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逸史(第1部)
内容
试读章节

设计杀妾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为筹建德州兵工厂而只身前往,未带家眷。

在德州不到半个月,他就看中了一个唱河南梆子的艺妓红红。

他甩手掷出3000大洋,将红红买来做了小妾。

可当他调任山东巡抚时,又将红红忘到脑后。这红红本是烟花女子,不甘寂寞,遂与家奴私通,不久被人告发。

尽管袁世凯浪荡轻狂,可绝不允许妻妾有外遇,做出有辱家门的事情,于是设下毒计,谎称允许她与家奴回归德州。俩人感激涕零,欢喜而去。可上路不久,就被袁派人双双害死。为保住自己的“清白”,袁世凯不惜丧尽天良。

可怜红红,从纳妾到被杀,前前后后还不到5年。

急纳六姨太

洪述祖原为天津一洋行的伙计,后来发迹。为讨好袁世凯,他将自己的胞妹拱手奉献给色狼。

“我知道大人需要女子照顾,特地从外地购得一年轻女子,年方19,其貌极为艳丽,而且玲珑得很,请大人笑纳。”

袁世凯立即照办,收为六姨太。

此人能言善辩,心乖嘴巧,特别能博得袁世凯的宠幸,竞延20年不衰,实属不易。

后来,她被袁世凯的妻妾们称为“潘六儿”,意即《金瓶梅》中西门庆的第六个老婆潘金莲。

袁世凯得知,严令禁止将其与偷汉杀夫的潘金莲相提并论,用以维护她的合法地位。

当袁世凯得知六姨太是洪述祖的亲妹妹时,顿时对这个大舅子另眼相看。那洪述祖自然也就官运亨通了。

诈娶人婢

袁世凯奉密旨悄悄赴沪查办盛宣怀的上海招商局贪污案,却看上了盛的宠婢,此人名唤桂儿,是个具有苏杭特点的南国美人,其气质、风度、言谈举止,使袁世凯垂涎不止。他暗示盛宣怀,只要肯割爱,其它一切都好办。

盛宣怀有点“不明事理”,犹豫不决。袁世凯便威胁说:“你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我就只好叫你看看我袁某的厉害。”盛宣怀乖乖将宠婢奉上。于是,那笔贪污巨款的案子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实,盛所献者并非桂儿,乃是桂儿的孪生妹妹贵儿。就这样,贵儿成了袁世凯的九姨太。

收科之妾

六姨太侄女翠媛,入府陪伴姑母洪氏,被袁世凯看中。六姨太为讨好袁,便同意袁讨其为妾。袁世凯大喜:“知我心者,洪姨太也!”

第二天一早,袁世凯召集妻妾宣布此决定,众妻妾七嘴八舌,一致反对。袁大怒:“不从吾命者,立即赶出家门。”此话煞有权威,众妻妾只好缄口不言,算做“一致通过”!

袁世凯说:“今纳翠媛为收科之妾(收科即最后),是我这辈子的最后一次婚礼,一定要热热闹闹大庆一番。”

1913年12月,54岁的袁老鳖又当起了新郎官,与19岁翠媛遂成“天作之合”。

侄女跃升为第十五姨太,与姑母同夫,大破了陈规,成了具有袁家特色的艳闻。

父威点滴

袁世凯在国,是个家长似的暴君;在家,是个暴君似的家长。

袁世凯金口玉言,说一不二,不论正确与否,必须乖乖执行,儿女们都很惧怕。

一次他正吃饭,二公子前来请安。也不知为什么,这位老爹突然有了爱心,让二儿子一块儿来吃,说着就夹过一个馒头来。

偏偏二公子刚刚吃饱,实在吃不下。可父叫子吃,子不敢不吃,只好恭恭敬敬地接过来咬了一口,却怎么也咽不下去,便趁老爹不注意,将馒头塞进袖筒里,结果把胳膊烫出了大水泡。

