 小花狗只好继续猜:“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太难了,‘盖’字当头,‘盖’字当头,我这一辈子只庆祝过我的Geburtstag呀,只有过生日,我才庆祝啊!” “瞧,瞧,你已经猜出来了!‘盖’字当头,Geburtstag,生日,不就是Ge当头吗?”小袋鼠叫道,“告诉你吧,后天是我妈妈的生日,我们准备烤一个浆果大蛋糕送给她。你想不想和我们一起去采浆果?” 小花狗说道:“本来我是想和你们一道去的,可惜的是我没有时间。” “去不了没关系,”小袋鼠说道,“反正你已经给我们指路了。走吧,小跳鼠。走吧,胆小兔。再见了,小花狗!” 小袋鼠、小跳鼠、胆小兔朝着小花狗指引的方向前行,小花狗冲着他们三个的背影叫道:“再见啦,你们三个!这回我去不了,我有要紧的事,对不起!” P58-61 序言 这套“欧美当代经典文库”规模相当大,共有五十来种。时间跨度也不小,几位19世纪末出生的作者也被收入囊中——可见这里的“当代”是用以区别于“古代”的概念,它包含了通常意义上的“近代”和“现代”。这样一套书的启动与陆续出版,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将近二十年前,在我的理论书稿《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付印出版的时候,就曾暗想,如果有一套内容丰富多彩的世界儿童文学的翻译作品集能同时问世,如果读者在读这本理论书时,可以不断从译作中找到相关的作品及体验,那该有多好!当时这话是不敢和人说的,因为拙著还没受到读者和时间的检验,是否站得住脚,实在毫无把握。现在,虽然书已印了三版,但仍须接受读者和时间的检验,仍不敢肯定它是否站得住,而我还是渴望有一套大型翻译作品集可与之对读。不是说要用作品来证明理论的正确,而是可以通过这样的书引发更多读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共同思考。这样思考的结果,可能恰恰证明了拙著的不正确或不严密,而这更为喜人——这不就使理论得到突破,使认识得到了推进吗?中国从来就有“左图右史”之说,这可指图与史的对读,也可引申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阅读作品与理论思考的互参。所以,借此重提我的一些粗浅的思考,无非就是抛砖引玉的意思。 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我把儿童文学大致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与“自然的母题”,这样就可发现,各个种类的、差异极大的儿童文学作品,其实是具有同等合法性的,它们会从不同角度帮助不同年龄的儿童获取审美感受,体验世界和人生,并得到文学的乐趣。而此前,我们的眼光是非常局限的,不习惯于将各类作品尽收眼底,因而常有人理直气壮地排斥一些自己所不熟悉的创作。这里,“爱的母题”体现了成人对儿童的视角,“顽童的母题”体现了儿童对成人的视角,“自然的母题”则是儿童与成人共同的面向无限广阔的大自然的视角。在“爱的母题”中又分出“母爱型”与“父爱型”两类,前者是指那些对于幼儿的温馨的爱的传递,如《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等早期童话都属此类,从这里找不到多少教育性,甚至故事编得也不严密,但世代流传,广受欢迎,各国的母亲和儿童都喜欢;后者则是指那些相对较为严肃的儿童文学,它们要帮助孩子逐步认识体验真实的世界和严峻的人生,所谓“教育性”更多地体现在这类作品中。但真正好的“父爱型”作品也必须是审美的,它们让儿童在审美中自然地引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而不应有说教的成分——它们仍应像上好的水果,而不应像治病的药。 我欣喜地看到,在这套大书中,“三大母题”都有丰满的体现,一眼望去,满目灿烂,应接不暇。这里既有《小熊温尼、·菩》《哎呀疼医生》《风先生和雨太太》《蜜蜂玛雅历险记》《小袋鼠和他的朋友们》等“母爱型”作品,也有《表》《野丫头凯蒂》《疯狂麦基》《老人与海》等“父爱型”作品;更有《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小飞侠》《马戏小子》《傻瓜城》《列那狐》等顽童型作品;还有《黎达动物故事集》《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狗狗日记》等合于“自然母题”的佳作。有些作品可以说是不同母题的结合,如翻译家李士勋先生新译的《魑蝠小子》四部曲,细致生动地刻画了吸血蝙蝠的特性,却又加入了合理地改造这种动物的构思和设想,这就在“自然的母题”基础上添入了“父爱型”的内容,使其具有了一点儿近乎“科幻”的成分,这是很有趣的文学现象。细读这套书中的各类作品,一定会有更多更新鲜的发现。这是很令人期待的。 这套书中有很多是旧译新版,如鲁迅先生的《表》,赵元任先生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郑振铎先生的《列那狐》,顾均正先生的《风先生和雨太太》等,有的问世已整整九十年。许多译本我小时候看过,现在重看,仍觉魅力无边。一个译本能有这么大的生命力,堪称奇迹,这也许只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才会出现。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古今中外的童心,是无远弗界,处处相通的。