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繁星点点(拥抱更好的自己)/我们共同走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郭梓林主编的《繁星点点(拥抱更好的自己)/我们共同走过丛书》为一部散文集。书稿分上下篇,上篇以2015年10月13日“北大公益讲座第500场暨深圳第100场”庆典活动的录音整理文稿为主,同时收录10月12日在深圳举办的高端分享会的分享内容和活动后一批志愿者写下“500场感言”。下篇以志愿者的分享文章为主,都是生活中的真实发生,涉及方面广泛。其中,有志愿者在跟随讲座行进中的感悟,有与家人相处的故事,有个人经历的思想修炼与反思。

内容推荐

在郭梓林主编的《繁星点点(拥抱更好的自己)/我们共同走过丛书》中,每一位志愿者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用真实而朴素的语言,分享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北大公益讲座“以修正自己为目的,以帮助别人为途径”的特殊公益形式,为有缘人创造了一个自由而快乐的道场。正是这样一片星光,互相照耀,互相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个平台其实是自己的需要。这份相信就像一扇门,一旦打开,所有的付出,就会从甘愿变为享受,而享受付出,才会有持续的动力。从这本文集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抱团取暖,在前行的路上,不再孤独,不再纠结。

目录

 郭梓林/践行“三文主义”

上篇

 我们共同走过

 柯言/认真相信梦想

 王毅/荣耀北大,荣耀自己

 吕静/灵魂的求诉

 杨玲/灵魂的守望

 庞坤/看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刘建新/愉快地被“骗”进来

 鲁瑞清/我的慧命之旅

 贺晓敏/慧命之光

 宋传杰、庞佳婕/小孩与海

 杨玲/相信善良,就是相信自己

 缪凤现/在一起,真好

 吕静/新的里程,新的起航

 兴旺/因缘具足

 陈仕燕/在付出中成长

 韩磊/原来是我的需要

 程波/唱出心中的爱

 张迪/放下就会得到

 陈珂/光明圆融善。求真创造美

 郭梓林/我们共同走过

 付出从分享开始

 提问答疑

 柯言/梦想时分

 宋传杰/500场,我来了

 庞佳婕/难忘的经历

 敬萍/500场,我们共同走过

 刘念/来就好,爱就好

 于利/回家的感觉真好

 刘承英/不一样的我

下篇

 吕静/生命之受,我愿意接受

 吕静/满园春色,尽在人和

 鲁瑞清/为了2040年

 鲁瑞清/自由,你在哪里

 鲁瑞清/超越自我的第一步

 吴至民/我相信我的相信

 吴至民/从《就这样》谈生命的发生

 张松文/这个平台适合我

 张松文川参行,我们在路上

 彭元/永远坚守“光明圆融善”

 兰秀平/苦苦寻觅,自有福音

 韩磊/精心准备,随意发挥

 韩磊/伟大的开始

 贺晓敏/讲座就是讲做

 刘春梅/一杯白开水

 贾春霞/借我一双慧眼

 刘志强/幸运之路

 王军华/学习的秘诀:听说行

 肖瑶/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段杰/与北大公益讲座一起飞

 张连义/走在光明圆融善的路上

 张荩冉/22岁的生日祝福

 赵子沣/别了,游戏

 赵子沣/那个我

 张有兰/我的故事(五则)

 谢辉/“文以载道”之花

 兰星宇/渐入佳境

 吴峰/有一种幸福是被点名

 付宝翠/做,才能找到更好的自己

 何涛/不得不说的故事

 书信:何国生、何小河整理:付宝翠/爷孙心灵对话

 何小河/一切为我而来

 唐岚/编辑絮语

试读章节

除了上述活动,我在日常生活中,在家里、公司、社区,逮着机会就与人分享北大公益讲座,我想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做吧。在外面做了那么多,为了什么呢?回到家里,我继续在做给自己看。

