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种生活风格叫小镇
内容
试读章节

表哥是长孙,也是家族里首位参加大学联考的考生。他不负众望顺利考上医学院的公费生,成为家族里期盼的医学院学生!正当所有人都兴高采烈欢腾不已时,我却看见表哥脸上除了几分喜悦,还怀着几分的郁闷,好像幽微的心事撞击了他的人生,而感到不安。到现在,我仍记得当时表哥告诉我:“希望未来还有机会,成为一位建筑师。”

在他就读医学院的七年里,除了大六、大七必须实习,其余几年的暑假,他常把空闲时间耗在工地里,因此奠定日后他在建筑实务上的基础。自从偶然与这座山中古宅相遇,我觉得古宅似乎也在暗示我,应该要找寻有缘之人并肩筑梦。我不会建筑,我不会设计,我不知道废墟是否可能转化为生命的表征,不过正因为表哥对建筑的热爱与执着,在遇见老废墟的那一刻,我唯一确定的是,我能与一位真心热爱建筑的人上山逐梦。

人生如果有勇气选择蜕变,必定会展现出生命不同风貌的丰富与华美。

当表哥初次站在这座古宅的前庭广场,纯净的微风缓缓吹拂这里的一草一木,他立即被此地百年的清明所深深吸引。清早的晨光映照在建筑表面上,仿佛古宅在岁月中的每个角落都是光,无须刻意也无须装饰。原来,岁月所遗留下的痕迹,竞能进发出如此撼动人心之美。

表哥仔细巡视、观察古老建筑的每个小角落,他的眼神与表情流露出寻遍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一处可以弥补儿时梦想缺口的地方。于是,上山当天,表哥和我,对于未来,还看不见,也听不见,不过,两人却已经决定展开山中筑屋的漫长岁月。

家族革命

我的父亲是闽南人,母亲则是客家人,自我出生懂事以来,父母亲一直非常细心照顾我与妹妹,一家四口大部分的生活时光,总是在欢笑中度过。当时我刚退伍,表哥也正式向医院请了长假,我们决定上山修缮这座荒芜的百年三合院,打造我们的梦想天堂。我找母亲讨论此事,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说:“如果人生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前进的路,记得,要勇敢坚持,一步一脚印走下去,妈妈会尽全力支持你们。”

母亲为了我们,背负着整个家族的舆论压力,承受许多亲人的指责,我们经历了一场如暴风雨般的家族革命,每位长辈都坚决反对。.表哥说:“希望长辈体谅,让我能够完成小时候的梦想。”直到现在,我仍对母亲充满愧疚。母亲,请您原谅我们当时的任性与固执,您的慈爱,让我们有机会认识自己。

虽然无法取得长辈的谅解,兄弟俩依然选择上山。表哥告诉我:“我们没有建筑的专业背景,也许可以试着先住在古宅里一段时间,慢慢与它培养感情,观察这里的气候风向与日升月落。等到产生了情感,有了感受,再开始动工修复吧!”

表哥把院子视为一座拥有生命的建筑,无论多少时间,多少金钱,我们的初衷,是修复它,而不是拆除重建。

P12-14

书评(媒体评论)

两年多前我第一次到竹山,培钧在他的车上跟我说着“天空的院子”如何从一片废墟到成为台湾最美丽院子的故事。我到现在还记得,他当时说着从一砖一瓦开始动工时的神情,有多么耀眼和令人感动。

他让自己的梦想从废墟里再生,他也让竹山从一个空城,翻转成带着浓浓本地味的文创小镇。

他的故事,不只是成就自己的故事,而是启发更多无助彷徨的年轻人,愿意把梦想用挫折来种下,然后以汗水和泪水一起灌溉,让属于台湾这片土地的文化,能透过更多年轻人的创新和实践而遍地开花。

