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融这点事(Ⅰ道法篇)/中国金融博物馆金融启蒙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编著的《金融这点事(Ⅰ道法篇)》通过设五位代表人物——金大启、融小萌、博教授、牛博士、时晶晶,采用情景对话的形式,结合日常生活实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金融、投资、理财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甚至包括理论界大师们的生活轶事和趣事,在保证知识性的前提下,颇具可读性,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面向非金融专业人士的理财投资科普读本。

内容推荐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编著的《金融这点事(Ⅰ道法篇)》介绍了,金融现象是层出不穷的,不形而上地总结、归纳并分析这些现象的规律,也就找不到此中的“道”,无道则没有方向,道是天道,即金融固有的规律,我们只能认知、探求,但无法改变。

法以人定,顺应天道之法为良法,逆天道之法为劣法。人之性情、能力不同,法无定法,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便是学法。金融启蒙的主要工作是将悟道者之成法公之于众,以期产生强烈的外部效应。

金融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的跨期选择,这种选择要遵循风险收益匹配(对称定律)与无风险套利(一价定律)两大原则。对称定律可以通俗地解读为“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价定律则可以理解为“水流千里归大海”。

掌握道的方法有多种,虽然因人而异,但对一些常识的理解还是存在着共性的。这些常识可以称之为法则,它包括时间与不确定性、收益与风险、效用与责任、套利与对冲等。金融的道与法尽在“这点事”。

目录

场 景 金融让生活更美好

第一章 时间

第二章 效用

第三章 收益

第四章 效用

第五章 变现

第六章 责任

第七章 信用

第八章 套利

第九章 对冲

第十章 责任

试读章节

博教授:这也是我的愿望,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更丰富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理念,能够更好地利用生活中的金融工具来增加财富。还有一点我觉得很关键,就是当大家都能掌握一定的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后,也有利于帮助我们的国家尽快建立起一套更加有效率和现代化的金融市场体系,能够让更多的人获益。

时晶晶:博教授您说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指的是什么呢?我们和那些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还有什么差距呢?

博教授:差得可远了。从金融工具角度来说,我们比那些发达的金融市场要差很多。高考刚刚结束,我就拿上学来举个例子,我想你们大概还都有高考的记忆吧,毕竟那是我们人生中的转折点之一。

融小蒙:当然记得,怎么能忘呢。我当时报考一本的同济大学,只可惜一分之差就落入了二本,人生一下子好像下了一个台阶。要是当时不差这一分,现在怎么可能屈尊给大启当女朋友呢!哎,想一想就觉得惆怅。

金大启:你以为就你自己是意外啊,我当时要是发挥好的话,早就去北大了,现在没准比牛博士还成功呢。

牛博士:你们现在生活得也很不错嘛,尤其是还能遇到博教授,学习金融知识。当初你们要是考得好,没准混得比现在还差呢,这可不一定。

博教授:世事的确难料,但进入名牌大学所能够获得的资源还是要好于普通大学的,起码从平均水平上说是这样。大家对自己的高考还是记忆犹新呀,你们现在的时代已经好于我们那个时候了。记得当时我在县城上高中,班上的同学都是各个村、各个乡中学习最好的学生。那时候大家上起学来都可带劲了,好像都憋着一股劲,希望通过学习、通过高考走出大山去,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更大的障碍在于生活的窘困。我们班上的好几个同学都没能完成高中学业,没能走向大学。他们因为家境的困难不得不中途退学,或者到城里打工,或者回家务农。还有的同学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开始做生意。而现在看来,那些去打工和务农的同学还生活在我们所能感受到的贫困线以下,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而我自己比较庆幸,家境虽不富裕,但在那个时候还能支撑我读完高中和大学。

融小蒙:是啊,当时我们班上也有许多这样的同学,很可惜他们当时没能坚持读到大学,否则如今的生活也会好上很多。

博教授:这里就到了今天我们要说的主题了,我今天主要想给你们解释一下“信用”这个概念。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有那么一家银行,在当初我们那些同学比较贫困的时候借给他们一些钱,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找到理想的工作,那是不是可以要求得到非常高的利息回报呢?  融小蒙:我觉得只要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他们将来一定可以赚很多的钱还给银行,那样大家都能得到好处。

博教授:对,借款者和贷款者能够得到双赢的结果,同时还为社会培养了人才。这样的事情多好呀,但是在当初我们上学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实现呢?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

时晶晶:是不是银行担心不还钱呢?

