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陪着孩子走向优秀(我家孩子也曾是中等生)
内容
试读章节

一年级时,期末考试成绩第20名,那时他的班级有50个学生。

二年级时,期末考试成绩第20名,那时参加考试的学生只有四十多人。

到了三年级,期末考试成绩仍然是铁打不动的20名。

一、二年级时,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我还能安慰自己,孩子刚刚上小学,还不太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可是到了三年级,小学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一半了,学习成绩还在中游晃荡,这可咋办呢?

我心里着急,路路爸却很淡定,一直说:“我儿子能厚积薄发。”于是对路路的学习,依然是“放任自流,偶尔监督”。

但这都只是表面上的,在我心里,还是希望路路能够“厚积薄发”,早点成为优等生的。我想每个父母都是这样的,要说真不在乎孩子的分数,那是假的,但太在乎,又怕伤了孩子。

于是,每次路路考试回家,我都会假装不经意地问:“这次你们班级考试考得好吗?你在班里考第几名啊?都考了多少分啊,告诉我一下呗。”每次听到儿子说“还行吧”“一般吧”,我的心就开始下沉,但我脸上还得表现出假装不在乎的样子。或许我问的次数太多,儿子也感到我这个妈妈“有点烦人”,后来索性不告诉我具体分数,而家长会后在路路爸那里听到孩子的具体分数时,我都觉得不理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路路四年级期末,路路班主任赵老师找我们谈话。

这一次,路路考了班级的第25名。赵老师说:“路路算不上最聪明的孩子,但头脑灵活。还有两年就要小升初了,以他现在的成绩,肯定上不了重点中学的,不过我们还有两年的时间。这两年时间,家长、老9币共同努力,多给孩子辅导辅导,还是有希望取得理想成绩的。”

路路的第25名的成绩给了我重创,老师的话更给了我警醒。我想,这样下去不行,就得像老师说的那样,多辅导、多监督才行。于是从那时起,我们家一改“放任自流,偶尔监督”的方针,开始了家庭辅导计划。

每天下班后,我或者路路爸就拿起了路路的书本,辅导路路做作业。做完作业后,又带领路路复习、预习。每天都要学到10点钟,然后上床睡觉。路路放学后的生活,再也没了动画片、故事书、足球、户外跑步

五年级期中考试,路路的成绩没有一个科目上90分(这可能与我们的辅导方式及路路一贯的“放任自流”有关,但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所幸,他的成绩也没有下降,都在85分左右。我和路路爸私下里说,90分可能是路路考试分数的“大限”,上去了提升就会很快,不过想要考过90分却有点难度,所以我们的辅导还要坚持下去。  为了路路的学习,我和路路爸经常吵架。因为路路爸经常在家里做“好人”,每次他辅导路路,不出半小时,两个人肯定会疯玩在一块儿。而我每次黑着脸训路路时,他爸爸都会嬉皮笑脸地替路路答应,而一脸不服气的路路,看见爸爸这样,也会嬉皮笑脸答应。虽然路路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和路路的冲突,但那时我一心要提高路路成绩,特别讨厌他的这种做法。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路路爸这样做的重要性,这是后话了。

总之,那时候的我下定决心让路路在一个学年就成为优等生,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可能在路路学习的问题上,我这个妈妈太过于强势了,导致路路厌烦学习。在五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路路的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5个名次。不过,那时候我并没有反省自己,相反,我还认为是因为路路爸没有好好辅导,甚至干扰了我的辅导结果导致的。

见家庭辅导计划效果不好,我决定为路路每一个考试科目报一个课外辅导班。

我到处与家里有年纪差不多孩子的同事、同学、朋友请教,每天午休或者周末,都离不开谈论路路的成绩。尤其是到学校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像现在在小区里讨论的妈妈们一样,一方面想要从别的妈妈那里“取点经”,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中等生。P3-4

后记

中等生是一个特别的称号,成绩不高不低,在现如今以“分”论英雄的教育体制中,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而对于这个地位,孩子自己感受到了,父母也感受到了。对于孩子的成绩,父母难免会着急,盲目地寻求各种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成绩,这里面有对的,也可能有错的,错的还有可能会伤到孩子。这些路程我和路路都走过。

