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行日记
内容
试读章节

一月八日 晴,风 (聚礼一)

上午九时,拜晤穆罕默德·济夫扎夫先生。他是中国学生的阿文教授,年来马子实、纳子嘉等四君的阿文和阿语,能有若是长足之进步,都是他教导之功。在一日的清晨,曾在中国学生部会他一面,现在我们全体去拜会他,一方面是致谢他教导第一批学生在过去的一切努力,一方面是托他在将来继续着用他已经得的经验诱导所有留埃的中国学生。

济夫扎夫说:耶稣教的背影是帝国主义,弱小的回教民族的国家,都在他们的铁蹄之下被蹂躏着。因此,我们只有团结起来与耶稣教对垒。

由他家里出来我们顺便路到苏勒坛·啥三大礼拜寺内去观光,寺的建筑宏丽得很。由进殿起,天井、廓下、米合拉卜前后,一律是大理石砌成几何图案画铺地,宏轩高敞。米合拉卜墙上三面雕刻大字印那法台合那的索勒,仰首以视,头骨为酸,字为库法体,高可四五尺。米合拉卜后为苏勒坛·啥三陵,四壁刻阿业谛·库尔西,字体古拙,大逾库法体之半。屋顶是大圆镟子,仰起头来看,身子几乎往后倒。

这寺的对面是鲁法尔雅大寺,门外悬旗结彩,差不多每隔一丈远,便是一杆绿旗。据说,今明夜内国王要在寺里做宗祭;我们要进去看看,门上的人说里面正在扫除,把我们都拒绝了。

说起埃及人的祭礼(就是提念亡人),自国王以至庶民,听说死了之后,只有四十日之辰,要做大规模的祭祀仪式;其余,像我们这里通行的七日、周年、冥纪等日,大概都不很大作。四十日的做法,大约是这样:在自己家中做,或在寺内做都可。门外搭起很大的红、绿、白,各色补缀的布的棚子,棚里面和棚的正面都悬着白素彩结,插着或悬着许多绿色国旗。棚内地上,遍铺地毡,周围设座,以待宾朋。举行的时间,大要都在晚夕,宵礼既毕,宾朋们便络绎惠临,有的便按照台直威德朗诵《古兰经》,声调悠扬,全棚人肃然而听之。这样,差不多直延到午夜,主人备有茶点,以饷宾朋。也有许多不是主人的宾朋而惠然肯来的,那便都是为听《古兰经》的了。

这里离穆罕默德·阿礼大寺不远,所以顺便也去看了看。寺在山之极顶,四周有很坚实的堡垒,是穆罕默德·阿礼·巴沙在这里作总督时的兵营,后来他离土而独立了,这堡垒便变做他的紫禁城。现在,堡垒仍是从前的堡垒,然而,变成了英吉利②的兵营了。我们进了堡垒,一进到了寺中,寺里有人领着参观,天井并不甚大,正殿正在修理中。据子实说,他到这里一年,并不会来过几次,加以修理正殿,更没有参观的机会。正殿的内容,据领路的人说,完全仿照土耳其式,闵白尔高可二十五级尚不及殿高之半。穆罕默德·阿礼·巴沙的坟在正殿的右后角,与其他之在米合拉卜之后立墓者不同。坟以雕石为之,作穹窿形。若按照中国话说,这坟便是埃及当朝的太祖陵。

出正殿南门,便是穆罕默德·阿礼·巴沙的宫殿。到这里参观的人,每人收五分钱的入门费。宫的面积并不甚广,而建造很精巧,里面区分成许多广大房间,间间都能得到充分的阳光。除去有宝座的一间,我们知道它是朝堂;有澡盆的一间,我们知道它是沐浴室以外,其余徒立四壁的大房,领路的人也不能确指当年的用途了。

他的宫是一层平房,没有楼,这在开罗是罕有的建筑。开罗的房屋,不论是旧式的或新式的,差不多起码三层,因而空气阳光都感觉不充足。所以新埃及区的建筑便力矫此弊,虽也都是楼房,但总设法使它面面可以得到阳光,所以新埃及区又有太阳城之别号。

