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步入哲学殿堂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情节,讲述了104位哲学家的小故事,其中中国哲学家有44人,外国哲学家有60人。并且还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说明各个哲学家非常抽象难懂的哲学思想。相信,本书一定能够引起广大青少年朋友对于哲学阅读的兴趣。

内容推荐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情节,讲述了104位哲学家的小故事,其中中国哲学家有44人,外国哲学家有60人。并且还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说明各个哲学家非常抽象难懂的哲学思想。

目录

上 编

道法自然(老子)     

千古哲人(孔子)    

儒家“宗圣”(曾子)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儒家“亚圣”(孟子)    

名家哲学的开创者(惠施)  

逍遥游于九天之上(庄子)  

“白马非马”(公孙龙)   

先秦唯物主义集大成者(荀子) 

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儒家哲学向儒教的转化(董仲舒) 

父子哲学家(刘向和刘歆)  

反对谶纬迷信的哲学家(桓谭) 

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  

酒仙哲学家(阮籍)    

反对算命和风水(吕才)   

南派禅宗创始人(惠能)   

继承儒家道统(韩愈)   

人性哲学的探索者(李翱)  

勤于政事的哲学家(柳宗元)  

“关学”始祖(张载)    

二程“洛学”(程颢和程颐)  

“蜀学”倡导者(苏轼、苏辙)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心学”鼻祖(陆九渊)   

永康学派的创始人(陈亮)  

阳明哲学(王守仁)    

勇于战斗的哲学家(王廷相)  

“疏狂狷介,异端之尤”(李贽) 

“不做书的蠹鱼”(傅山)   

反清先锋与文章渊薮(黄宗羲) 

用生命塑造出哲学的雕像(顾炎武)

反清斗士,哲学泰斗(王夫之) 

操志高洁,自学成才(李颞)  

一代考据大师(戴震)   

睁眼看世界的人(魏源)   

维新变法的首创者(康有为)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谭嗣同)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  

启蒙宣传家(梁启超)   

革命的哲学家(毛泽东)   

三个“第一”(金岳霖)   

学贯中西。命运坎坷(冯友兰) 

下  编

哲学始祖(泰勒斯)    

无限(阿那克西曼德)   

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里特) 

关于“天上事物”的理论(阿那克萨戈拉)

辩证法的创立者(芝诺)   

修辞学的创立者(恩培多克勒) 

“智者”(普罗泰戈拉)   

“圣人”(苏格拉底)    

原子论的积极宣传者(德谟克里特)

“哲学之王”(柏拉图)   

犬儒学派(狄奥根尼)   

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  

怀疑论的创始人(皮浪)   

伊壁鸠鲁花园(伊壁鸠鲁)  

斯多葛派哲学的创始人(芝诺)

奴隶哲学家(爱比克泰德)  

皇帝哲学家(马可·奥勒留)  

“圣贤”(普罗提诺)    

“教父”(奥古斯丁)    

“屠夫”(西里尔)    

上帝是什么?(约翰·司各脱) 

红衣主教(达米安)    

圣餐(贝伦伽里)    

“最后一位教父”(安瑟伦)  

“三位三体”(洛色林)   

哲学的“伊玛目”(阿威罗伊)  

“中世纪思想之王”(罗吉尔·培根)

“天使博士”(托马斯·阿奎那) 

芳草地上的演讲(西格尔)  

“精细博士”(邓斯·司各脱)  

“奥卡姆剃刀”(威廉·奥卡姆) 

“布里丹的驴子”(约恩·布里丹) 

政治哲学家(马基雅弗利)  

《愚神颂歌》(爱拉斯谟)   

《乌托邦》(莫尔)    

实验科学的先驱(弗兰西斯·培根)

“鳄鱼”(霍布斯)    

“叛逆者”(伽桑狄)    

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笛卡尔)  

自然和上帝(斯宾诺莎)   

经验论的始祖(洛克)   

生性畏怯的哲学家(马勒伯朗士)

科学哲学家(牛顿)    

哲学奇才(莱布尼兹)   

“疯子”主教(贝克莱)   

启蒙哲学家(伏尔泰)   

不可知论的鼻祖(休谟)   

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卢梭)  

哲学巨人(康德)    

辩证法之王(黑格尔)   

悲观主义哲学的始祖(叔本华) 

写无产阶级“圣经”的人(马克思)

“第二小提琴手”(恩格斯)

孤独的漂泊者(尼采)   

开拓哲学新领域(弗洛依德)  

伯爵哲学家(罗素)    

科学巨人的哲学观(爱因斯坦) 

友谊(维特根斯坦)    