在面对中等生时,我曾着急过,也想过要放弃让孩子自然成长的思想,但在最后一刻都无法做到,这一段旅程要比我自己读书困难多了。人们都说养育孩子,就像重新再成长一次,体会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艰辛与容易。不过,在第二次成长中,已经身为父母的自己,更想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那些苦、艰辛摒弃,让孩子轻松而快乐地成长,但是孩子似乎并不领这个情。于是,父母与孩子有了冲撞、矛盾。从另一个角度说,孩子虽然是父母身上的肉,但性格、思维与父母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父母的思想,孩子不一定会接受。如果父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一味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想让孩子像当年的自己一样优秀,或者让孩子弥补自己当年不优秀的遗憾,那么带给孩子和父母的伤痛都是巨大的。这种错误,我也犯过。

尽管现在路路健康、快乐地成长着,即使马上就高考也不需要我再操心了,在别的妈妈的眼里,我和路路都是优秀的人——我是一个优秀的妈妈,把儿子培养得如此优秀,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在路路的教育培养过程中,我有多少不足和担忧。我是在战战兢兢的担心中教育路路的,虽然我在路路面前曾经一度表现得非常强硬,但那只不过是为了“管教”路路而必须伪装的面貌。当然,事实也证明,即使我“假装强硬”也没用,孩子根本不吃你那套。

路路是中等生,他也深知自己的处境,他也曾努力过,强迫过自己,但也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成绩。相反,当我们都冷静下来,试着以一种有方向的、顺其自然的方法来引导自己和孩子的时候,路路在某一天似乎突然开窍了,成绩提高得飞快,自信也回来了。

所以真的就像路路爸一直说的那样,家有中等生也别担心,中等生很有“厚积薄发”的潜力。

目录

Part1 我家路路也是中等生

 1.从没考过90分的孩子

 2.从23到32

 3.我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

 4.作业正在扮演杀手的角色

 5.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6.为自己而学

 7.可怕的考前综合征

 8.不爱问问题的中等生

 9“胸无大志”的路路

Part2 Stop!别再逼中等生了

 1.屡遭打击的路路

 2.沉默寡言的孩子

 3.焦虑到骂人的静静

 4.常说“烦死了”的抑郁男孩

 5.“无所谓”的路路

 6.总说“我不行”的孩子

Part3 被雾霾遮挡的闪光

 1.懂爱的路路

 2.路路的平和与感恩

 3.路路是个“智多星”

 4.有主见的路路

 5.路路是个小管家

 6.自律的路路

 7.小路路的大胸怀

 8.自己去看演唱会

 9.最受欢迎的路路

Part4 拯救自信

 1.妈妈,我是不是最笨的人,

 2.我要是你就好了

 3.赞美别人更要欣赏自己

 4.允许“花球”慢慢开

 5.为努力的孩子鼓掌

 6.给孩子3次成功的机会

 7.我家的“评优”时间

 8.路路要竞选三好学生

 9.鼓励就会创造奇迹

 10.每天一个励志故事

 11.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

 12.高不成就低就

Part5 好成绩不是逼出来的

 1.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2.满分是目标,但也要一分一分进步

 3.考得不好有“糖”吃

 4.信任孩子

 5.关注成绩上升而不是名次上升

 6.鼓励每次小的进步

 7.关注失败的关键点

 8.给孩子一个成功的暗示

 9.别和一个难题较劲

 10.正面强化兴趣

 11.我家的“十万个为什么”

 12.我家的读书时间

 13.路路的“读书破万卷”

Part6 起跑线上比什么

 1.不是“第一名”的乐趣

 2.给孩子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3.倾听,给孩子尊重

 4.给孩子一点“冷”教育

 5.给孩子一个英雄去崇拜

 6.教孩子别滥用自由

 7.给孩子一点苦日子

 8.把好习惯刻入骨髓

 9.不欠孩子一个童年

 10.玩就是最好的教育

 11.孩子,没有什么比你的快乐更重要

结束语

序言

家长都不喜欢中等生,不管孩子处于哪个阶段,家长出于对孩子未来的担心,都希望孩子能成为优等生。一旦孩子学习中等,家长就急了。这样的心情,我也曾经历过。

我家路路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每次听到亲朋好友谦虚地说“我家孩子在班级里能够排前10名”的时候,我的心就有些刺痛,因为我家路路是个中等生。

