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的太空最能吸引孩子的目光,引发他们的遐想:天上有多少颗星?流星是怎么回事?……神秘莫测、变幻无穷的太空,最让青少年朋友着迷!
王大有编著的《蔚蓝星空大家庭》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航空航天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直击科技前沿,为读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
图书 | 蔚蓝星空大家庭/科学探索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广阔的太空最能吸引孩子的目光,引发他们的遐想:天上有多少颗星?流星是怎么回事?……神秘莫测、变幻无穷的太空,最让青少年朋友着迷! 王大有编著的《蔚蓝星空大家庭》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航空航天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直击科技前沿,为读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 内容推荐 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一座知识与智慧的乐园! “科学探索丛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各个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人物背后的故事、历史背后的真相、谜团背后的答案,直击科技前沿,为读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 千百年来,深邃的太空引起人类无限的遐想,并流传着人类奔向宇宙的美丽神话和传说。 王大有编著的《蔚蓝星空大家庭》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翻开本书吧,奇异美妙的宇宙之旅即将启程。 目录 第一章 神秘的宇宙 第二章 走近银河系 第三章 走近太阳系 第四章 宇宙的大使 第五章 忠实的“守候者” 第六章 太空与探测 第七章 握手太空 第八章 握手太空的航天应用 第九章 航天科技与军用 试读章节 宇宙是否会死亡 19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诗人斯温朋曾写了一首令人感到恐怖的诗: 无论是星星还是太阳都不再升起, 到处是一片黑暗, 没有溪流的潺潺声; 没有声音,没有景色, 没有冬天的落叶, 也没有春天的嫩芽; 没有白天,没有劳动的欢乐, 在那永恒的黑夜里, 只有没有尽头的梦境。 这首诗是斯温朋根据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的理论,对人类和宇宙的未来作的一番描述。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是德国人克劳修斯,他主要是因为他的热力学和气体分子运动论而著名。他的主要贡献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不能自动地从较冷的物体传到较热的物体。”这一定律说明自然界中的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克劳修斯建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有着极深刻的物理意义,它提出了自然界的过程都是有方向的,并把这个定律外推到无限的宇宙。1867年,他在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学家的集会上发表演说,说“宇宙会进入一个死寂的永恒状态”。不久,这一说法就被人们遗忘了。 作为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人们不禁要问,宇宙真的会死亡吗? 科学家认为,宇宙会逐渐耗尽所有能量并慢慢地停止膨胀。恒星、星系、行星和所有原子都会开始坍缩,紧缩成针尖大小。 多年来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宇宙正在迅速膨胀,而且这种膨胀速度即便还不足以撕碎宇宙,也足以使遥远的星系以超光速的速度远离我们。银河系以外的任何星系都有可能在1000亿年内消亡。 宇宙在向外膨胀时,“光高”会变长、减弱。科学家认为,尽管光的波长能达到我们星系大小的长度,但也会慢慢被吸收掉。 刚刚诞生的宇宙是炽热而且致密的,随着宇宙的迅速膨胀,其温度迅速下降。最初的1秒钟过后,宇宙的温度降到约100亿摄氏度,这时的宇宙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形成的。随着温度继续变冷,核反应开始发生,生成各种元素。