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沉默的群山
内容
试读章节

名震皖南的大学士程学理返回皖南的消息再次震动了整个皖南山区,也震动了地处皖南山区中间地带的青山县大青山脚下的千年古村——汪村。

青山县是皖南山区历史最古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在历史上有时归宣城府管,有时归徽州府管,自古就有“小皖南”之称。大青山是本县最重要的一座山,也是皖南山区最重要的一座山,是皖南山区干水万溪的发源之地。

大青山把青山县一分为二,山南边十有九姓姓汪,山北边十有九姓姓赵,自古就有南汪北赵之说。由于青山县城在南边,所有南边汪姓自古就养成了经商的习惯,十有九商。汪姓商人走出皖南,自成徽商一派,遍布各省,远走全国各地,形成的势力很大,在皖南举足轻重,形成了在全国影响巨大的汪氏商会。

北边的赵姓经商的也不少,但更重视农耕诵读,出的才子官人绝冠皖南,名人、宰相、将军、举人数不胜数,那里最闻名于世的还是出了无数忠烈女子,那里的节女堂和贞节牌坊闻名皖南,天下无双。

汪村是汪姓最古老、最大的村子,也是皖南最大姓——汪姓的发源地和核心,所有的汪姓子孙都是从这里分支出去的。汪村也是皖南山区最大的一个村子,自古人丁兴旺,声名远播,许多村规风俗成为各地效仿的典范,闲闻逸事也成为广泛传播的美谈。外面常有只知皖南有汪村,不知皖南有青山县的传说。

汪村族长汪金权也是汪氏商会的会长。他的心里有个汪村几辈子传下来没解开的心结,汪村自古以来可说是富甲一方,却没有像赵村出过那么多体面的人。他的祖上历来就很重视广请名师以训弟子,他们造的青山书院不只是青山县的最大、最有影响的书院,还是皖南山区最负盛名、历史最悠久的书院,已经相传几百年,史上还曾邀请到南宋大学士朱熹来讲学传经,至今还保留着他来讲学时站过的一块石凳。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存天理,灭人欲”,是镇院之宝。据说还是朱熹亲自题写的。

而且赵村有许多孩子还是在青山书院就读后考进士、中举人,当将军、成宰相的。汪、赵两家虽然不同姓不同宗,但自古就频繁结亲,远近都是亲戚。很多年就传下了汪家男首娶赵家女,赵家郎偏爱汪家女的佳话。两个村翻过大青山也就一百多里,他们还特意开了一条走亲戚的崎岖小道,直线距离只有五十多里。

汪、赵两村数百年来亲密无间,互帮互助,从没发生过矛盾和冲突,在外人眼里,这两个村子就是一家的,不分彼此,还有的说他们是夫妻村。

连绵高大的大青山没有隔断两村的血脉相连,每年都有许多顶花轿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在大青山翻来翻去,成了大青山每年固有的一道美丽风景,把两个皖南山区最闻名、最古老的村子越来越牢地连接在一起。

汪金权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汪家女嫁到赵家就能生出将相之才,虽然那也有汪村一半的血脉,但那毕竟是姓赵,不能给汪村光宗耀祖。而赵家女到了汪村就生不出将相之才。他为此耗费了好多年的心血,一直解不开这个谜,他一直怀疑是哪里风水出了问题,他暗地请了许多风水先生来,都没有找到问题所在。

站在大青山主峰远远眺望,汪村和赵村所处的地块就像是阴阳八卦图中的那两条鱼,紧紧地依靠在大青山两旁,而汪村和赵村就像是那点睛的鱼眼。

汪金权常想:不管怎么说,就算是一家人,也要有个谁是夫谁是妻、谁是天谁是地、谁是乾谁是坤、谁是阳谁是阴的区分啊!我汪村地处大青山南边,应该属阳地呀!应该是天是乾,怎么说都应该在赵村之上啊!怎么所有的光彩事都被他赵村占去,所有光宗耀祖的人物都出在赵村了?