首先,我看我自己。在2012年之前的我,最大的爱好就是买房子,岳母曾经跟我开玩笑:“你买房子像我买菜一样随便。”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有一个特别伟大的父母,因为他们穷,他们没有钱给我,没有房子给我,他们只是告诉我:大了要靠自己。所以,他们让我知道,他们让我看见,我来到这个世上唯一或者说最首先的使命是:改善我的家庭的住房,改善我身边人的住房。所以,经过我的努力,我解决我身边亲人全部人的住房。当然,这也跟他们听我的话有关系。但是,还是没有得到持久的快乐,因为物质有了,他们就不珍惜了,怎么办?我找了个办法。白天用这个命去赚钱,晚上践踏着身体去花钱。有一天,我发现,这不是我要的。所以,我决定跟随北大公益讲座找到背后的快乐,看一看快乐是从哪里来。

再来说老婆吧。我老婆真的非常优秀,她是我们体育系的系花,是唯一一个长得像女人的女生。就这么样一个女人,我把她弄到手了,一路走来,风风雨雨20年。中间的过程都不说了。有一天,我结束了10天的课程回到家里,我发现她看我的时候脸都是黑的。我拼命地赶回家就是有一点愧疚,觉得在外面时间太久,老婆照顾老小太辛苦了。这时,一个念头升起来了:“你怎么脸是黑的呢,我们不是讲‘光明圆融善’吗?怎么不笑呢?你要知道我刚下飞机,上面有空姐的。两张脸对比,我觉得空姐好。”这时,又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庞坤,你老婆1995年跟着你的时候,她可比空姐还美,你看跟着你20年,你把她折腾成现在这个样子,你看她承担了这么多,你飘荡了这么久,你的心还没有停下来。”于是,我知道了,我看见的那个善的面孔,压住了那个黑的面孔,我想应该去改变,我去热情地抱了我老婆一下并轻轻地说:“老婆你辛苦了,对不起,我爱你!”奇怪,她的脸马上就不黑了。

再看看我的母亲吧,我的母亲到现在都没搞定自己的情绪,永远都是自己对。为什么呢?有一天早上七点钟,我哥打电话给我:“老弟,赶快过来帮我看着妈。”声音急促异常。早上七点的电话,不正常,肯定有事。我赶快驾车上高速。途中我回拨电话,问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说:“我刚才把妈的碗砸了。”我马上提醒:“无论如何你赶快给妈道歉,她的性格你见识过的。”他说:“你快点吧,我要走了。”我是冲向哥哥住房的,发现哥已经离开了。房间安静,像啥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妈看见我,“过来了?”“嗯,妈,吃饭了没有?”“吃了。”我看见嫂子躲在阳台角落里。我走过去,第一句话就是“嫂子,对不起,我妈性格强,跟我过去一样”。然后,我告诉妈妈:“爸爸在医院,我们还是早点去陪陪他吧。”她说:“你哥神经病,给你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就跑过来,突然跪在我的面前,把我吓了一跳。不就是一个20块钱的包,找不到了嘛。”我连忙说:“妈对不起,是我上次骑车的时候给弄走了,不要怪罪哥哥大嫂。”妈妈说:“你太不像话,害得我白生了一场气。”妈妈还是愤怒。我说是我错了。

其实那个包,我是从来没有看见过的。然后,我陪她到了医院,陪啊陪,劝啊劝,中午一起吃个饭,oK了,我看妈妈笑了,就把她送回家。下午我姐打电话来,说包找到了,在四川家里,是我爸上一次回家带回去的。就20元的东西,咳!

母亲是什么?母亲就是我们的过去。“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百分之一百的接受父母,还要永远感谢父母,看父母不对,就是自己不对。她是错的,我是对的,我还要给她道歉,这就是道德。

P16-17

序言

2015年10月13日,北京大学公益讲座走进了第500场,与深圳的第100场重合,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为纪念第500场,当代中国出版社紧赶慢赶,终于在国庆节前夕,出版发行了《我们共同走过》系列丛书的前三册:《诗与远方》《春潮如歌》《修行笔记》。能为北大公益讲座的成长留下一批文字,并将这三册书作为第500场的礼品,我和唐岚、庞坤三位作者都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