这些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并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在个别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 宇宙死亡和重生的循环是很可能的,或者说,当宇宙的真空突然变成某种完全不同的物质时,宇宙可能会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结局。 宇宙可能在一次大坍塌中向内坍缩,或者我们将迎来另外一种结局,它被称为大撕裂,慢慢陷入黑暗。但是却不必恐惧:漫长的黑夜将会比你想象的有趣一些。 宇宙中的支配性的力量是恒星和其他物质之间的引力,这就意味着宇宙的未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宇宙的密度大到使引力能够克服大爆炸以来的膨胀,并且把所有的物质在一次坍塌中重新拉到一起,成为“大坍塌”;要么宇宙的密度不够大,膨胀将会永远持续下去。 要了解宇宙是否会发生坍塌,就必须先弄清宇宙是否仍在膨胀,或膨胀的速度是否正在减慢。科学家研究发现,两颗恒星在重力的作用下互相绕行,其中一颗是缩小的高密度恒星,发出高热和白光,它就是白矮星。另一颗恒星则膨胀成庞然大物,它就是红巨星,它的燃料即将耗尽。这两颗恒星互相绕行时,白矮星会吸取伴星的气体,开始年复一年地长大。白矮星的质量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崩溃、坍缩,接着爆炸,释放出耀眼的光线和能量。而且,宇宙各处都有相同的亮度和可见度。 通过比较不同时空的超巨星的位置和年代,可以计算出宇宙的膨胀是否在变慢。天体物理学家发现,宇宙的膨胀速度并未变慢,膨胀的速度不但没有减缓,反而是正在加速。 大约在1000亿年后,太阳燃烧殆尽,所有的星系都会瓦解。宇宙中将只剩下孤立的恒星,这些恒星的能量也将用尽。有些恒星会变成白矮星或褐矮星,有些会坍缩成中子星或黑洞。大爆炸之后数千万亿年,就连黑洞也会消失。所有的物质都会成为最基本的成分。原子也会分解。最后,连构成原子的质子也会发生衰变。 宇宙的未来很可能非常凄凉,成为寒冷、黑暗和空虚的地方。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星系也开始互相远离。太空会变成一片空虚,死一般寂静。我们的星系团将以超越光速的速度远离我们,并消失在黑暗中。最后,一切都会陷入停顿,这就是宇宙的结局。宇宙最后将会死亡,剩下的只有冰冷、黑暗、死气沉沉的空虚。 宇宙到底会不会死亡呢?是最后紧缩成针尖大小,还是最终解体消失得无影无踪呢?迄今为止还没有谁能说清楚。 P12-14 序言 广阔的太空最能吸引孩子的目光,引发他们的遐想:天上有多少颗星?流星是怎么回事?……神秘莫测、变幻无穷的太空,最让青少年朋友着迷! 千百年来,深邃的太空引起人类无限的遐想,并流传着人类奔向宇宙的美丽神话和传说。然而,人类从诞生那天起,只能站在地球上仰望庄严和神奇的太空,猜测它的内涵和奥秘。晴朗的夏夜,繁星点点,当人们凝望着浩渺无垠的天幕时,无不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到太空中生活和工作;能到遥远的行星上旅行;能与宇宙中的“人类”不期而遇。 就如同宫崎骏在《天空之城》里描绘的那样,空间站就好像是一个悬在太空中的“家”,并且拥有强大的力量。不同的是,“天空之城”是由树枝贯穿起来的,而空间站则是由各个不同功能的航天器组装而成的。空间站通常由对接舱、气闸舱(过渡舱)、轨道舱、生活舱、服务舱、专用设备舱和阳能电池阵等几部分构成。对接舱是用来停靠载人飞船或其他航天器的,有的空间站有几个对接口,可以同时停靠多艘载人飞船,以便于运送物资和更换宇航员。气闸舱设置在对接舱与轨道舱之间,是一个加压通道,里面有一个供宇航员出舱活动的气闸出入窗口。这个窗口在宇航员或物资出入时,可防止宇宙物质进入轨道舱。轨道舱是空间站最重要的舱段,里面有各种先进的设备。因此,它也是宇航员的工作场所,宇航员可在这里进行各种实验。生活舱是供宇航员进餐、睡眠和休息的地方。服务舱内则装有推进系统、气源、电源等设备,专门为整个空间站服务。专用设备舱是根据不同的飞行任务,装载不同的仪器设备。 书是知识的海洋,孩子们想知道的就是我们要准备的,本书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翻开本书吧,奇异美妙的宇宙之旅即将启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蔚蓝星空大家庭/科学探索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王大有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西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5079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8 |
CIP核字 | 2015035952 |
中图分类号 | V1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