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杀妾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为筹建德州兵工厂而只身前往,未带家眷。
在德州不到半个月,他就看中了一个唱河南梆子的艺妓红红。
他甩手掷出3000大洋,将红红买来做了小妾。
可当他调任山东巡抚时,又将红红忘到脑后。这红红本是烟花女子,不甘寂寞,遂与家奴私通,不久被人告发。
尽管袁世凯浪荡轻狂,可绝不允许妻妾有外遇,做出有辱家门的事情,于是设下毒计,谎称允许她与家奴回归德州。俩人感激涕零,欢喜而去。可上路不久,就被袁派人双双害死。为保住自己的“清白”,袁世凯不惜丧尽天良。
可怜红红,从纳妾到被杀,前前后后还不到5年。
急纳六姨太
洪述祖原为天津一洋行的伙计,后来发迹。为讨好袁世凯,他将自己的胞妹拱手奉献给色狼。
“我知道大人需要女子照顾,特地从外地购得一年轻女子,年方19,其貌极为艳丽,而且玲珑得很,请大人笑纳。”
袁世凯立即照办,收为六姨太。
此人能言善辩,心乖嘴巧,特别能博得袁世凯的宠幸,竞延20年不衰,实属不易。
后来,她被袁世凯的妻妾们称为“潘六儿”,意即《金瓶梅》中西门庆的第六个老婆潘金莲。
袁世凯得知,严令禁止将其与偷汉杀夫的潘金莲相提并论,用以维护她的合法地位。
当袁世凯得知六姨太是洪述祖的亲妹妹时,顿时对这个大舅子另眼相看。那洪述祖自然也就官运亨通了。
诈娶人婢
袁世凯奉密旨悄悄赴沪查办盛宣怀的上海招商局贪污案,却看上了盛的宠婢,此人名唤桂儿,是个具有苏杭特点的南国美人,其气质、风度、言谈举止,使袁世凯垂涎不止。他暗示盛宣怀,只要肯割爱,其它一切都好办。
盛宣怀有点“不明事理”,犹豫不决。袁世凯便威胁说:“你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我就只好叫你看看我袁某的厉害。”盛宣怀乖乖将宠婢奉上。于是,那笔贪污巨款的案子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实,盛所献者并非桂儿,乃是桂儿的孪生妹妹贵儿。就这样,贵儿成了袁世凯的九姨太。
收科之妾
六姨太侄女翠媛,入府陪伴姑母洪氏,被袁世凯看中。六姨太为讨好袁,便同意袁讨其为妾。袁世凯大喜:“知我心者,洪姨太也!”
第二天一早,袁世凯召集妻妾宣布此决定,众妻妾七嘴八舌,一致反对。袁大怒:“不从吾命者,立即赶出家门。”此话煞有权威,众妻妾只好缄口不言,算做“一致通过”!
袁世凯说:“今纳翠媛为收科之妾(收科即最后),是我这辈子的最后一次婚礼,一定要热热闹闹大庆一番。”
1913年12月,54岁的袁老鳖又当起了新郎官,与19岁翠媛遂成“天作之合”。
侄女跃升为第十五姨太,与姑母同夫,大破了陈规,成了具有袁家特色的艳闻。
父威点滴
袁世凯在国,是个家长似的暴君;在家,是个暴君似的家长。
袁世凯金口玉言,说一不二,不论正确与否,必须乖乖执行,儿女们都很惧怕。
一次他正吃饭,二公子前来请安。也不知为什么,这位老爹突然有了爱心,让二儿子一块儿来吃,说着就夹过一个馒头来。
偏偏二公子刚刚吃饱,实在吃不下。可父叫子吃,子不敢不吃,只好恭恭敬敬地接过来咬了一口,却怎么也咽不下去,便趁老爹不注意,将馒头塞进袖筒里,结果把胳膊烫出了大水泡。
严父之威竟然到如此地步。
四公子袁克瑞喜爱钓鱼捕虾,他常常偷偷跑到池塘去,但袁世凯不喜欢他干这些事,他总是背着老爹,悄悄下水。
有一次他正玩得高兴,忽听岸上父亲“嗯”地一声,吓得他打个冷颤,只好呆如木鸡地等着挨罚,等了半天却不见动静。回头一看,是五弟正抿着嘴乐,原来是他装出老爹的咳嗽声故意吓唬他。气得他教训了五弟两巴掌。
第二天,他照样又去摸鱼,又在兴头上,背后又是“嗯”的一声响动。唉,又是五弟在捣鬼,他头也没回,就骂了一声:“混帐东西,你嗯个什么,还让我再揍你两巴掌?”回头一看,魂都吓丢了,不是五弟,是老爹。
袁世凯气急败坏,叫人把他拉过来,狠狠地赏了一顿棍子。
袁世凯对儿女们读书情况并不在意,但管教得十分严厉。
他对赴欧美留学的儿孙订立了两条家规:
一不许信奉耶稣教;
二不许婚娶外国女人。
袁世凯临终前,召集儿女到床前,嘱咐他们:“好好读书,将来在科学技术教育方面有所作为,千万不要进入政界。”
鸭与红烧肉
袁世凯爱吃清蒸鸭子和红烧肉,但以鸭为第一,因而他将鸭放在餐桌的中央,其他菜肴如众星捧月般地围着它。
他用象牙筷子把鸭皮一掀,一转两转,不消几下,就把鸭皮扯下一大块来,真叫人惊讶,一般人学不到家的。
他吃鸭也有严格的选择,他爱吃鸭肫、鸭肝和鸭皮。他陆续将这些都当仁不让地送到嘴里,至于其它部分也就无所谓了。
在鸭的右边,就是每餐也必备的一碗红烧肉。他饭量很大,对红烧肉很贪婪,大口大口地嚼在嘴里,由嘴角往下直流油,样子十分不雅。
可他顾不了这些,四五块之后,他也就将“战略重点”转向肉丝炒韭黄类的清淡之菜了,诸如三姨太做的高丽酸白菜之类。
不过,清蒸鸭子和红烧肉吃多了,带来两个问题:
一是放屁多,而且极臭;就是召见属下或开会的尊严场合里也憋不住,往往嘴在上面慷慨陈辞时,下面也同时爆发几次与之并不和谐的伴奏声。
二是痰多,经常由喉头涌动而出,不分时间场合,没有什么规律性,因而他离不开痰桶,痰盂之类。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