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翻译文学卷)(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从2001-2010年间中国文学的大量作品中认真遴选、集中收录这十年间的中国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文学理论批评等文学种类中的经典作品,整体展示21世纪第一个10年间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为将来的文学研究提供经典性和权威性的文献资料。

王家新主编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翻译文学卷)(精)》是此丛书之一,为翻译文学卷,共收入二十九篇翻译作品。

内容推荐

王家新主编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翻译文学卷)(精)》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其中的一卷,从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中国翻译文学的大量作品中认真遴选,集中收录这十年间的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种类中的经典翻译作品,整体展示21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中国翻译文学的最高成就。

目录

前言

出版说明

导言:翻译文学、翻译、翻译体

阿多尼斯诗选

达尔维什诗选

谷川俊太郎诗选

金光圭诗选

卡布拉尔诗选

沃尔科特诗选

格雷诗选

艾克伊乐柯诗选

卡瓦菲斯诗选

米沃什诗选

希姆博尔斯卡诗选

扎加耶夫斯基诗选

策兰后期诗选

格林拜恩诗选

特朗斯特罗姆诗选

德吉诗选

夏尔诗选

曼杰什坦姆诗选:沃罗涅日诗抄

西密克诗选

欧康奈尔诗选

洛厄尔诗选

加缪散文

一个热土豆是一张温暖的床

“你带手绢了吗?”——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曼哈顿的好上帝

过于喧嚣的孤独

另一个人

福楼拜的鹦鹉

试读章节

昏黄的冬日来临了,四处弥漫着无聊。铁锈色的大地上铺着一层白雪,犹如一条磨得露出织纹的寒碜的桌布,上面满是窟窿。这张桌布不够宽大,有些屋顶依然暴露在外,它们就这样屹立在那里,有的呈黑色,有的呈棕色,有的是木椽顶,有的是茅草顶,像一艘艘载着被煤烟熏黑的大片阁楼的小舟。这些阁楼如同密布着肋骨似的椽子、屋梁和桁梁的漆黑的大教堂,椽梁就像冬天的阵风用来呼吸的黑黢黢的肺。每天黎明时分,那些在夜间就已浮现、被夜风吹鼓了气的一排排崭新的烟囱和烟道(像魔鬼手风琴上的黑管)便清楚地露出原型。扫烟囱的人总是摆脱不掉乌鸦的纠缠,它们在黄昏时分就已经密密匝匝地趴在教堂附近那些枯叶尚未脱落的黑色树枝上。这些乌鸦经常在空中扑簌簌地飞上一圈后又绕回来,每只鸟儿都紧紧地贴在树枝上自己占据的那块位置上,黎明到来后才成群地飞走,像阵阵煤烟和片片尘埃,忽高忽低,变换出各种奇形怪状,不绝如缕的呱呱的哀鸣声把一道道霉黄的亮光叫得黯然失色。随着寒冷和无聊袭来,日子开始变得更加坚硬,像陈年的面包。人们开始兴味索然、慵懒冷漠地拿钝刀切这种面包。

父亲开始足不出户。他封起那些炉子,研究起永远捉摸不定的火的本质,体验舔舐烟囱出口闪亮的煤烟的冬季火蛇的成咸的金属味和烟气味。那段时间,他总是在不同房间的某个高空地带痴迷地干着形形色色的修理小活儿。你在白天的任何时刻都可以看见他蹲在一把梯子的顶端,在天花板下面,在长窗上方的檐板旁,在吊灯的平衡锤和链条旁边鼓捣着什么。他模仿室内油漆工的做法,使用的是像两只巨大高跷的梯子。他觉得可以那么近距离地仰看漆有天空、树叶和鸟儿的天花板简直开心极了。他开始与各种实际事务渐行渐远。母亲对此感到忧心忡忡和闷闷不乐,试着引诱他谈点儿什么,谈一谈月底到期的账单之类的事情。这时,他总是听得心不在焉,神情迷惘,面露焦虑之色。有时,为了跑到房间的一个角落,把耳朵贴到地板的一条裂缝上,他会做出警告性的手势,拦住母亲继续往下讲,还竖起双手的食指,强调这种调查的重要性,接着又开始专注地聆听起来。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这些古怪的举动后面那个令人伤心的根源,以及在他内心已经酝酿成熟的某种悲哀情结。

母亲对他完全束手无策,可是他对阿德拉却恭敬有加,非常在意。对他来说,打扫自己的房间是一项伟大而重要的仪式。他总是提前做好安排,要亲眼目睹这个仪式,带着恐惧与喜悦交加的兴奋感注视着阿德拉的一举一动。他认为阿德拉的所有动作都蕴含着一种更深刻的象征意义。那个姑娘用青春而决然的姿势在地板上推着那根长柄刷移动的时候,父亲简直不堪承受。这时他泪如泉涌,无声的笑意把他的脸都给扭歪了,嫉妒的喜悦冲击得他的身子直打哆嗦。他兴奋得浑身发痒,几乎快要疯狂了。阿德拉只要向他晃一晃手指头,装出挠痒痒的样子,就能把他吓得惊慌失措,穿过所有的房间,砰砰地关上身后的一扇扇门,最后倒在最远的那个房间的床上,在阵阵痉挛性的大笑中一个劲儿地打滚,想象着那种他觉得难以遏制的挠痒。因此,可以说阿德拉摆布父亲的力量几乎是无限的。

