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向梦想的日子
内容
编辑推荐

谷传民、孙永祥编著的《走向梦想的日子》以同名电影的创意为基础,对励志品质和爱心人格的培育、发展及二者之间关系以新视野、新角度解读、剖析的励志类青少年读物。本书通过生动案例展现和深入浅出的解读,以期对当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追梦之路,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内容推荐

谷传民、孙永祥编著的《走向梦想的日子》是在同名电影的基础上,凭借最新的“社会创造性教育”理论成果.首次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身边人、商界精英,甚至领袖人物成功人生心路历程的探秘,为您破解关于梦想的N个密码。本书融文艺性、教育性、故事性、思想性为一体,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不失为一本引导青少年走向成功人生的必读佳作。

目录

带你认识一个新朋友——音乐男孩李强

 有一个人,他感动了两座城

 带你走近他

 爱心之旅再出发——那一天,我去武汉看李强

 《走向梦想的日子》电影剧本欣赏

 实现梦想需要励志,也需要爱

 音乐男孩李强精神是时代的呼唤

 李强拄拐杖录制歌曲《爱的飞翔》

 李强站起来了

 李强,轮椅上考取研究生

说说“大爱华师”

 爱是一棵梧桐树

 爱在华师

 大别山师魂:汪金权

 轮椅教授:刘盛佳

 好大叔:魏友阶

 爱心教授:高新民

 励志品质与爱心人格

 爱心小故事

 说说爱心的培育

从伟人领袖的心路历程来看走向梦想之路

 伟大梦想下的坚定脚步

 领袖人物的社会创造性人格特征

 探秘领袖人物创造性人格的发展轨迹

 励志与自命不凡人格探秘

 自我身份感的确立是与众不同的选择的开始

从商界精英的发展历程来看走向梦想之路

 马云成功之道探秘

 俞敏洪成功之道探秘

 柳传志成功之道探秘

 张瑞敏成功之道探秘

结语

 人间大爱成就人间大梦

 人生机遇与开放性心态

 浮躁,是一块苦涩的糖

 用心造梦 让脚圆梦

试读章节

音乐的种子

李强1987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新乐市的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李树民,3岁时就没有了父母,后来在新乐市邯邰粮油贸易公司工作。母亲朱丽萍,从小就在孤儿院长大,后来在新乐市皮革塑料制品厂上班。

同为孤儿长大的父母富有爱心,经常教育李强要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正如父母教育的那样,李强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只要看到别人有困难,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李强喜欢音乐是从初二开始的。一天他在电视里看到有一支乐队(后来他才知道那是Beyond乐队),里面的吉他手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看到那个吉他手边弹边唱,李强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他就爱上了吉他。

李强对自己说:“我要学弹吉他,我也要当一个摇滚歌手。”可是没有老师,没有吉他,怎么学呢?当时,李强的母亲已下岗,父亲又因腰椎问盘突出,不能干重活,家里穷得叮当响。

但拗不过儿子的百般请求,父母到处借钱花了150元买了一把吉他。150元,这对李强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相当于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这是李强人生中拥有的第一把吉他。在拥有吉他的前几个月里,每天晚上李强都是抱着吉他睡觉的。有时候,他做梦还在弹吉他。

李强没有老师就自学。他找来了学习弹吉他的书,一点一点地摸索。天生对音乐敏感的李强很快就学会了。不久,他就能独立弹奏一首完整的曲子了。就是这把吉他,激发了李强的音乐梦想,在他心里播下了音乐的种子。李强梦想着有一天也能组建一支像Beyond那样的乐队。

音乐在路上

初中时,在学校教音乐的苏记老师发现了李强的音乐天赋,开始指导他学习一些乐理视唱方面的知识。从那时起,李强一边学习吉他,一边学习乐理知识。

由于李强对吉他的酷爱,每天一有空就弹,所以影响了文化课的学习。他的成绩有所下降,但李强并没有放弃,他不再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吉他上。虽然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但由于落下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没能考上新乐市最好的高中——新乐一中,而是考入了一所职业高中——新乐市职业教育中心。

可能是因为跟音乐的缘分,在这所学校,李强遇到了自己的美声唱法启蒙老师——张秀琴老师。从那时起,李强便开始学习美声唱法。音乐的天分加上非同寻常的吃苦精神,李强在张秀琴老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李强对音乐的梦想更加坚定了,他决定报考音乐专业。音乐专业属于艺术专业,参加该科目的考生也称为艺术考生。

艺术考生都要找专业的艺术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可是家里一贫如洗的李强请不起音乐老师。父母劝他放弃,但李强没有停止对音乐的追求。

