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昆虫记(青少版)/新课标学生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该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的灵性。不仅详尽地记录了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李桂华改编的这本书是《昆虫记》的青少版,精选了其中的几种昆虫进行介绍,如蜣螂、螳螂、蟋蟀等。

内容推荐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作家法布尔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版的一部关于昆虫学的巨著,既是一部给儿童看的关于探索昆虫世界的科普作品,也是一篇篇充满人文色彩的优美的散文,在世界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具有有巨大的意义。这部巨著描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用了数十年的时间,不局限于传统的解剖和分类方法,直接在野地里实地对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种类繁多的昆虫进行观察,或者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培养,生动详尽地记录下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食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然后将观察记录结合思考所得,写成详细的笔记。

目录

论祖传

神秘的池塘

石蚕

蜣螂

泥水匠蜂

螳螂

蜜蜂、猫和红蚂蚁

樵叶蜂

采棉蜂和采脂蜂

西班牙犀头的自制

两种稀奇的蚱蜢

黄蜂

蛴螬的冒险

蟋蟀

娇小的赤条蜂

西西斯

捕蝇蜂

新陈代谢的工作者

卷心菜毛虫

蛛网的建筑

蜘蛛的电报线

试读章节

多数从事劳作的昆虫,竟然都不知道做父亲的责任,这是很令男人们感到奇怪的。谁都为了幼虫发展最高才能的需要而努力,但这些父亲们仍然愚钝如蝴蝶,对于家族是很少费力的。我们每一次都不能回答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这种昆虫有这个特别的本能,而别的昆虫就没有呢?

当我们看到清道夫甲虫有这种高贵的品质而收蜜的昆虫却没有时,我们非常惊奇和难以理解,好多种清道夫甲虫善于负起家政的重任,并知道两人共同工作的价值。例如蜣螂夫妻,它们共同预备蛴螬的食物,父亲帮助它的伴侣在制造腊肠般的食物时,助以强有力的轧榨工作。

关于这件事,经过我长期的研究,在这个例子之外,我又可以增加另外三个例子,全都足清道夫甲虫合作的事实。

这三个中的一个是锡赛弗斯,它是搓丸药者中最小最勤劳的一个。它在它们当中最活泼、最灵敏,并且毫不介意在危险的道路上倾倒和翻跟斗,在那里它固执地爬起来,但又重新倒下去。正是因为那些狂乱的体操,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西西弗。

我现在所谈及的西西弗,它在陡峭的山坡上毫无挂念地滚着粮食,有时供给它自己,有时供给它的子女。在我们这些地方,它是很少见的。

我的小儿子保罗,年龄才七岁。他锐利的眼光能在二十步以外辨别出地上隆起的土堆哪一个是甲虫的巢穴,哪一个不是。他的灵敏的耳朵可以听到螽斯细微的歌声。

五月将近的时候,有一天保罗和我起得很早,因为太早了,出去时连早饭都没有吃,我们在山脚下的草场上,在羊群曾经走过的地方寻找西西弗。在这里,我们找着了西西弗,保罗非常热心地搜索,不久我们就得到了足足好几对,收获真是不少。

使它们安居下来所需要的是一个铁丝的罩子、沙土的床,以及食物的供给。这些动物是很小的,还不及樱桃核大。形状也很奇怪!一个短而肥的身体,后部是尖的,足很长,伸开来和蜘蛛的脚很像。

不久,建设家族的时候到了。父亲和母亲同样热心地从事着搓卷、搬动和贮藏食物的工作,都是为了它们的子女。它们利用前足的刀子,随意从食物上割下小块来。夫妻俩一同工作,一次次地抚拍和挤压,做成了一粒豌豆大小的球。

和在神圣甲虫的工作场里一样,它们把圆球做成正确的圆形,是用不着机械的力量来滚这球的。材料在没有移动之前,甚至在没有拾起之前,就已经做成圆形了。现在我们又有了一个圆形学家,善于制作、制造和保藏食物的最好的样式——圆形。

球不久就制作成功了。现在须用力地滚动,使它具有一层硬壳,保护里面柔软的物质,使它不致变得太干燥。我们可以从大一些的身段上辨别出在前面全副武装的母亲。它将长长的后足放在地上,前足放在球上,将球向自己的身边拉,向后退着走。父亲处在相反的方位,头向着下面,在后面推,这与神圣甲虫两个在一起工作时的方法相同,不过目的是不同的。西西弗夫妻是为蛴螬搬运食物,而大的滚梨者(即神圣甲虫)则足准备食物为自己在地下大嚼用的。

这一对西西弗在地面上走过,它们没有固定的目标,只是一直走下去,不管横在路中央的障碍物。这样倒退着走,障碍固然是免不了的,但是即使看到了,它们也不会绕过障碍走。它甚至做顽固的尝试,想爬过我的铁丝笼子。这是一种费时而且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母亲的后足抓住铁丝网将球向它拉过来,然后用前足抱住它,把球抱在空中。父亲觉得无物可推就抱住了球,伏在上面,把它身体的重量加在球上,不再费什么力气了。这种努力维持下去,未免太难了。于是球和骑在上面的昆虫滚成一团,掉落到地上。母亲从上面惊异地看着下面,不久就下来了,扶好这个球,重新做这个不可能成功的尝试。一再的跌落之后,它才放弃攀爬铁丝网。

就是在西西弗平地运输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没有困难的。差不多每分钟都会碰到隆起的石头堆,货物就会翻倒。正在奋力推的昆虫也翻倒了,仰卧脚乱踢。不过这只是小事情。西西弗是常常翻倒的,它并不在意。