这套大书中收入的大量精彩新译也让人百读不厌,它们既吸引尚不识字的幼童,也会使八十岁的老人为之着迷。刚刚译毕的德国作家邦瑟尔斯的《蜜蜂玛雅历险记》,初版于1912年,距今已一百多年了,在德国和世界各地,三岁的孩子入睡前常会要父母给他们念一段这个小蜜蜂的故事;可是据熟悉此书的朋友介绍,爱读这本童话的成年人,一点儿不比儿童少。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本来不是给孩子写的,现在奉献给少年读者,同样非常合适。肖毛先生重译的西顿的动物小说合集《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一直被当作儿童文学精品印行,但它其实也是写给成人看的。这说明了什么?我以为,这恰好证明了一点:真正第一流的儿童文学,应该是儿童喜欢,成人也喜欢的;它们在儿童文学里是一流精品,拿到成人文学里去比一下,毫无疑问,应该还是一流!如果一部作品孩子看着喜欢,成人一看就觉得虚假造作粗劣无趣,它的价值就十分可疑。同样,一部作品在儿童文学领域听到了一点儿好话,拿到成人文学中去一比就显得水平低下,如还要说这是精品,就很难服人。当然这里要排除成人的一些偏见,比如儿童书一定要“有用”,要能马上帮助孩子改正缺点,等等,就都属于不合理的要求。排除了这些久已有之的偏见,成人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辨别能力等,肯定都在孩子之上。所以请成人在替孩子买书时自己也读一读,这是有道理的,也有益于成人和孩子间的交流。本丛书中的大部分作品,正是那种孩子喜欢、成人也喜欢的精品。 还有一点需要补说的,是为什么在完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时,我想到的可与之对读的是一套优秀翻译作品集,而不是一套中国原创作品集?那是因为,当年(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还不足以证明儿童文学的确存在这样三大母题,它们应具有同样的合法性。如前所说,那时强调更多的恰恰还是“有用”,即有“教育意义”——这些作品中的佼佼者或可归入“父爱型”的母题中去,但儿童文学怎能只有这“半个母题”?这不太单调了吗?所以我才会投入这样的研究。我研究中所参照的,正是全世界的我所能看到的最好的儿童文学。现在,中国儿童文学已有长足的发展,但阅读和参照最优秀的世界儿童文学精品,仍是我们的必修课,并且是终身必修的美好课程。对于儿童读者来说,大量的优秀译作更是他们所渴望和急需的。现在评论界和出版界似有一种倾向,即为保护和推动国内作家的创作,总想能限制一下对外国作品的引进,以便将地盘留给本土作品。我以为这是很没志气的想法。当年鲁迅先生极端重视翻译,他甚至认为翻译比创作还重要,他把好的译者比作古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窃火”的普罗米修斯,有了火种,人类才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比喻在儿童文学界也同样适用。举例而言,20世纪70年代末,如果没有任溶溶先生一气译出八种林格伦的“顽童型”作品(包括《长袜子皮皮》《小飞人》等),中国儿童文学会那么快地发展到今天吗?所以,到了今天,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仍需向世界一流作品看齐,我们的佳作还不够多,问题仍然不少。因此,鲁迅的比喻仍没过时。世界各国最好的儿童文学无疑是我们亟须引进的优秀文化,只有当本土文化与这样的优秀文化有了充分的交融和碰撞,本土文化才会得以大幅提升(发展和变革总是离不开交融的)。如果把国外的优秀文化关在门外,以此保护本土文化,那本土文化反而不可能发展——“闭关锁国”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陌生的词汇,类似的教训已经够多了。所以,为了中国一代一代的孩子,也为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今天和明天,必须有更多的翻译家和出版家,把眼光投向最好的儿童文学,不管它们出于哪个国度,我们都应尽快地“拿来”。我愿把最美的花朵献给这样的翻译家和出版家们! 2013年4月28日写于北京远望楼 书评(媒体评论) 保罗·马尔用有趣的文字游戏和幽默的插图讲述的这个关于友谊、团结和诚实的故事永远都不会让你觉得无聊。 这是一本伟大的、绝对值得期待的书。 ——XX网站读者评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小袋鼠历险记/欧美当代经典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保罗·马尔 |
译者 | 陈俊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767362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58 |
CIP核字 | 2014212988 |
中图分类号 | I516.84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冀图登字03-2014-055 |
版权提供者 | 北斗耕林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