如果你还在怀疑自己,这本书将让你知道,你应该拥有的梦想,其实比你想象的还要巨大许多。

——田定丰/丰文创创办人、摄影作家

认识培钧,是在一场数百人的论坛中。在那之前,我已经从报章杂志、朋友前辈口中听过他的故事好多次。礼貌性递上名片,说明我来自社企流,培钧很有朝气地回道:“我知道你们,也很喜欢你们的理念,我们一起加油!”短短几句话,就把我跟培钧从陌生人变成好朋友。

我也总是在我们担任讲者的论坛中遇见培钧。虽然不常见面,但每回遇到他,除了问候,他总是跟我分享竹山更多新计划,也跟我说社企流可以有哪些新尝试,从来不曾喊累。在他身上,真的看到梦想“自”造家的特质——开创、真诚、热忱、分享,翻转了许多人对社区发展、青年返乡、社会企业等词汇的想象。

很荣幸受邀担任这本书的推荐人,邀请您一起走进培钧精彩的人生故事,认识他的梦想、信念与价值。

——林以涵/社企流创办人

竹山,一个台湾地理上常遭忽略的名字,十年来因为有了“天空的院子”而彻底改观。台湾经济起飞的过程,把青壮人口挤压到工厂到都市,农村、渔村、部落失去活力,加上农业长期的衰败,犹如荒村的景象,到处可见。“天空的院子”所本地大鞍村就是典型的代表。

而竹山的复苏,也像当年台湾经济的发展一样,是个“奇迹”。这个奇迹来自一位早熟、有自觉、有方法、敢行动的青年永无止境严格要求自我的实践:他同时掀起一波波难以形容的台湾城镇再造风潮。

何培钧集商业、非政府组织、社群跨域等治理模式,在网络与媒体引起关注后,顺势成功推出换宿等活动,吸纳热情的人力资源,转化成对竹山社会的贡献;且透过无数的演讲,感动更多的人,“何培钧世代”己然成形。

这本书,让我们看见何培钧的背后,他的价值观,他的所有不可置信的拼命,期待这股力量的扎根,让台湾乡镇到处,遍地开花。

——廖嘉展/新故乡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文创,文化创意,而“文化”两字的精炼意涵,就如余秋雨所说的“精神价值,生活形态”。文创绝对不是华山、松烟那种财团公主所展示的形态,如果你知道了何培钧“小镇文创”的演化过程,你一定会同意我的说法,那是地方小镇特质与居民生活形态的创意呈现,精彩而有质感,感动而有未来。

——王浩一/作家、浩克慢游主持人

我觉得台湾需要多一点各行各业的领袖,需要更多人站出来承担责任。培钧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勇于承担责任。他的光芒不是光辉绚烂,稍纵即逝的,他有持续不疑的水牛精神。这一个世代的台湾需要有更多的韧性,而培钧已经做了最好的示范。

——许毓仁/TED×Taipei策展人&共同创办人

后记

2015年9月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大陆好友冶青,曾经到访竹山小镇文创进行专长换宿,她希望能够交流我们在台湾社区营造与社会企业的发展经验。我感觉她是一位具有自己想法并对社会有爱的朋友,言谈之中,总是可以被她心中那片最美好的土地和企盼参与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情愫所感动。之后,她回大陆了,并于2016年1月与两位合伙人正式开启创业旅途,带着从竹山小镇文创学习到的“友善社区营造者”与“构建本地美好生活产业”的目标梦想,针对各地景区进行相关专业咨询。

恰巧在创业初期,冶青与伙伴受邀来到了湖南常德桃花源风景区,与常德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从景区文化包装工程人手,继而持续介入了景区的顶层设计、顾问咨询与具体落地项目相关工作。冶青团队初到景区进行场勘的时候,景区内部已经进行了相当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然而,对于“桃花源”本身的品牌高度,不能只是停留在国家5A级旅游区规划,更应该具备全球华人对于“桃花源”理想社会的共同价值想象。尤其在大陆,类同桃花源这种大景区大开发的大手笔四处可见,其中普遍反映出“过度聚焦硬件建设,忽略软件价值”的问题,已经成为景区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于是,如何导人大景区大启发教育倡议,建立景区与社区和谐共生的关系,为桃花源注入“美好、友善、温暖、幸福、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价值观?我们经常在微信中交换意见。最后,冶青希望我能够到访桃花源,亲自了解目前发展现况。因为,这个景区属于本地的老旧景区,地方政府决心重新规划建设,当时对我来说,一开始听说是由政府主导的规模景区开发项目,并没有很大的热诚,后来冶青跟我说了一句话:“是否能够给中国大陆的民间力量,一点时间,一个机会,一个期待?”

