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入园爸妈必须知道的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晏红著的《孩子入园爸妈必须知道的事》是被亿万父母喜爱的入园指南《宝宝入园完全手册》全新改版!

家庭教育专家晏红老师倾囊相授陪孩子顺利度过幼儿园三年的方法!

让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分离焦虑和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发愁的方法书。

幼儿园三年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进入社会,学习人家交往的重要阶段。幼儿园老师不是带孩子的保姆,而是具有专业水准的职业教育者,他们对孩子的教导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只有父母重视起孩子入园的这三年,才不会让孩子的幼儿园三年虚度,才能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发展,为上小学打好充分的基础。

内容推荐

孩子多大上幼儿园合适?

孩子上寄宿幼儿园会不会受苦?

公立或私立幼儿园哪家强?

孩子没有表现出分离焦虑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

怎样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才能更高效?

爸妈对老师有意见了应该怎么提?

孩子入园并没有想象中来的简单,幼儿园老师也不是保姆,上幼儿园等同于孩子步入社会交往的第一步。如何走好第一步,晏红著的《孩子入园爸妈必须知道的事》有着很好的解答,并帮助爸爸妈妈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关系。让我们携手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目录

Part 1 孩子要入园,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01 如何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幼儿园

 02 孩子入园前,家长要做好的心理准备

Part 2 孩子在幼儿园可能遇到心理问题

 01 孩子出现入园分离焦虑怎么办

 02 孩子不乐意说幼儿园的事怎么办

 03 孩子与小朋友比穿怎么办

 04 怎样帮助孩子应对幼儿园里遇到的挫折

 05 怎样教孩子正确面对竞争

 06 孩子受欺负怎么办

 07 培养孩子幽默风趣的性格

 08 消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09 让孩子不再“撒野”

 10 安抚孩子易怒的情绪

 11 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

 12 让孩子主动与人交往

Part 3 孩子在幼儿园可能遇到的生活问题

 01 孩子不能适应在幼儿园吃饭怎么办

 02 孩子挑食不吃蔬菜怎么办

 03 孩子意识不到要多喝水怎么办

 04 孩子不在幼儿园上厕所怎么办

 05 孩子不能按时起床怎么办

 06 孩子不适应生幼儿园睡觉怎么办

 07 孩子生病与上幼儿园有什么关系

 08 带孩子进行身体锻炼

 09 让孩子保持口腔卫生

 10 让孩子学会整理东西

 11 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12 在生活中开发孩子的智力

Part 4 建立正确的家园合作关系

 01 老师为什么总是报喜不报忧

 02 不要让老师对孩子过度保护

 03 女教师与男子汉教育

 04 消除孩子对老师的偏见

 05 家长潜意识里的两个“不等式”

 06 幼儿园的条条框框与孩子的个性不矛盾

Part 5 家园合作,提升孩子的能力

 01 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

 02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03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04 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05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Part 6 家园合作,激发孩子的潜能

 01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02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03 激发孩子探究和创新的潜能

 04 开发孩子的音乐潜能

 05 挖掘孩子的绘画天分

Part 7 家园合作,培养孩子的优秀性格

 01 让孩子懂文明讲礼貌

 02 让孩子学会听取建议

 03 教孩子诚实守信

 04 让孩子懂得谦让

 05 让孩子不再任性

 06 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

Part 8 家园合作,培养孩子的爱心

 01 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02 让孩子学会不打扰别人

 03 让孩子学会接纳

 04 让孩子体悟责任

 05 让孩子学会爱护公共环境

Part 9 陪孩子度过快乐的幼儿园时光

 01 让孩子适应在幼儿园里不是“小太阳”

 02 孩子的话可能是“真实的谎言”