唐岚为这本书做了前期最琐碎的收集整理工作,全部的素材足足有25万多字。从11月4~19日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开始着手编辑这些文字,从中遴选出13万字,汇集成这套丛书的第四册,并拟定这样一个书名:《繁星点点——拥抱更好的自己》。

北大公益讲座虽然是“无组织、无纪律、无收入”,但志愿者“聚起来是一团火,撒出去是满天星”。借助了微信和网络,大家的心其实很近,交流无成本,分享有收获,都是为了拥有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是《繁星点点》的题中之意。

在这册文集中,每一位志愿者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用真实而朴素的语言,分享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北大公益讲座“以修正自己为目的,以帮助别人为途径”的特殊公益形式,为有缘人创造了一个自由而快乐的道场。正是这样一片星光,互相照耀,互相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个平台其实是自己的需要。这份相信就像一扇门,一旦打开,所有的付出,就会从甘愿变为享受,而享受付出,才会有持续的动力。从这本文集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抱团取暖,在前行的路上,不再孤独,不再纠结。这也是北大公益讲座走过500场最大的收获。

我们不会忘记:北大公益讲座的第一个百场,用了500天;然后,接下来的200场,我们用了700天,平均三天半一场;从第301场到第500场,只用了500天,平均两天半一场,曾经还达到过一个月开讲2l场的最高纪录。

一路走来的坚持,印证了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我们这个社会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北京777志愿者陈珂学长,是一位有着丰富舆情工作经验的专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非政治、非宗教,宽厚、包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蔡元培时代北大最宝贵的传统,也是北大公益讲座的安身立命之道。”这些年,正是因为我们坚守了这些最宝贵的传统,北大公益讲座才能活到今天。所以,志愿者在公益路上共同坚守这些原则精神,何其重要!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更好的明天。

为什么我们要坚持“非政治”?因为我们不懂政治,政治是一门学问,政治是一门艺术,政治是一种社会担当,是人类社会的专业分工。我们自知没有那个本事,我们只是接受社会分工,从做一个本分的公民开始修行。

为什么我们要坚持“非宗教”?因为我们对宗教知之甚少,也没进行过深入研究,更别说得道,所以,也不愿意卷入宗教之争,只是坚持这样一颗初心:愿意为每一个接受我们课程的生命服务。

为什么我们要坚持“非灌输”?没有智慧,做公益,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我们做这件事的目的,只是为了修自己,顺带给人一点“莫须有”的帮助,所以,要放下自以为是,绝不苛求于人,也不强加于人,一切只讲随缘顺便。

北大公益讲座的志愿者,都在第一阶课程中看过电影《宇宙旅行》,我们是一群从银河系回来,已经懂得谦卑的明白人,任何狂妄,任何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优越感,都是自以为是;任何想以一己之力改变世界的想法,都是颠倒梦想,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正如《金刚经》所云:“生知:诸法缘生,未见本性,逐相而转,迷而不觉;佛知:缘生性空,有即非有,当体即空,觉而不迷。”

我们不会去抱怨屋子有多黑,因为我们相信,太阳明天还会照常升起,即使太阳出来了,还是没有看到光,我们仍然会问问自己:有没有能力打开一个小洞,让阳光照进来;而且只要心中有光,即使失明也能见着太阳,因为太阳一直都在。

我们只是愿意成为一支蜡烛,我们知道自己并不能把整个屋子全部照亮;我们只是愿意送给这个世界一束微弱的光,以示光明真的存在,这已经很好了,已经不枉此生了。

这就是北大公益讲座为什么提出“非政治”“非宗教”“非灌输”,并坚持“光而不耀”“默默前行”“低调做小”的理性思考。也是今天以及今后,保证我们能够安全并平稳地继续走在这条路上的自我约束。

常常有人会问:“为什么北大公益讲座‘无组织,无纪律,无收入’,却能坚持数年?‘不做广告,不接受媒体采访,不接受捐款’,还能健康成长?”这是因为我们有“文以载道,美文传道,以文修身”的“三文主义”。而志于求道,乐于美文,文质彬彬,是志愿者的一种精神追求。