最后还是一位来自五台山的大师云游路过,他前前后后转了十几天,终于解开了这个几百年没解开的谜。他说问题就出在大青山,他说汪村处于大青山向阳南边,前有清溪流过,后有大青山做靠山,是难得的聚财的风水宝地。但大青山立于赵村前头,从不同方向看上去,似龙似虎,那就是龙腾虎跃啊,出的都是将相之才啊。

汪金权一听,忙请求改教之法,那大师只神秘地说了一句:“天机不可泄露。”就再也不说话了。汪金权悄悄塞足了银子,那大师也没说话,只给他留下了一张图。他看到图中只画了一个水池,旁边立着一座像毛笔一样的塔。

汪金权不敢再问,就照图在青山书院前挖了一个大水池,在水池旁边立起一座宝塔,起名“文笔塔”。他起先还没看出这有什么玄机,许多来汪村的先生们看了个个叫好,说这水池就像一个巨大的砚台,那塔就像巨笔,四周的大地就像那无垠的纸,现在看去那大青山就像是笔架了。

汪金权听了,心中窃喜,那就是说赵村那龙腾虎跃的风水宝地已被压在我汪村的笔下了。汪金权受到鼓舞,又筹重金把青山书院修饰一新,开始四处拜寻名师。他一直就把汪村能早日出个宰相、将军作为自己一生最大的追求,也作为他这任族长最大的任务。

程学理一离开北京,回到皖南山区,汪金权就从远在京城的商行得到消息。他在冥冥之中,感觉这就是天意,他刚修好青山书院,全皖南最闻名的大学士大秀才程学理就从北京回来了,这不是奔我青山书院而来的贵人吗?

汪金权这么想着,更不敢怠慢,他在汪氏大祠堂,向列祖列宗焚香禀告后,带着他的儿子汪天福,套上马车,向远在徽州婺源的程学理老家日夜兼程而去。他并不知道程学理何时回家,但了解好先生可遇不可求,只能抢在第一时间拜见,只能提前静候,不管等多少天都值得,绝不可让别人抢了先机。

汪金权赶到他家时,连程学理一家人都不知道程学理已经回到皖南,也不知道他何时能回家。他看到程学理一家只有两个小脚女人带着两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在炒制婺源绿茶。

程学理的小脚母亲带着程学理的两个女儿彩云、彩凤在仔细地挑选着刚采来的新茶,一个个竹筐里摆满了新鲜翠绿的新叶,全都是一尖两片的嫩芽,整齐划一,鲜嫩饱满,煞是惹人喜爱。

P1-3

目录

正文

序言

将时光倒流。二十年前上海浦东马路边,深夜,昏沉入睡的许祚禄感觉不到寒凉秋风正趟过盖在他身上沾满了灰尘和黄沙的旧被褥,一片片枯黄的落叶飘向他冒着热气的脑袋,旋即又被风卷走。那个夜晚,在风中匆匆经过的路人并不知道睡在路边的这个乡村青年来自何方,更不会想到这个蓬头垢面的乡村青年在二十年后会捧出令人目瞪口呆的长篇小说。

许祚禄睡在超出了上海人想象力的马路边,白天打工,夜里做梦,这应该算是一个传奇的小说细节。

许祚禄本身就是一部小说。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文革”中出生的许祚禄从落地的第一天起,他的命运就被那个荒谬的时代注定了,无法逃脱乡村的贫瘠,必须面对家庭的窘迫。走在荒凉的乡间小道上,他的视线中是一望无际的天空和看不到尽头的绝望,他想象着视线之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并为找不到答案而无限迷惘。读中学时的许祚禄痴迷小说,贪婪阅读如同吸毒一样不可救药,他靠阅读小说来安慰内心的孤独,靠文学想象抗拒生活的残酷。小说是他活着的精神口粮,也是他绝望中的救命稻草。然而中学毕业后,为了生计,他不得不放弃对文学的狂热,回家挖鱼塘,养鱼,可是他的命运并没有被成群结队的鱼改变,于是去开矿,去青弋江扒黄沙,押着冒着黑烟的货船在江上跑运输,看着大上海疯狂地建设,活在想象中的许祚禄卷起铺盖直奔浦东工地打工。他的经历像他的小说情节一样不停地跳跃着,而且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许祚禄闯荡江湖,没赚到多少钱,但长了见识,县里的企业将其招安,让他做企业管理,直到工厂管理不下去,倒闭。此后的许祚禄又被乡镇企业南亚集团收编,一直干到了集团副总。副总的名称虽然响亮,但并不能真正体现许祚禄自身的价值,他在丰富想象力的支撑下,辞职下海,独自创业,办了一个蓄电池厂,电池厂正当红火,恰逢环保风声吃紧,蓄电池企业被迫关门,许祚禄从此失业在家喝酒、打麻将,有时想出去找人打架,但他的拳头只能伸向虚无的空气,他已找不到对手。许祚禄说他当年为了推销蓄电池,开着货车跑遍了大江南北,他说:“我一路上睡在货车上,跟蓄电池睡在一起,整整三个月!”许祚禄的汗水和辛苦如今已像风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但深埋在心里的沧桑记忆时常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而那些经过沉淀的记忆在充分显影后就不再是个人生活复制和还原,而是升华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透彻反省。于是许祚禄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冬天开始了小说写作,文字像涨潮时的青弋江水一样,一泻千里,势不可当,写作是他心路历程的记录,更是一次圆梦之旅。而长篇小说《沉默的群山》和《子孙满堂》显然是许祚禄小说创作最自信的一次整体亮相。

