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裤裆巷风流记/范小青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江苏省作家的领军人物,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范小青三十多年来笔耕不辍,写下了一大批有社会影响力的作品。这是其作品第一次结集出版。文集基本涵盖作者三十多年创作的中长篇小说精华。范小青确实是个洞悉人生秘密的作家。这话看似平易,其实是个相当高的标准。她写过很多关于江南、小巷、古城、日常生活的小说,写得冲淡而宁静,这就是范小青所要表达的独特文学境界。《裤裆巷风流记》为《范小青文集》之一,浓郁的文化特色,生动的苏州风情,字里行间弥漫着小巷里的人情琐事。

内容推荐

古老而美丽的姑苏,人杰地灵。夫差称雄而亡国,勾践忍辱而复起,范蠡西施的传说,唐代涛人的吟咏,吴门画派的丹青,唐祝文周的笑料,况钟林则徐的清正,清朝的十七名状元…”无不为这座人间天堂、东方威尼斯涂上一层又一层的亮色。

然而,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只能是苏州极小的一部分,苏州的绝对量是芸芸众生、市井小民,是他们的喜怒哀乐。

范小青著的《裤裆巷风流记》以浓厚的江南风情为背景,描写了苏州老巷里的几户人家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之下,一方面渴望改变生活现状,一方面传统的习惯意识却又根深蒂固难以割舍,凶老巷即将拆迁改建引发一连串有趣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裤裆巷这个名字实在不大文雅,叫起来也拗口,似乎总给人一种下作的感觉。小伙子出来追大姑娘,丫头外面谈男朋友,人家问起来,家住什么地方?裤裆巷。说出来面孔上总有点难堪兮兮。其实,苏州城里稀奇古怪的地方名字多得很,狗屎弄堂猫屎街,照样出状元,住大老爷。

裤裆巷原本不叫裤裆巷,叫天库巷,响当当的名字。传说很早以前,这地方地势低湿,阳气不足,老百姓里多有患风湿病的,唐朝周真人为民禳灾,在此地建坛,一时间香火兴盛。城里城外不少人家贪图这里风水好,有仙气,都来建房落户头,开店肆办作坊,才有了这条街,取名天库。

天库巷难得一块风水宝地,来造房子落户的人家,自然全是头挑的货色。头挑的料作,头挑的匠人,头挑的格式,头挑的做工,你比来我比去,你造三进我砌五进,你用陆墓金砖,我用黄杨紫檀,你雕梅兰竹菊,我刻凤穿牡丹。一时间深宅大院,雕花大楼,一宅宅竖起来,雕梁画栋气势峻峨,砖雕库门玲珑剔透,镂花长窗雕工精致,着实水平,着实叫人眼热。小巷在高墙大院夹峙中,愈发显得进深、威风、气派。自此,天库巷日益发落,到唐朝白公刺史辰光,苏州城里老百姓唱苏州城“苏州七堰八城门,七塔八幢九馒头,三横四直泊舟航,三宫六观十八坊”。天库巷方圆左右的老百姓唱天库巷“入闾门,进天库,井挑巷,巷挑井,店肆开,人客来,茶社酒坊闹稠稠”。这种土里土气的民歌民谣虽说不如文官才子写的什么“朱户千门室,丹楹百处楼”,什么“市河到处堪摇橹,街巷通宵不绝人”的句子有味道,但不过土也有土的滋味。

天库巷经过几朝几代,到了明朝某年某月某日,一位巡抚大人路经天库巷,天上下雨,地下潮湿,石卵子打滑,轿夫跌倒,巡抚大人从轿子里跌出来,一手捂住额骨头,一手捏牢裤裆,气急败坏叫了一声“哎呀裤裆”。这个狼狈的跟头和这句有失身份的话,偏巧被弄堂里一个烟花女子听见,熬不牢“扑哧”一笑,这一笑,笑出一桩风流事流传下世。老百姓不喜欢这位巡抚大人,便“裤裆裤裆”叫开来,嘲笑大老爷。裤裆巷里现今的住户,一到热天乘风凉,就要听乔老先生讲这段故事,讲得活灵活现,煞有介事。说是老古书上看来的,旁人没有见过什么老古书,虽是将信将疑,却也没根据反驳。

据说天库巷被叫作裤裆巷之后,风水败了,名声臭了,街巷里茶坊酒楼,馒头浑堂自然不少,可是堂子、赌场愈加多,后来人称裤裆巷十家店肆三堂子。说是那辰光,浪荡公子卖×货,满弄堂晃荡。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苏州吴世恩金榜有名,中了头名状元,回来就买了裤裆巷三号那宅房子。苏州城里好宅大宅多的是,可以说条条弄堂藏金屋。吴世恩的老宅在马家巷,中了状元买新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体,可是,状元买宅,东不看西不买,南不拣北不挑,偏生看中裤裆巷里这宅房子,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吴世恩中了状元,后来做了大夫,专门教太子读书,在皇帝面前十分得宠。有一回,皇帝和他拉家常,问起他苏州的老宅在玄妙观之东还是之西。吴世恩心想皇帝真正不得了,中国这样大,皇帝连苏州玄妙观的方位肚皮里也清清爽爽。一时心急慌忙,讲在玄妙观之东。皇帝龙颜一开笑了。等事体过后,吴世恩回想起来,吓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家的老宅在马家巷,明明是玄妙观之西,怎么会讲出在玄妙观之东呢,这不是犯了欺君之罪么。吴世恩吓得嗦嗦抖,神经倒还清醒,马上寻出理由告假回苏州,急急忙忙到玄妙观东面和马家巷差不多位置的弄堂里寻房子,先寻到北面一条肖家巷,看见一宅现成货,可惜这宅房子太小。吴状元北京城里做大官,苏州城里名气响,回老家自然要讲排场讲气派了,耀武扬威,看不中肖家巷这宅房子。也幸亏得当初吴世恩没有买下这宅房子,倘是买下来,后来一位名闻天下的女人赛金花就不可能住到肖家巷来了。吴世恩看不中肖家巷的房子,再往南去,寻到裤裆巷,三号那宅房子,一看就中。当时家人有所犹豫,告诉说,裤裆巷风气不灵,名声不好。吴世恩怕的是“欺君之罪”,而不是什么名声风气。家人好心不得好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再多嘴。吴世恩买下房子才算定心,一身轻松回京城。