根据张秀琴老师在音乐课上的指导,李强开始自己练声。每天早上五点,李强都会准时起床,到自己房子后面的麦田里练声。就这样,高一、高二的日子过去了。

高三,高考马上到来。很多报考艺术类的同学都到北京、石家庄等大城市去学习专业课了。但李强家里没有钱供他去找专业老师。家里没钱,李强就自己想办法解决。他找了很多单位想去谋一份工作,但人家都不要他,因为他还是未成年人。

最后,他的事迹和精神感动了太平洋保险新乐市分公司,该公司答应让他做清洁卫生。每天下午一放学,李强就跑到这家公司打扫卫生,一个月工资150元。李强拜学的音乐专业老师每节课收费30元,这正好够他上5节课。

就这样,李强就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学习美声唱法。虽然很辛苦,但李强很快乐。只要能够学习唱歌,能够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李强觉得做什么都值得。后来,高考冲刺要到石家庄进行专业课集训,家里又东拼西凑地四处借钱,他才得以能跟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备考。

第一年高考,李强失利,文化课没有考好。毕竟,打工耽误了他很多的学习时间。李强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复读,准备来年再考。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李强考上了石家庄学院的音乐系。但这不是李强想要的结果,他想到更好的学校去学习音乐。

于是,李强再次选择了复读。第二次复读,这需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啊!但李强挺了过来。付出终有回报,2008年他被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录取。这一年,李强已经2l岁。对于实现梦想的李强来说,年龄大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从喜欢音乐到考上重点大学音乐学院,这对于一个下岗工人家庭的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P6-8

序言

或许人们一直在疑惑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和人原本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其人生梦想成功与否的现实状况中,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难怪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有的人,比如孙中山,面对当时国破时衰,为什么能够冲破世俗,立志高远,丢掉看来前途无量的医生职业,历经风雨,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积极地探索救亡中国的新路子,终成一代“国父”?为什么有的人对待人生却懈怠消极,无所事事,百无聊赖,荒废了一生?更有甚者,原本心怀理想,也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却在走向梦想的道路上,发现自己找不着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办法,最终与当初的梦想无奈分道扬镳,白白辜负了自己当初的一腔热血,到头来落得个一事无成,后悔终生。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各方面的压力愈来愈大。面对这些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有的人勇于面对,积极寻找缓解或解决这些压力的新办法;有的人却采取逃避的态度,一再退缩,不思进取,意志消沉,直至大好的青春被无情的现实吞噬殆尽;更有诸多残酷的现实案例已经摆在我们面前: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难以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不能有效地解决人际冲突,或者难以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管理学习、工作和生活。或者说,他们不能创造性地生活,不能有效完成生活中的各种任务,而出现离家出走、上网成瘾,孤独、抑郁、焦虑,甚至自残、自杀等问题。还有人因此心理变态扭曲,而将内心的不满情绪发泄到社会,伤害别人,残害无辜,给社会造成恐慌,影响恶劣,比如幼儿园因外来暴力发生诸多惨案,等等。如此案例,当今不乏有之,大家有目共睹。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精神病患者超1亿人,重症患者逾1600万,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1个人精神异常。所有这些,无不让人担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这些人缺乏社会创造性,即缺少妥善处理或调节自我矛盾以及自我和社会、他人不和谐关系甚至冲突的能力,归根结底,就是缺少一种励志品质和爱心人格。在走向梦想的日子里,缺少一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开放心态,缺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的热情,或者说缺少“情商”、缺少爱心,而造成自我封闭、孤独、消极、懈怠,不够阳光,最终偏离梦想的轨道,成为一个失败者,甚至成为一个社会麻烦的制造者,而被人唾弃。

上面提到的社会创造性,对不少人来说或许还有点陌生,这里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近年来,创造性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一些教育者十分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创造性培养。但是,一种同样重要的创造性——社会创造性,却普遍受到忽视。社会创造性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或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以新颖、独特、适当而有效的方式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综合性品质。

一个具有社会创造性的人,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任务或问题时,会表现出一系列有利于解决问题的人格倾向,如充满自信和对问题本身的好奇心,不怕困难,敢于冒险、主动、负责。在这种人格倾向的驱动下,还能想出具有个人特点的、新颖而适当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可以说,社会创造性既是人们健康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最普遍的创造性。我们知道,失去创造力,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而励志,便是让一个人重新焕发出这种力量。励志,并不是让弱者取代另一个人成为强者,而是让一个弱者能与强者比肩,拥有实力相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励志,即是唤醒一个人的内在创造力。唯有从内心深处展开的力量,用心灵体验总结出的精华,才是一个人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途径。所以,从这些意义上,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创造性,正是一个具有励志品质的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人格倾向。

青少年群体中,尤其是中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向成年人的过渡期。对他们来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似乎更复杂、更特殊,由此带来的烦恼也更多。那么,在走向梦想的日子里,面对一定会来“光顾”的困难、挫折,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本书,将会给你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向梦想的日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谷传民//孙永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269052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2015016104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8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