路路一年级时,期末考试考了第20名,那时他们班级有50个学生。路路爸去开的家长会,回来告诉我时,我还能自我宽慰,认为孩子有可能是还没有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到二年级时,孩子的成绩依然看不出有明显的上升,我开始有点儿着急,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但路路爸一直说:“我儿子能厚积薄发。”所以对路路的学习依然是“放任自流,偶尔监督”。但这都只是表面上的,在我心里,还是希望路路能够早点成为优等生的。我想每个父母都是这样的,要说真不在乎孩子的分数,那是假的,但太在乎,又怕伤了孩子。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时路路考试,每次考试回家,我都会假装不经意地问:“这次你们班级考试考得好吗?你在班里考第几名啊,上游还是中游?都考了多少分啊,告诉我一下呗。”每次听到儿子说:“还行吧”“一般吧”,我的心就开始下沉,但我脸上还得表现出假装不在乎的样子。或许我问的次数太多,儿子也感到我这个妈妈“有点烦人”,后来索性不告诉我具体分数,而每次在路路爸那里听到孩子具体分数时,我都觉得不理想。

路路二年级时,成绩依然没有起色,而我已经等不及儿子的“厚积薄发”了,决定加强“基础营养”,强化学习,为他请家教,报辅导班。我和路路爸轮流辅导,甚至对路路采用“高压政策”,然而那一年孩子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在身心上都受到了伤害,生了一场大病,成绩还下降了不少。

路路的这次下降引起了我的反思,我知道高压之下不会出好成绩,对孩子顺其自然地教育才对路路的成长真正有利。

也是在那时,在沉下心来回归到教育本质之后,我才发现,小小的路路其实一直在经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在我的高压下,在老师的漠视下,在优等生的蔑视下,路路的自信心已经遭受到了无情的打击。他变得不自信,盲目羡慕别人,还觉得自己是最笨的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我意识到,小学时期的成绩好坏对于路路的人生影响微乎其微,但自卑、厌学才会使他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有起跑线的话。

意识到这一点,我调整了对于路路的教育,开始帮助路路减轻心理负担,拯救他的自信,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路路除了成绩中等以外,他的性格、人缘、能力等都非常卓越,而这些不正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吗?

对于路路的学习,我不再仅仅关注考试成绩,而是注重为路路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保护路路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路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或许正是因为校正了路路的学习动机,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路路的成绩在我的“高压”之后,逐步提升,到中考前已经上升到班里的前三名,并最终顺利进入本市重点中学就读,并且在整个中学时期仍然保持高效的学习效率,成绩稳定在全年级前列。

当然,这都是当路路在小学低年级时候的事。当路路逐渐由低年级升入高年级时,在我与路路成绩战斗中总是失败的情况下,我改变了对中等生的看法。直到那时,我才看到,一个中等生所面对的压力和可能经受的痛苦。

遵循孩子的天性去引导,而不是拔苗助长,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所以,如果你家也有一个小小中等生,不要对他太严厉。任何时候,宽松的成长环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而且如果你放弃对他拔苗助长,在教育的关键点上进行引导,你家的中等生也会为你创造奇迹。

内容推荐

袁小荣编著的《陪着孩子走向优秀》教你怎样科学引导中等生,让他:

1.爱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正确的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明确的目的是动力的源泉。这些比一两次成绩重要得多。

2.有自信—成绩差就批评孩子?那就大错特错了!成绩差更要表扬,帮助孩子重建自信心,这是学习的支柱!

3.有后劲—成绩差,就引导孩子看自己的长处,经营自己的长处,树立阳光的心态。这是成长的持续动力。

4.有方法—学习没有捷径,但是有更有效率的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就能事半功倍!

编辑推荐

袁小荣编著的《陪着孩子走向优秀》是一本给中等生父母的启示书。

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就进入了竞争的第一线,家长不得不紧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因为小学时期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基础打不好,很可能会影响中学时期的学习。而且,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小学时期学习成绩差,可能中考时很难考上理想的中学,又会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考大学。

但真是这样吗?小学时期的中等生就一定难以在以后的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吗?

其实也不尽然。

作者用自己孩子的经历证明,人生是一场超级马拉松,起跑线上的领先一步,并不能保证长久领先。只有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让孩子把学习当做自己的需求,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认真学习,才会有长劲、有后劲,在以后的中考、高考,甚至步入社会的一次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陪着孩子走向优秀(我家孩子也曾是中等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小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98124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2014227287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