老法里的规矩,男人进京做官,大房要守老家老宅的。吴世恩在裤裆巷买的大宅,自然是归大房住。那辰光的做官人,一般有个三房四妾,不稀奇的,也是一种风气。只讨一个女人,总归好像没有派头,乡下人兮兮的。吴世恩做了大官,除了大房守在苏州老宅,二房三房随去北京,住在西单米氏胡同,也是显赫得不得了的大宅。四房小姨太太就在苏州城里偏僻一点的地方另外买了一宅房子,买几顷田收租,安几个下人服侍,消消停停,福享终身。不过这份福气,现今的小姑娘恐怕是不肯要的。拿现在的话来讲,就算有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貂皮大衣迷你裙,一日到夜关在屋里,戴给啥人看,穿给啥人看。不过那辰光的女人,像吴世恩四房这种小家人家出身的女儿,修到这等地步,着实让人眼热煞了。

大房安顿在裤裆巷三号,自然要比四房风光得多。

裤裆巷虽然风气不好,民居住宅是不差的。三号这一宅,做状元府,一点不推板。想起来吴状元一举成名,京城里做大官,这种人家买下来的房子,总归不会是蹩脚货。

P2-4

后记

当我睁开眼睛,学着看世界的时候,我认识了苏州,认识了苏州人。

小时候,苏州很大,怎么也走不到边,八个城门,就像八个遥远的童话。

长大了,苏州很小,早已不复存在的城墙封闭了一个精致美丽的古城。

许多人不知道苏州,这不奇怪,全国至少有几百个这样的城市。

许多人仰慕苏州,大概因为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谚。

可是我却描述不出苏州,尽管我是苏州人。

大家说苏州是个过小日子的地方,不是个干大事业的地方;大家说在苏州的小巷里日子住久了,浑身自会散发出一股小家子气。

而我,恰恰正是在苏州过小日子,又在苏州写作,又住在苏州的小巷子里,便有一股也许令人讨厌的小家子气。

物以类聚,于是,我开始写苏州,写苏州人。

我不想夸耀或者诋毁苏州,可我喜欢苏州,喜欢苏州的小巷,也许因为我身临其境。我的窗前,一片低矮的年代久远的苏州民房,青砖黛瓦龙脊,开着豆腐干天窗,或老虎窗;我的屋后,被污染了的水巷小河,古老而破陋的石桥,残缺不齐的石阶……

我无意吹捧或贬低苏州人,可我喜欢他们,尤其是苏州低层人民。他们很俗,他们很土,他们卑贱,却从来不掩饰自己。

所以,我写他们,也总是实实在在地写,写的是真实的他们。

我不大信命,可我却知道,我写小说,很难让人“冷不防”,不大可能使天下震惊,也许是命中注定。苏州人从来都是小家子气的,我也是小家子气的。

应该培养自己的大气,却不能伪装自己。当我还没有练就三昧真气,还缺乏大家风范的时候,我就是我,小家子气的,不时露出些小市民的本相,乡下人兮兮的,并且不以为羞耻,不知道这是不是苏州人的特点。

似乎,苏州人津津乐道于小康,而我则沾沾自喜于小家子气,人们难免担忧,如此,社会怎么发展?人类怎么进步?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是的,苏州人没有梁山好汉的气魄,可苏州人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苏州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奋斗。

自三国时期佛教传人苏州,对苏州民风影响颇大,有人认为苏州人佛性笃甚,这话自然是褒贬兼之。我以为,佛性与“韧”,似乎是有联系的。

苏州人是很韧的。

苏州人不会一夜之间富起来,苏州也不会一夜之间变成天堂。苏州人的精神和物质正在一天一天地富起来,苏州人民正在一天一天地把苏州建造成人间天堂。  苏州的每一根血管里,都渗透了时代的新鲜血液;苏州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感受着变革的猛烈震荡。苏州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细碎的、烦琐的、杂乱的日常生活,始终紧系在全社会的总命脉上。

在我的这第一个长篇里,他们拥挤到我的笔下,我无法抗拒。我试着把他们平淡的却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活写出来。

我忐忑不安地写了,又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感谢出版社的编辑同志,作为第一个审判官,他们给了我热情的鼓励和帮助,使我有了勇气把我的第一个长篇奉献给读者。

范小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裤裆巷风流记/范小青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小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088817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201504999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