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早期文化的迁移
前言
论木乃伊制作地理分布的重要性:一项关于人群迁徙与某种习俗、信仰传播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 文化扩散论
前言
第一章 问题
第二章 罗伯逊校长的笛卡尔主义
第三章 普雷斯科特的谜
第四章 泰勒的额矛盾
第五章 扩散的事实
参考文献
图书 | 文化的扩散/格致人文读本 |
内容 | 目录 第一部 早期文化的迁移 前言 论木乃伊制作地理分布的重要性:一项关于人群迁徙与某种习俗、信仰传播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 文化扩散论 前言 第一章 问题 第二章 罗伯逊校长的笛卡尔主义 第三章 普雷斯科特的谜 第四章 泰勒的额矛盾 第五章 扩散的事实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由英国G.埃利奥特·史密斯所著、刘凤华和袁指挥共同翻译、陈恒主编的《文化的扩散/格致人文读本》一书拟将史密斯的《文化扩散论》和《早期文化的迁移》合并出版。《文化扩散论》旨在讨论这一理论的合理性。文化扩散论在20世纪前几十年在学界一直充满争议,未被完全认可。其中大多数反文化扩散论的学者主要是受到民族学的束缚,他们否定扩散论或通过限定扩散论的运用范围,削弱了其在人类历史中的影响。因此,本书作者旨在考察那些造成当时认识混乱的主要学者们所写的作品,在他们自己所提供的证据的基础上构建理论。作者首先从笛卡尔的追随者所提出的一个站不住脚的假说入手,然后叙述了泰勒在文化扩散论上的矛盾,最后通过一一指出反文化扩散论的学者的错误论点和论据,并列举出扩散的事实的例子,有力地支持了文化扩散论。《早期文化的迁移》是埃利奥特?史密斯较早期的一部作品,最早刊登在英国Memoirs of the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Society of Manchester第59卷第2部分中,后来于1915年单独成书。本书主要讲述了古埃及木乃伊的制作及其制作方法的传播,进而探讨了公元前4000年至前900年,上古人类某些特定习俗和信仰的传播和扩散。作者指出,源自古埃及的一些特定元素偶然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太阳崇拜的文化,包括太阳崇拜、建造大型石碑、有关巨石的一些信仰以及木乃伊制作。公元前900年左右,古埃及人的这些独特而古怪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开始向邻国传播,甚至扩散得更远(印度尼西亚、中国)。 编辑推荐 由英国G.埃利奥特·史密斯所著、刘凤华和袁指挥共同翻译、陈恒主编的《文化的扩散/格致人文读本》一书收录了史密斯的两篇文章,分别是《早期文化的迁移》和《文化扩散论》。《早期文化的迁移》是史密斯阐释扩散论的重要作品之一,从木乃伊的制作入手,通过考察木乃伊的制作技术和该习俗的地理分布,讨论了“日石”文化理论,进而阐释了文化扩散论。这篇作品出版以后,引起了学界的争论,为了回应部分批评和质疑,史密斯接着写作了《文化扩散论》。《文化扩散论》批判了古典进化论学派的观点,用考古学的知识和研究方式,从神话、技艺的扩散、黄金、埃及人四个方面论述了文化扩散论的观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的扩散/格致人文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G.埃利奥特·史密斯 |
译者 | 刘凤华//袁指挥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格致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2273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5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2 |
CIP核字 | 2017043153 |
中图分类号 | G0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