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家小书译馆
内容
试读章节

在老鸽舍剧场的发言

为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100周年而在老鸽舍剧场所做的这次简短发言可以被视作导言,其后我应雅克·科波的学校之约,将做6次讲座。

女士们,先生们:

几年以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崇拜者寥寥无几,但是正如经常发生的情况一样,第一批崇拜者是精英,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以至老鸽舍剧场今天容纳不了所有的人。我今天想首先探讨的是,为什么今天还有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杰出作品反感,因为要战胜一种不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认真对待,努力去了解它。

人们从西方逻辑出发谴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我看主要是他笔下人物的性格莫名其妙、优柔寡断,往往几乎不负责任。他们的形象因而显得古怪和疯狂。有人说陀思妥耶夫斯基表现的不是真实的生活,而是噩梦。我认为这话完全错误,但我们暂时接受,可以像弗洛伊德那样回答说我们的梦比白日的行动更真诚,不过我们并不满足于这个回答,还是听听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话吧:“我们的梦充满了明显的荒谬和荒唐,但你们立刻接受它,几乎并不感到惊奇,即使在另一方面你们的智力发挥不同寻常的威力。”他又接着说:“为什么当你们醒来,又回到生活中时,你们几乎总是感到——有时还异常强烈地——梦在离去时带走了一个未被你们猜出的谜。梦的荒唐使你们微笑,但同时你们感到这一片荒谬中包含着一个思想,真实的思想,它是存在的,它一直存在于你们心中,你们认为在梦中找到所等待的预言……”(《白痴》卷2)

陀思妥耶夫斯基这番对梦的议论,我们可以应用于他的作品,这并不是说我赞成将他的故事与某些荒谬的梦相提并论,而是当我们从他书中醒来时,我们也感到——即使理智不完全同意——他刚刚触及“属于我们真实生活”的某个隐秘点。我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智者以西方文化的名义拒绝承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我要立刻指出,在全部西方文学里——不仅仅是法国文学——除了极少数的例外,小说讲的都是人与人的关系,感情关系或思想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社会阶级关系,但是从不,几乎从不谈个人与自我或与上帝的关系,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这最后一种关系超过其他一切关系。霍夫曼夫人写过陀思妥耶夫斯基传(就我所知,这是最好的一本好传记,可惜没有译过来),其中引用了一位俄国人的话,她认为这句话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感受俄罗斯灵魂的特点,我想它也能使你们更理解我的观点。这位俄国人被人责备不守时,便严肃地反驳说:“是的,生活是复杂的!有些时光要求我们去正确地体验,这比准时赴约重要得多。”在这里,个人生活比人与人的关系更为重要。你们不认为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秘密吗?它使某些人觉得他伟大而重要,使另外许多人觉得他难以忍受。

我绝对无意说西方人,法国人,完全是、彻底是只穿着社交礼服的社会生物,我们有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有《恶之花》,这些既严肃又孤独的书也是法国的,和法国文学中其他任何作品一样。但是某种类型的问题,例如焦虑、激情、关系,则似乎归于伦理学家、神学家、诗人的领域,而小说则不必过问。在巴尔扎克的全部作品中,《路易’朗贝尔》是最不成功的,它只是独白。陀思妥耶夫斯基实现的奇迹是他的每个人物——而他创造了一大群——首先依据自己而存在,而这些有内涵的人各自带着特别的隐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提出极为复杂的问题。奇迹还在于,每个人物都在体验这些问题,或者应该说,这些问题依靠每个人物而存在,它们相互碰撞、相互斗争,变得通人性,然后在我们眼前奄奄一息或者胜利。

无论多么高深的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也敢触及。但在这句话以后我还要立刻加一句:他从来不是抽象地谈,对他而言,思想永远是依赖个人而存在,这就导致思想永久的相对性,也导致了思想的威力。某个人想到上帝、天意、永恒的生命,只是因为他知道再过几天或再过几小时他就要死(《白痴》),另一个人(《群魔》)建立了整整一套已出现尼采萌芽的形而上学,是由于他的自杀,因为他必须在一刻钟内自杀。人们听他说话时不知道他是因为必须自杀才这样想,还是因为他这样想才必须自杀。最后,另一个人,梅什金公爵,当他的癫痫病快发作时他才产生最奇特、最绝妙的直觉。从这一点出发,暂时我只能得出这个结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作为思想最丰富的小说——我原来想说书籍——从来不抽象,而是保持小说的本色,它们是我们知道的最充满生命力的书籍。

P3-6

目录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老鸽舍剧场的发言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书信集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

 二

序言

“大家小书”自2002年首辑出版以来,已经十五年了。袁行霈先生在“大家小书”总序中开宗明义:“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

截至目前,“大家小书”品种逾百,已经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培养起不少忠实的读者。好的读者,促进更多的好书出版。我们若仔细缕其书目,会发现这些书在内容上基本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其实,符合“大家小书”选材标准的非汉语写作着实不少,是不是也该裒辑起来呢?

现代的中国人早已生活在八面来风的世界里,各种外来文化已经浸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以及未来,非汉语写作的作品自然应该增添进来。读书的感觉毕竟不同。读书让我们沉静下来思考和体味。我们和大家一样很享受在阅读中增加我们的新知,体会丰富的世界。即使产生新的疑惑,也是一种收获,因为好奇会让我们去探索。

“大家小书”的这个新系列冠名为“译馆”,有些拿来主义的意思。首先作者未必都来自美英法德诸大国,大家也应该倾听日本、印度等我们的近邻如何想如何说,也应该看看拉美和非洲学者对文明的思考。也就是说无论东西南北,凡具有专业学术素养的真诚的学者,努力向我们传达富有启发性的可靠知识都在“译馆”搜罗之列。

“译馆”既然列于“大家小书”大套系之下,当然遵守袁先生的定义:“大家写给大家看的小册子”,但因为是非汉语写作,所以这里有一个翻译的问题。诚如“大家小书”努力给大家阅读和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版本,“译馆”也努力给读者提供一个相对周至的译本。

对于一个人来说,不断通过文字承载的知识来丰富自己是必要的。我们不可将知识和智慧强分古今中外,阅读的关键是作为寻求真知的主体理解了多少,又将多少化之于行。所以当下的社科前沿和已经影响了几代人成长的经典小册子也都在“大家小书‘译馆”搜罗之列。

总之,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希望在车上飞机上、在茶馆咖啡馆等待或旅行的间隙,大家能够掏出来即时阅读,没有压力,在轻松的文字中增长新的识见,哪怕聊补一种审美的情趣也好,反正时间是在怡然欣悦中流逝的;时间流逝之后,读者心底还多少留下些余味。

217年1月24日

内容推荐

《陀思妥耶夫斯基》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本书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氏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谦卑与傲慢的相互转化、人物思想的二重性等陀氏创作的重要特点。

本书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隔代的心灵交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队为是研究陀思妥耶犬斯基的珍贵文献。

编辑推荐

纪德对小说家、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崇高评价一言以蔽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认为“陀氏跟易卜生和尼采一般伟大,也许比他们更为重要”,确信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伟大的小说家”,比巴尔扎克、狄更斯等更伟大,因为“在某些领域比任何作家涉及更加深邃,触及点比任何作家更加重要”。《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纪德力推陀思妥耶夫斯基为“最伟大作家”的各种文本的结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家小书译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纪德
译者 桂裕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117561
开本 32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9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2015307606
中图分类号 K835.125.6=43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3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9: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