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换代的血雨腥风,宫廷斗争的风云变幻,雄才大略的帝王将相,贪官与清官的对峙角逐……
心学大师王阳明,书香门第奇葩子,龙场觉悟终得道。平定宁王、讨伐两广,且看一代圣贤的传奇人生。
京城说书匠所著《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从正史与野史中寻踪觅迹在字里行间中捡拾碎片,为你解读心学大师,王阳明。
图书 | 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 |
内容 | 编辑推荐 改朝换代的血雨腥风,宫廷斗争的风云变幻,雄才大略的帝王将相,贪官与清官的对峙角逐…… 心学大师王阳明,书香门第奇葩子,龙场觉悟终得道。平定宁王、讨伐两广,且看一代圣贤的传奇人生。 京城说书匠所著《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从正史与野史中寻踪觅迹在字里行间中捡拾碎片,为你解读心学大师,王阳明。 内容推荐 京城说书匠所著《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讲述,阳明者,姓王,名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代圣贤。就让我们翻开这本书,看看这样一位文韬武略、拯救大明的“古今完人”传奇却又极其充满坎坷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 书香门第的奇葩子 神奇的“痴呆儿” 立志成为“圣人”的怪异少年 经鉴定,疯子一枚 一波三折的圣贤之路 第二章 漫漫求道之路 婚礼当天,热闹非凡 圣贤之路,根本找不到 朱熹求道 第三章 初入殿堂,开始求道 终于找到坐标 格物穷理 阳明“格竹” 格物结局 第四章 神奇的官场之路 终于走上了“正轨”,也许…… 神奇的开始,坟场练兵 朱熹的理论——存天理,灭人欲 劝退高僧 王阳明的觉悟 第五章 天降大任之前的悲惨事 不是武松,也要挺身斗虎 成长的代价,疼! 牢狱之灾,爽! 龙场是哪里? 第六章 龙场的艰苦岁月 王阳明的觉悟,留! 龙场悟道 一套崭新的理论 知行合一! 第七章 重新出山 开始扬帆起航 天下第一反王——朱宸濠 江西的危机 鄱阳湖的第一战 第八章 平定宁王之乱 鄱阳湖的第二战 金银财宝VS…… 王阳明的诡计 宁王最后的结局 第九章 最后的辉煌 王阳明的选择 讨伐两广叛乱 最后一个“大礼包” 最后的王阳明 试读章节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人永载史册后,后人总会编写一些故事去美化他,甚至神化他。这就是说,大家认为此人拥有如此的成就,并不是后天的因素,而是先天就已经注定了。 因为这个习惯,所以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果某人出生时没有某种“特殊情况”,即使能够青史留名,他也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因为太掉价! 然而,根据历史记载,王阳明除了有一点“傻”以外,他就什么历史都没有了。 据《传世录》记载: 有一天,王阳明的父亲正在复习准备科举考试,幼小的王阳明不作声地走了进来。他在屋子里左看看、右看看,希望有人能够陪他玩,但是由于大家都很忙,所以没有人搭理他。 一看没人理自己,王阳明顿时觉得无聊至极。他只能找一个地方坐下,跟那些窗户外面的小鸟叽叽喳喳起来。看那个架势,估计王阳明是在想,他们没人理我,自己就和这些小鸟聊天。 就这样,不知不觉一个钟头过去了,正当父亲背完书,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突然之间,王阳明开口大声朗读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下子,屋里的气氛立刻怪异了起来。 听见自己孙子在背书,而且还是这么高难度的文章,爷爷王伦虽然困惑不已但十分惊喜。他激动地问道:“孙儿,这些文章,你是从哪里学来的?”听见爷爷在问自己,王阳明挠着脖子说道:“没人教我,这些是父亲刚才背诵的文章,我便记在心里了。” 众人惊愕不已。 面对这幅场景,爷爷王伦彻底傻了,他惊得眼珠子都快出来了。而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抱住王阳明,并且发自内心地说道: “啥也别说了!你是一个天才呀!真正的天才呀!” 殊不知,正是这位“天才儿童”,差点让父亲和爷爷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立志成为“圣人”的怪异少年 虽然王阳明的悟性很高,对任何事情都能举一反三,所有人都对他的聪明才智“震惊不已”,但是慢慢地,就不对劲了。 因为,这个孩子天天嚷嚷:“我要当‘圣贤’!” 这是一个什么情况? 虽然在大家的眼中,这不过是小孩子的胡思乱想而已。但是很快地,大家就清楚地知道自己错了。 王阳明十五岁那年的秋季,有一天,他带着两三个家仆,突然离家出走了。 刚开始的时候,家人并不在意,毕竟这是一个“非常之人”,从来都是干“非常之事”,可是,整整过了一个星期,王阳明也没有回来。这下子大家彻底慌了。 直到一个半月后,王阳明才风尘仆仆地回来。原来,他是亲自出去考察明朝的边境,去“居庸三关”了。 倒底何为“圣贤”?自从王阳明想做“圣贤”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他。他一琢磨,所谓的“圣贤”,应该是那种“有能力保护人民,打击各种外来势力,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人”。 因此,带着这种想法,王阳明开始研读兵法,并开始关心明朝各种边境问题了。 至此,才出现了他独自出关的一幕。 后来,除了独自出关外,王阳明更是干了一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事情,他严肃地对老爹说道: “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奏折,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说这句话的王阳明,当时只有十五岁。 P3-P6 序言 1905年,为了争夺亚洲的霸权,日本和俄罗斯在中国的东北爆发了一场大战,史称“对马海战”。 在这场战斗中,日本海军与俄国海军相比,参战人数、战舰数量、炮口火力都处于绝对的下风,这几乎就是一场“以卵击石”的战争。