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两国相距遥远,国家大小、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存在差异,但这挡不住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步伐,不妨碍双方携手开展务实合作的热情,不影响两国人民之间诚挚的友谊。由许颖之主编的《中国和瑞士的故事(我们和你们)》邀请中瑞关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向读者娓娓讲述他们与瑞士的故事,以分享他们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撷取的难忘时刻。
图书 | 中国和瑞士的故事/我们和你们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瑞两国相距遥远,国家大小、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存在差异,但这挡不住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步伐,不妨碍双方携手开展务实合作的热情,不影响两国人民之间诚挚的友谊。由许颖之主编的《中国和瑞士的故事(我们和你们)》邀请中瑞关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向读者娓娓讲述他们与瑞士的故事,以分享他们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撷取的难忘时刻。 内容推荐 瑞士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两国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中瑞关系一直保持友好交往,被称为中西方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友好关系的典范。 由许颖之主编的《中国和瑞士的故事(我们和你们)》共有25位作者,其中包括6位瑞士朋友。中方作者中,有曾在不同时期在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总领事馆长期工作过的大使、参赞、总领事、秘书等外交官员;也有记者、友好城市、友好学校,以及华侨和前留学生代表。瑞方作者的参与,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他们是:瑞士前驻华大使,瑞中协会主席、副主席,友好学校的前校长,曾在中国工作多年的专家,新时期参与中瑞技术合作的公司代表。他们都是构建中瑞两国半个多世纪友好关系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所写的一个个故事,有细节花絮,情节生动,十分感人,配有照片,颇具可读性、趣味性。 目录 序: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 许镜湖 序 / 戴尚贤 序 / 托马斯·瓦格纳 交流篇 中瑞建交始末及两国关系中的多个“第一” / 蔡方柏 周恩来、陈毅与中瑞关系 / 王建邦 友好交往四十年 / 许颖之 友好的交往,难忘的情谊 / 王庆忠 昆明和苏黎世友城关系是怎样建立的 / 许颖之 “你好,谢谢,干杯!”——一名空间规划者在中国的亲身经历 / 迭哥·萨尔美隆 友好学校的楷模 / 梁新儒 记忆篇 中国忆事 / 周铎勉 凡人小事总难忘 / 李端本 生命中的喜悦和体验 / 鲍爱乐、鲍越 在瑞士的难忘岁月 / 徐希忠 关于瑞士语言的二三事 / 多佳 文化差异与瑞中教育交流中的趣事 / 赫尔穆特·莱辛 一个奇特而别样的国度 / 王熙敬 漫步伯尔尼古城 / 静瑞彬 难忘的回忆 / 瞿宏法 雨伞结友情 / 吴清和 两湖之间,两国之间 / 王锦 人物篇 外交部长的家宴 / 王建邦 难忘的友谊 / 戴预璋 远方的思念 / 关呈远 使馆的贵族邻居 / 赵黎莉 忆几位瑞士朋友 / 王维 让我们记住他们 / 汪浩 后记 / 许颖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和瑞士的故事/我们和你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许颖之 |
绘者 | |
出版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53285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6-03-01 |
首版时间 | 2016-03-01 |
印刷时间 | 201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6 |
CIP核字 | 2015312300 |
中图分类号 | D829.5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