 03 孩子为什么在家、在园表现不一样

 04 孩子听老师的话却不听家长的话

 05 改掉孩子在幼儿园形成的坏习惯

 06 家长影响孩子在园的人缘

试读章节

02 孩子入园前,家长要做好的心理准备

1.怎样判断孩子是否准备好上幼儿园了

方女士和先生工作特别忙。生了儿子以后,就把他放在乡下姑妈家里。自由自在的小家伙长得很结实,有那种农村孩子特有的健康肤色。2岁之后,宝宝该上幼儿园了,于是方女士把他接回来,就近办了入托手续。小家伙是插班新生,老师和小朋友还给他举行了一场欢迎仪式,小家伙不说话也不哭闹,好奇地看着这里的一切。妈妈见孩子这么稳定,心里别提多得意了,跟老师说:“这孩子在农村一住就是两三年,他不认生,没问题的,我走了。”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老师发现问题了,孩子开始嚷着要回家,哭声响亮,不吃饭也不睡觉,不喝水也不喝奶。第二天,方女士送儿子去幼儿园,他死活不干,妈妈生气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和玩具那么多,还有老师教你学知识,你为什么不去?”妈妈越说,孩子越闹。因为工作不能耽误,尽管孩子不愿意,方女士还得每天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方女士担心,是不是因为宝宝在农村长大,还不具备上幼儿园的能力?宝宝上幼儿园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现在,不少妈妈因为就业需要或者工作紧张而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里,看着宝宝离开妈妈也成长得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就对孩子特别放心,但同时也对孩子的发展、需求等方面不是太了解,因而对孩子能力的判断会出现偏差。方女士认为孩子在农村是玩,在幼儿园也是玩,于是忽略了孩子入园前的适应问题,把孩子接回来马上就送到幼儿园,即使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已经“达标”,但是在心理上,孩子还是没能避免分离焦虑。

宝宝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达标,才能比较顺利地适应入园。

生活方面

宝宝吃饭的时候,以自己用勺吃为主,以大人偶尔喂为辅;可以自己大小便,或者知道告诉老师要大小便了,家长还要事先训练孩子蹲坑或者坐便;能自己或者配合大人穿脱衣服;能自己睡小床,初步养成午睡习惯。

语言方面

说话比较清楚;如果说不清楚,能在听明白老师的话后有一定的语言、表情或者动作反馈;在大人的启发下,能简单表达自己身体不适的感受。

交往方面

在集体场合敢于说话;对其他小朋友有朴素的同情心;知道不应该用“打、砸、抢”的方式跟小朋友交往。

心理方面

对幼儿园有直观的美好感受和一定的向往;平时能在外面与小朋友玩一会儿:对陌生的环境不是特别害怕。

2,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更容易生病  小鱼儿的妈妈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我的宝宝2岁3个月大了,半个月前我将她送到幼儿园。第一天她玩得高高兴兴的,因为在此之前我跟她说了好长时间幼儿园的好处。第二天她开始哭,到第五天就生病了,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急性中耳炎,跑了一个星期的医院,到现在我已经不知道该不该再把她送到幼儿园去。以前总认为宝宝长大后需要集体生活,看她和小朋友一起玩得多高兴啊,而在家和我一起玩时间长了就没理由地胡闹。但现在我把她送到幼儿园了,效果却大相径庭。是不是宝宝入园一定会经常得病?有谁能给点儿指导啊?

很多新人园宝宝的家长会遇到小鱼儿妈妈类似的问题和困惑。孩子才上幼儿园容易生病,除了孩子长期以来就体弱多病的生理因素以外,主要是心理上不适应造成的。人的情绪和心理与植物神经系统密切相关,2岁的宝宝正处于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时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果他的情绪波动大,就有可能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头痛、肚子痛、呕吐、腹泻、发热、惊醒等。有的妈妈说孩子在家好好的,一上幼儿园就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回到家里又好了,像是装病,但是又真的有病症。这就是孩子不稳定的情绪与不稳定的植物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新入园的宝宝容易得病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即集体生活中的孩子交叉感染造成的。家长可能又担心了:这可怎么办呢?总不能一有小朋友生病就把孩子接回家吧?其实,与人接触少的孩子未必就是健康、有抵抗力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适度地让孩童感染疾病,反而对免疫系统有强化巩固的作用,从长远的发展过程来看,这将帮助孩子增强抵抗力,体质也将逐渐改善。

