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力挽狂澜 棋圣聂卫平的黑白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30岁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九段;

36岁被授予围棋“棋圣”称号;

曾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以主将身份创下11连胜的战绩,被当时的日本棋界“世界第一”。

精彩棋谱,超值典藏。

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昔日荡起评述。

《力挽狂澜(棋圣聂卫平的黑白人生)/中华棋坛三巨头系列丛书》为你讲述聂卫平的波澜人生。

内容推荐

《力挽狂澜(棋圣聂卫平的黑白人生)/中华棋坛三巨头系列丛书》是中国现代“棋圣”聂卫平的自传,他用坦率而犀利的语言道出了与棋结缘的生活经历,中、日围棋擂台赛中的累累战果,更有对弟子们的尊尊教诲,读者可以在其朴实、细腻的文笔中感受棋圣的黑白分明的人生,幸运与坎坷,荣耀和遗憾掺杂其中。并附有人生精彩棋局供围棋爱好者和专业棋手欣赏和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崇山峻岭

第二章 海阔天空

第三章 胜负大场

第四章 龙临深渊

第五章 青出于蓝

第六章 天高云淡

第七章 “妖魔棋圣”

第八章 精彩棋谱

试读章节

“崇山峻岭”这个词儿,后来曾惹出一段小风波,但直到现在我还是会坚持这个观点:绝大多数棋手在我看来,就一直在“山下”待着呢……关于这话题,容我后面慢慢儿说。

在我的围棋生涯中确实有一些崇山峻岭般的人物,尤其是我最初学棋时遇到的那些重要的人。这其中,包括对我下棋和做人影响很大的小过老,也包括让我个人一生难忘,对中国围棋功德无量的陈毅元帅。家庭熏陶爱上围棋

在我们的少年时代,也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上还是挺讲究“出身”的。不可否认,我从小生活在红色干部家庭,也算是“大院”子弟,但和现在贪图享受的官二代不一样,我们那时候的“大院”子弟家教非常正气,也很严格。像我父母那样抗战时期(1938年)就入党的共产党干部,对孩子最主要的教育就是正统、爱国、大气,可以说,这种家庭氛围对我一辈子的影响挺大的。

我的父母和外公都会下围棋,瘾头还都不小,小时候我个子矮小,趴在八仙桌边上看大人们下围棋是一件非常欢乐的事情。那张八仙桌现在可能还在我们老房子里,在小时候的我们眼里这是一张很高的桌子,得趴着看。

看到平时严肃、谦和的家长,在棋盘前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我感觉非常有趣。后来我和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常常也因为看棋的时候支持不同的一方而成为“对立阵营”,这时家里就显得非常热闹。也许是耳濡目染吧,不知不觉中我“看”会了下棋。趁大人不在家的时候,我和弟弟聂继波就偷偷把父母使用的棋具棋子拿出来,依样画葫芦地学着大人的样子下起来,那桌子高,我们俩就爬到桌子上跪着下。

喜欢围棋还有个重要的背景,我打小就有心脏病,学名叫“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在中小学时候我都是免上体育课的,那时我个子也矮,老受班级里同学的欺负。但是我数学非常好,解难题是我最乐意做的事儿,那些欺负我的同学往往这方面不太灵,这么一“陪衬”让我特别有成就感。可能也是这一深层次的原因,对智力运动我从小就有着特别的亲近感。后来我不仅喜欢下围棋,差不多相同的时候我还学会了打桥牌,当然在那个时候这两种还都只是入门级的“野路子”,正规学习和训练那是很久以后的事儿了。

因为有弟弟这么一个对手,围棋对我的吸引力好像特别大。我自己觉得我还算是比较聪明的吧,但刚开始就是下不过同时学棋的弟弟。我的好胜心一直很强,“战胜弟弟继波”就成了10岁的我最大的目标。每天放学回家,只要父母不在家,一放下书包我就和弟弟下起棋来,却总以失败告终。我性格好胜,输了总想扳回来,于是继续下……

围棋对我来说很快就变成了一种瘾,渐渐地父母也发现了,开始他们还是支持的,因为他们自己也喜欢吧,偶尔空闲时他们甚至也跟我们下上一盘。到我10岁的时候,我们兄弟的水平已经超过了父母,我俩对此更加乐此不疲了。但是很快乐极生悲,一次我和弟弟从清晨起床就开始下棋,完全沉溺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一直下到傍晚,也数不清下了多少盘了……突然我眼前一黑,休克了!我估计是心脏病导致的,但这么一来可把我父母亲吓坏了,问清楚了事情经过后,就对我们哥俩下棋进行了严格限制:不许天天下,晚上9点必须熄灯睡觉等等,总之立了好几条规矩。

序言

那是两年前的七月,酷暑,北京。

天津科技出版社的一位编辑约我陪他去北京聂卫平围棋道场,商谈与聂老合作出书之事。在与当时聂老的秘书闻迎春老师的聊天中,突发灵感,觉得应该请聂老写一本自传,回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书后附各种大赛的棋谱精评。

回津以后,几经思考,思路越来越明晰。可否把代表我国棋类事业里程碑式的人物,中国象棋棋王胡荣华、围棋棋圣聂卫平和国际象棋棋后谢军的辉煌业绩结集,出版一套“中华棋坛三巨头”丛书呢?

想起来这在当时似乎是天方夜谭。很多朋友也不看好这个项目。

两年期间,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也曾经想过放弃,但是,还是凭着对于棋类事业的热爱和执著以及不服输的倔强性格坚持到了今天!

我五岁开始学习中国象棋,小学时又向当时天津市和平区福安街小学的邓沐璜老师学会了国际象棋。此后多次代表天津市参加各类全国比赛,也有幸经常在大赛中见到三位大师级人物。1985年从天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我直接进入天津市国际象棋队,成为职业棋手。1988年退役转行做编辑。1995年下海,自己创办的天津市华源实业公司的主营业务还是和棋有关,承接大型体育活动和赛事、棋牌文化活动推广以及棋牌类产品的销售。因而,我对棋类项目的感情格外深厚。

感谢谢军老师对丛书从策划到成书阶段给予我的鼓励和帮助;感谢七十高龄的胡荣华老师,在社会活动繁忙的情况下,审读稿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感谢聂卫平老师,在身患重病之时,多次接受采访,和另一作者张晓露探讨本书中的诸多细节;感谢中国棋院领导的鼎力支持和配合;还要感谢张晓露老师,多次飞赴北京和三亚等地,进行辛勤的采访工作;更要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一线棋类普及工作者以及企业家的大力支持。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漓江出版社对于此套丛书的出版功不可没,副总编辑符红霞,责任编辑张芳、谷磊等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衷心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中国的棋类乃至文化事业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读者朋友通过阅读此套丛书,达到启迪智慧、激励人生之目的!

谢谢大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力挽狂澜 棋圣聂卫平的黑白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聂卫平 张晓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75988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2015150421
中图分类号 K825.4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