博教授:我并非在说人性有多么自私,也不涉及道德判断。但是在初学经济的时候,我们都会接触到一个“经济人”的概念。

时晶晶:这个我了解,经济人就是自私的人。

博教授:虽然有些难听,但基本就是这个意思。在经济学中,是不排斥自私自利行为的。亚当·斯密当初在《国富论》中就推演过,当所有人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社会利益也就能达到最大化了。

时晶晶:没错,这听起来挺有道理。

博教授:但在某些时候这种经济人也有不好的后果,比如我们现在所提到的这个问题。本来是一件双方都能获得好处的事情,但由于银行担心一些学生完成学业后赖账不还,并且现实中也确实有一部分学生虽然能赚到很多钱但也不愿意还给银行钱,因此导致银行没办法开展这种类型的信用贷款业务,这种现象我们称作“市场失灵”,就是说市场并不能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

时晶晶:那该怎么办呢?

博教授:经济学家也给出了药方,当市场存在失灵的时候,就需要发挥政府或者类似政府机构的作用了。比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主导创建一种我们称之为“信用体系”的东西。当一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健全了,这种市场失灵的情况也就容易避免了。P154-156

序言

中国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经济大国,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是金融体系的完善,中国正在从经济大国步入金融大国的行列。但中国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还不强,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不高,中国的金融业在国际竞争中也还远未强壮。而公民基础金融素质的提高将决定一国金融发展的质量和能力。2013年由中国金融博物馆和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组织了首次中国公民金融素质调查活动,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中国公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存在严重不足。这些现象强烈地提醒我们要关注民众的金融普及教育问题。

提高全体公民的金融素质,要依靠全社会努力。除了在学校中加强金融学教育外,还应有更广阔的渠道。中国金融博物馆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表率。开馆4年,中国金融博物馆已接待了参观者20多万人次,为普及金融知识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与中国十几亿的人口基数相比,实在是沧海一粟。公民金融素质的提高需要更多元化的知识普及手段,需要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公益机构更多地参与进来。

在这一背景下,由中国金融博物馆金融启蒙委员会发起并组织编写的《金融这点事》系列丛书为金融普及提供了又一新渠道。

金融是一门比较复杂高深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由货币银行学、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中央银行学、数理金融学、公司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等一系列课程共同构成的系统理论。学习金融是一个系统而艰难的过程,因此也容易让人望而生畏。

但这并不代表金融知识本身枯燥难懂。在我看来,金融是有趣的,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用浅显的语言介绍金融知识,应是金融从业者的一项社会责任。正如科学理论的艰深并不妨碍科学本身的有趣一样,少儿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是我们许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许多科学大家同时也是科普大家,如美国的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萨根和我们的华罗庚教授,在科学研究之余,都致力于科普工作,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做出了极大贡献。

金融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也该如此,我们社会中应该出现一批类似于《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金融学普及读物。《金融这点事》系列丛书为此开了个好头。这套书绕开了可能会让人生厌的公式,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则;在情节设计上贴近生活,问题从生活中来,结论也回归到生活中去,又不影响书的专业性。博时基金编写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国内著名大学金融学专业毕业的博士,他们扎实的知识背景和在金融机构的工作经验,是这套丛书专业性的保障。我也希望读者从阅读中获得乐趣的同时,也能获得正确的金融学知识。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将来的工作还任重道远。希望更多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机构和专业人士加入到金融启蒙志愿者的队伍中来,让我们共同为这一事业尽一份力!

吴晓灵

2014年10月15日

书评(媒体评论)

金融是我们的朋友,不是敌人,它让我们生活得更安全、更自由和更幸福。这样简单的事实却被长期垄断演化为机构的傲慢、手段的霸道和监管的局限。这本书还原了真相,值得推广。——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

《金融这点事》不是学术专著,却值得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社会大众一读,书中讲到的金融思维穿越人类历史,关乎芸芸众生,是驱动金融实践与研究的根本规律。——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

欲望是人类的本性,哥伦布因为它片帆浮海、横渡大洋发现了美洲。理性是人类的禀赋,哥白尼因为它仰望星空、冥想终生提出了日心说。在金融市场上没有理智的欲望会走向毁灭,没有欲望的理智会永守清贫。在财富喧嚣的时代,如何让欲望和理智和谐共处?这本书给你启迪。——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

虽然不能说把专业的东西讲得晦涩是不专业的表现,但是把专业无味的东西讲得通俗有味儿,一定是最专业的表现。《金融这点事》,行文举重若轻,化专业内容为通俗表达。最专业的人才能写出最简单的内容。——CCTV财经频道主持人,姚振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融这点事(Ⅰ道法篇)/中国金融博物馆金融启蒙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823185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4296727
中图分类号 F83-4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