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内容
编辑推荐

1、一部亲历者的战争回忆录。本书作者刘青松,亲自采访数十位战争老兵,他们或亲历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或亲历护桥。一部卢沟桥的历史就是亲历者的战争回忆录。

2. 一部纸上的艺术纪录片。数十位文物专家、建筑学家,亲自探求卢沟桥的艺术之美,令世人不禁动容。本书一亲历者诉说鲜为人知的细节,是为难得的史料,他们发掘出卢沟桥的美与存在,见证卢沟桥的历史、艺术以及新发展。

3. 知名专家亲身指导,卢沟桥管委会推荐。本书作为一部卢沟桥的艺术之书、历史之书,卢沟桥知名专家范贻光等多年从事卢沟桥研究的专家亲自把关,保证了这一作品的准确性、严谨性。

4、英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摄影师陈虎翼奉送大批卢沟桥高端精美图片。全彩四色印刷,精选几十幅经典摄影作品让你领略卢沟桥之美。

内容简介

《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卢沟桥建成后八百多年间,作为一种象征被铭记的人、事、物,她的艺术价值、文化底蕴、抗战风云及其历史象征意义,她与北京、中国的精神纽带,与“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一新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部重新发现卢沟桥之美、北京城市脊梁之厚重的历史地理之书,也是一部张扬卢沟桥精神,发出中华民族“醒狮”宣言的时代风貌之书。

作者简介

刘青松,纪录片撰稿人、畅销书作者,曾从事媒体、出版工作多年。作品有《真话:1978-2008中国壮语》(九州出版社,2009)、《天朝的天窗:晚清最后十年报刊风暴》(上海三联书店,2012)等。

目录

"引子:两个少年,一座桥

第一篇 雄狮

第一章 一座桥与一条河、一座城

奔腾不羁的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横跨永定河的卢沟桥1192年建成后,作为交通要道,见证了王朝兴衰,城市变迁。

一条有不羁灵魂的河,一座有大格局大气魄的城

一座连接北京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

第二章 一座无与伦比的桥

被马可?波罗誉为“在世界上恐怕无与伦比”的卢沟桥,体现了高超的建桥工艺,设计精妙,坚固无比,仿若神桥。

桥基:铁柱穿石更穿心

桥墩:“斩龙剑”神话

拱券和桥面:兼具美观实用

此桥真神也

第三章 一座美丽的桥,“狮子数不清”

乾隆御笔“卢沟晓月”碑之外,狮子是卢沟桥的一大看点,501只石狮栩栩如生,姿态万千,仿佛有生命,有灵魂。

守护神和指路仙人

御碑上的点睛之笔

美不胜收的历史画廊

活着的石狮

第四章 卢沟晓月:第一销魂是此桥

卢沟桥是一座底蕴厚重的文化之桥,“卢沟晓月”美景被历代文人墨客吟诵、描绘,一些人借桥抒家国之思、兴亡之叹。

诗词不尽晓月意

卢沟世态皆入画

“岂知中有兴亡泪”

第五章 桥边有座宛平城,城墙上有弹坑

卢沟桥一带一直是军事要冲,明末,东桥头建起了驻兵的拱极城,即后来的宛平城。城墙上的弹坑,警醒着后人。

军事要冲上的拱极城

武俊碑上的历史密码

城外的清代演炮场

城墙上的弹坑

第二篇 怒吼

第六章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危急,二十九军官兵在长城抗战中挥起大刀奋勇杀敌。七七事变前,日军不断挑衅,二十九军官兵愿与卢沟桥、宛平城共存亡。

二十九军的“国耻”馒头和大刀

喜峰口的大刀队

华北事变,日军进驻丰台

成为日本人地盘,丰台在哭泣

“卢沟桥之得失,北平之存亡系之”

日寇步步紧逼,战事一触即发

“愿与卢沟桥、宛平城共存亡”

第七章 七月七日:最长的一天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军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侵华第一枪,中国将士英勇抗敌。一夜血战后,国人呼唤“保卫卢沟桥”。

宛平城外一阵枪响,刺破寂静夜幕

“士兵失踪”真相,日本人的“第一枪”阴谋

日军的备战和威胁,国人的抵抗决心

日军进攻,中国血战

一夜血战后,国人心系一座桥

第八章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23个昼夜,二十九军官兵死守卢沟桥和宛平城,浴血奋战。国人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任何威胁也吓不倒”

“睡狮今已醒矣”

“同日本帝国主义坚决打到底”

“国家存亡,千钧一发”

“立功报国在此桥”

第九章 国破桥在

“卢沟晓月”碑见证了日军侵华的罪恶。卢沟桥民众乃至中国军民不屈抗争。山河破碎,卢沟桥精神永在。

“卢沟晓月”碑旁的罪恶

蓟运河上的浮尸

粥厂好比鬼门关

卢沟桥人民的抗争

张自忠的自我救赎

卢沟桥,可歌可泣故事的起点

第三篇 醒狮

第十章 一座新生的桥

新中国成立后,卢沟桥地区旧貌换新颜,但交通压力让古桥不堪重负。在多方努力下,卢沟桥和宛平城终得保护、修缮,抗战纪念馆在桥畔建成。

建国后卢沟桥初展新颜

卢沟桥受伤了

新的护桥战胜利了

卢沟桥畔建起抗日战争纪念馆

沧桑古道串联城桥新貌

第十一章 父辈的旗帜

卢沟桥事变70年后九位二十九军老兵聚首卢沟桥,完成最后一次集结。金振中、杨云峰等老兵魂归卢沟桥。前辈精神,后辈传承。

桥下幸埋忠骨,英雄魂兮归来

老兵杨云峰的“军功章”

二十九军后代们的父辈烙印

老兵的眼泪,后辈的掌声

第十二章 桥载中国魂,睡狮今已醒

卢沟桥精神在今天仍有其时代意义,卢沟桥上凝聚着“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一新的国家形象,托载着中国梦。

“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

“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尾声:两个老人,一座桥

参考书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青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55937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5136741
中图分类号 I253.7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