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接受你自己(从自卑到强大的心灵密码)
内容
编辑推荐

《接受你自己(从自卑到强大的心灵密码)》是著名心理专家韩三奇已在我社出版的图书《自信比金子还宝贵》的修订版。作为一个执业心理咨询师,本书作者在为多个个案咨询,为不同人群开展过很多场心理讲座过程中敏锐地发现,让人陷入心理困境的因素只有一个:自卑,而由自卑变自信的密码则是:接受自己。

内容推荐

韩三奇编著的《接受你自己(从自卑到强大的心灵密码)》由“我是谁”这一终极问题入手,从自我认知、接受终生成长、改进思维和行动,乃至关于认识生死、命运等不同层面,阐述了自卑产生的深层心理因素以及变得自信的可能性。本书注重从现实的案例出发,心理解析贴近而细腻,深入人心,安抚痛楚,同时又提供了富有人性又卓有成效的心理解决方案。本书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从而发展自我、实现自身价值,对于深陷自卑困境,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贴身心理顾问。

目录

本书导读

第一章 我到底是谁

 你苛求自己吗

 不念过往不惧未来

 冲突与和谐

 满满的负能量

 锁定目标直奔主题

 从笔迹中认识别人和自己

 用好你的心理防御机制

 从自卑的泥潭中拔脚

 接纳自己:无条件地

第二章 成长是毕生的功课

 给过去画一个句号

 接受伤痛,像接受快乐一样

 拥有适可而止的道德感

 原谅你的父母

 “拒绝长大”是一种退化心理

 心理陷阱:越求完美越自卑

 内向性格不是软肋

 “他信”不是自信

 优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章 他人不是地狱

 不可错位的角色扮演

 以人为镜探寻自我

 破除非远即近的人际距离

 从众:不可承受之重

 过度社交之累

 听别人的劝走自己的路

 做一个会说“不”的好人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与有特定人格的人如何沟通

第四章 自信有密码

 在心理暗示中强大起来

 学会跟自己对话

 接受自己的坏情绪

 识别情绪提高情商

 克服“思维收窄”

 先不要挑战自己的缺点

 让坏习惯不再被重复:

 “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

 性格是可以改善的

 提升行动力

第五章 关于人生的重要话题

 关于生命:生命有没有意义

 关于死亡:体验死亡,让当下更清晰

 关于命运:自己能掌控的轨迹.

 关于爱情:告诉对方要什么

 关于金钱:这一生需要多少钱

 关于职业:谋生的手段,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

 关于幸福: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附录一 六个自我反思

 我对于“真善美”的理解

——自我反思之一

 那不是一场独角戏

——自我反思之二

 成人之路:人生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自我反思之三

 一颗平常心,做个普通人

——自我反思之四

 禅,一种诗意的生活

——自我反思之五

 既死,何必生

——自我反思之六

附录二 常见心理困扰问答

参考及推荐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冲突与和谐

认识自己有两条途径:别人评价和自我反思。

这是认识自我的两个先后阶段。

通过别人的评价认识自己,是小孩子认识自己的重要方式。

小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比较低,无法独立认识自己,只有依靠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很容易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所谓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性别、长相、身高等外在体貌特征客观认识和评价,对自己的性格、能力、情绪等内在特点,以及对自己的专业、兴趣、理想等社会特点的客观认识和评价,等等。

人生当中第一个“别人”,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评价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认识自我的起点是性别,如果一个人没有弄清自己的性别,他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会受到很大影响,以至于出现性别角色紊乱。所以,父母总是一遍遍地告诉刚刚能够交流的孩子:“你是个男孩子,不要哭,要坚强,不能穿裙子”、“你是个女孩子,不要像男孩子那样撒野,坐下时不要分开两腿”等。

别人的评价是不可靠的,因为谁能保证别人的说法是客观的呢?有些父母教育失败的原因,就是太主观,把父母意识硬生生地强加到孩子身上。

随着年龄慢慢增长,好多孩子都会出现不听话的情况,他们开始发现父母的说法并不全是对的,在跟父母的反复冲突中,每个人都会自然地出现自我反思的倾向。

自我反思,是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不断深入的。人与其他万物最大的差别在于——能够自己认识自己。

刚刚出生的婴儿更像一个小动物,甚至不能把自己跟身外的世界分开,比如,当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他会认为那是另一个人。

