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0天塑造孩子自控力(如何让孩子改掉坏习惯更独立)
内容
编辑推荐

故事是孩子成长最好的伙伴。精彩的故事,不光能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能促进孩子们思考能力、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故事中的人生观念更能使孩子受益一生。听故事能够打开那些直接教育无法触及的区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故事的寓意中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稳妥办法。这表明,故事的内涵不仅反映生活,揭示世界,而且故事对人的塑造施加着积极影响,有教育性。正因为这样,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充分发掘故事的教育性。你不必费心去寻找合适的故事,这一点,我们已经替你考虑到了。在科恩编著的《10天塑造孩子自控力(如何让孩子改掉坏习惯更独立)》这本关于“自控力”的故事里,你可以看到关于自控力与竞争、合作的故事。

内容推荐

★解密哈佛人的家庭教育;

★传承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念;

★深刻揭示孩子的成长规律;

越独立的孩子,学习和生活越有计划性,父母更省心。“哈佛教育 全球经典”系列之《10天塑造孩子自控力》(作者:科恩)通过哈佛人的成功案例向父母和老师传授塑造自控力的育儿经,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全书分别从独立训练、吃苦教育、挫折教育、潜能调动等10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让孩子学会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目录

第1天 20码法则:给孩子距离他会更快乐

 1 不给孩子留距离,结果多是叛逆

 2 20码法则:恰当的距离是关键

 3 孩子长大以后,无需“亲密无间”

 4 容许孩子拥有自己的小秘密

 5 不要私闯孩子的“秘密花园”

 6 当你遭遇孩子的突然疏远时

第2天 告别依赖:放手才能换来成长

 1 不娇惯,让独立成为一种习惯

 2 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3 学会放手,鼓励孩子自己动手

 4 多给孩子创造独立生活的机会

 5 可以不认可,但必须鼓励孩子做决定

 6 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为习惯

 7 做好分内的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8 帮孩子成为打理生活的小能手

 9 约束自我,孩子的成长需要自律

 10 自我管理,就要管好自己的每一天

第3天 吃苦教育:让孩子在吃苦中变得独立

 1 只有自立的孩子才能自强

 2 把握分寸,过度保护等于伤害

 3 你永远无法替孩子奔跑

 4 对孩子百依百顺其实是在害他

 5 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6 不拿“很危险”制止孩子,除非你想让他怯懦

 7 让他自己体会,别把经验强加给孩子

 8 适时引导,助孩子一臂之力

第4天 接受挫折:有效培养孩子的复原力

 1 适当的挫折,有利于孩子成长

 2 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3 用理解和劝慰,帮孩子在挫折中成长

 4 分析失败原因,专注于解决方案

 5 用“大目标”来激励孩子的斗志

 6 变挫折为孩子前进的动力

 7 告诉孩子,过程与结果一样重要

第5天 合作练习:让独立的孩子融入团体中

 1 没有人是万能的,要学会与人合作

 2 让孩子感受“一起”的力量

 3 给孩子创造与别人交往的机会

 4 团队教育,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

 5 合作过程中,让孩子取长补短

 6 与伙伴分享,避免孩子走向自私

 7 如何提高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第6天 调动潜能: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1 培养孩子追求结果的思维习惯

 2 帮助孩子从压力中解放出来

 3 别担心,“错误”是一定会有的

 4 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 让孩子保持一种紧迫感

 6 总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7天 远离谎言:诚实可信成就高自控力的孩子

 1 为什么说诚实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2 不要欺骗孩子,否则他也将学会欺骗

 3 恰当应对谎言,不让孩子的谎话得逞

 4 绝不“护短”,让孩子为错误负责

 5 要信任孩子,不要对他的行为产生怀疑

 6 任何情况下,都要让孩子履行约定

 7 今天不惩罚失信的孩子,明天他就会受到致命惩罚

 8 帮助孩子找到诚信的榜样

第8天 拥抱健康:和孩子一起打造良好的健康习惯

 1 帮助孩子做好营养搭配

 2 让孩子爱上有益健康的食物

 3 讲卫生的好习惯要从小养成

 4 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

 5 避免孩子沉溺在网络游戏中

 6 娱乐要有节制,否则伤害孩子身心

 7 有规律地生活,改掉丢三落四的习惯

第9天 学会花钱:让孩子养成理财的好习惯

 1 帮助孩子正确理解金钱的用途

 2 零花钱怎么才能不零花

 3 给孩子开个账户,教他合理储蓄

 4 定时帮孩子做一份“消费计划”

 5 再富有,也要让孩子有节约意识

 6 不要让孩子爱上“炫耀”

 7 给孩子一点钱,让他自由支配

 8 让孩子学会明智地花掉每一分钱

 9 教会孩子通过劳动获得收入

第10天 最后叮嘱:让孩子拥有成熟的人格

 1 把孩子当成家里的一位“大人”

 2 呵护孩子的梦想,他的人生他做主

 3 不管是不是认同,尊重孩子每一个决定

 4 不随意否定,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5 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命令”