小说作为一种最能考验作家综合实力的文体,在中国古代,叫“传奇”,如唐代传奇《霍小玉传》《李娃传》等。写小说的人要么有传奇的经历,要么有传奇的想象,而这两者,许祚禄得天独厚,都搂在了怀里。读了他的两部让我震惊的长篇小说《沉默的群山》和《子孙满堂》,一个固执而自以为是的判断是,许祚禄有着惊人的想象力,而他近乎放肆的想象力与他的传奇的人生经历构成了一种因果性的逻辑关系,许祚禄潜伏着的想象力被他一路搏杀的人生和跌宕起伏的经历激活,反过来,他又以卓越的想象力对历史、人性进行了传奇性的演绎,并表达出独具个人意志的历史观与人文立场。

长篇小说《沉默的群山》是一个反讽性命名,沉默的只是群山,而小说中人物呈现的却是虎啸山林与狂飙突进的姿态。许祚禄在题记中有这样两句卷首语,“献给我历经磨难的祖国/献给我英勇不屈的先辈”,许祚禄一开篇就拉开了史诗般的架势,他企图以皖南山区汪、赵两大家族的命运来概括和隐喻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并尖锐地折射出自己的历史判断。所以,这是一部有着文化野心的长篇小说。

许祚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和自己所赖以生存的民族多灾多难,活得太苦了,他说,《子孙满堂》所表达的就是两个字:痛苦。这种痛苦不仅是肉体的痛苦,同时还是精神的灵魂的痛苦。我们的民族和民族中的每一个个体实际上是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中生存,在双重痛苦的挤压下行为荒诞、情感变形、人性崩溃,最终沦陷于无根、悬空、虚妄、幻灭的生存状态中得过且过地将残余的人生草草打发殆尽。

基于这一历史判断,许祚禄妄想着以小说来寻找民族自救和灵魂上岸的出路,《沉默的群山》将汪、赵两个家族置放在一百年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中,演绎出一幕幕血腥而残酷的历史悲剧,奏响起一曲曲传奇而荒诞的人性悲歌。许祚禄对历史的解构是极具个人意志的,他不是从阶级论、血统论、革命论的视角解读两个家族的命运,而是以人性论的视角将汪赵两家的芸芸众生大卸八块,让他们在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中烛照出人性的光辉或黑暗。许祚禄不按传统套路出牌,恰恰成就了他的另辟蹊径和独树一帜,小说弥漫着原生态写作的意趣和魅力。

小说表面是写人生,而小说的内核却是写思想,有一个经典的说法是,小说家即思想家。小说的思想是作家对历史、人生、社会所表达出来的人文立场、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就《沉默的群山》而言,许祚禄在小说中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写作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革命不在于你打什么旗号,而在于你是否保百姓平安;个人不在于你参加什么组织,而在于你人性是善还是恶;人伦不在于你如何表白,而在于你情感是真还是假。

许祚禄的小说中,民族的多灾多难是因为那么多旗号和口号都掺杂着一己私利而不停地蛊惑人心,那么多参加自命不凡组织的人却是人性虚伪、人格分裂之徒,而“斧头帮”虽游侠江湖,杨天啸却是一个真实、诚实、人性向善的绿林好汉,国军团长汪维潮、共军先锋赵青竹,还有汪天福、汪金秀、赵银柱、周二凤等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人性丰富的文学形象,有着鲜明的人性纵深。汪维潮因为亲情放走了共军哥哥汪维新、嫂子赵青竹,杨天啸劫狱放走第二天就要枪毙的国军头目汪维潮,新任县长赵青竹在最后一刻将苦恋了自己多年的杨天啸由死刑临时改判二十年,这些情节指向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逻辑,即人性战胜了阶级性,人性实现了对革命性的超越。这是长篇小说《沉默的群山》深度与高度的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小说的重要价值之所在。