志愿者的“以文修身”,其实是一个在快乐中共同成长的过程。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实现这种精神追求。因为,以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享受具有人文精神的生活,其实与金钱和地位没有太大的关系,与文字打交道,成本很低。记得在四十年前,我上山下乡当知青的时候,一张纸,一支铅笔,就可以“以文取乐”,何况现在,大家都有了手机和微信,写下人生的真实感悟,与人分享,确实是一件不难的事情。

让志愿者与文相伴,在分享中提升文化品位,找到自信,找到人文意义上的快乐,是北大公益讲座课程之后的延伸服务。而这种服务,其实是不需要金钱的,需要的是心,是那份对文字有偏爱并乐此不疲的精神状态。

谨以此文,感谢所有在手机和电脑上敲击键盘写下心得的全体志愿者。

是为序。

后记

我从小酷爱文字,也喜欢写,但总觉着自己出书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儿。可没想到,这三年多来,当我每天用超过90%的时间来做北京大学公益讲座时,儿时的梦却在这里圆了。

20l 5年10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处女作《春潮如歌——走在回归慧命的路上》。这是我在跟随公益讲座出行服务的过程中,记录志愿者生活点滴留下的纪实随笔。

手捧这本装帧精美、印有自己名字的书,那种喜悦和满足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就好像有人曾经告诉过我:“看到自己出版的第一本书,如同看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一样,爱不释手,去到哪里都想带着,眼里不能没有她!”现在,我似乎也有这样的感觉。

请出版社将书籍邮递了一箱给父母,在l 0月末的好友聚会上,他们分别送给了七个家庭。第二天清晨七点来钟,父亲的老战友——从小看着我长大的一位叔叔迫不及待地打来电话:“昨晚我一回到家,就开始读《春潮如歌》。岚岚太棒了,老唐,你的文章我读得多了,我只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我会认真读完这本书的!”

听着70多岁的父亲在电话的另一端,兴奋地讲述,我当下的心情是平静而感谢的。我能体会得到父母为女儿的作为感到骄傲,我更加从心底里感谢父母纵容我的任性,让我心无旁骛地自由追求;感谢梓林学长给予的无限鼓励,为大家创造了这样一种宽松的写作环境;感谢所有志愿者的相伴扶持,一路前行;当然,我也深深感谢自己,愿意在这条路上无怨无悔地做……

北大公益讲座五项原则之一:不做广告,不接受媒体采访,不接受捐款。这一点,让从事多年新闻工作的父亲费解:“你们这样如何推广讲座呢?”我告诉他:“这么多年来,所有的课程都是志愿者口口相传,自己体验过了,有感受,才介绍给身边的有缘人。”

事实上,讲座已走过近550场,我们没有做过任何的文字推广资料和视频。以前,了解讲座的唯一窗口是梓林学长《思想统治企业》的搜狐和新浪博客,从中可以追溯到最早一期的课程;后来,有了微信之后,我们开设了公共平台,每天发布一篇讲座相关的消息和分享文章;而如今了解讲座最便捷的途径,是梓林学长的微信个人相册,这里成了北大公益讲座的新闻发布站,每日更新,时时播报讲座的最新动态。

大批的志愿者也会转发梓林学长相册的分享内容,让家人和朋友了解自己关注的方向,同时也是在传播讲座。很多学长会说,当时我就是看到朋友圈的转发分享,才希望进一步跟进的。

关于思想,想是气体,说是液体,留下文字才是固体。北大公益讲座提倡“文以载道,美文传道,以文修身”的“三文主义”,是希望志愿者能享受诗情画意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其实并不远,坐下来,拿起笔,开始写,就有了。

出版过29部著作的梓林学长常说:“当人‘为用而学’时,很快就能学会;为发表而写,就越写越想写。”他非常了解大家的需要,于是开放了自己的个人相册和博客空间,只要志愿者愿意静下心来写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形成文字,很快就可以在这两处公开发表。

