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别了武器(1954年)(精)/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内容
试读章节

他是个老头儿,独自驾一条小船在墨西哥湾里打鱼,这次老头儿已经连续84天都没有捕到鱼了。头40天还有个男孩跟着他。可连续40天都没有收获,男孩的父母觉得这老头儿倒霉透顶了。男孩便按照他们的命令跟上别的船,第一个礼拜就捕了三条好鱼。男孩看见老头儿开着空船回港心里很难受,总是走下去帮老头儿收拾线圈、吊钩,还有鱼叉和船帆。船帆上破的地方用装面粉的袋子修补过,收卷后远远看去就像是一面永远失败的旗子。

老头儿显得既消瘦又憔悴,脖颈上有很深的皱纹。双颊布满褐色斑,那是热带海面反射阳光造成的良性皮肤瘤。老头儿粗大的双手由于长期拉拽套住大鱼的粗糙绳索,留下了很多很深的伤疤。但都不是新疤,每一块都像沙漠里被侵蚀的地方,古老而干涸。

老头儿浑身都显得很苍老,但那双眼睛是个例外。眼珠子有着海水一样的颜色,看上去永远是快乐的,似乎从未失败过。

“桑蒂亚哥,”他俩一起从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来时,男孩对他说,“我又能跟你一起打鱼了。我们前些天赚了钱。”

男孩打鱼的本领是老头儿教的,男孩很喜欢他。

“不行,”老头儿说,“你现在跟的是一条走运的船,第一个礼拜就可以打到三条好鱼。好好跟下去吧。”

“可是,你应该记得,有一次你连续87天都没有打到鱼,后来三个礼拜我们天天抓到大鱼。”

“记得,”老头儿说,“我知道你不愿意离开我。”

“那是我爹安排的。我得听他的,因为我是孩子。”

“嗯,”老头儿说,“我理解他。”

“他没有多大信心。”

“嗯,”老头儿说,“但是我们有的是,对吗?”

“对。”男孩说,“我请你去高台酒店喝啤酒,然后我们再把工具搬回去,怎么样?”

“行啊,”老头儿说,“大家都是渔夫嘛!”

高台上不少渔夫在开老头儿的玩笑,但他并没有生气。一些老渔夫看到他时,感到难过,但并未流露出来,他们只是轻声谈论着海水与放钓绳的深度、惯有的晴朗天气和一些所见所闻。那天,捕到鱼的人都回到了港口。杀完马林鱼,把鱼肉平放在木板上,由两位渔夫扛起,摇晃着送到鱼房,然后用冰车把鱼运到哈瓦纳市场去销售。如果是鲨鱼,渔夫便要把它们送到港口另一边的鲨鱼加工厂。运到的鲨鱼会被吊上船台和滑车,除去鱼肝、鱼鳍,再剥了皮,将鱼肉切成条状腌制。

刮东风时,加工厂的鲨鱼腥味会从港口的那边飘来。但是今天的风向转去了北面,到这儿时减弱了不少,腥味也就淡了。此时,坐在高台上,明朗舒适。  “桑蒂亚哥。”男孩说。

“哦!”老头儿答应着。他手里抓着玻璃酒杯,回忆着往事。

“我去寻些沙丁鱼给你明天用吧?”

“不用,我划船还不错,你去打棒球吧,有罗吉欧帮我撒网呢。”

“我要去。既然我不能跟你出海,就要尽量帮帮你。”

“啤酒就是你请的,”老头儿说,“你是个小大人了。”

“我多大就跟你出海了?”

“5岁。那天,我把鱼过早地拉上了船,它差点把我那条小船撞碎,你也差点送了小命,记得吗?”

“我记得坐板被鱼尾啪啪地就甩坏了,记得用大棍子猛敲鱼身的声音,还记得当时你把我推到船头,那里放着湿漉漉的线圈。当时船颤抖着,听到你用大棍子敲打大鱼的声音像在砍树,我全身都是鱼腥味儿。”  .

“我说起过吗?还是你真记得?”

“我记得,从第一次出海起,所有的事我都记得。”

老人用那双久经风霜却坚定无比的眼睛看着男孩。

“你要是我的孩子就好了,我会带你出海去闯闯。”他说,“只是你有自己的爹娘,现在跟的又是一条好运船。”

“让我去找沙丁鱼吧!而且我知道哪儿可以弄到四份钓饵。”

“钓饵我有,今天剩下的被我放箱子里腌着了。”

“我想找新鲜的。”

“那找一份吧。”老头儿说。他从没丧失过信心和希望,此时更像微风吹起时那样。

“两份。”男孩说。

“好吧。”老头儿同意了,问道:“你不是要去偷吧?”

“迫不得已时会,”男孩说,“但这次是买的。”P3-5

书评(媒体评论)

五分之一的奖金颁发给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由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授予……我的明确愿望是,在颁发这些奖金的时候,对于授奖候选人的国籍丝毫不予考虑,不管他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只要他符合条件,就应该被授予奖金。

——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

目录

颁奖辞

致答辞

老人与海

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及其作品

海明威获奖经过

海明威作品年表

内容推荐

本书包含了《老人与海》和《永别了,武器》两部长篇小说。

《永别了武器(1954年)(精)》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是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故事的主人公亨利是个热血的美国青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红十字会并志愿到意大利战场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相识。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发现战友们因厌战而情绪消沉。在部队撤退中,他毅然脱离部队,在和有孕在身的凯瑟琳会合后,历经艰险最后逃到瑞士。他们在瑞士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不幸的是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命运无情地夺走了他所爱的人,将他一个人留在凄风苦雨中,孤身单影漂泊异乡。亨利与凯瑟琳的爱情悲剧揭示了战争留给青年一代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

编辑推荐

《永别了武器(1954年)(精)》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929年写成的半自传体小说。海明威用精炼的语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批判了战争的荒谬、虚无和非理性。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意大利军中作战的美籍救护车司机中尉弗利德利克·亨利的角度进行叙事。书名取自16世纪剧英国作家乔治·皮尔的一首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别了武器(1954年)(精)/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韩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204422
开本 32开
页数 41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77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2015072317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3.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