 6 试着让孩子参与讨论家庭事务

 7 设一个悄悄话信箱,帮孩子解开心结

 8 不要嘲笑孩子的问题,替他保守秘密

 9 尊重孩子的朋友,不要干扰他的社交圈

试读章节

1 不给孩子留距离,结果多是叛逆

爱的真谛是什么呢?是把对方紧紧拴在身边?还是给彼此一些自由空间?要知道,真爱是无私奉献,是牺牲,不是占有。

女孩儿阿芙拉问她的母亲:“我应该怎样爱一个人呢?”母亲没说什么,只是找来一把沙子递到女儿面前,女儿看见那捧沙在母亲的手里,没有一点流失,接着母亲开始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纷纷从她指缝间泻落,握得越紧,落得越多,待母亲再把手张开,沙子已所剩无几。

很显然,手上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是一样。爱如流沙,越是想要紧握,越是散落一地。越是想要挣脱,陷落越深。给彼此一个自由的空间,才会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完美。德国著名的黑格尔派美学家费歇尔说:“我们只有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到美,距离本身能够美化一切。”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于是想把他们紧紧地握在手心里,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没有自控能力,甚至会像一匹急于脱缰的野马,最终归于“叛逆”。从哈佛的教育经验来看,不与孩子保持距离,至少存在下面3个问题。

(1)管教孩子时没有距离,容易失去尊重

生活中很多人往往犯这样的毛病,对同事,客气礼貌,还要面带笑容:而对家人,客气话和礼貌都省了,有时会把尊重也省了。不高兴了,就开始由着自己的性子把对方当情绪垃圾桶,无所顾忌地发泄一番。如果对孩子也这样,那孩子就惨了。很多父母在单位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看到孩子手中的成绩单,或接到老师反映情况的电话,就怒火中烧,甚至会打骂孩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这些家长会错误认为孩子是自家人,还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生的嘛!不但是私有财产,而且还是处于劣势地位的被管教者。这样管教下来,孩子的自尊心受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2)与孩子说话没有距离,显得没轻没重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所以怎么说都可以,比如批评、责骂孩子的话,与其说成是“恨铁不成钢”心理的语言反射,不如说是通过骂孩子来消解怨气。失败的父母总是把失望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把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他们以为批评得重一点,是对孩子下猛药,是拯救。但如果批评的利器伤到孩子的自尊,比如不顾孩子的面子,在公众场合批评孩子,孩子同样会受伤害,会反感。父母这一行为的背后,其实就是不尊重孩子,与孩子说话没了距离,没轻没重。

(3)与孩子相处没有距离,孩子不服管教

民主的家庭会与孩子做好朋友,平等交流,做做游戏,甚至打打闹闹。但是父母在当“朋友”这一角色时,也不能忘记自己还有“家长”这一角色。太过于随便,与孩子之间没有了一点距离,孩子也会变得任性。不是说不能与孩子做朋友,而是要及时转换角色,该威严时要威严,该坚守时坚守。

有时,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非是坏事。鸟儿长大了,要有自由飞翔的蓝天。孩子长大了,要脱离父母的怀抱。父母们虽然很明白这个道理,但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有意无意地总把孩子揽入怀中。

父母渴望亲子,孩子却需要学习离开父母的怀抱,这个矛盾,任何课程都解决不了。很多父母,眼睛完全离不开孩子,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逃不过父母的观察,每个可以教育孩子的机会,他们都不想错过。

父母的这种苦心经营,可能让每个人都十分感动。无论他们怎样筋疲力尽,他们仍是觉得不足。但如果把这种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关爱放在自己身上,恐怕谁都不愿意,因为太累了。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是不能老活在父母关注的范围内的,否则他就很难自立,父母就要永远为他负责。所以,好父母会与孩子保持一点距离,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P2-4

序言

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对1500名儿童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观察,结果发现最终取得成就的人与一无所成的人,他们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大都是有坚强毅力、超强独立性和超强自我控制力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和自控能力对成长和成才是何等重要。想要孩子有所成就,就得让他们从小成为生活的主人。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庭生活中的“控制”也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生。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家长不仅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就连孩子的课余时间,也安排得满满的,音乐、绘画、舞蹈……孩子就像宠物,后面永远有一根无形的绳子攥在家长的手里。

家长们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缺乏自控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父母能力非凡,事业成功,社会地位很高,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很用心,可他们的孩子却懦弱、笨拙、自卑、消沉,没成为出色父母的“翻版”,却几乎是父母形象的“反面”。

孩子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创造力、自控力的无情扼杀。一个孩子什么事都不做,只是学习,绝不可能成才。如果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孩子的成长需要空间。常听家长们抱怨自己的孩子自控力太差,试问连一点儿自主的空间都没有,孩子又如何有培养自控力的机会呢?想要孩子自控力强,首先就得让他们告别依赖,学会独立。

吃不了苦、耐不了挫折,似乎已经成为现在孩子身上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就像养在温室里的花朵,经历不了风雨,也就很难看见彩虹。想要孩子更加独立,就要让他们接受吃苦教育,经受住挫折的洗礼,在挫折中变得更加坚强。

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和小伙伴儿们玩耍的时候发生了冲突,家长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护住自己的孩子,然后把对方责备一番。家长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却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性。我们的孩子需要机会加入到集体当中,并在这个小群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处理好其中的人际关系。家长过多干预,一方面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养成,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是非观。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需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理财习惯。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善于挖掘,孩子最终都会形成成熟的人格。

各位家长,请给孩子一点自由,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去飞翔;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克服。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0天塑造孩子自控力(如何让孩子改掉坏习惯更独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科恩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263070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7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2016028827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