宝宝新入园都有一个适应期,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帮助孩子一起渡过难关。例如:

★提醒孩子多喝水,养成随渴随喝的习惯。白开水的保健功能是任何饮品都不能代替的,孩子的饮水量不足,容易产生内热上火,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小便不是清亮透明的,就更要注意让孩子多喝水了。如果他一开始不喜欢喝,可以一次少喝点儿,一天多喝几次。

★如果孩子生病了,就把孩子接回家积极治疗,痊愈以后还应该坚持送他上幼儿园,这是一个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和抵抗力的过程。只是在回幼儿园的时候,要跟老师密切沟通,让她知道孩子最近的情况,并加强保育工作。

★避免事事包办代替,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事,不要怕他做错。敢于动手的孩子有自信,在集体生活中有成就感,积极的情绪不但使他快乐,也能增强机体抵御病毒侵害的能力。

★鼓励孩子什么都要吃,不偏食不挑食,保证营养均衡。  ★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配合幼儿园的生活,即使节假日在家,也要保持早睡早起的作息。

★随时锻炼身体,经常带孩子做适当消耗体能的运动,不能总是让孩子“静坐”。

P6-8

序言

《孩子入园,爸妈必须知道的事》是《宝宝入园完全手册》的再版,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本书再版时值全国适龄幼儿入园率突破70%之际,这意味着全国有4000多万3~6岁儿童有机会在幼儿园度过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幼儿园是充满温馨与浪漫的童话世界。遥想百年前,福禄培尔就想为6岁以下的幼儿创办一所学校。这应该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1840年5月的一天,他站在乡村的山顶上眺望,看到远处金光灿灿的夕阳与泛着新绿的丛林交相辉映,突然灵感涌现:有了!就把它叫作儿童的花园(kindergarten)吧!在这个花园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快乐地成长。至此,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在德国诞生了。现在,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国度,存在20.99万所怀揣着美丽中国梦的幼儿园,这实在是一件值得百万幼师、千万家庭高兴的事!

从大众层面来讲,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与思想意识的提高亦是振奋人心的。如果说以前家长送孩子入园还主要是基于托管与保育的认识与需求,那么现在家长更重视的是孩子的教育与发展。于是,“家园共育”不仅成为幼儿园的一个工作思路,而且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科学理念。很多家长不但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自己也非常关心幼儿教育理念,经常阅读书刊,学习幼儿教育理论知识,与班级教师和其他家长一起探讨幼儿教育之法、为人父母之道。因为他们意识到,教育孩子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承担的责任,家庭与幼儿园必须携手共育,采取一致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才能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与孩子共同成长”成为家长的心声,家长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流传广泛、影响较大的科普良作。本书很荣幸地成为深受家长喜欢的读物,也很荣幸地成为幼儿教师进行家园共育工作的指导用书。

家园共育是需要一定的认识基础的。入园之后,家长与孩子一样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有的家长甚至比孩子还想了解幼儿园这个神秘王国。社会上关于幼儿园的传闻也是五花八门,这就更加深了幼儿园的神秘。本书力图引领家长透过表面的房屋楼舍、设施设备与花草树木,关注幼儿园深厚的教育本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摒弃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和急功近利的认识,帮助家长在当今纷繁复杂的视听世界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与孩子共度幼儿园时光,帮助孩子不但适应集体生活环境,而且在集体环境中主动成长、快乐发展。“家园共育”是伴随孩子共同成长的第一步,是指引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第一段,相信家长与孩子共同走好这一步,对孩子以后上小学、上中学,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易经》有言:“蒙以养正,圣功也。”意为孩子在启蒙时期就受到良好的正面教育,相当于成就了圣人的功业。确实如此,孩子不但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人才、人类的未来。家庭是牵引孩子的第一只手,幼儿园是牵引孩子的第二只手,让家庭与幼儿园成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左手与右手,携手为孩子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广大读者感谢中国妇女出版社对本书再版所付出的智慧与劳动!

晏红

2015年12月于清华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入园爸妈必须知道的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晏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712010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2015261906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