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北京)
内容
编辑推荐

2014年金秋十月,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31届年会暨“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一百四十多人参加本次会议。与会学者们围绕“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这一主题,深入研讨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化研究的许多重要问题。作为本次学术研讨会最终成果,由党圣元、邱运华、孙士聪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北京)》展示了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广大会员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文集的主题是:推动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学科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当代形态化的进程,探索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教学的新方法和新体系,积极回应当下的思想文化现实给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所提供的这一新的历史机遇,努力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新境界。

目录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文艺研究

 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以人民为本位与当代文艺的新使命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技术文化叙事的实践论阐释及其现实意义

 艺术生产作为文化的科技化特征

 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马克思对“自由时间”的三重阐释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文学情感

第二编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文艺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传统文化气质略说

 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实践性品格与批判精神

 ——兼论毛泽东“讲话”精神及其当代批评核心价值观

 构建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的形成及其意义

 如何对话: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当代话语的融合j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解放区小说叙事的形塑

 ——以丁玲的“转变”和赵树理的“发现”为例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现状之管窥

 “革命文学”论争与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延安时期美术批评的演变

 贺敬之文论中的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论初探

第三编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文艺研究

 “异在”对“异化”的拯救

 ——马尔库塞的艺术“异化”观解读

 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启示

 论默多克的历史唯物主义新视阈

 从齐美尔到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文化的诊断与救赎

 雷蒙德·威廉斯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

 论托尼·本尼特的非文学的文学理论

 卢卡奇论悲剧的形而上学

 列夫·托洛茨基的悲剧理论初探

 什么是“意识形态素”?

 ——概念史的梳理与学理评估

 《权威主义人格》与批判理论的接受

第四编 其他当代文化、文艺研究

 当代文艺批评的困境与出路

 马克思问题视域下艺术生产的当代反思

 大众文化研究的现代化理论范式再考察

 文本的自在性与阐释的合法性

 从“问题”到“问题意识”:新时期三十年文艺理论的变迁

 论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独特性

 ——以西方现代诗化语言观传统为视域

 回顾和反思:“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

 话语体系的建构

 二元对峙与共生融合

 ——数字时代的艺术与技术关系

编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北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党圣元,邱运华,孙士聪主编
译者
编者 党圣元//邱运华//孙士聪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69032
开本 16开
页数 3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98
CIP核字 2015213696
中图分类号 A811.691-53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0: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