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碧贤,为郑献徵幺女,其个人故事亦颇具传奇色彩。□006年,一本尘封的旧日记带领她来到三台县,进而继承父亲遗愿,四处奔走,重修“郑泽堰”。书中,她将自己的人生故事与追寻父亲足迹的过程相互交织,描绘了大时代背景下国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图景。
图书 | 中华抗战第一堰 |
内容 | 作者简介 郑碧贤,为郑献徵幺女,其个人故事亦颇具传奇色彩。□006年,一本尘封的旧日记带领她来到三台县,进而继承父亲遗愿,四处奔走,重修“郑泽堰”。书中,她将自己的人生故事与追寻父亲足迹的过程相互交织,描绘了大时代背景下国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图景。 目录 永恒的丰碑 君子之风山高水长 第一章 百年日记 第二章 初识郑泽堰 第三章 我的人生转折 第四章 风云激荡 第五章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第六章 黄万里的人格魅力 第七章 大敌当前 同仇敌忾 第八章 救东北大学于危亡 第九章 国魂民魂依然在 第十章 艰难的1937 第十一章 盐都的第二任市长 第十二章 挥泪都江堰 第十三章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第十四章 绝不退场 第十五章 地之气 莫大于和 后记 郑泽堰重修记 郑献徵日记摘录 编辑推荐 郑碧贤编著的《中华抗战第一堰》是一部催泪史诗,一曲回肠挽歌!书中记述了抗战时期,一位民国官员廉洁奉公毁家纾难的风尘往事,再现了父女两代人尽忠尽孝造福一方的菩萨情怀。本书会给世人展示一种永远老旧也永远簇新的中国性格。一个保留在老一代国人记忆深处、尘封在郑县长日记里的堂堂正正的中国性格。 内容推荐 堂堂正正的中国性格, 廉洁奉公毁家纾难的历史。郑献徵用心血浇灌的“中华抗战第一堰”为战火中苦难的人民点燃抗日的希望之光。在书中, 作者将自己的人生故事与追寻父亲足迹的过程相互交织, 描绘了大时代背景下国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图景, 进而从一家两代人的遭际折射出二十世纪国家兴亡、时代变迁的大历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抗战第一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碧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544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5-08-01 |
首版时间 | 2015-08-01 |
印刷时间 | 201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6 |
CIP核字 | 2015174089 |
中图分类号 | K827=72 |
丛书名 | |
印张 | 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