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书有方/校园书香阅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要想读好书,亦需明其术。无论古今中外,文化传承与知识创新都离不开读书增知这一重要学习手段。《读书有方》作者张怀涛长期关注阅读文化,从事校园阅读推广实践。书中“耕读传家”一辑,探讨的是全民阅读、阅读环境、书联和书谚等话题;而“泛舟荡楫”、“杏坛书影”两辑,则以探讨读书方略和如何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

内容推荐

张怀涛编著的这本《读书有方》以弘扬阅读的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启发青少年的读书兴趣为立意,分为“耕读传家”、“泛舟荡楫”、“杏坛书影”三个板块。“耕读传家”以探讨阅读文化为主,涵盖全民阅读、阅读环境、读书对联、读书谚语等内容;“泛舟荡楫”以探讨读书方略为主,涵盖阅读价值、读书技法、阅读习惯、阅读模式等内容;“杏坛书影”以探讨书香校园为主,涵盖信息时代的学习观、校园阅读推广等内容。本书可供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读者阅读,对于提升阅读情意、掌握阅读方法大有裨益。

目录

 少年初识书滋味:从亲子共读到大学时代

第一辑 耕读传家

 书的品味与人的品位

 耕读传家有义方:感悟中国传统家训中的阅读观

 琢玉串珠贯书音:“读书联”品鉴

 百姓口中有书香:感悟中国民谚中的阅读观

 寄居寺院读诗书

 耕堂耕书耕人生:感悟孙犁的阅读观

 三大难题与全民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谈谈阅读环境

第二辑 泛舟荡楫

 阅读的多重价值

 读书之法读中来

 读书万卷可五“破”

 读书究竟须几“到”

 阅读应当像呼吸一样自然:谈几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书恰如蜂采蜜

 中国的阅读模式范例

 国外的阅读模式范例

第三辑 杏坛书影

 正是校园书香时

 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学习观

 让阅读成为全民的生活常态:《全民阅读推广手册》推介

 难得的三部阅读学著作

 大学生与书最有缘:《我眼中的读书与修身》序

 阅读,就在春天:《中原书廊》发刊寄语

 当青春遇到诗:《中原书廊》大学生诗词专刊寄语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审视:从《龙的传人与龙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透视》说开去

 遛美文

 荷淀煌著壮文脉:在“孙犁故里,书香安平”纪念会上的致辞

 哲圣故里送书香:在宋河老子国学教育基金会向河南高校捐赠国学图书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广聚书友在金华:在“2014华夏阅读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一道阅读推广的流动风景线

后记

试读章节

四、有书读真好

书是爱书人不离不弃的精神家园,书是爱书人梦寐以求的圣地。当下人们愁的是书太多了,到底读哪一本好呢?而我们年少时,愁的是书太少了,读完这一本去哪里找下一本呢?当时有人传言,一部《基度山恩仇记》可以换一辆新自行车,而一辆新自行车的价格是一个工人半年的全部工资。

当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时,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我们也因为“停课闹革命”而被放了羊,刚发到手的课本一页未学就作废了,过去备受赞扬的名著也都成了禁书,一时我们的阅读世界成了空白。没过几天,又“复课闹革命”,《人民日报》社论《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中号召说:初小可以学些毛主席语录,高小可以学更多的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等文章。于是,我们几个爱读书的小伙伴就自发组织起来,比赛着背诵《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毛泽东的三篇文章《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我还超额背诵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反对自由主义》等篇章,以及全本《毛主席诗词》(当时共公开发表了37首)。小伙伴们的独立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想必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提高。

“粮荒”可怕,“书荒”也可怕。“粮荒”折磨肚子,“书荒”折磨心灵。在那读物奇缺的年代,刚刚唤醒读书意识的我,每天都有难以忍受的“书籍饥饿感”,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地找书读。俗话说:“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我每天东找西寻还算有大的收获。

我找书读一是靠父亲。父亲的书盛了满满一个书架,现在看来并不算多,但在当时父亲简直就是一位伟大的藏书家。里面有他上大学时的教科书、有各种版本的文学作品选,其中《中华活页文选》(共5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共9册)是我常读的书,一直伴随着我考上大学。

二是靠母亲。村里小学有《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母亲曾是小学教师,每天晚上都要去学校批改学生作业,我就跟着她去蹭报读。母亲也给我买书读,有一次从集市上回来,专门给我买了一本《智取威虎山》连环画,定价2角,我激动了好久,因为用这本连环画可以和很多小伙伴换书来读。