其实,在这个看似虚拟的空间内,有将近8000多位海内外的北大公益讲座志愿者在关注,还有无数志愿者的朋友和家属在关注。所以,每次分享文章发表后,梓林学长相册后的跟帖评点和各个慧至堂的热烈回应,对作者都是莫大的鼓舞,形成一种良性的正面循环,更加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欲望。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以自己的作品公开发表为荣,而每天的相册和平台内容,也成为志愿者之间深度交流的重要话题。

微信畅行的这两年中,我们累积了大批志愿者的优质分享文章,这些也成为策划出版《我们共同走过》系列丛书之四《繁星点点——拥抱更好的自己》的初衷缘起——把众多志愿者的作品变成铅字固化,结集出版,留下来,送出去,作为2016年的新春贺礼,这将是一份满载笃实祝福的礼物——圆满一群蓝衣志愿者的梦。

我在收集整理书稿期间,发现很多志愿者都曾经有过“作家梦”“诗人梦”,由于种种原因,渐渐淡忘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今当他们重新拾笔,将自己的生命故事用文字展现出来,都不禁被自己感动了。

《繁星点点》的“上篇”,以2015年10月13日“北大公益讲座第500场暨深圳第100场”庆典活动的录音整理文稿为主。庆典活动进行了近六个小时,来自海内外的21位志愿者在台上分享了自己与讲座的因缘和伴随成长的感悟,同时收录了10月12日在深圳撵办的高端分享会的分享内容,以及纪念活动后一批志愿者写下的真挚动人的“500场感言”。这两场活动让大家更加坚定自己的相信,也激发了众多志愿者为自己而做的强烈信心。后续的感言,也对当时的盛况作了有益补充,500场的美好瞬间已经被这些文字锁定,必将传递给更多有缘人。

《繁星点点》的“下篇”,以志愿者在修行中的分享文章为主.那些个性化的真实发生,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志愿者在跟随讲座行进中的感悟,有与家人相处的故事,有个人经历的思想修炼与反思。这本书创下一个纪录:一家三代四人在同期发表分享文章,而作者中年纪最长的已经87岁,最年幼的只有10岁。大家在同一个平台上共修,各自做各自的功课,这就是北大公益讲座的魅力——有着无限延展的空间。

一直以来,我承担着每日梓林学长个人相册、微信公共平台以及讲座系列丛书的编辑整理工作。这些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帮助别人其实是成就自己。每天大量地阅读,修改志愿者的分享文章,从中锻炼并提升自己的敏锐思维和写作能力。看到大家享受着文字带来的乐趣,我也由衷地喜悦,也更加理解古语所云:“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所有的做都必须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对人真正有帮助,才可能走得更远!

《我们共同走过》系列丛书已经与多位志愿者约稿,希望在若干年内,大家能结集出版自己的专著:北京鲁瑞清学长的《瑞雪清江》,赣扪、I张松文和刘念夫妇合著《文念共存》,深圳吕静学长的《静思静语》,深圳贺晓敏和冯亚光夫妇的合著《纳言敏行》,深圳付宝翠、何涛和何小河学长一家三口合著的《翠谷河涛》,深圳李大文、段杰夫妇合著的《行正文杰》,深圳王建芬学长的《芬芳四溢》,大余吴峰学长的《无峰不山——人生是一次次攀登》,还有很多很多的约定……而所有的这些约定都是荣耀自己、荣耀家人的机会。只有做,才会有;只要做,就会到!

北大公益讲座为每位志愿者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相信会有更多的志愿者,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拿起手机或键盘,重温“文学梦”,留下真实隽秀的文字,在践行并传播“光明圆融善”生活态度的同时,享受自己的思想可以变成铅字的无穷乐趣——写出人生至美。

这是善的呼唤,这是爱的回应,爱让我们更加美丽,爱让我们才华横溢。在浩瀚无垠的星空中,繁星点点,相互照耀;心心相印,彼此成就。在生命的每一分钟,让我们拥抱更好的自己,让生命从此走向慧命!

2015年12月9日于深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繁星点点(拥抱更好的自己)/我们共同走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郭梓林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406633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7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2016004953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