由故宫出来,领路的人把我们领到郁斯福井去参观,传说这井是当年郁斯福圣人被囚的所在,但是历史家如阿合默德·扎克(Ahmed Zaki)一流,都否认之,盖郁斯福圣人时代之国都,并不是开罗,至于被弟兄们所陷的井,那又该在巴力斯坦了,据史家推测是当年有一个人名叫郁斯福·撒里,他在这井汲过水,后人便附全到郁斯福圣人身上了。

我们每人花了一角钱的入门费(这算特别的客气,因为我们是回教人;可是欧洲的耶稣教人,那要按官定的价格,每人二角哩),经看井的老者给了我们两个洋烛,盘旋着往下走,石坎已经被人们踏平了,稍不留神,便要滚下去;我们战战兢兢地扶墙抹壁,很平安地走到井口了。那里有一个洞,据说是郁斯福住的。由平地至井口,据领路人说是九十米突;据我们步量是二百多单步。

P48-50

后记

涂着漆黑的睫毛,

擦着赤红的嘴,

露着咖啡色的胳膊,

光着柱子般的腿;

有人说这样的装束像鬼,

也有人说是时代关。

身上披件宝蓝长袍,

头上戴顶瓜皮缎帽。

腰上系根垂苏丝绦,

脚上穿双福字履皂;

有人说这样的装束胡闹,

也有人说岸然道貌。

在那么做的人——

他们都有他们固定的立场,

在一般看的人——

更各有各的眼光与思想,

见仁、见智,

原来不必相强。

不仅只是装束,

世事都是这样。

古人说:“勿以辞害义”,

至理名言,我不倔强!

关于这层——

诚恳的希望读者原谅。

二二,八,二五,著者

目录

第一章 出国以前

第二章 长途的海洋和沿站

第三章 在开罗

第四章 拜图洛·穆干代斯的一瞥

第五章 朝觐去

第六章 归途

写在《西行日记》的后面

序言

感谢安拉,在差不多六个月的期间,于轮船火车上仓促地完成了这本小册子。我自知其中一定是缺略不详的;可是,按照我们出国的原因和目的,在每一个地域至少都有一个注意点,比如:(1)在开罗便注意他们的教育设施和现状,因为现代的回教教育的总汇,已然连际到埃及;(2)在拜图·洛穆干代斯便注意一些古迹,因为那是白尼·伊斯拉依勒一些圣人的故乡;(3)在阿拉伯便注意功课……因此,在记述的详略上,也隐然有一些区别。

本来,书中的人名地名以及许多应该注明阿文的地方,都该排阿文才是;不过,我们带来的回文铅字,至今还没有整理清楚,所以来不及排入。因此,除有关系的长篇阿文制了几块锌版以外,别的一切都阿,都没有列入;而人名地名以及别的应该注文的地方,仍酌量着用拉丁字母注出,以凭对照。

这本小册子,承安拉的惠助,我在感谢安拉之次,便致谢帮助对于印刷这本书的几位朋友:

穆以刚、王世清、李鸿清、张文达四君为我清稿;

马自成长者、庞士谦和虎世文二位阿洪帮助校订;

王梦扬先生为我删订“出国以前第一”一卷,并画了封面。

民国,二二,八,二五

振武识于《月华》编辑部

内容推荐

《西行日记》为作者赵振武在担任《月华》杂志编辑期间,随阿訇马松亭护送5名中国学生留学埃及,途径东南亚、南亚、北非诸国及抵埃后所见风土人情的记录。全书用日记体写成,自1932年11月28日开始,1933年5月19日结束。

编辑推荐

《西行日记》与《苏莱曼东游记》《伊本·白图泰游记》《中国纪行》同属于“中外关系史典藏丛书”,是“丝路文库”里很有分量且极具特色的版块之一。《西行日记》作为该版块成书最晚的一册,收录的是作者赵振武于1932年11月至1933年5月间的日记。赵振武在这段时间里,陪同阿訇马松亭护送5位中国学生赴埃及留学。在往返埃及途中经过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北非诸国,参观考察了各个国家的清真寺以及穆斯林聚居区,了解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并特别注重考察了各地的穆斯林教育机构。同时向外界介绍了中国的情况。《西行日记》这种从私人化的视角记录下的文字,是现当代中外交流史上鲜活的一笔。既有一窥当年外国风貌的趣味性,又有真实记载第一手资料的史学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行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振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43827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2015145473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