许祚禄写作是男人的写作,是有担当的写作,就像他当初坚忍不拔地卖蓄电池一样,他勇敢而坚决地对扎根于家族变迁中的中国历史进行了手术刀般的解剖,其胆识和勇气比他的小说更让我吃惊,他所理解的中国社会与中国历史的本质显然与我们正统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大相径庭,许祚禄写作的意义就在这里。

旗号林立、血雨腥风、自相残杀、人伦颠覆、人性崩溃,最后留下的是一片满目疮痍的破碎山河,人民被愚弄,人心被摧残,人性被毁灭。受伤害总是最底层、最无辜的平民,他们被绑架在历史的战车上,成为历史进程中各种利益集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的赌注,无常和被捉弄成为中国人生存的基本事实。所以许祚禄以他的小说对此进行深刻反思、尖锐揭露,并在反思与揭露中期待着重建新的社会秩序与伦理道统。

深刻的思想要靠生动的故事、戏剧化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来演绎与定型。《沉默的群山》之所以在一家网站的电子版销售中一直高居第一,就是因为许祚禄为读者创作出了一个想象力惊人、故事情节奇崛、人物形象丰满的文学产品,这一产品很难遇到,有时花钱也买不到。我不能断定许祚禄受金庸、古龙小说的影响有多大,但他的小说在整体构思、情节布局、人物关系设计、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显然直逼高手,并亮出了挑战的姿势。《沉默的群山》整体构思的戏剧性很强,汪、赵两个家族明里角力、暗中较劲,杨天啸与汪金秀、赵青竹情感线索贯穿始终,赵青竹与汪维新、杨天啸的情感风波反复纠缠,汪维新、汪维潮、赵金柱、赵银柱、赵青竹等革命与反革命的左右冲突,整部书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纠缠不休、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戏剧性网络,读者一头栽进网中不能自拔。这是需要超常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的,许祚禄这一能力也超出了我的想象。《沉默的群山》中的主要人物杨天啸与汪天福、周杆、程学理、赵青竹、汪维潮、汪金秀、周二凤等构成了近十组戏剧性人物关系,而这近十组人物关系中,不仅每组充满了戏剧性,而且在小说推进过程中不断变化,不断反复,小说的叙事效率走向了最大化。很显然,杨天啸是全书中塑造最生动、最丰满、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男一号。  杨天啸这一人物形象在当下长篇小说走廊中似乎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不是革命者,但一生追随革命者赵青竹;他是“斧头帮’’成员,但并没有江湖杀手的凶残;他不问政治,但当日寇来犯时,他却义无反顾地冲到生死线上;他眼中没有阶级,只有人伦,所以劫狱放走了同父异母的兄长汪维潮。杨天啸与传统或正统的文学形象相比,他不是一个类型化的正面或反面人物,但他是一个符合人性尺度的“人”。他身上体现出的是人性的挣扎,而不是阶级性的表演。这个人物非常丰富,很有质感。“不管发生了什么,反正你就是我的四奶奶!”,他的固执、坚定、勇敢以及对爱情死不改悔的信念足以打动任何一颗麻木而迟钝的心灵,上天也会被感化,最终让他和赵青竹走到了一起,只是他们出狱后,已是风烛残年。他们虎啸山林的一生只是以晚景的凄凉拉上了最后的帷幕。无论是革命还是不革命,他们殊途同归,下场都一样。这部小说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是被历史绑架的人质,相互杀伐的民族并不能拯救人民,而只会伤害和毁灭一个个无辜生灵。