自由的囚徒(弗罗姆)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

试读章节

小国寡民的理想

老子做过周朝的史官,因此他对于周朝末年激烈动荡的社会政治生活有很深的感触。那些原来处于社会低层次的人,通过封建的剥削方式,很快积累起巨大的财富。他们在经济上发展起来以后,就必然要在政治上争取更大的利益。于是,弑父弑君、武装叛乱、篡权夺位等情况经常发生。

老子一方面眼看着那些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而旧的奴隶主仍然过着荒淫无耻的豪华生活,而另一方面,对于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却因为战乱频繁,生活长年处于不安定的局面,过着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日子。为此,老子站在一般老百姓的立场上,通过认真的思考,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

老子辞职回家以后,经常和乡里的老人在一起议论国家大事。

有一次,老子又和他的那帮老朋友在一起讨论“什么是理想的社会”这个问题。

“老聃呀,你给我们说说看,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总是这么苦呀?”一位老者问老子。

“依我看,老百姓之所以吃不饱,穿不暖,都是因为官府向老百姓收税收得太重。”老子说。

“可是国君却总是说老百姓不听话,民‘难治’。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另一位老者问老子。

“依我看,老百姓之所以‘难治’,就是因为国君和朝廷总是想要老百姓做这做那,逼得老百姓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又怎么愿意去做这做那呢?所以国君和朝廷就感到老百姓不那么听话了。如果为君王者,不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那么老百姓必然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老百姓既然经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么死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君和朝廷再要以死来威胁老百姓,那又能起什么作用呢?这正可谓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好!‘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你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在场的老者都拍手称快。

“可是你们看那些达官贵人们,他们过着一种什么生活呢?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对于那些山珍海味的东西都已经吃厌了,家里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他们整天挎着佩剑,到处游玩。可是国库却越来越空虚,田地也越来越荒芜。维持他们奢侈生活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我们老百姓身上搜括来的?你们说,他们的这种行径和那些强盗头子有什么两样呢?”老子问。

“完全一样!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一种强盗的行径!”这此老者非常气愤地说。

“战争是个不祥的东西。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都看得到:凡是军队驻扎过的地方,地里都长满了荆棘;每当打过大仗以后,紧接着的就是大灾荒的年代。”老子说。

“嗯,根据我的记忆,老聃说的没错。我记得非常清楚,发生灾荒的年代和打仗是有关系的。”老者中一位最年长的人说。

“现在连年发生战争,看来又要发生灾荒了。”另外一个老者说。

“现在的社会,两极分化实在是太严重了。本来,‘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可是现在的‘人之道’却是‘损不足而奉有余’。这是多么不合理的事情呀!”老子有点气愤地说。

“是呀!这太不公平了!”老者们都说。

“所以,我认为‘人之道’应该向‘天之道’学习!”老子对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已经有所考虑了。

“老聃,你倒说说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众老者异口同声地问。

“我的理想社会,就是小一国一寡一民!”老子一字一顿地说。  “什么是小国寡民呀?”众老者问。

“所谓小国寡民指的是:国家应该划分得小一点。因为国家小,所以就用不着什么舟船和车辆。这样,作为小国的国君,就没有多少威风可言了。你们知道现在那些国君出巡,是什么样的排场吗?”老子问。

“不知道。我们身处穷乡僻壤,哪里能知道天子和公侯们的威风呢!”老者们说。

“按照周礼的规定,天子可以用八佾的乐舞,每佾的规定人数为8人。因此,天子每次看乐人跳舞,就应该要有64人之多的排场;天子出巡,所有的马都要求是一种颜色的,连一根杂毛都没有;前有军士开道,后有众多的大臣保驾。浩浩荡荡的队伍排列起来有好几十里长呢!这不是劳民伤财是什么呀?”老子因为当过周朝的史官,所以他知道周天子出巡时,有些什么样的排场。

“呀!这么气派呀!”众老者惊讶地说。

“你们根本想像不出天子的衣物和饮食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他是多么的奢侈和浪费。天子几乎每天都要换新衣服。他的衣服堆积如山,而且都是用最好的布料做成的,放在一个专门的宫殿里。他吃饭时,要用大鼎烹饪。御厨房里的那些山珍海味多得都发了霉。”老子向众老者绘声绘色地详细介绍了天子的“平常”生活。

“怪不得老百姓的生活那么苦呀!”

“怨不得周朝的气数已尽了呀!”