最后母亲以为工作已经完毕,跑到附近找个适当的地点贮存球。父亲留守,蹲在实物的上面。如果它的伴侣离开太久,它就用它高举的后足灵活地搓球,用以解闷儿,它高高举起那个球,给每个人看看,这个是它工作的成果。这时候,母亲已经找到了埋藏的地方,开始的一小部分工作已经做了,已经开始做下一个浅穴了。可以将球推进浅穴。守卫的父亲一刻也不离开,母亲则用足和头挖土。不久,地穴已足够容纳那个球了。它始终坚决地把球靠近自己,它一定感到在洞穴做成以前,一定要前后左右地把它摇动摇动,以免寄生物的侵害。

于是圆球已经有一半放在还没有完成的土穴里了。母亲在下面,用足把球抱住往下拉,父亲在上面,轻轻地往下放,而且还要注意落下去的泥土会不会把洞穴堵住,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掘凿进行着,继续往下放球,非常小心,一个虫往下拉,一个管理着落下去的速度,并清除那些阻碍工作的事物。

如果我们仔细等待,我们可以见到父亲又单独到地面上来了,它蹲在靠近土穴的沙土。母亲为了尽它的伴侣不能帮助它的责任,常常要到第二天才出现。最后它也出来了,父亲才离开它打瞌睡的地点,同它一起走。这对重新联合在一起的夫妇,又回到它们从前找到食物的地方,休息了一会儿,又收集起材料来。于是它们俩又重新工作,又一起塑模型、运输和储藏球。

P130-132

序言

阅读指导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和文学作家法布尔在19世纪末发表的200多万字的《昆虫记》,直到他去世近百年后的今天,仍为广大读者津津乐道。作为一部科普著作,它并没有因为其中有些观点被现代科学证明是错误的而失去其魅力。

首先,《昆虫记》中蕴含着一种永恒的科学精神。那就是求真求实——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这种精神是《昆虫记》诞生的基石,可以说没有这样的精神,就没有《昆虫记》。在求真求实精神的指导下,法布尔成为第一位深入田野,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在他的荒石园中,他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完成了这部巨著。在撰写《昆虫记》的时候,法布尔“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对于每一种学说,法布尔都亲自通过实地观察的结果来证明,他认为:“坚持不懈地与事实开展切磋探讨,比关在包罗万象的书斋里更利于解决问题。”对于暂时无法解释的现象,他也勇于承认,比如对于昆虫反常的种种行为、某些昆虫爱情生活中竟出现同类相食的情况等等都还不能找出令人信服的原因。他绝不轻易相信已有的权威学说,始终坚持求真求实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因此,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才不断在昆虫学领域激起层层波澜,并最终赢得了“动物心理学的先驱”的赞誉。

其次,整部《昆虫记》中都洋溢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这种人文关怀的思想一直贯穿作品始终。法布尔的观察研究是严谨的,他的著作是严整、自成系统的,但绝不是呆板冷酷的。他曾声言对纯粹描述昆虫学没有太大兴趣,平生酷爱的是“情感昆虫学”,在一封信里他曾写道:“我对于系统昆虫学是门外汉。”其实,法布尔并不是门外汉,与传统的昆虫学研究不同,他把对昆虫的研究完全建立在对生命固有形态的尊重上,以人性关照虫性,又以虫性反观社会。可以说,这部作品的感性基调以及动力,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一种对生存的清醒认识,一种对生活的深厚感情。而科学的理性就是得到了这种感性的支持才能持续下去。作者由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而产生了对生命的好奇,于是在观察中认真体验生命的每一种表现,并陶醉其中,乐此不疲,这继而又支撑了学者一心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也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敬畏之情,正是他以赤子之心、悲悯之心看待与人类毗邻而居的昆虫世界,才给这部普普通通的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使它从严肃严谨的研究成果变成了趣味盎然的科普读物。

其三,《昆虫记》不同于其他科学小品,它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虽然全文用大量笔墨着重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并不像学术论著一般枯燥乏味,全书行文优美,堪称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作者的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作者对自然界动植物声、色、形、气息多方面恰到好处的描绘,令读者融入了十九世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迷人的田园风光中。作者还引用了大量希腊神话、历史事件、《圣经》中的典故,字里行间还穿插着普罗旺斯语或拉丁文的诗歌。法布尔之所以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除了《昆虫记》那浩大的篇幅和包罗万象的内容之外,优美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想必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其四,《昆虫记》把从昆虫世界中得到的启示反观于人类社会。《昆虫记》并不以全面系统地提供有关昆虫的知识为唯一目的。除了介绍自然科学知识以外,作者利用自身的学识,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从斑纹蜂与飞绳的掠夺关系上法布尔立即就想到了这种以各种名目从事掠夺的规则在人类社会更是表现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人类的贪婪比低级的动物更可怕。其实小昆虫并不卑贱低级,昆虫世界的简单恰恰有许多值得我们这个自认为高级复杂的社会学习的地方。不仅是在道德问题上,昆虫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它们的生活习性或身体构造本身也给我们的社会提供了不少启示:城市的环境一直是一个令人畏惧的问题,垃圾不能及时净化,这迟早要成为大城市至关重要的大问题。在观察虫子的过程中,法布尔发现金龟子的胃肠异常厉害,能源源不断地消化吃进的食物,就不禁想到如果有这样一座及时净化垃圾的实验室,一定会在保护环境中有所作为。

《昆虫记》看似平平淡淡,但却无时无刻地反映出作者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一如其朴实清贫但宁静美好的乡间生活。他留下的观察记录是不变的,但给读者的思索却是灵活可变的,他没有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是给读者带去了知识、趣味、美感以及思想的享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昆虫记(青少版)/新课标学生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法布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222094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2013244603
中图分类号 Q96-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2
出版地 湖北
238
16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