在那一次行程里,大家造访了几家台中社会企业,参与了小镇文创生活体验,发现了属于竹山本地的美好生活哲学,更是激起对于桃花源未来轮廓空间的想象。同年9月底,我和竹山工艺家陈高明老师终于受邀第一次造访桃花源,带着对于桃花源的无限想象回到台湾。10月底,常德文旅投的刘腾波董事长又亲自带队到成都创意设计周学习,并与在那里参加演讲的我交流相会。12月初,我带着竹山光点聚落营造的核心团队,第二次来到桃花源,参加有地方政府和来自海峡两岸社区营造领域专家参与的“光点小聚”,不可思议地将竹山经验第一次落地桃花源。

通过几个月来频繁的交流与沟通,大家为景区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桃花源风景区也因此产生了关键性的改变,常德文旅投决定取消原定五柳湖岸的精华酒店规划,完整地保留整个社区,投入社区营造的本地美好生活产业,孵化桃花源的核心社会价值,并以此连接并修复本地社群关系,这也成为桃花源封闭管理景区里面唯一的小社区。当时,看见冶青发给我的微信讯息,身在台湾的我心想,这一定是上天对桃花源风景区最美好的馈赠,几乎台湾所有的朋友们听闻此事,都为湖南常德桃花源景区献上深深的祝福。

因此,在台湾竹山小镇上累积了十一年的竹山光点聚落社区营造与地方创生经验,即将落地于湖南常德桃花源风景区。我带了台湾水牛建筑事务所的陈永兴建筑师,品研文创设计的骆毓芬总监,云林科技大学张文山老师,竹山文史工作者陈高明老师,竹山苏素任老师,共同开始进行顶层设计规划,期许能够在2017年,带给大陆社会民间更多正面友善的价值,更多动人的故事。很荣幸,我的人生,能够与湖南常德桃花源结缘,持续写着未来期待的美好故事。

目录

乡创与美好商业时代

好评推荐

乡镇最美的风景,是本地最动人的梦想

我有一个梦

 梦想,缘起

 古老的宅院

 关于追寻,你需要的是……

 父亲,母亲

 坚持

 翻转人生心法1:态度

 照着心底的热情去走!

 翻转人生心法2:寻找自己的信念与价值

从民宿到社区

 大鞍山城风味餐厅

 联结过去与现在的大鞍古道

 台湾乡镇的问题

我的小镇事业

 饱岛,意外的波折

 翻转人生心法3:莫忘初衷

 青年回来了

 找到自己的信念与价值

 文凭与梦想

 竹艺复兴运动

 庙口路跑,竹山动起来

 翻转人生心法4:运动

 点亮地方的光点论坛

 翻转人生心法5:愈分享,愈有热情

 来竹山圆梦:青创平台

 我从“创业”学到的几件事

小镇文创2.0

 把游客变成社会学家

 竹巢学堂:乡镇知识的累积转型

 小镇知识库

 翻转人生心法6:阅读

 小镇梦想制造机

 青年创业圆梦网

后记:相遇——湖南常德桃花源

序言

十年的累积,一直受到社会各界持续的鼓励与照顾,今天终于完成了《有种生活风格,叫小镇》一书,我们都非常珍惜。这本书书写了我从家庭、学校教育,到社会创业等不同阶段的生活记录与省思,期许能够提供台湾青年一种安定的力量与未来的向往。