那时,我们第一次注意到父亲对动物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激情。最初,这是一种猎人和艺术家浑然不分的激情。这恐怕也是一种生灵对另外一种血缘相近但并非同类的生命形式在更为深邃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惺惺相惜,是在某个未曾勘探过的生存领域进行的试验。只是到了后期,情况才发生了离奇、复杂、完全邪恶和有悖自然的转折,这种转折最好还是不要在此公之于世。

P135-136

序言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凡十三卷十八册,经过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终于面世,无疑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文学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首先表现于它的世界性的历史处境。2001年发生于美国的“9·11事件”对于世界格局的改变,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还是在精神、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都非常巨大。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经过艰苦的努力与谈判,终于加入了“WTO”。这一事件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的影响自不待言,其对我国思想文化界的影响,实际上也非常深刻。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就发生和发展于这样的世界背景,并且和这样的背景发生着或显或隐的内在联系。

在中国内部,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对于世界体系的进一步融入和改革开放在多方面的拓展与深化,市场化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初步形成,媒介文化特别是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发达,文学体制包容性的扩大和评奖制度的调整,以及中国台湾开始于上世纪末的政治转型,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对祖国的回归,都不仅使中国各个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生了变化,它们之间的文学与文化关系,也与此前大为不同。这些“变化”和这些“不同”,二十一世纪以来表现得尤为迅猛、尤为突出,文学处身其中,无论是主动被动,还是直接与间接,自然与它们深切关联。在这些关联中,我们关注最多和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的文学——具体地说,就是我们的作家、诗人,我们的文学批评家、文学研究者,和我们的文学翻译家、文学编辑与文学出版工作者等等——都力图以他们的劳作去书写、把握、追问、反思与介入我们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这个时代广大民众的精神与生存,在我们的文学中得到了异常丰富的表现。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的文学潮流迭起、异彩纷呈,老一辈作家坚守良知,佳作不断;中年作家们勇猛精进,成就卓绝,殊为我们文学时代的中流砥柱;青年一代,也都姿态各异,身手非凡。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出现了那么多非常杰出的作品。我们的文学在精神特征、话语表达,在价值、美学和艺术策略上既有坚持,又有新变,在文学史的意义上,已经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特的文学时代。这个时代虽仍在进行,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未来必定宏阔,必有大成。因此,为了全面、系统和较为及时地总结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文学,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基本格局和重要史料进行认真切实的梳理,并且遴选出其中的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一方面为后人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进一步研究和文学史编撰提供最具权威性的经典文献,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提供一套权威性、系统性和集成性的大型选本,我们特邀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的著名学者和著名批评家编选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

我们的“大系”,充分借鉴和学习了赵家璧先生1935-1936年间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以来各辑“大系”的历史经验,也据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基本特点,既有常规性的“理论批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学”、“杂文”、“报告文学”和“史料”诸卷,也专门设立了“翻译文学”和“随笔”卷,在文学史的意义上强调和突出“翻译文学”对于汉语文学的重要意义,也反映了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笔”文体的持续兴盛。我们希望,我们的“大系”在学术精神上既能对前辈有所承传,也能具有新的尝试和新的开辟。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虽然较早地动议于2009年,并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启动,纳入了江苏省“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出版规划,也获得了我们学术前辈的热情鼓励与肯定,但是,为了保证编选工作的客观性与严肃性,为了这项浩大的“学术工程”所必须具有的时间的沉淀,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文学结束几年后方始推出。各卷主编作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与文学批评界都极活跃与非常著名的学者与批评家,工作繁忙,而能勠力同心地沉潜数年,共襄盛举,真的应该深深感谢。昔者赵家璧先生在其《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前言”中曾经说过:“我们相信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间许多英雄们打平天下的伟绩,是值得有这样一部书,替他们留一个纪念的。现在我们做成了,我们觉得了却了一件心愿!”对于我们这套“大系”来说,值得纪念的,除了我们的很多作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们的文学“伟绩”,还有我们的前辈与我们的同仁们对“大系”所付出的很多热情、很多心血,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也非常想说:“现在我们做成了,我们觉得了却了一件心愿!”我们希望,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行将结束的时候,我们的文学必将取得新的“伟绩”,我们的文学研究界与批评界,也必将有一次新的集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翻译文学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家新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116629
开本 16开
页数 45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51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72
CIP核字 2014213091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30.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3
160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