严父之威竟然到如此地步。

四公子袁克瑞喜爱钓鱼捕虾,他常常偷偷跑到池塘去,但袁世凯不喜欢他干这些事,他总是背着老爹,悄悄下水。

有一次他正玩得高兴,忽听岸上父亲“嗯”地一声,吓得他打个冷颤,只好呆如木鸡地等着挨罚,等了半天却不见动静。回头一看,是五弟正抿着嘴乐,原来是他装出老爹的咳嗽声故意吓唬他。气得他教训了五弟两巴掌。

第二天,他照样又去摸鱼,又在兴头上,背后又是“嗯”的一声响动。唉,又是五弟在捣鬼,他头也没回,就骂了一声:“混帐东西,你嗯个什么,还让我再揍你两巴掌?”回头一看,魂都吓丢了,不是五弟,是老爹。

袁世凯气急败坏,叫人把他拉过来,狠狠地赏了一顿棍子。

袁世凯对儿女们读书情况并不在意,但管教得十分严厉。

他对赴欧美留学的儿孙订立了两条家规:

一不许信奉耶稣教;

二不许婚娶外国女人。

袁世凯临终前,召集儿女到床前,嘱咐他们:“好好读书,将来在科学技术教育方面有所作为,千万不要进入政界。”

鸭与红烧肉

袁世凯爱吃清蒸鸭子和红烧肉,但以鸭为第一,因而他将鸭放在餐桌的中央,其他菜肴如众星捧月般地围着它。

他用象牙筷子把鸭皮一掀,一转两转,不消几下,就把鸭皮扯下一大块来,真叫人惊讶,一般人学不到家的。

他吃鸭也有严格的选择,他爱吃鸭肫、鸭肝和鸭皮。他陆续将这些都当仁不让地送到嘴里,至于其它部分也就无所谓了。

在鸭的右边,就是每餐也必备的一碗红烧肉。他饭量很大,对红烧肉很贪婪,大口大口地嚼在嘴里,由嘴角往下直流油,样子十分不雅。

可他顾不了这些,四五块之后,他也就将“战略重点”转向肉丝炒韭黄类的清淡之菜了,诸如三姨太做的高丽酸白菜之类。

不过,清蒸鸭子和红烧肉吃多了,带来两个问题:

一是放屁多,而且极臭;就是召见属下或开会的尊严场合里也憋不住,往往嘴在上面慷慨陈辞时,下面也同时爆发几次与之并不和谐的伴奏声。

二是痰多,经常由喉头涌动而出,不分时间场合,没有什么规律性,因而他离不开痰桶,痰盂之类。P4-6

目录

前言

北洋魁首

袁世凯

北洋要员

黎元洪

徐世昌

唐绍仪

陆征祥

熊希龄

梁士诒

张勋

直系

冯国璋

曹锟

吴佩孚

王怀庆

陆建章

王占元

皖系

段祺瑞

徐树铮

张敬尧

靳云鹏

倪嗣冲

奉系

张作霖

张宗昌

张作相

吴俊升

杨宇霆

南国风云

蔡锷

孙传芳

陆荣廷

唐继尧

谭延闽

民国之缔造者

孙中山

殉国英烈

邹容

陈天华

徐锡麟

秋瑾

宋教仁

民国元勋

黄兴

廖仲恺

章太炎

吴稚晖

蔡元培

戴季陶

胡汉民

于右任

序言

辛亥老人冯自由曾撰写一部《革命逸史》,热情地讴歌了孙中山及其战友们建党与开国大业,产生巨大反响。其内容,整书则由一个个轶闻故事编织而成。

所谓轶闻,大多是广为流传而又未见于正史的某些传闻、趣事,尽管它的很大成分都来源于历史,但不能将它等同于真史、信史,因为在长期流传中将它注入了更多的戏剧性冲突,使它更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较大的随意性,而这些,往往冲淡了正史本身所独具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但是,归根结底,它附属于历史,衍生于历史,折射着历史,它依旧是历史母亲的产儿。

笔者以《革命逸史》为楷模,编纂了此部《民国逸史》。

在中华民国这段纷纭复杂的历史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名震中外的风云人物。有关他们的野史、传言、趣事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流传颇广的轶闻大多散见于各种书、史、报、刊或越来越多的回忆录等资料,其中很大部分就是真实历史的记录,扎根于民国瞬息万变的现实;尽管其中不乏讹言戏语,但也绝非凭空杜撰,它也能从人物自身的浮沉升降中找到依据。