身为“八零后”的我,出生在早已脱离贫穷的社会,处在一个可以念大学,有劳健保,周休二日,还有机会出国旅游等的美好年代;相对地,这个年代,也是房价高、薪资低、物价高涨的压力年代。每个时代都在变动,每个时代都在包容,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矛盾与挣扎。

九十三岁的外公,至今仍与我们同住。每当我看着白发苍苍的他,每天规律地看书、吃饭、运动跟休息,我总是难以想象他们那个年代所经历的一切。那是一个动荡不安与充满苦难的年代。小时候曾听外公回忆起他的孩童时期,我无法想象,如果是现在的我,可有那样的勇气与毅力,去经历那个年代的宿命与包袱?我经常问外公:“您在生活艰困的时候,如何让自己克服眼前一切考验?”外公淡淡地说:“当别人受不了,我可以忍耐;当别人放弃了,我可以坚持。”当下,我就决定把外公告诉我的话,放在内心,永远不忘记。

尤其,从“天空的院子”到“小镇文创”,每个艰困经营的阶段,都是在许多伙伴与家人不间断的支持之下,才能一步一脚印,在乡镇里扎下了根,发出了芽,长出了叶,最后开出了花。至今,我们仍在竹山持续努力营造社会共好的发展生态。

最近,我们承租下竹山镇上“台西客运站”闲置运输空间,预计用半年时间,将这个空间转化成一个从产地到餐桌、把竹子工艺融人餐饮空间的“竹青庭人文空间”,已于2016年1月完成(见本书第256页)。“竹青庭人文空间”除了象征交通客运站被活化的个案外,也支持农夫生产的本地食材,并且将竹编工艺导入建筑空间运用。很多第一次本地发想的理念,持续推动竹山的改变。

为了鼓励更多本地居民持续改变、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也同步建构“小镇未来行动平台”,与本地朋友一起打造自己的梦想计划,透过网络平台凝聚人气,邀请外地的旅客来支持参与,成为本地梦想的行动参与者,让“观光客成为社会学家”的观点,成为竹山小镇最具体的实践典范。如果可以,我们也期许“小镇未来行动平台”能带给台湾乡镇居民更多改变的动力,让乡镇最美的风景,是本地最动人的梦想。

最后,我们把在竹山累积十年的发展实务经验,透过与云林科技大学张文山老师合作,整合归纳为“小镇文创”本地知识学习系统“竹巢聚落经理人”实务课程,让竹山从观光体验提升为知识学习的场域。期许未来能引领更多华人世界的青年朋友,到竹山“小镇文创”进行深度学习。

青年朋友们,别轻易就让自己失去了人生理想。纵使现实生活经常要我们认输,我们的内心,也绝对不能输。我们一定要让竹山小镇恢复元气,一定要让台湾乡镇发展创新,一定要让社会充满朝气,只要我们愿意持续努力,就有翻转的契机。

内容推荐

何培钧著的《有种生活风格叫小镇》讲述了:南投竹山镇,海拔超过800米,古有“前山第1城”的美誉,然而在城市化的冲击下,产业经济衰退,年轻人口外流,竹山小镇逐渐萧条。

家乡的衰微使何培钧倍感痛心,毕业后他毅然举债将一座废弃三合院改造成“台湾*美民宿”,吸引大量旅客慕名前来。何培钧继而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盘活小镇的既有资源,利用传统优势产业:兴办“竹巢学堂”,开创“特色换宿”,将当地的民俗手工艺传承给下一代,吸引世界各地年轻人来到竹山,为小镇的发展贡献灵感和智识,将竹山镇打造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意特色小镇。

编辑推荐

乡村面貌的革新并不只有城市化这一条出路,《有种生活风格叫小镇》中何培钧另辟蹊径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以商业的行事逻辑、文化创业的发展方式、回馈社会的价值取向,激活了小镇被忽视的潜力,带领小镇走出了温情道路。《有种生活风格叫小镇》让我们把目光重新聚焦回脚下厚实的故土,回归到了“人”这个要素之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种生活风格叫小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培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69013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2017057164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5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