三是靠乡邻。很多乡亲家里珍藏的发黄的旧小说,是我觊觎的对象,如《封神榜》《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杨家府演义》《明清八义》《施公案》《三侠五义》等。在农村劳动时我最盼下雨,这倒不是偷懒,而是因为下雨天往往不出工,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跑到有书人家里饱读一番,因此乡亲们都爱叫我“小书迷”。

四是靠亲戚。如果知道哪家亲戚有书,逢年过节我都抢着去。亲戚们也清楚我的爱好,我去了,只需递给我一本书,就不用陪了。姑妈家里的《烈火金刚》,姨妈家里的《毛主席诗词讲解》,我都读了无数遍。慈祥的大姥姥(我母亲的伯母)不识字,却珍藏有唱本,如《春秋配》《罗帕记》等,我住在她们家时,她就让我给她念,这正是我喜欢干的事。

五是靠老师。老师们一般都喜欢爱读书的学生,我的历任老师都很赞赏我的读书精神,也乐意让我读他们的藏书。上小学三年级时,我父亲的同事杨伯伯见面就问《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故事,使我受益多多。有一位刘老师经常让我到他家去读书,还教会我查《四角号码字典》,并给我讲王云五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的故事。上初中时,教语文的段老师购买了当时新出版的小说《沸腾的群山》等,优先让我们读。上高中一年级时,我一直想读《红楼梦》,但苦寻不得,偶然听说段老师有《红楼梦》,便大胆开口借,没想到段老师非常爽快地借给了我,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

六是靠同学。同学把书带到班里,只要被我发现,我就会死缠烂磨,必读之而后快。上高中二年级时,有一次发现王同学借了别人的一本《平原枪声》在课间津津有味地读,我求他是否下午放学时让我带回家读一读。他很为难,但顾及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数学题的份上,无奈地答应了。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一口气读完了这部长达500多页的书。

七是靠图书馆。1973年至1975年我上高中,这时各出版社开始陆续出版各种文学作品,但以我的经济实力难以买更多的书来满足阅读需求。真是天遂人愿,在离我家十多里地的小冀镇发现了一处读书福地——“新乡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后改称“新乡县文化馆”),我便成了经常光顾这里并受到欢迎的读者。在这里我读了大量当时新出版的文学作品,如小说《闪闪的红星》《海岛女民兵》《大刀记》《激战无名川》等,诗集《放歌长城岭》《枣林村集》《红水河欢歌》《放歌集》等。

八是靠自己。从小学到高中,自己的经济能力非常有限,能够支配的微乎其微的钱就是捡废品卖给供销社攒的钱。我用卖废品的钱买的第一本书已忘记了书名,其内容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先进事迹”。自己能够把握的事情就是抄书,抄书的本子自己做:将5分钱一张的白竹纸叠成书本大小,用纳鞋底的锥子扎眼,用线装订成本子,用装化肥的牛皮纸袋裁剪后糊封面。用这种自制的本子我先后抄完了《百灵鸟(歌词集)》《红灯记》《汉语成语小词典》,以及各种报刊、旧语文书上的诗词、散文等。父母经常拿回来几张旧报纸,只要看到喜欢的文章,我就剪下来做成剪报,经常翻阅。

P4-7

序言

展卷又凝新篇章

当阅读了中原工学院图书馆张怀涛馆长的《读书有方》书稿时,我体验到了一种新鲜感。怀涛以前的专著和论文,完全是按照学术研究的要求完成的,认真严谨,系统规范,体现的是学者风格;而本书所汇集的文章,是怀涛以“读书”为主题撰写的随笔、散文和讲演稿,轻松流畅,不拘一格,散发的是文人气息。近些年来,怀涛在“阅读学”和“阅读推广”方面潜心研究与实践,收获颇丰,本书展示的30篇文章仅是适合青年学生阅读的篇章,为冰山一角,他的诸多学术论文并没有收录。

我与怀涛渊源颇深,我们都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他是恢复高考之后的首届大学生,是我的学弟。1981年我在河南省图书馆工作,回母校参加学术会议时与怀涛相识,当时他在读大四,作为河南籍的学生非常关心家乡,我们交谈了很多。1982年元月怀涛以优异成绩完成大学学业,毅然返回河南,工作于中原工学院。在以后推进河南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合作默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30多年过去了,怀涛已是图书馆界的知名学者,也是阅读学方面的专家。他除了长期担任中原工学院图书馆馆长外,还是郑州大学、黄淮学院兼职教授,并历任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委员及期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及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学术顾问、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及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南省科技情报学会常务理事等。

