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峰编写的《财产权利与国家观念(西方自由主义财产权与国家观关系研究)》是以财产权与国家观关系为主线对西方自由主义权利政治观的批判与反思。内容主要包括五大部分。一是从思想史的视角对自由主义财产权与国家观关系的归纳。二是从自由、平等、正义等视角批判了自由主义权利政治观的理论困境。三是从正当性、经验性、规范性的多重视域辩证分析了国家干预财产的可能性、现实性、矛盾性,对自由主义财产权利与国家范式间的互动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四是从共和主义、社群主义的视域批判了自由主义的权利政治观。五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立场,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下资本与劳动的二律背反,指出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自由主义国家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本原,科学地得出了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本质只能是“财权政治”,从而给出了消灭私有制,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正确回答。
导论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二、研究成果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自由主义权利观的内核:免于国家干预的财产权利
第一节 神圣而至上的财产权理念
一、自由的肇始:城邦政治视域下的财产权
二、自由的赓续:神学政治视域下的财产权
三、权利政治观的生成:权利政治与财产自由
第二节 财产权是自由民主的守望者
一、维护自由:财产权利与个体自由
二、扩展权利:财产权利与公民社会
三、巩固法治:财产权利与契约社会
四、守护民主:财产权利与宪政民主
第三节 财产权与国家观的演进逻辑
一、古典自由主义:绝对财产权与消极国家
二、新自由主义:相对财产权与积极国家
三、后自由主义:再分配国家与最低限度国家
四、自由主义的嬗变:从远离国家到限制财产权
第二章 自由主义权利观的困境:难以证成的私有财产权
第一节 偏狭与失衡的权利保护
一、经济个人主义及其误区
二、欲望与利益政治的扭曲
三、个体权利政治观的盲区
第二节 财产权与自由的悖论
一、对个体自由的尊崇与集体自由的漠视造成财产权的孤立性
二、对消极自由的褒扬与积极自由的贬抑造成财产权的片面性
三、政治自由的普遍性与经济自由的分殊化造成财产权的虚幻性
第三节 财产权与平等的背离
一、自由主义的难题——善待平等
二、平等主义的胜出——财产分配
第四节 财产权与正义的幻象
一、古典自由主义的信条:财产权与个体正义
二、平等自由主义的调和:财产权与分配正义
三、自由至上主义的坚守:财产权与持有正义
第五节 私有财产权难以证成
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权利观的转向:积极干预型国家的艰难调适
第一节 正当性:国家干预财产的理由之辩
一、财产权利非自然权利
二、财产权利与政治义务
三、权利与权力的二重性
第二节 经验性:国家干预财产的现实范式
一、“无形之手”与中立性国家
二、“扶持之手”与福利型国家
三、“掠夺之手”与预算型国家
四、新制度主义与产权国家
第三节 规范性:国家干预财产的价值反思
一、找回国家:国家干预的政治价值
二、国家能力:从小政府到强政府
三、多元国家:国家范式的再调整
四、国家建构:积极国家的再修正
第四章 后自由主义权利观的重建:权利政治的再次失效
第一节 个体权利的弥补:从权利政治到公益政治
一、两种权利观的分野:原子式自我与社群
二、个体权利的平衡:共同体主义与公共的善
三、个体权利的弥补:权利政治观与公益政治观
第二节 消极自由的重建:从保护型政治到发展型政治
一、自由的拓展:无支配自由与第三种自由
二、积极自由的道德之基:公民美德
三、积极自由的制度保障:发展型民主
第三节 难以奏效的自由主义权利政治观
一、自由与平等的矛盾表明个体权利与积极国家之间难以实现理性共识
二、权利与公益的失衡说明个体权利与积极国家之间难以达致协调发展
三、效率与公平的两难证明个体权利与积极国家之间难以做到辩证统一
第五章 自由主义权利政治观批判:从干预型国家到主导型国家
第一节 国家的矛盾:资本与劳动的二律背反
一、“两个没有变”与“两个必然”
二、资本与劳动的二律背反
三、国家的多重悖论
第二节 国家的重塑:从干预经济到主导经济
一、从财产权利到财产关系
二、从政治关系到生产关系
三、从干预型国家到主导型国家
第三节 自由的扬弃: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一、自由的本真蕴涵
二、自由与所有权的改造
三、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
结语 自由主义困境对我国现阶段国家构建的现实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