通过各种不同人物的各种不同的轶闻,可以窥斑见豹,观测其主人公性格的某一个侧面,如先驱的勇武,烈士的奉献,领袖的风范,以及野心家的阴险,军阀的凶残,政客的狡诈,同样寄托着社会基层的爱憎感情,同样是人心的见证。

这些轶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浓厚的趣味性,雅俗共赏,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为此,我们起例发凡,钩散采遗,对它们进行整理,编辑成书,以飨读者。

中华民国的分期,较为复杂,一般公认为三期。即创建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政府时期。

凡是在此期间担任过民国高等官职的大员,不论革命派、改良派、反动派,或开始革命而后来背叛革命,或开始不革命而后来走向革命者,皆在入选之列。

创建时期(1905~1911)

此期乃是由建党到建国的发端时期,本书重点摘录以同盟会为核心的革命家孙中山、黄兴、徐锡麟、秋瑾等先驱者的一个个生活片断或斗争特写。中国现代历史的车轮就是沿着他们不朽的足迹向前推进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将千秋万代为后世的儿孙所牢记。与此同时,本书也收录了清政权苟延残喘的挣扎及其走狗的倒施逆行。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

此期为本书的重心。在袁世凯称帝后,中国是分裂的。北方是直、皖、奉系等派军阀的仇杀,而其魁首与帮凶所盘踞的国府、内阁,成为表演他们恶德败行的舞台;而南方衮衮诸公欺世盗名的角逐又给残破的金瓯再添愁惨。本书将其传言、丑闻摘录其中。然而,邪不压正,革命先驱孙中山掀起的二次革命、护国以及两次护法运动的迭迭高潮冲荡着封建的污泥,其中不乏英雄高风,豪侠亮节,又给这段历史骤增亮色。

南京政府时期(1927~1949)

国民党南京政权,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名义上统一的中央政府。这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白热化的大动乱时期,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转折时期,它的轶闻同样寄寓着两大政治派别生死搏斗的深刻主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引人走进目不暇接的人情世态的小品画廊,琳琅满目,趣味横生。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能让已经涉及的人物、事件有始有终,我们也在此做了简略的收录和处理。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中华民国的历史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入,有些评价不够客观,不够公允。在此书中,我们以纪传体的表现手法,将人物放置于他所在的民国不同阶段的特定时空中,将时间的纵向与人事的横向组合为一体,让民国历史前后贯通,给人以系统而完整的印象,或可为民国历史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和线索。

王习耕、梅振田

2015年1月

内容推荐

在“中华民国”这段纷纭复杂的历史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名震中外的风云人物。有关他们的野史、传言、趣事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流传颇广的轶闻大多散见于各种书、史、报、刊或越来越多的回忆录等资料,其中很大部分就是真实历史的记录,扎根于民国瞬息万变的现实;尽管其中不乏讹言戏语,但也绝非凭空杜撰,它也能从人物自身的浮沉升降中找到依据。

通过各种不同人物的各种不同的轶闻,可以窥斑见豹,观测其主人公性格的某一个侧面,如先躯的勇武,烈士的奉献,领袖的风范,以及野心家的阴险,军阀的凶残,政客的狡诈,同样寄托着社会基层的爱憎感情,同样是人心的见证。

这些轶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史料性、浓厚的趣味性,雅俗共赏,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为此,王习耕起例发凡,钩散采遗,对它们进行整理,编辑成这本《民国逸史(第1部)》,以飨读者。

编辑推荐

民国逸史,亦即民国名人的微历史,大历史侧面的碎片史,野史,逸闻。这些逸史散见于各种书、史、报或越来越多的口述史、回忆录等资料。这些轶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史料性、浓厚的趣味性。王习耕的这本《民国逸史(第1部)》便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编辑成书,以飨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逸史(第1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习耕编
译者
编者 王习耕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36903
开本 16开
页数 4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4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726
CIP核字 2015135444
中图分类号 K260.9
丛书名
印张 3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45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