怀涛曾说,“书”是自己的最爱,从事与“书”相关的事业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我认为,从怀涛所做的贡献来看,他是一位真正的、踏踏实实的阅读理论的研究者和阅读推广的践行者。

在阅读学研究方面,早在1990年代,怀涛在《大学生学习与图书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文献信息利用通论》(原子能出版社1996年3月)等著作中就对阅读规律和阅读方法进行过探索。进入2000年之后,怀涛相继发表了《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大学阅读文化的内涵与地位》《不同学科对“阅读”概念的不同认识》《阅读的本质属性与主要特征》《阅读的多重价值》《“阅读”概念的词源含义、学术定义及其阐释》《阅读模式的意义与范例》《阅读推广的概念与实施》《阅读推广的要素分析》等论文,其中《耕堂耕书耕人生——感悟孙犁的阅读观》一文还被《新华文摘》2014年第11期摘编。怀涛主持完成了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阅读工程建设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学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研究”,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读者需求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与服务创新研究”,参与了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项目“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对症书目”。

在阅读学课程建设方面,早在2007年,怀涛就为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设计了“读书与修身”课程,开课指导思想是“激发读书热情,强化读书意识;洞悉读书规律,把握读书方略;聆听经典著作,感受多彩人生”,教学中既安排有“读书策略与读书方法”“读书与修齐治平”等概论性内容,又安排有对《论语》《道德经》《红楼梦》《理想国》《老人与海》《文明冲突论》等中外人文经典的解读。2011年,怀涛又为中原工学院设计了“阅读学”通识课程,课程内容凝练为8个方面,包括阅读的内涵、客体、主体、心理、行为、策略、方法、环境。在怀涛及其同事的努力下,中原工学院图书馆构建了“二新五课多讲座”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其中“二新”是指“开展新教工图书馆资源利用培训、新同学利用图书馆培训”。“五课”是指开设“信息检索”必修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开设“阅读学”通识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认知能力;开设“竞争情报”通识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开设“信息文化”通识课,旨在加强大学生对信息社会的全面认识;开设“论语解读”通识课,旨在示范性地为大学生解读一个经典文献范本。“多讲座”是指持续举办专家现场报告和视频讲座。

在阅读理念传播方面,近lO余年来,怀涛先后在省内外多所大学、公共图书馆、企事业单位作过多场读书报告,如《书的品味与人的品位》《读书策略与读书方法》《心病何妨书药医:阅读与心理健康》《读书让我们更优秀》《腹有诗书气自华:谈谈阅读环境》《真实的孔子与孔子的真实:(论语)解读》《用诗歌与生命追寻光明:艾青的诗解读》《研究生治学中的读与思》《大学生的读书旨趣》《企业家的读书生活》《少儿的阅读习惯及其培养》等。自从全民阅读成为国家战略之后,阅读推广就成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举措,怀涛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如《阅读推广的内涵、方式与实施》《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阅读推广事业的文化自觉》《图书评论的文化品质》等,为阅读推广擂鼓助威。

在开展阅读活动方面,怀涛参加工作伊始就关注大学生的阅读问题。他于1983年在河南省最早开展“大学生利用图书馆教育”和“信息检索课”教学,1984年他编导的《大学生怎样利用图书馆》录像片是全国最早的同类电化教学片,1990年10月成立的由他任首位指导教师的书友会是河南省高校中最早的大学生读书组织。中原工学院以“提升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致力于构建校园阅读文化,举办了多年“中原工学院读书节”,实现了“阅读辅导”“阅读推广”“阅读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三部曲。《图书馆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他们的经验,他们先后被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授予“书香校园”称号,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

在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数字校园”和“书香校园”的建设,于2003年下发了《关于在全省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活动的通知》,怀涛积极参与策划与组织,是通知的起草者。“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活动得到了全省各高校的积极响应,各高校连续多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在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出版的《感受经典——大学生读书征文获奖作品选》《书香致远》等文集中,都留下了怀涛的智慧与汗水。

在“读书诗”创作方面,怀涛多才多艺,具有深厚的人文修养,他在讲授“阅读学”时每次都赠诗给学生,在各种学术会议上经常可以欣赏到他的即兴诗作,被同行们誉为“图书馆诗人”。他迄今已出版了《涛声集》三卷,其中“读书诗”就有百余首,如《晨读》《读书》《管书》《写书》《教书》《读书在四季》《我的希望——致中原工学院读书节》《我的天堂,我的书房》《全国图书馆阅读疗法经验交流会诗记》《秀书秀出新境界》等。怀涛的“读书诗”明白易懂,清新流畅,展现了一位图书馆人浓浓的爱书情结。