一个人自我反思能力的第一次觉醒是在三岁左右。此前的小孩子说话分不清人称,不知道“我是谁”,常常有用错人称的时候,最常用的句式是“宝宝想吃苹果”之类,甚至有的时候自己饿了却说成:“你饿了。”

但三岁左右的孩子,开始非常明确地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次自我反思能力的觉醒,直接导致他第一次明确地反抗父母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上大街时,哪里有水往哪里走,总想挣脱父母,而且处处模仿大人的言行。因为学会了走路,活动范围开始扩大,能够自由行动,对于小孩子来说,最能体验自我价值感。在这个时期,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好方法,就是鼓励他的行动,让他在游玩的行动中,体验自我价值,也体验行动受阻的挫败感,从潜意识中评估自己的表现。

自我反思能力的第二次觉醒是在十三岁左右,其直接表现就是逆反心理。对任何事情都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争取心理的自由,是一个人开始自我反思的典型特征。

这里讲一个中国式的小故事,可以对比两次反抗的特点:

小强三岁了,爸爸对他说:“小强,去楼下杂货店给我买一瓶啤酒。”

小强一定非常高兴去,小大人的感觉特别好。即使不想去,在爸爸的一再催促下,他也会去。

小强对爸爸的指令通常不会有任何反思。

小强十三岁了,爸爸对他说:“小强,去楼下杂货店给我买一瓶啤酒。”

小强有点不高兴,不想去,心想:“爸爸为什么不去?是不是嫌外面太热?爸爸懒得动?没看见我正在玩游戏吗?……”

这时的小强,会对爸爸的指令进行自我反思,开始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同样的问题,会跟爸爸有心理冲突。

三岁时的行为反抗和十三岁左右的心理反抗,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两个反抗期,没有顺利渡过的人都会出现问题,比如行为退缩、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等。

每个人都会经历两次冲突,但冲突的结果不外乎三种情形:

一是跟父母彻底决裂。跟父母对着干,父母管教严厉,甚至打骂,互不妥协,最后两败俱伤,这样的孩子通常会走向反社会的道路,甚至犯罪。

二是觉得反抗没有用,屈从父母。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即便做得很成功,在别人的眼里很优秀,却没有什么自我价值感。乖孩子是最典型的代表,这种屈从付出的代价是:丧失自我。

在我的咨询中,遇到这样的人最多。

三是讲求策略,曲折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想尽一切办法,说服父母,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争取父母的支持,即使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也会讲条件,委婉地把自己的意愿加进去。

有的人一直被周围的人否定,认为自己就是那样无能,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有的人一直被别人赞美,如果有一天没有人赞美他,他就失去做事的动力,很容易形成自负心理。

能够自我反思的人,才能独立面对复杂的人、事。没有一个成功者是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的。

接下来的阅读,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进行自我反思,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P17-20

序言

“我怎么才能自信起来?!”

“我的失败都是因为我不自信!”

“我太自卑!真恨自己!”

“别人都能做到,为什么我做不到?!”

“我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可这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

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有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烦恼是来源于自卑心理,没有自信心,可到底怎么样才能自信起来?或者说,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自信的?通向自信的途径到底在哪里?

其实,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自我肯定,比如接纳自己。可很多自卑的人会说: “我这么多缺点,一旦接纳自己,就不能改变了呀!多可怕啊!”“让我说一些‘我真棒’ ‘我很好’的话,我就自信起来了?”看来,很多人把自我激励理解为空洞的语言。其实,要让一个人自信起来,一定要让他知道自信的具体内涵。换言之,让他清楚自信的人在人际交往、工作、生活、情绪控制、自我管理、时间管理、意志力、行动力、心态、挫折承受力、价值取向、人生观、对于幸福的看法、对于生死的看法等诸多方面是如何表现的。只有这样,才能让空洞的激励成为具体可行的东西,才能引导一个人愈来愈接近自信,成为一个趋近于自我完善的人,做自己想做而能做的事情,让自己的内心持续和谐,使自己的想法直接落实到行动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带来的由衷喜悦。

一个人的性格包含很多内容,比如自尊心、独立、包容、乐观等,但其核心是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他所表现出来的乐观、包容等,都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感染力的。