众老者一个个非常气愤。

“所以,如果是小国,虽然天子有兵甲,他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对于小国的老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也应该是非常简单朴素的。没有欲望,也就没有争夺。所以,我认为,老百姓还是应该回到过去那种结绳记事的年代。在远古时代,人人都可以安居乐业,都可以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自由自在地生活。”老子说。

“那种生活是真正的田园生活了。”老者们高兴地说。

“那么这种小国,究竟应该有多大呢?”一个老者问。

“打一个比方吧,这种小国,可以小到‘鸡犬之声相闻’,可是老百姓之间,却是‘老死不相往来’。小国的老百姓,根本没有必要为了生存而搬迁到其他地方去。”老子说出了他哲学思想中的那句名言。

“这么小的国家,不是和我们的村子一样大吗?”一个老者问。

“可以这么说吧。作为小国的统治者,应该是‘无为而治’,不要老是想叫老百姓干这干那,要让老百姓去干那些他们自己想干的事情。如果国君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老百姓就会拥护他了。对于这种国君的存在,老百姓就不会感到是什么负担,那么也就必然会像水流千里归人大海一样地归顺他了。”接着,老子又绘声绘色地向众老者描绘起他的理想社会里的各种情景。

众老者听着,一个个都着迷了。

“老聃,你说,你的这个理想的社会,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呀?”突然,一个老者问老子。

“是呀,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呀?”众人一齐附和地问。

“看来,这只是一个理想而已。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天子会采纳我的这种社会理想。”说到这里,老子的神情有点沮丧。

“唉……”老者们一个个都像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地不吭声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都随遇而安吧!”老子既是安慰别人,也是安慰自己地说。

P7-11

序言

自山东教育出版社相继推出了《步人科学殿堂的故事》、《步入文学殿堂的故事》、《步入艺术殿堂的故事》三本普及型的读物以后,引起了读者广泛的注意。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今天山东教育出版社又推出了《步入哲学殿堂的故事》一书。

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目前提出的减负措施,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可是学生减负以后做些什么?这是学校、家长、学生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我们作为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他想为今天,乃至今后众多学子素质的提高,做出我们应有的一份贡献。因此,我们认为,把古今中外众多哲学家们的哲学成就、哲学研究方法、哲学思辨的精神,以轻松愉快的故事形式,介绍给广大的青少年朋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锻炼人的智力的体操有两套。一套是数学,另外一套是哲学。”

过去,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对于数学教学还是比较重视的。许多国外的教育家都承认,中国能够培养出世界上第一流的数学人才。可是,凭心而论,我们中国还培养不出世界上第一流的哲学人才。这里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国的青少年,从小就对哲学知之甚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哲学,有着非常强烈的党性,因此,在我国,毫无疑问必须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把它作为政治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对待。但是这种普及必须是说理的,是能够征服人心的,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毛泽东曾经说过:“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着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也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无论是唯物主义的东西,还是唯心主义的东西,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产物。只不过它们认识世界的基本前提不同罢了。恩格斯曾经说过:“仅仅宣布一种哲学是错误的,还制服不了这种哲学。像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加以消除的。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要做到“扬弃”一种哲学,就不应该是对它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一方面要肯定它们的历史进步性和对于人类精神发展曾经作出过的影响和责献,另一方面要指出它们的历史局限性。因此,任何用漫画式的笔法来刻画历史上的哲学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也是绝对不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的。我们在本书中就力图用小故事来反映古今中外整个哲学史发展的概貌,希望青少年读者通过这几百个小故事的阅读,不但能够增加一点哲学史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智慧方面的启迪。

本书向青少年读者介绍的这104位哲学家(其中中国哲学家有44人,外国哲学家有60人),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他们的哲学观点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对于人类未知世界的追求,他们想要认识整个宇宙的变化、发展和本来面目的决心却是完全相同的。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哲学课的讲授,由于它内容的抽象性,所以很难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发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很难使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师的讲课上。如果教师能够在哲学课的讲授中,随时随地讲述一些哲学家的小故事,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说明某个哲学家非常抽象难懂的哲学思想,教学效果必定会显著提高。当教师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涣散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及时讲述一些哲学家的小故事,就一定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教师的讲授中来的。

我们曾经听到许多教师抱怨,讲述哲学家们哲学思想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很多,可是要寻找一本专门讲述哲学家小故事的书,却是一件难事。为了帮助这些教师解决在备课中的这个难题,我们根据平时在教学实践中积攒起来的那些哲学家的小故事,精心编著了本书。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上的伟人,那么这个民族在精神上还是非常贫乏的。可是一个民族要出现哲学上的伟人,除了要有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之外,还应该要有大胆创新的精神。如果我们的这部著作能够引起广大青少年朋友对于哲学阅读的兴趣,那我们这几年来的心血和努力也就得到了回报。

编著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步入哲学殿堂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倪东宁//王孟文//张新悦//李桂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834587
开本 32开
页数 8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97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8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1-49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4
141
3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