与怀涛交往了30多年,我深知他谦逊好学、不断进取、勤于科研、精于业务的品质,也感佩他在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服务、信息资源开发、期刊管理、信息咨询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图书馆是一个平凡的单位,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是教学、科研的辅助部门,但是怀涛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图书馆要做最佳配角。怀涛主政中原工学院图书馆多年,他们的很多工作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走在了前列。这次欣喜看到怀涛的新书又将付梓,我先睹为快,对怀涛邀请写序我欣然接受,也更愿意借此机会让更多的朋友认识、了解和喜欢这么一位可爱的人!

后记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郑州大学出版社向我发出邀请,在他们共同策划的“校园书香阅读文库”编选计划中列入我的一本书。我顿时感到,他们编选这套文库实际上是在为莘莘学子烹调一道精神大餐,也是在为建设“书香社会”添一缕香,为倡导“全民阅读”助一声喊,为“阅读推广”加一把力。

十多年来,每当一岁一度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之后,总会引起社会的集体惆怅:中国国民阅读量与发达国家国民阅读量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一篇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网文《不阅读的中国人》、一则新闻报道《92岁院士站着作报告,90后学生趴着睡大觉》,更加刺痛了人们的神经:一个有着悠久的“耕读文化”的国家,人们怎么就静不下心来读书呢?

有人奇怪,吃饭对于身体、读书对于精神同样重要,为什么没有“世界吃饭日”而会有“世界读书日”?这实际上是社会的某种心痛和忧患。

有人感叹,需要强化的,往往是本不该弱化却弱化了的东西,如道义,如法律,如公平,如清廉,也包括读书。这实际上是社会的某种觉醒和提振。

有人怀疑,阅读本来是很个人化的事情,有必要上升为社会问题吗?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是坚定的。这实际上是社会的某种理念升华和文化自觉。

是的,要将失落的东西再寻找回来,那是要花大力气的。于是就有了关于“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层呼声,就有了关于《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立法行动,就有了关于“书香社会、全民阅读、阅读推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就有了关于“校园书香阅读文库”的编选计划。

我从小就有读书的爱好,在武汉大学攻读了4年图书馆学,在就职单位中原工学院图书馆工作了34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苍茫岁月已经使我把对书的淳厚情感深深地渗透进脑海里,融化在血液中,我自称是一个“读书、管书、教书、写书、研书、颂书、推书”人,因此便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校园书香阅读文库”的编选中。古语道:“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读书是成长在校园中的每位学生的天职,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社会和学校的神圣使命,让青少年学生学会读书是面向未来的长远之计。基于这种认识,我便从已发表的林林总总的长短文章、演讲记录中选出与“读书”相关的30篇,组成“耕读传家”“泛舟荡楫”“杏坛书影”三个板块。虽然文浅意薄,但期望能给青少年朋友们以善意的帮助和有益的借鉴。

在编选过程中,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先生、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崔波先生、南京师范大学赵普光先生、郑州大学出版社骆玉安先生给了我信心和鼓励,郑州大学出版社张卫明先生具体指导我开展工作,中原工学院图书馆张松青先生帮助我进行了勘校。特别是前辈学长崔慕岳先生,他一直是我国书馆生涯的引路人,这次仍然热情赐序,鼓励我继续奋进。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热诚的,虽然用言语难以表达对他们的谢意,但在此我仍然要诚挚地说声谢谢!

2014年10月23日至25日,我参加了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华夏阅读论坛之全民阅读推广高级馆员研讨会”,应邀作学术报告《与时俱进建设“书香校园”的“三部曲”》;2014年12月11日至13日,我又参加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推广峰会暨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启动仪式,应邀做学术报告《阅读推广的方式与组织》、读书报告《心病何妨书药医——阅读与心理健康》。我想,“校园书香阅读文库”的出版不正是一次名副其实的“阅读推广”吗?我的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不都是急公好义的“阅读推广人”吗?

社会在转型,观念在转型,行为在转型,但是“阅读使人们有力量,进而使社会有力量”之道却是恒久的。《周易》中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我想,当全社会到了人人读而不知、天天读而不觉的常态之日,就是“阅读推广人”功德圆满之际,也是我们这套丛书成为历史文献之时。这一天何时到来呢?我们都盼着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书有方/校园书香阅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怀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523411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2015144648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1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