杨天啸是一个特立独行、没有重复的崭新的人物,这个形象的独特性构成了全书的另一个艺术成就。

许祚禄写作长篇小说喜欢大背景、大制作、大气派,所以《子孙满堂》同样放在大半个世纪的背景中来展示一个家族的兴衰际遇,柳思延是一个有着革命抱负的乡村知识分子,不过他想去延安倒不完全是为了革命,而是为了心爱的女孩杨柳,只因父亲不幸身亡,而孝堂成亲娶了巧妹,最后没能成行。小说开篇就很有戏剧性,但小说重心并不在柳思延身上,柳思延是一根绳,许祚禄要用这根绳串起他的子孙,让他的子孙来演示一个家族是如何一步步脱轨,一天天沦陷下去的。《子孙满堂》有《红楼梦》式的企图,而且主题也接近《红楼梦》,都是写了“子孙不肖,后继无人”的家族悲剧,而有所不同的是,红楼梦是因为情感的放任而败坏了一个家族的风水,而《子孙满堂》则是物欲的放纵而让一个家族道德崩溃、人性异化、家族败落。柳思延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乡村知识分子,他希望自己的子孙要么能“兼济天下”,即使不能“兼济天下”也要“独善其身”。他是一个传统的严格遵守儒家道德理想的乡绅,但他的子女到孙子辈几乎全都让他失望了,四个女儿找的对象:一个是杀猪的,一个是捕鱼的,一个是打铁的,只有三女儿找了个小学老师,才让他觉得稍有宽慰。三个儿子家宝、国宝、世宝名字好听,但都不上正轨,要么不喜欢读书,要么混迹江湖,甚至犯法坐牢,这让柳思延对子女非常失望。小说中许祚禄显然是想表达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被时代扭曲和撕裂,这种撕裂到了孙子辈变得更加失控,富国、富民、富兵、富妹,学文、学武、学2r_、学农,建国、爱国、爱群、爱民、强国、强军、卫国、卫民、卫红,这些孙子辈的名字起得都非常体面而响亮,可这些孙子辈们并没有给柳思延带来光荣和尊严,他们一个比一个不争气,有卖假农药、假种子的,有贩卖假烟酒的,有吸毒的,有嫖娼的,有得性病的,有坐牢的,唯一考上大学的孙子好不容易当上了镇党委书记,又因为腐败而东窗事发。柳思延最后一丝希望也幻灭了,他看尽了人间万象,也看够了子孙们的堕落。于是他失忆了,他是在删除了现世的所有人和事后,才离开这个世界的。这部长篇小说反思现实、批判现实的姿态尖锐而无情,下手比较狠,道德质疑的心情异常迫切。许祚禄不是为一个家族的沦落而伤心和忧虑,他是为传统文化的断裂与毁灭而痛不欲生。

许祚禄思索的问题与蓄电池无关,但他是从蓄电池中积蓄出了能量,这就是对中国社会由感性体悟到理性升华的全方位透视,并且通过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人物形象演示了出来。

许祚禄小说写作充满了激情,所以他的写作速度很快。快既是长处,也是短处。长处的效率高,情感释放具有爆发力和穿透力;短处是缺少精雕细琢和反复打磨。许祚禄小说需要改进的是,叙述节奏不能用同一频率,当张弛有度,快的地方则快,慢的地方一定要慢下来,也就是出戏的情节和细节要写够写足,另外就是塑造人物和推进故事,要用细节和描写来完成,而不可一味用人物对话和作者独白来实现,还有长篇小说《沉默的群山》开头部分交代铺垫过多,应直接入戏,背景性的材料应在后面陆续塞进相关的故事与情节中。

许祚禄的写作像他喝酒一样豪爽,大开大合,很有穿透力,而我看重他的是,他具有一个小说家所必备的超常的想象力,而且长篇小说的结构能力很强,更为可贵的是,他的小说思考已远远超越了小说的故事层面。完成并实现了深度价值。

假设许多年前,许祚禄不去卖蓄电池而是坚持写作,他也许早就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小说家了;假设许多年前,许祚禄不风餐露宿去推销蓄电池的话,他能写出《沉默的群山》和《子孙满堂》这些饱经沧桑的小说吗?许多想象扑面而来,而人生却不容许假设。

以上文字,是为序!

许春樵

(许春樵,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徽文学院副院长,国家一级作家)

内容推荐

该作品为一部长篇小说。作品通过皖南山区汪村和赵村几十年的历史变迁,讲述了中华民族从清末到新国成立这段艰难历史,描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苦难和战乱中走向新生的历程。由许祚禄所著的《沉默的群山》通过对清末举人程朱理学代表程学理、家族代表汪天福、民间力量代表杨天啸、新生力量代表共产党书记赵青竹及土匪头子周杆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全面再现了那段特定历史时期善与恶的较量,正义与邪恶的碰撞,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作者用感性的笔触力图让我们牢记这段苦难的历史,牢记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

编辑推荐

由许祚禄所著的《沉默的群山》是一部以皖南徽州历史和家族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全书通过皖南山区汪村和赵村几十年的历史变迁,讲述了中华民族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这段艰难历史,描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苦难和战乱中走向新生的历程,全面再现了那段特定历史时期善与恶的较量、正义与邪恶的碰撞、文明与野蛮的冲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沉默的群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祚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5406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2015223392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6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