但是,凭借着日本海军东乡平八郎的超水平发挥,处于劣势的日本海军,全歼了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其波罗的海舰队,从此正式建立了自己的海上霸权,而作为战斗英雄的东乡平八郎,更是一战成名,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英雄。 由于东乡平八郎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其为海军部长兼军将议员,使其一夜成为日本海军第四任首脑,并授其伯爵封赐,列为华族(仅次于皇族的超级贵族)。这还不算,日本天皇还把他召回国,并正式设立庆功宴,为其接风洗尘。 在这次宴会上,面对数不清的赞誉之声,东乡平八郎什么也没有说,他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并且告诉大家,他之所以成功,只是凭借了上面的这句话。 众人听完后立刻围拢了过去,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看这块腰牌,要看它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字。 这块腰牌上只是简简单单地写了七个字: 一生俯首拜阳明。 阳明者,姓王,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此人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的一代圣贤。 这位王守仁先生,以其独特的魅力、超高的智慧、完美的一生,彻底征服了日本人,并且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非常浓郁坚实的一笔。 这么牛的一个人,但是他的一生却是非常诡异和富有传奇色彩的,期间还有无数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我们随便拿出他一两个故事,就能说明他一生的风格迥异。 王守仁五岁那年,因为一位高僧的一句话,他这才摆脱了“先天聋哑”的尴尬窘境; 王守仁十二岁那年,不去读书考取功名,却整天嚷嚷着“要当圣贤”; 王守仁十五岁那年,彻底辍学,只身一人远出塞外考察边疆,并且一心要向皇帝上书,阐述自己的军事观点; 王守仁十七岁那年,奉命成婚,却在婚礼当天,彻底放了新娘的鸽子; 王守仁十八岁那年,没事天天看竹子,结果整整看了七天,还差点死了过去; 王守仁二十二岁那年,终于科举中第,却不去光宗耀祖,他根本不屑去上班; 王守仁……………… 这就是王守仁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个“奇特、另类”的人物,还印证了那首“神曲”:“不要疯狂地迷恋哥,哥就是一个传说。” 他确实做到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奇葩”似的人物,他的身上集合了中国所有的最高等级的人的人格魅力,所以古人对王守仁的评价极高,称他为“千古完人”。 我们知道,但凡是“千古完人”,都需要完成“三不朽”。但是,什么是三不朽呢? 按照《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就是说,一个人想要永垂不朽,让后人代代传颂,他必须做到三个方面。第一,在天地间建立自己崇高的道德,使自己的行为让后世永远铭记;第二,在人世间建立自己伟大的功业,让后世永远地膜拜;第三,创建一种独特的思维,建立只属于自己的学派,让后世永远学习,传习不朽。 简单来说,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只有这样才能称为“三不朽”。 看似很简单吧,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能难死人。 古往今来能人异士数不胜数,但凡能立德者,未必能立功(如孔子);但凡能立功者,未必能立言(如诸葛亮);但凡能立言者,又未必能立德(如张居正)。所以,如果想集“三不朽”于一身,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即使是那位号称“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他也不过如此。 从“立德”的角度看,曾国藩从小的目标就是要当官,而且是那种最大的官,这种狭隘的拜金主义,跟从小就要立志成为圣人的王守仁,根本是不能比的。 从“立功”的角度看,即使没有曾国藩,太平天国也会被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剿灭;但是没有王守仁,宁王叛乱就不会被扼杀在摇篮里。换句话说,没有曾国藩,清王朝也能够顺利平定叛乱,但是没有王守仁,明王朝的政治命运就不得而知了。 从“立言”的角度看,曾国藩乃一介武夫,他胸中确实无墨,后世之所以津津乐道于他,主要是他编写的一本《曾国藩家书》,这本寄回家的书信,都能够让他扬名立万,可见曾国藩算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但是王守仁不同,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他创造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不仅影响广泛,还彻底该变了明朝中期以后的思想文化发展,甚至一直影响到现在。 可见,虽然都被称为“完人”,但是曾国藩的“完人”程度与王守仁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的原名为“陶文浚”,就是因为熟读了王守仁的著作,在了解了“知行合一”伟大学说后,才改名为“陶知行”,后来又改名为“陶行知”,可见他对王守仁的崇敬程度。 在日本信奉“王学”的人更是数不胜数,除了那位日本海军上将东乡平八郎,就连日本的天皇也承认,没有王守仁的“王家心学”,就没有改变日本的“明治维新”。 现在,就让我们翻看这本书,看看这位中国“古今完人”的一生,看看他是如何从人变成神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京城说书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36212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6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6 |
CIP核字 | 2015057500 |
中图分类号 | B248.2 |
丛书名 | |
印张 | 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