自信的人往往给人亲和的感觉,给人带来安全感,因为他不以攻击别人、打败别人获得安全感,也不需要通过辩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智者不辩”,他很清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自信的人一定是独立的,自信的反面是自卑,自卑的人则活在别人的评价和说法中。

我的一个朋友,因为被别人的评价左右、不独立而苦恼不堪,我问他: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你最终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想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他毫不犹豫地说。

这就是一个看不见的怪圈,他之所以在意别人的评价和说法,是觉得自己不够好,那个时候,他内心有一种渴望——要努力使自己的状况好起来,这样大家才会说他好,他才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

其实,即便他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他仍然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因为他的好,不是自我评价的结果。从担心别人说他不好,到别人都说他好,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别人的评价。别人的评价和说法并不都是对的,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只有看清自己的人,才能看清别人。自信的人总是相信自我评价,别人的评价只是一个参考。

一个人不自信并不能必然导致其事业失败,甚至有些不自信者,在事业上还会很成功。但是,无论他多么成功,内心也体验不到多少自我价值感、幸福感。简言之,不自信不会让人不成功,却让人无法感受到幸福。

写作这本书的初衷,不是让你获得多少意外收获,而是想告诉你,只要改变一些固有的想法,你就能看到自己原来已经拥有的能力和优点等美好的东西。只是由于某些心理原因,你忽略了它们,而它们一直在耐心地等着你发现。

你跟自信的距离只是一个想法。

如此而已。

后记

在新浪博客的告示栏里,我写过这样几句话:

“我的语言特点一直都像白开水,无色无味,而您的阅读能够给它增添色彩。我无意给出答案,只想引发您的主动思考。”

“如果要在别人的协助下,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请找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吧!

“如果想通过药物解决您的心理困扰,请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如果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解决自己的困扰,请寻找算命先生或者其他神仙!”

这些话,是想让阅读我文章的人,不被动接受我的观点,而是把目光投向自身,面对自己,促进自我反思,从而不断拓展自我成长的心理空间。

一个人在各方面发展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他心理空间的大小和完善程度。

每个人都能够依靠自己的心理力量,解决自己遭遇的困境。很多烦恼的出现,源自于我们的心理空间只给成功和快乐留下位置,没有给挫败和种种烦恼预留位置。

在任何场合演讲,我从来不怕别人突然提问,也很欢迎听讲的人随时提出各类问题。有个害怕被提问的讲师问我怎么能这样?我说:

“你紧张害怕的原因无非是想让每个提问者都得到答案,而且要求自己的每个回答都非常精彩,至少不出错。

“我比较坦然,不是因为已经;隹备好所有的答案,而是事先知道有些提问我根本不知如何回答,我还知道自己的回答并非全部都是精彩的。换句话说,我不知道意外问题是什么,但给它预留了位置,内心压力自然减轻。遇到那些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我会说:‘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想过,谢谢您的提问,我回去查一下资料或者再想想,您留下一个联系方式,回头我们再探讨一下’,或者‘这个问题我思考得不多,我试着回答一下’,这样回应提问者,比不懂装懂好得多。”

因为了解自己,我对自己充满信心而无须掩饰,无须畏惧。

跟大多数人一样,我没有任何显赫的背景,既没有毕业于名校的光环,也没有其他能够让人羡慕的资源,但一直努力着。

我做事的习惯是,先充分挖掘自己的资源,而不是先想着如何寻求外在帮助,这样的态度,反而令自己得到了不少意外的帮助。

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灯,从出生到现在,它一直亮着,在成长过程中,尽管它的光线有时被一些挫折或困扰遮蔽,但它仍然亮着,仍然能够给你温暖和力量。

相信自己,你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

此外,也借这本书出版的机会,对所有支持我的人深表感激,你们的支持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对所有反对我观点的人深表感激,你们的反对促进了我不断反思。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这本书的编辑谢文华女士,正是她的坚持和督促,这本书的内容才得以不断丰富,顺利出版。

还有,特别感谢在本书修订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编辑刘彦彩女士,这本书能够顺利修订,离不开她的热心相助。

还要感谢我的爱人李玉芬女士,在本书写作及修订过程中,提出了很多细致、中肯的建议。

当你合上这本书时,请记住:

接受你自己。你的自信心,比金子还要宝贵。

作者

2015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接受你自己(从自卑到强大的心灵密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三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401858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17
CIP核字 2015239501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