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与明清文学探赜》是福建闽江学院中文系教授邹自振研治明清文学部分成果的结集。作者从事明清诗文、戏曲与小说研究多年,尤以汤显祖研究、《红楼梦》研究成绩卓著,作者曾在东南卫视“东南周末讲堂”开办“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和“红学与人生”系列讲座。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相关研究人员和明清文学爱好者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图书 | 汤显祖与明清文学探赜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汤显祖与明清文学探赜》是福建闽江学院中文系教授邹自振研治明清文学部分成果的结集。作者从事明清诗文、戏曲与小说研究多年,尤以汤显祖研究、《红楼梦》研究成绩卓著,作者曾在东南卫视“东南周末讲堂”开办“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和“红学与人生”系列讲座。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相关研究人员和明清文学爱好者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目录 自叙 汤学探赜 从崔莺莺到杜丽娘 “四梦”与小说之关系 ——兼论汤显祖的小说观 论罗汝芳对汤显祖的影响 李贽的“童心说”与汤显祖的“情至说” 汤显祖友人郑之文的戏曲创作 汤显祖遂昌善政与戏剧诗文创作之关系 真情·卓识·性灵 ——汤显祖的诗歌创作 汤显祖的散文理论与创作 生死梦幻的奇情异彩 ——汤显祖与洪舁剧作比较论 《玉茗堂四梦》与《红楼梦》 汤显祖戏曲对屠绅小说的影响 从汤显祖诗、剧见葡占澳门风情 丽娘何如朱丽叶不让莎翁有故村 ——汤、莎剧作比较论 走向世界的汤显祖研究 红学一束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红楼梦》非政治历史小说论 简论《红楼梦》的悲剧美 《红楼梦》的四对艺术辩证法 “金陵十二钗”叙论 从林黛玉诗词看其心理流程 林则徐“咏红”诗评析 明清文学 陆王心学对晚明文学的影响 沈仕、常伦散曲论 艾南英及其散文理论与创作 侯方域散文论 《小山词》与《饮水词》 “南洪北孔”散论 《聊斋志异》品析四题 《阅微草堂笔记》品析四题 乐钧评传 古近代小说考论三题 试论林纾的戏曲创作 李瑞清文学艺术成就与学术建树 以科研促教学 ——元明清文学教学和改革刍议 书评之页 独创翔实谨严新颖 ——评齐裕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20世纪红学研究的历史总结 ——简评《红学百年风云录》 也谈曹雪芹与莎士比亚 ——兼议刘心武的“红学研究” 命运与抗争:“三十六计”长篇历史小说的悲剧精神 简评郭英德《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版本研究刍议》 小议易中天《品三国》 汤翁故里的学术奇葩 ——评_东华理工大学《临川地方戏曲研究丛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汤显祖与明清文学探赜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邹自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0116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 |
CIP核字 | 2014273363 |
中图分类号 | I207.3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39 |
宽 | 168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