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编著的《罗太无口授三法》是目前所知罗氏仅存之作,未曾刊刻,仅以抄本流传。此书分述中风、伤寒、暑病、瘟疫等内科杂病及妇人胎产前后诸疾证治,每一病证按证、因、脉、药依次论述。《罗太无口授三法》一书是一部具有较高文献价值和医学价值的古医书抄本。
图书 | 罗太无口授三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朱震亨编著的《罗太无口授三法》是目前所知罗氏仅存之作,未曾刊刻,仅以抄本流传。此书分述中风、伤寒、暑病、瘟疫等内科杂病及妇人胎产前后诸疾证治,每一病证按证、因、脉、药依次论述。《罗太无口授三法》一书是一部具有较高文献价值和医学价值的古医书抄本。 内容推荐 朱震亨编著的《罗太无口授三法》共一卷。约成书于元泰定四年(1327)。由罗知悌口授、朱震亨述录而成。本书按病证分类,包括中风、伤寒、署病、瘟疫、泄泻、黄疸、痰饮等内科杂病,及妇人经病、产前诸病、产后诸病,共计56门、90余证。每种病证均按病因、脉、药依次论述,简明切要。本次整理以光绪十四年(1888)卓颖抄本为底本。 目录 中风 伤寒 伤风 暑病 瘟疫 伤食 痛风 咳嗽 肺痿 霍乱 疟疾 痢疾 泄泻 吞酸、吐酸 黄疸 水肿 单腹胀 吐血、吼血、呕血、咳血 溺血、下血 牙宣 小便不通、五淋 小便不禁 梦遗、精滑 赤白浊 痰饮 哮喘 恶心、呕哕 呃逆 翻胃 噎膈 痫症 癫狂 怔忡 健忘 喉痹 头眩 头痛 眼痛 耳聋症 消渴 燥结 心脾痛 腹痛 胁痛 腰痛 疝气 脚气 积聚痞块 虚损发热诸症 自汗、盗汗 痿 厥 劳瘵 妇人经病 经过期而来 经候不及 经行多紫黑色 经行色淡白者 经将行而作痛者 经候过而作痛者 经不行 经水暴下者 带下 产前诸病 安胎 恶阻 子阻 胎漏、胎动 子痫 子悬 子淋 子烦 产难横逆 产后诸症 血上冲心 中风 恶露不尽 血晕 浮肿 发热 子宫病 医家小传 跋 校注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罗太无口授三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元)朱震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241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56 |
CIP核字 | 2015030456 |
中图分类号 | R25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6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